2024-01-25 12:20:17 条浏览
没有什么动力能让我打孩子,我从来不打孩子。试想一下,你会动手打一个大人吗?如果连大人都不会打,那你哪来的动力去打一个比你弱小的孩子呢。打人本来就是一件不对的事情,不然为啥还要立法呢?
很多大人觉得,我打大小孩可能只是为了吓吓他,或让他“长长记性”,并不会真的打的很痛。这大概是中国人的教育方式,不打不成器或不打不成才。
但我个人认为,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这种老旧的思想和其他封建思想一样,早该被淘汰了。
教育孩子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打骂的方式往往教育效果最不好。而且往往也是大人自己心烦,找小孩出气而已。
如果真想教好小孩,言传身教,正面教育。讲个故事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也许更能达到目的,只是大多数家长没有这个耐心而已,觉得打骂更为方便和直接。
长期以往,小孩会模仿大人,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大人在教育小孩的同时,也需要自己重新学习,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错误,找更多有效的办法处理问题。毕竟,你想成为一名好的家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谢谢邀请!
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变孩子,还可能给孩子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解决问题靠这种“方式”!
打孩子的家长,或许根本没有时间去想,所以不存在“动力”,根源在于自己也是那么成长的,是下意识行为!
所以动手之前先动脑,发脾气之前先控制,其实只需几秒钟,就会平静下来的!想想后果,想想效果...有理智的家长会明白的!
打孩子还得有动力?从未听说过。父母打孩子可以在多种情况下发生。如孩子脾气倔犟不听话;孩子哭闹没有完;孩子在外闯了"祸";孩子学习成缋差;甚至父母情绪不好时,拿孩子当"出气筒"等等……然而,把打骂孩子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作为一种惩罚手段,作为一种"望子成龙"的有效途径,本人是绝对不敢苟同的。尽管有"虎爸"、"虎妈"育儿成功的个例,尽管有"棒头上出孝子、筷头上出逆子"的传统说法,但这些简单粗暴教育孩子的做法,绝对是不能提倡的。本人认为:一、孩子本是父母生,孩子的性格、智商、相貌、身高、健康状况等,70%以上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这些不是完全靠后天教育可以改变的。作为家长,应该知子、爱子"莫若母、莫若父"。二、父母要充分保护和尊重孩子纯真的天性,让孩子不失童真。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每天快乐开心;要寓教于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过上快乐的童年。父母与孩子绝不能简单形成"管"与"被管"的关系,给孩子造成"惧怕感"的心理阴影。三、95%以上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更不是打出来的。作为父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行,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才能做到身教重于言传。同时,作为父母要学一点儿童心理学,对自己孩子的言行要多观察,多思考。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对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也要脸带微笑地加以指出,积极引导,而不要一味呵斥,甚至动粗。须知道,父母打孩子如果习以为常,或者偶尔打一次但巳给孩子造成印象,孩子会记在心里一辈子的。当然,我也不赞成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总之,我认为,凡是心存大爱之心、慈悲之心的父母是不会打自己孩子的,凡是文化素养高、懂得教育之道的父母是不会打孩子的。孩子在这样的父母卵翼之下也是一定会茁壮成长的。
感谢邀答!
在孩子上学成绩第一次下落时,我记得打了他一顿,那时候年轻气也旺,受不了自己一向优秀的孩子只考得那么点分数,因为本人在上学时一向是优生,最后因家境,父母无力再供被迫不能继续高一些的学业,很是遗憾,就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以当一直成绩好的儿子,学习退步时我感觉自己都崩溃了,心里有一种希望坍塌的失败感觉,狠狠训揍了儿子一顿,但是后来事实证明,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是大错特错了,后来儿子不但成绩不上升了,还一路直线下降,再后来,我也不再那样子教训孩子了,发现自己孩子喜欢动手钻研、研究制作方面的东西,逼他学习一点不出效果,所以后来初中念完,就根据他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了职专学校学习他喜欢的技术学习了,现在仍在学校学习中,发现他在此方面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动手打孩子确实不是好的教育方式,须耐心温和说教加上家长本身的言传身教,才会有意义的出来教育效果。动手打孩子的动力就是因为孩子的作为与自己理想的结果悬殊太大,也就是说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意愿说话行事,家长自然就想管教一下孩子,脾气不好的容易控制不了怒火而动手的。但还是希望家长朋友们尽量不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为这样做对孩子反而是一种身心都俱有的伤害,孩子容易悖逆而向着你希望相反的方向成长,结果与家长的希望背道而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