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11:24:59 条浏览
我觉得没有人不喜欢音乐,可能只是不喜欢某些类型的音乐吧!
1.在跑步的时候听一些有节奏的音乐可以跑的更有感觉,甚至在撑不下去的时候让人坚持下去。
2.一个人在晚上学习的时候听一些纯音乐可以让我的学习效率提高。
3经历一些让人难过的事时,听音乐可以缓解伤感,遇到让人暴躁的事时,听音乐让人冷静。
4.音乐让我在放松时更有仪式感。
应该没有人不喜欢音乐,只是在选择上有区别
世界上没有不喜欢音乐的人。只存在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而已。有人喜欢听戏,有人喜欢古典,有人喜欢摇滚。我们高兴的时候会唱小曲,伤心时候可以去唱吧唱歌发泄,就像古人,琴棋书画,琴排在第一位。音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也是人类没有出生就能够接触到的,比如胎教音乐。当然,耳朵有聋的情况,可能无法听到音乐,而不是不喜欢音乐。
大千世界各有所爱,不喜欢音乐的人可能比较现实,不浪漫。
肯定会有的那些身体上有障碍的。或者对音乐一点不感兴趣的那一部分人,不过我会尊重他们因为什么都是有它的自然规律。
也许吧,有些人就是活的非黑即白
有,喜欢清净的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觉得不喜欢音乐的人还是有的!
应该是没有,音乐的存在,就是为了取悦人类的,就好像是食物,因为有需求才会有存在的意义,最关键的是现在的音乐形式多样化,你可以说你不喜欢某种类型的音乐,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对有你喜欢的音乐类型。
这是人本能上的东西,没有人会讨厌美妙的事物,老年人可能喜欢戏曲、京剧,不喜欢流行乐,但是,假设我将各种传统戏曲、京剧融入到一首音乐中,可能就不一样了,反过来也是一样,艺术上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为什么周杰伦的影响力那么大?从编曲的角度上来说,他的音乐融入了各种不同元素,且不会让人觉得有冲突、突兀,每个年龄段的人听了他的歌都能get到点,这就是音乐素养。
我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总结: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谈恋爱,觉得自己不会再爱了,觉得一个人过一辈子也挺好,但是你问问他们内心,真的就不渴望爱情,不渴望家庭吗?谁不渴望美好和幸福!
在自然界里,声音是刚需。声音的需要是进化出来的,它更先进,有声音机制的动物淘汰没有的。假如你是耗子,听力好你就可以知道敌人来了,假如你是豹子,听力好你就可以知道肉来了。
目前不清楚植物有没有听力(优美动听的轻音乐可以促进动物植物生长那种新闻从小就有,老李不知道真的假的),只讲动物,动物又有近50个门类,我们人是脊椎类,属于其中一门“脊索动物门”。门下分亚门,亚门下再分纲。我们人是归为“脊椎动物亚门”,这个亚门还包括:软骨鱼纲、硬骨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其中,鱼纲、爬行纲可能发声是差了些,但听力它们还是有的。
我们哺乳纲的听力和发声应该算是比较优秀,各自对声音的需求因时因地也在不断进化,各进化各的,比如蝙蝠,发声和听力就和别的哺乳纲动物不一样,鲸也是。
进化不是刻意设计的,进化是偶然的。举例说说偶然,比如古代我们人的祖先并不会去捉蝙蝠,我们耳朵对蝙蝠的高频、那种声色俱全的世界就听不到了。若我们的祖先是活在另外一生态世界,需要抓蝙蝠,需要抓什么虫子或别的动物,那可能我们现在的听域会是另外一番情况,另外的多少赫兹到多少赫兹。外星人如果有音乐,正好是超声波,我们就听不到他们的音乐,对话也听不到。正是听不到,于是我们才叫它超声波。它们也可能听不到我们的。
发声是另外的情况,蝙蝠把发声当雷达用的这种是特例,大部分哺乳纲动物发声应该是为了要和同类联系。假如你是耗子,听力好更重要,更能活下来,发声是次要的。
动物听力的发展级别应该优先于发声能力,就是说听力好会比嗓子好更重要。叫的欢,死得快;听力好,跑得早。唱歌的人也比听歌的要少。很多动物都有一对大耳朵,特别是食草动物。小动物的寿命并不长,学对话不太可能,也许就几个复杂的发音习惯容易遗传。而听力能力的遗传要简单一些,听力是硬件的,发声内容则是软件成分多一些。
会听,是比较简单的吧。
音乐应该是偶然进化出来的一种需要
在自然界里,大部分哺乳纲动物都会发出声音,主要是作为信号存在。
第一类是情报信号(老鹰来了快跑),画成声波图是比较不规则、难看的,高音为主,能量小,效率高。
假设人的祖先里有一只公猴子,它会模仿,会欺骗,会创作,那它是有生存优势的。比如它学老虎叫,可以把一只母猴子的男朋友吓跑,自己就可以笑纳母猴了。
如果你喜欢看BBC的自然节目,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很多动物都会模仿和欺骗。放在现在,那个本事是叫口技。
在泛神时代,人类还没有把自己当神,自己是自然的一员,动物们都是好朋友。他们可能会尝试着模仿动物的语言,骨笛就比较像鸟鸣,很多鼓就像兽叫。后来这些也许发展成乐器,却没有了模仿动物的意思。
第二类是发情信号(我要我要),画成声波图是比较规律、和谐、好看的。就像公牛听到母牛发情叫春的声音,很激动,很爽,按耐不住,激发你的本能。
读书时经常女同学咯咯大笑发出类似呻吟的音调,男同学之间都会紧张一笑,想到羞羞的东西。
不过,发情信号可能还是在更早期。再后来的人的祖先女性或许不需要有发情信号了,因为人的祖先还可能有过类似猴王的阶段,就是一猴王霸占N多母猴,母猴若乱叫那就是勾搭野猴子(现在,女性在那个爱的时候也是比较喜欢叫出来,容易被他们人发现。老李个人并没有经历过很多女性,没有数量的积累观察,还不是很明白。。这在自然界里,母性乱叫更容易引起争斗,非常危险)。母猴先发出发情信号来吧来吧。野猴子回应问大王在家吗?母猴又发信号说不在啊快来。
如果它们不使用通用语言,而是加密的语言,不难听的,这就有点像音乐了。这有点像刘三姐的情歌对唱。难听的东西在两性之间交往是会破坏雅兴的,会吓走人家,所以它们会用一些声波图是比较规律、和谐、好看的。
不可否认,现在依然有很多音乐是有“情”的元素存在的,老李觉得这些音乐并没有比很多哺乳纲动物的发情信号高级多少。
就是说音乐有可能是性选择的一种,毕竟现在还有很多女性会欣赏能唱歌的男性。但男性好像并不是很欣赏会唱歌的女性。你会喜欢韩红吗?
