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如何看待日本中学的“屋顶告白大会”?日本对校园恋爱的接受及学生的尊重是否值得借鉴?

2023-07-29 09:31:49 条浏览

对于这个问题我特意搜了视频和活动的相关资料,简单从活动情况、个人看法和是否值得借鉴三个方面对楼主的问题做一个回答:

一、活动情况

在网上看了那个很火的视频,日本八街南中2017年秋季开学第一天,举行的一年一度“屋顶告白大会”(V6の愛なんだ2017史上最高の夏まつり!)。

这个大会呢是由他们学校的校长亲自主持,鼓励学生登上屋顶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向自己喜欢的同学大声表白。初中就能举办这样的活动,不得不说八街南中这位英明的校长在小编眼里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存在,整个活动全程高能,学生们既守规矩,又没有思想禁锢,既含蓄又勇于表达,他们真实的青春远比校园偶像剧要动人。看完只有大大的服气。

第一个出场的是个男生,要向女生告白。一位初二男生走上屋顶,深情表白曾经同桌过的女生:“我的旁边坐着一位天使,本来只有30厘米的距离,这之后的每天都像在做梦一样。自从老师将座位调换后距离变成了5.5米,我无法继续忍受这种远距离恋爱,所以兰央,请跟我交往吧!”男生每用力说一句,就引来底下全校师生的一片尖叫欢呼声,尤其是那些穿黑色衣服围观的不知道是老师还是观察团成员,一个个兴奋得比自己被表白还叫得起劲。不过女生说:我有交往的对象了!结局虽然有些遗憾,小编隔着屏幕都能听到男生心碎的声音,但是这种纯纯的感觉一定会令他们终身难忘。

第二个登场的是一名初二女生,在屋顶上向同年级男生告白,她想借这个机会终止一段无法实现的感情。女生说“喜欢你的这份心情,我决定干脆的放下。如果我什么时候有了新的喜欢的人,那个时候请你为我的恋爱加油。”男生回答也坦荡:“如果你有了新的喜欢的人,我会为你的恋爱加油的。”虽然已经知道没有结果,但是能将深藏在心里的小秘密勇敢吼出来,这种感觉温暖而明亮,也会成为他们青春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个上来的是八街南中的学生会长,他要表白自己的女友。传说中帅气的学生会长面带微笑走上屋顶,相恋一年从未当面对女友说过喜欢,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却要直抒心意:“初三四班浅野那奈!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楼下的女友虽然害羞得红了脸,开心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于是迫不及待地回答:“优介,我也最喜欢你了!”这种不被金钱利益与外界因素所干扰的情感,大概就是爱情最初最美的模样。

二、看法

日本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学校是鼓励学生恋爱的,在这种宽松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无忧无虑,视频里的孩子们都富有活力和青春朝气,看到他们小编就会由衷地感叹,青春真好啊。不用担心生活压力,没有工作负担,不用害怕家长反对,甚至也不需要考虑对方是否同时喜欢自己,日本的学校与老师就是通过这种当面表白活动的行式,教会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是否值得借鉴

值得借鉴

小编觉得这种活动虽然很好,对于学生谈恋爱中国的老师和家长一直讳莫如深,习惯采取刻意回避的态度,很多都要等到真的发现孩子在学校有恋爱时,才开始紧张到直接下禁止令,这时候出面干涉往往会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自身的心理健康。所以小编我觉得值得我们去借鉴,让孩子能够很阳光,很清纯的去面对这样一份感情,而不至于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但是现在不值得

因为中国与日本的国情不同,两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不同,中国的家长和老师比较回避早恋,而对于日本来说,这早已经习以为常,因为他们从小就有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比较开放,而中国一直缺乏“性教育”,大多数中国家长的眼中,中学生恋爱是禁忌,学校更是三令五申明确禁止,所以在目前还不可能实现,家长、学校、社会都不会鼓励孩子过早恋爱。

其实在情窦初开的时节,遇到懵懵懂懂的爱情,这是仅次于上帝的神圣事情。作为新一代的父母,小编希望自己学会尊重孩子的嘤嘤鹿鸣,学会欣赏孩子人生绽放的第一朵花,学会放下父母的忐忑与粗暴。从小正面引导与直接禁止成效会是两种极端,随着教育大环境的与时俱进和越来越多开明父母的出现,说不定有一天我们的学校也可以光明正大地举办日本八街南中这样的“屋顶告白大会”。




