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您会和孩子讨论死亡吗?

2023-06-25 14:26:31 条浏览

孩子奶奶过世时,我儿子六岁,小学一年级。

他们老家的习俗是遗体放在大堂,等亲戚朋友都到齐了才会入棺。我带着孩子在后屋,帮不上什么大忙,就帮忙准备茶水,烟酒什么。

晚上人少了,我儿子跑进来跟我说,他看到奶奶了,奶奶脸色是白的,眼睛闭着睡着了。

我吓到了,问了他才知道,他自己偷偷一个人跑去了大堂把他奶奶脸上贴的符纸给掀开看了。

小孩子不懂害怕,也不懂伤心。他跟爷爷奶奶从小没在一块,一年见一次面,也不熟悉。他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他奶奶下葬的当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他还跟他爸爸吵,说为什么不给他买生日蛋糕。趁着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爸还是跑去镇上给他买了个蛋糕回来。

他爸还感慨,你奶奶真会选日子,一代生,一代死……

下葬的时候,他磕了头,就跟别的小孩一样,在旁边玩得很开心。他爸哭得很厉害,跟他说,宝宝,以后爸爸就没妈妈了。他指着棺材说,你妈妈她不是就在这里面嘛。

这件事过后,他懵懵懂懂知道死亡这回事。

我有一次牙齿出血,一咳嗽,哗一下吐出一口血,有点吓人。

孩子爸爸跟我儿子开玩笑,“完了,你妈要死了,等你妈死了,我们就把她埋在树底下”。

孩子哇一声哭了,拼命打他爸爸,安慰了他好久,他才缓过神来。他分明已经懂得死亡和失去的意思。

后来,家里的狗得病死了,他和他爸偷偷弄去山上埋了,还自以为聪明地跟我说,他把狗狗送人了,怕我伤心,不让我知道。

死亡教育这回事,并没有那么严肃,当真正面对它,孩子自然而然就懂了。




现在孩子才一岁多,没法讨论,等他大一些,自然要讨论的。至于原因,说说我的一段经历吧。

1993年,我九岁,三爷爷去世了,他老人家一生单身,无儿无女。爸爸和大伯忙着招待亲朋,夜晚谁来守夜呢?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我大娘的一句话,她说“我害怕”,然后带着俩堂姐和一个比我小几天的堂妹走了。那时候我家所在的农村还没有通电,我妈妈应该是在家照顾客人吧,我记不得了,总之就留下我一个人,守在我三爷旁边。我内心的想法是爷爷他曾经那么疼爱我,就算是成了鬼,也会一样保护我,所以,整个夜晚在我睡着之前,真真就是我一个人在守灵,内心无波澜。以至于后来念书,每次路过他老人家的坟前,我都在内心想着他,想着我的爷爷们,以至于一个女孩子敢很多次在漆黑的夜里路过一大片坟地,大概就是信念的力量吧,总之从来不曾恐惧过,因为我知道他们一直爱我。

所以,我想我会在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和他讨论死亡,至少让他明白,可怕的只是人心。




与孩子谈论死亡,千万别谈神论鬼!

孩子轻生的事件,时不时地被报道出来。这类事件总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人心痛之余又不免觉得惋惜。到底要不要与孩子谈论死亡?这不是个用是与否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值得家长们深入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将“死亡”看得讳莫如深。记得小时候,如果乱讲话,一说到“死”,长辈们听到了,必要用长长的烟斗敲我两下。年老的妇人跟个做法的巫婆,要我赶紧冲着西方“呸呸呸”三声,说这样做才能不让小鬼缠身。爸妈也是各种绞尽脑汁避开“死”的话题。

说真的,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的熏陶下,时至今日,我依然对死亡有深深的恐惧。

去年,我妹罹难先我们而去。我一时无法接受每晚恶梦连连,时常都有种妹妹还会活过来的幻觉,很长时间我都无法从失去妹妹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我一度以为我患上精神抑郁症,去看了心理医生,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归根结底,就是自己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过正确的对“死亡”的引导。

匈牙利心理学家玛丽亚·纳吉将儿童对死亡概念的年龄模式分为4个阶段:3岁以下的孩子是无法分辨生死的;3至5岁,不认为死亡是不可逆,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死去的人会活过来;5至9岁,会用想象拟人的方式看待死亡,会说死去的那个人被地狱的人抓走了;9岁以上的孩子就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终止。

家长应该审时度势地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谈论死亡。

不要过多的讨论细节,更不要添油加醋。更不能对9岁以下的孩子说“只要你乖一点,那个人就会回来”这种鬼话,这样孩子会深深自责,以为就是因为自己不乖那个人才死的,一辈子让孩子生活在阴暗之中。

家长要利用生命消逝这种恰当的时机与孩子谈论死亡。

前几天,我的女儿养的一只小乌龟死了。这只乌龟养了一年多,女儿每日都要看看它,给它喂食。可能冬天太冷的缘故,乌龟从年前腊月就不吃东西了,一直病怏怏的,过年时眼睛瞎了,熬了大半年了终于死去。

女儿很伤心,女儿已经12岁了,我跟她讲:“小乌龟是你的朋友,当陪伴你的朋友突然离开你,你肯定会伤心难过,千万别憋在心里。你应该感谢小乌龟陪伴着的那些快乐时光,你可以把它写在日记里。”然后,我和她一起将乌龟埋在了花园里。

当晚,女儿写了一篇长长的日记,便去睡了,其间我去看过她,睡得很安稳。第二天早上,她跟我说:“妈妈,我梦见小乌龟了,她说她住在新房子里,很快乐。”我知道,女儿已能正视死亡了。

所以,与孩子谈论死亡是必要的,但千万别谈神论鬼,危言耸听。




谢邀!