第三类是语言,当动物的声音功能继续进化,就有了沟通作用,那就是语言。它也是信号,更高效了,承载信息更多。画成声波图是可以难看也可以好看。
很多动物之间也是有语言的,美国演化生物学家戴蒙德的书里就提到,好像是那本《第三种猩猩》,鲸类,不少灵长类之间。但研究比较停滞,和翻译外星人语言差不多,很难搞懂。
音乐是不是从语言发展出来的不清楚,大家喜欢说音乐是“世界通用语言”。或许语言和音乐之前还有过一个混沌阶段,混合在一起不分,是歌也是话。后来它们才细分开,按各自功能发展起来。音乐更开源,随便弄都可以,而语言更早被文字固定。
第四类是音乐,音乐难道是人类特有的?至少目前的技术水平不清楚动物之间有没有它们的音乐,这还要看你是怎么定义音乐了,老李是觉得动物很有可能有。生物学的进步往往就是证明人一点都不特别,一无是处,这是铁律。。所以要问动物会不会听音乐?甚至创作音乐?如果未来可以赌博押宝,老李赌动物赢,一年年薪。
人的音乐画成声波图也是超级好看的,这让我想到是发情信号,本能似的。人的动物祖先从哪一刻起体内对那些声音突然有了感觉,这也是伟大的进化时刻吧。我觉得那个时刻可能很早,在我们和其他灵长类甚至哺乳类没有分化之前的时候,就有感觉了。
目前,音乐主要不是作为信号,有很多其他功能。听到了贝五的第四乐章就很容易浑身鸡血,冲锋陷阵,这有本能在里头。有的人和媳妇一起那个爱时会放一点轻音乐,比如某些轻JAZZ,NEWAGE、Ambient,你用上进行曲就是喜剧,比如威廉退尔序曲。库布里克啊。
总之,我觉得听喜欢音乐有点像本能,可能只是DNA里原始的残留,喜欢那种规律、和谐、好看的声波罢了(说不定不喜欢音乐的人更牛逼,零无感的那种人,可能人家的机体已经告别了本能)。新闻不是常说动物也喜欢听音乐吗?母牛听了巴赫多产奶,母鸡听了摇滚不下蛋,不和谐音。
音乐和意识
我感觉喜欢听音乐是不太需要意识的,你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作曲是另外一种情况,作曲是必须有强大的“意识”、“我”,必须像写作一样去精雕细琢,心智必须在,自我意识必须在活动。它也可能是无意识的,李白醉酒作诗,作曲家吸毒写曲,或者喝醉了乱弹出什么好听的曲子,柏辽兹就说他是做梦梦出来的《幻想交响曲》。
反正我喝酒,就算人瘫了,意识还是清醒的。目前人对梦的机制也不是很了解,梦是不是完全没有意识说不清楚。就假设醉酒吸毒做梦是无意识的吧。
AI、计算机软件也可以作曲(自动作曲的ExperimentsinMusicalIntelligence二十年前就出唱片了,这里就不多说),但它并没有意识。
听音乐也有需要意识的时候,经常说的你和作曲家共鸣了、灵魂交融了那种,你意识到了作曲家的意识。那可能是要很高的境界,老李读书的时就已经买过2千张CD,也没体验到那种传说中的境界。
哦的。将来我或许会是其他观点,现在只是瞎想。人为什么会喜欢听音乐这块研究目前没有定论,属于生物学前沿。有兴趣的人自己去找材料。
我的意思是,可能喜欢听音乐,更多是只是本能,无意识的。深层次的,在你DNA底层代码里了。在你很远很远的祖先身上就形成的习惯。并不具有什么高级的意义
。
我认为,世界没有人不喜欢音乐但似乎不喜欢音乐的人,我认为他们没有与自己相遇心理适合音乐。
每个人都有感性人!敏感性更高的人可能对音乐更感兴趣,喜欢音乐的程度喜欢怎样的音乐和人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记住,我小的时候喜欢简单活泼的歌曲。
韵律简单的流行歌曲,例如动态想听周杰伦,安静的人喜欢听孙彦子。
悲伤的时候,我喜欢安静地听钢琴曲,喜欢快乐时听开朗流行歌曲南胡同里的歌清新柔和北方牧民的歌粗犷豪迈
不同国籍有不同心理特征还有更多不同样式音乐,我想世界不存在不喜欢音乐的人,只是没有碰到可以用来感动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