对于中学生,恋爱问题不应回避,而需要教育和引导

在我国,如果有中学像日本这所中学那样举行“屋顶告白大会”,学校肯定会遭遇很大的舆论压力,家长对学校的做法也会很不满,会认为这是鼓励学生“早恋”。

我国社会和家长和学生“早恋”是比较敏感的,近年来,不时有媒体报道有中学制订“变态”校规,禁止男女生有任何亲密接触,诸如“男女生交往务必在明亮地方、5名以上同学在场。”“严禁男女生在操场、走廊、宿舍区、餐厅区、学校商店、书店等任何地方单独或结对交往,一经发现,由家长领回至少教育一周,并给予当事人劝退处分。”“禁止男女生单独在课余时间于上述场所逗留,一经发现将给予警告以上处分。”“若重复违反上述规定,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由家长领回家或学校送回家”等规定。这些校规一出台,就遭到舆论质疑,可是,还是有很多家长认为这是为“学生好”,而赞成学校的规定。

可就是在学校的反对之下,还是有不少学生在中学里“偷偷”谈恋爱。一项针对2017年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31.03%的高考状元表示“恋爱过,觉得与学习没冲突”,51.72%的高考状元表示“没有,但憧憬过”,“没有恋爱过,反对早恋”的占17.24%,“曾经恋爱过,觉得影响学习”的占比为零。

对于这一情况,学校不能再视而不见,一味采取禁止的态度。应该针对青春期学生的情感需求,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和恋爱教育。性教育不是鼓励学生发生性行为,而是让学生懂得性道德、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性价值观念和自我保护,而对学生进行恋爱教育,则要学生学会爱,懂得珍惜自己、尊重他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日本这所中学的“屋顶告白大会”,意义正在于此。




日本八街南中火了,而且火得很有爱,很温暖,很正确。“屋顶告白大会”是极富创意,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时一种极好的恋爱教育。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任何人类个体,无论是日本人、美国人、大中国人,只要性发育成熟进入青春期,就有爱情的憧憬,就有爱情的欲望,就有爱情的冲动。如何应对青少年的爱情憧憬或者爱情冲动,不同社会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中国大陆的学校、家庭、社会舆论对于青少年的爱情憧憬以及爱情冲动采取回避、禁止、压制的方式,不提供任何支持和帮助,动不动就贴上“早恋”的标签横加阻止。造成的结果无非两个极端,听话的好孩子错过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甚至结婚生子为人父母了,在爱情、性、婚姻方面仍然堪称小白;另一个极端就是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在茫然无措又无助的情况下意外怀孕,甚至将婴儿生在厕所马桶,或者从高楼直接扔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人教过她们如何避孕,如何拒绝没准备好的性行为。

日本八街南中学校“屋顶告白大会”反映了日本学校、家庭、社会舆论对青少年爱情憧憬以及爱情冲动的态度,积极鼓励、引导、示范。

既然青少年从青春期开始就已经性发育成熟,那么尝试恋爱,从恋爱中学习就成为无可回避的重要人生功课。正是因为青少年性发育成熟的同时社会化以及心智发展相对滞后,还不足以承担爱情以及性行为的后果,因此学校、家庭、社会舆论就有责任帮助和引导青少年通过恋爱成长,通过恋爱发展。从发展心理学角度,青春期是个体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恋爱是关乎个体一生如何建立、维系和发展亲密关系几乎唯一的社会化途径。没有任何人仅凭他人的告诫、阅读、想像就能学会怎样建立、维系积极的伴侣关系。

因此,日本八街南中学校的“屋顶告白大会”就是学校鼓励、引导和给孩子们最好的示范。一个青少年学生,他能克服羞怯,克服焦虑,克服恐惧在这么一个场合向自己喜爱的对象表白,不仅能使他有一个积极的爱情开端,更能使他变得更加自信、勇敢与进取,通过爱情而发展的积极人格特质会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要对日本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感到困惑。一个青少年在人生最初连发乎天性的爱情憧憬,爱情欲望都被压制,又怎能奢望他成年后能在其他方面自信无畏地开拓创造。




一直很喜欢成长电影。在这个领域里,我最喜欢的当属特吕弗的《四百击》和费里尼的《当年事》,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与《童年往事》也是我所爱。而在近年来的商业片里,我则偏爱日本和台湾的作品,当初岩井俊二拍《情书》,剥茧抽丝讲述旧事,即使物是人非、生死相隔,仍可见美好。前些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即使有粗糙之处,但个中情怀仍让人会心一笑。

之所以先提电影,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尊重校园恋爱、尊重学生的地方,才会诞生能让人共鸣的成长电影。相比之下,中国近年来也有不少成长片和青春片,可“离家出走+堕胎”的固定套路,让人难有共鸣。