海伦死了

海伦是一只宠物狗,它陪伴了孩子整个童年,带给了家庭无数欢乐。

它死了,在孩子7岁的时候。

当孩子看到海伦再也不动,再也不叫的时候,孩子哭着闹着说,要它活。

孩子说,他真的很难过,他再也看不见海伦了,这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看到海伦曾经睡过的地方,会流泪。

他看到海伦曾经吃饭的地方,会流泪。

尤其是放学回家,他会无意识的叫——海伦

这时候,他控制不住,就去外边跑啊跑,跑累了就睡觉

他问爸爸,海伦去哪了?它为什么会死?

爸爸说:海伦没有死,它变成了天上的星星,那个眨眼睛的就是它,它在看着你。

之后孩子还是会难过,但不再那么绝望,因为他每个难过的晚上都会看星星。

那个男孩儿就是我。

我感谢我爸,他没有和我谈论死亡,这个我迟早会明白的沉重话题。

感谢他给我的童话,和这满童年的星河。




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了我爷爷被国民党杀害的情况。县上给我家带来了话,人已经被杀了,尸体被一家李姓人家收藏起来了。

家里就派了我大老爷牵着一头毛驴去到县上把尸体驮回来,我大老爷拿了一个口袋,到县上找了个阴阳先生为我爷爷起了灵魂,将尸体装进袋子里,上面绑了一个老公鸡,连夜就回到村里。

家里已经准备好了棺材,回来就装进了棺材,我奶奶要看一下,大家都说不看为好,我奶奶坚持要看,最后只得让她看了一眼就盖上棺材盖。

奶奶说,人还是那样,就是非常瘦了,脖子上一道刀口斜斜地砍下,已经用白线缝上,当天就下葬了,按照咱们本地风俗,入土为安。

小时候我不懂事,就问奶奶,爷爷为什么要去跟他们闹革命?

奶奶告诉我,爷爷是为了天下千千万万像咱们这样的穷苦人能翻身,过几天好日子才去闹革命的。

等我长大,才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了无数的像我爷爷这样的先烈。

毛主席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经常发生,只要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的其所。而我的爷爷就是为人民的翻身解放事业而死,因而是伟大的,后人们应当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古道青石岗,烈士林间葬;

廿八把军参,忠骨埋凤凰。

寒窑白发妻,一生苦凄凉,告诫后辈人,别把他们忘。

晚辈孙儿:贺俊杰跪敬




会的,有时候会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讨论到死亡。我会告诉孩子有人死的轻于鸿毛有人死的重于泰山。我会告诉孩子哪些伟人名人的死重于泰山,还有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清。还教导孩子要学会一个人如何造有限的生命里体现自己有用的价值。




您会和孩子讨论死亡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了前不久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胡可沙溢一家四口现身节目,胡可沙溢的第二个孩子小鱼儿,问起胡可“人老了是不是会死”的时候,胡可选择了直面小鱼儿的问题,一句话引得小鱼儿痛哭。虽然人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界最正常的事情,但对于还是小孩子的小鱼儿来说,这却是一个让他崩溃的残酷答案。

所以,大家都在想,当孩子问起死亡这话题的时候,我们家长改如何面对。

1.直白地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时提到:在2-7岁的时候,孩子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他们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比如“他是因我不守规矩而死的”)。他们害怕被抛弃,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为另一种存在方式(比如变成了天使)。

虽然国人都很忌讳谈论这个,但是我们不妨直白地告诉他:人会死,动物也会死,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告诉孩子死亡就像摔碎的玻璃杯一样。,告诉孩子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

2.与孩子解释为什么会死亡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0~2岁,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者剥夺的情绪感受。

当孩子知道了什么是死亡,他一定会接着问:人为什么会死,爸爸妈妈会不会死,我会不会死?孩子一定会问出许多个,我们一个个地耐心、如实回答就可以。其实孩子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死亡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他们害怕的是分离,害怕的是被抛弃。所以我们一定要要告诉孩子:虽然每个人都会死,但你会活很久很久,爸爸妈妈也会活很久很久,陪着你长大。

3.告诉孩子该如何对待死亡

告诉孩子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但是我们要他们明白的:生命需要得到尊重。小鸟有生命,花草也有生命,教育他们从爱护小鸟开始,从爱护小草开始。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