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09:42:04 条浏览
“我是爱我的父母的,这一点让我很确定。”小朋友说,“但现在,即便是在最脆弱和孤独的时候,我好像也会自己扛着,而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去寻求父母的安慰和帮助了。”
对父母“又爱又恨”,感到“既亲密,又陌生”
1.子女感受到,父母有想要和自己的关系更紧密的需求,并在为此做出努力;
2.子女感到,父母未经请求就给自己提供建议或做决定;
3.子女认为自己遭受过童年创伤,那时的父母对自己表现出了冷漠和敌意;
4.子女对父母的健康感到担忧,即便父母事实上还不存在健康困扰。
父母干涉的过多了,或者总是否定孩子,让孩子感觉不到信任与支持。父母要先学会接受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内心的不满和苦闷,然后再给予指导,而不是上来就批评,多倾听,要有同理心。
这个是年代的隔阂,父母年老了,我们长大了,而父母的观念或许陈旧了,或者他们记性差了,或许他们脚步蹒跚,则和我们的距离越拉越远,有些事情也不愿和他们沟通,可能沟通他们也帮不上忙,只会徒增烦恼。
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待他都没有所谓,越大就越应该重视、尊重他。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曾在知乎看到一个网友写了一个帖子:我是在中国正常的家庭长大,成年以后,总感觉和父母之间有了隔阂,关系亲密不起来。
他说:我和爸妈的关系一直很好,但不亲密。看上去有些矛盾,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我爱我的爸妈,知道他们为我付出了很多,所以体谅他们的辛苦,从小很努力地学习,从来不让他们操心;长大之后,认真地工作,对他们很慷慨大方。
但就是很难和他们亲密起来,不能像有些人那样,腻歪在爸妈身边。
我总记得小时候想让我妈抱或依偎在旁边,我妈总会很不耐烦地一把推开我:去一边去!如今都奔三十的大人了,依然忘不了那时候的阴影。
我妈一直觉得委屈,觉得我跟她不亲,其实我也很无奈,小时候没得到过好脸色被打被骂被推开,成年以后的不亲密,来源于童年时代受过父母给予的心理创伤;绝大部分成人的伤痛都来自于在还是孩童、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却置之不理。
就是在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候,给予安慰;在孩子取得傲人成就时,不吝赞赏;在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陪他们欢度时光。
造成父母和孩子感情疏远的原因,主要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勾通,兴趣爱好不同,朋友圈不同。
1、代沟。父辈的思想理念和孩子的想法相背而驰的时候,往往父母会强势的要求子女遵从他们的想法,并用千百年来最强势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为你好”来绑架子女。
2、叛逆。每个孩子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叛逆期,父母越是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却偏不做什么,而是故意对着来。并不是他们不懂事,而是因为他们觉得父母无视他们的意愿的一种报复心理。
3、缺乏沟通。父母和子女之间不管有任何想法都应该及时沟通,同时父母应该放下姿态,聆听子女的想法,多支持多参与多给他自由。
4、父母姿态太高。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讲话,这是子女最反对的,像朋友一样相处,才会走进他们的心里,让彼此都快乐。
总而言之就是父母和孩子缺少沟通,除了陪孩子学习外,常陪孩子做游戏玩耍,多与孩子交流增进感情,时间长了自然而言就拉进了母子的关系,不要以为自己是家长给孩子压迫感。我喜欢和孩子相处就像做朋友一样,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子女和父母有隔阂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较多,其原因很多,并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但有一条就是老一套传统教育已经出现变换状态,现在的年青人追潮思想偏激,甚至还责骂父母旧古董,跟不上潮流,对仁义道德观拒于脑后,孔子的礼教也没有在文化领域得到慎重普及。所以,中国人的素质在世界排位还是落后。
寄宿制学校,孩子少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父母远处打工,把孩子扔给老人。不相守不会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