日本八街南中每年都举行“屋顶告白大会”,校长亲自主持,鼓励学生们向喜欢的人大声表白。这让我联想起国内某些大学对学生恋爱的重重阻挠,更别说中学和家长了。几十年来,许多人仍然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早恋是人之常情,越是严防死守,越是压抑内心,学生越容易走上岔路。

日本八街南中此举并非哗众取宠,而是一种爱和勇气的教育。相比之下,我们身边有太多爱无能,他们不懂爱,不懂表达,无法处理恋爱关系,甚至根本无法踏出第一步,可是,他们身边总有先是让他们好好学习别早恋,然后又让他们毕业后赶紧结婚的家长。

学会告白,学会爱,是每个人的成长必经之路,学校肯安排这一课,当然是好事。




日本真是个奇葩的社会,什么怪事也可以发生,学生可以早恋,也可以援交,悄悄来还不要,要站到屋顶召告天下。国情不同,我们不持异义。但这决不是我们仿效的东西。

中华民族有很多好的东西,历来是世界学习的榜样。鸦片战争一仗打败了,有的人也把自信心丢了。什么都是外国的好,外国的月亮也是圆的。崇洋媚外思潮抬头,什么都想学外国的,曾经就有学日本人教育孩子的声音,假如早恋也学的话,我看还是不学为好。好的东西要经过检验,符合中国的国情,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就行。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外與论界己在悄然发生改变。中国为什么在短短几十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军力稳步上升,这都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最后,他们得出结论:中国的社会制度优越于西方的社会利度。他们开始不自信起来。

仅仅是社会制度优越于他的吗?我看不止吧。延续了几干年的中国文化难道不优秀吗?就说两性之间,男女之事吧。含蓄,委婉,坚贞的爱情达难道还比不上一览无余,赤裸裸的顶上告白?而且,对于初中生早恋,应该早有结论,不需要把它翻起来,磨碎了,放进瓶子,加入试剂,作定性分析。初中生早恋弊远远大于利,不利于学习,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一切,早恋毁一生。有点绝对吗?是!有时候就要绝对,拖泥带水一事无成。




恋爱从高中开始,日本中学管理也许是我们的一个借鉴。

萨苏曾在日本随笔中,写过中学生的恋爱问题,大部分日本中学生在中学时代偿试恋爱,双方家长也鼓励孩子确定固定的男女关系;年青人早早偿试,就会有比较,除了性,双方的个性,价值观念,职业选择等外在的东西,会让真正的恋爱结成正果。

校长主持,中学生们大声表白,其实是对内心的释放,对对方的赞美,在心灵上给孩子们松了绑。

当代中国,中学生恋爱依然处于不受家校鼓励的状态,大学生毕业后迟迟进入不了婚恋状态。发达的日本社会或可提示我们对孩子恋爱的调整。




这个系列的视频的确让很多人唤起了青春的记忆,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但是比起屋顶告白这种形式本身,更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对告白不成功的坦然接受——既不假装没有难过,也不将这种拒绝归咎为对自己存在的否认(如“我真是个没用的人”),而是坦荡荡地说出:心与心的距离好远啊!(或:彼此的心意差得好多哦:D)

恋爱关系,就像其他人际关系一样,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而且往往比其他关系更不具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样的特性,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付出很多却没有回报的案例,我们见得太多,在人的一生中,恋爱受挫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挫折,白富美或高富帅也不能幸免,“求不得”是人生的常态,而区别在于如何看待这种期望和现实的落差。

心态健康的人会觉得,“真是遗憾啊,但是我也尽力了,对方不喜欢我不是我的错,当然也不是对方的错,只能说彼此没有缘分吧。”,换言之,现实的不如意并没有得出对双方评价的下降。

而心态不健康的人则会产生“对方一定是看不起我”,“我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啊”,“我的人生毫无可取之处”,“对方真是个不要脸的贱婊/渣男”,换言之,被拒绝的人将不如意的心情投射为对自己,对告白对象的仇恨,往往在自我毁灭的同时想要连带着将对方一起毁灭。

请看以下触目惊心的社会新闻——

中国式的教育中,充斥着大量对人不对事的攻击,除了“早恋”的压抑和禁忌,更为日常的是:考试分数不理想,老师、父母就会说“你为什么这么没用!”,“看来你不是读书的料”,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而不能就事论事地加以分析评论;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家长的期望,家长常常会捶胸顿足地叫骂“我真是白养了你”,“我还不如死了算了”……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习得了这种,将所有外在的不如意,都投射为自己内生性缺陷的思维惯性。

