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14:20:02 条浏览
这个是有原因的。
中文是象形文字,而且他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你不觉得人这个字很象咱们的长相吗?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解释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也可能只是一种定义,我可以将它定义为另一个名称,比如:鸟.只要你的这个定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学术界获得广泛的认可就行了.这样以后我们就都叫做鸟.
人之所以叫做人,就是因为那个为世界所公认的名称是人.
预言先于文字出现,所以如果人类的祖先将人发音为niao(四声)那么,我们的名字也会改变.至于字形,按照中文象形文字的造字规则,我们仍然会得到人这个字,只是发音不同了罢.
这是甲骨文中人字的写法。一直延续到小篆。垂拱作礼为仁。所以哪怕孔子之前的时代,也有先民将人看作礼的产物。这个状态像不像儒家孔子的礼。为何?儒家本来就是人乘宗教,人道何来,守戒而来。而仁义礼智信五德中直接说明戒律的德行就是礼。也就是说人因礼而来,而不是什么进化来的。
你看所有早期文明,全部都是有神的。如果进化来的,那至少应该是唯物的吧。但是没有一个是唯物的。人可以由六道投胎,但是最基本的是守五戒而来。
佛法中说,投人有五条戒律: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和不偷盗。刚好对应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所以儒家实际上是人乘善法。人为善道初乘,一切想往天上修的修行法门,都大致要包含这五条戒律。人成才能生天。所以你问问道士等,戒律是不是大致包含这五个。
中国古代其实很多人早就知道这个关系了,所以中国古代不用刀剑或者智慧代表人,而是用冠冕代表人。因为人有礼,只有一个人,才会正冠冕,重明净。子路是前正冠冕而亡,正是人乘善法的集中体现。君子应该是一个冠冕有礼的人。
当然,天乘善法一样有礼乐诗等。你看基督教就知道了。
所以儒家地区是可以发达的?为何?本身就是善法,当然有福报了
一撇一捺组成这个:“人”这一个字,包含了所有的人,古今中外,过去现在未来的人都在里面了。含义是很广的。
男人女人都是人,他们到一定年龄。就要结为夫妻,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唱一和,一心一意,互亲互爱,白头偕老。
男人离不开那一撇,女人也离不开那一捺,谁也离不开谁。
老伴互相帮助,手牵手走人生的路。另一半很重要吧。
为什么叫人,而不叫别的。
我的理解很简单:人由一撇一捺支撑起来能行走的最高级动物,由猿猴进化而来,能够利用手脚制造工具劳动,有其它动物所没有的思维,他能改变世界有尊严的生活……
人也有其他叫法,譬如person,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群不同发音。
对于我们博大精深、古老中国而言,文字起源于象形。何为人,会制造工具并用于劳动的动物。人象侧面站立的人形。
人是群居动物,善于思考,制造工具,积极交流,互相协作,共同进步,相互支撑依靠才能立足于世。这一“丿”,一“㇏”,倚靠才能支撑站立起来,正好诠释了此意。
“人”字是象形字,是人站立的形象,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只有人才能站立行走,而动物则不能。
另外一个意思,应该是人与人要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相互团结,这样才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才能不断使人类进步。特别是在原始社会,或是更早的远古时代,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光靠某个个体,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生存的,只有大家聚合在一起,才能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和自然界的气象灾害。
古代的母系社会,氏族部落等,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繁衍和发展,才以家族的方式聚在一起,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我们伟大的华夏文明!
你提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意思。
语言文字的形成发展,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约定俗成。某个族群,最早就某个事物达成一种叫法或写法的共识,就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延续。比如一只狗,开始叫它狗,它就叫狗。如果开始叫它猫、或者dog,那么大家也会接受。
但是,小的族群之间,会因为战争、商业、文化等因素而发生融合,这时候,对同一种事物的不同叫法,就可能统一为一种。通常,人们会选择更实用更简便的一种。
导致语音文字变化的因素很多,比如生活环境改变。现在最明显的就是互联网的影响。但无论怎么改变,约定俗成的基本规律没有变。
就连《现代汉语词典》,每一版修订,都必须体现语言文字上的新习惯。因为最终,语音文字都是为人们交流服务的。
各种文字、文化的交融、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