而另一方面,所谓的“挫折教育”,则是相当变态地为孩子制造无中生有的挫折,让他们否认自己的难过,否认自己的自然感觉,强迫孩子们永远用一种打了鸡血的态度去奋斗,期待下一次成功,因此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带着强烈怨气的复仇心态——“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何谓“思无邪”?我理解,思无邪就是归于诚,诚实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无限发散、投射,诚实面对自己的感情,不压抑,也不放纵,人的情绪就像大自然中的风雷雨电,有开始的时候,自然也有结束的时候。




谢不邀!昨天被此新闻相关文章视频刷屏,刚刚开始还有些不屑一顾,因为日本民间向来喜欢“搞事情”。去年在日本旅行期间,电视台之间切换总是充满了这样XXX大会的综艺节目,吵闹做作为主。

然鹅由于太多人在朋友圈转发,而我这边时差原因已经是晚上快到深夜了,实在没啥好看,就打开看了一下。的确还是很吵闹(日本节目特色)。不同的是从头到尾把小粉红的喜欢和懵懵懂懂的爱用大声宣告的方式,让十几岁的青少年感受到了满满的善意!

首先校长是一位灵魂歌者,我相信他为了这次登屋顶表演排练过很多次他的看家歌曲,但还是唱的那么难听....学生们的雀跃也是因为校长都不要面子了,我们怕什么啊!接下来充满勇气站上屋顶的学生们有着不同的感情心事,无论用何种方式表达出来,是被十动然拒,还是被欢欣鼓舞,这都是青春期重要的一刻。

喜欢是表达,是占有,是黏腻,但如果没有回应,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一起学会如何爱,因为爱是舍得,是成全,是哪怕你不愿意做我的天使,我看到你快乐还是能情不自禁微笑。

言归正传,这对于缺乏性教育和爱教育的中国教育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形式上不一定要抄袭全搬,但是如何让青少年意识到喜欢和爱都是美好的事情,面对情感要付诸于勇气和承担,但是在并非两厢情愿的时候,要学会抽离,这些课本学不到的知识也都是人生的大智慧啊!




当然值得借鉴,恋爱自由是学生的基本人权。让学生自由地恋爱不会导致什么问题,反而是可以压制才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中国向来缺乏恋爱教育。不接受校园恋情,理由不过是担心校园恋情影响学生成绩,可能出现过早性行为等后果。

但这些不是必然后果。谈恋爱可能会影响成绩,但因为谈恋爱而奋发读书也是可能的事。所以,中国学校对恋爱的拒绝和压制,是一种短视的成绩论。没人会担心你在青春期没有充分学会如何去爱,但你要是成绩不好,就影响了学校的升学率。

教育是什么?真正的教育不就是教人如何去爱和被爱吗?人的一生中,爱其实是最重要的事,尤其在青春期,是人能够学到如何爱别人和爱自己的最佳时机。

但中国的学校,以成绩和怕出事为借口,硬生生地切断恋爱甚至妖魔化校园恋情,根本就是扭曲人性。我一直怀疑,中国的大学生荷尔蒙特别过剩,以及中国男人的巨婴症直男癌等等问题,都是源于在该学着去爱的年纪,被压抑和打断了,所以,他们对爱的理解是片面和畸形的。

尊重学生的恋爱自由,并通过一些方式加以正确引导,可以让大家的人生变得更完整。如果我们尊重教育而不是尊重考试成绩,学校理所应当尊重孩子们的恋爱自由。

只不过,现在谈论这个确实为时太早。但只要大家有这样的观念,能够形成共识,未来,中国的孩子们能够自由恋爱也并不是不可能。




1中国为什么视“早恋”为洪水猛兽?

中国是个竞争充分的国家,人口多生存压力大,生存以外的追求都是零。又有人认为沿海地区早就小康了,但事实上,阶层跨越,贫富差距,缺乏保障,都让国人充满焦虑,这种焦虑在大多数成年人心中都存在。

而一次大病足以让大多数家庭陷入贫困,所以,即使表面的小康仍然让大多数人无法摆脱生存焦虑。

当生存成为第一需求,那么一切需求都压到最低。那么一切非生存需求都是伪需求。升学,名校才是一切,而恋爱这种精神需求明显是一种奢侈品。

2而在农村地区,上大学明显不是大多数人的追求,毕竟每年一千五百万的青年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上大学。

那么,恋爱结婚就是家长的第一要务,加上普通农村优质家庭教育的缺位,家长无心,无力,无能去掌控孩子,甚至是鼓励孩子恋爱,早点结婚。

而学校受制于传统观念,更多的是推卸责任,性教育缺位,那么最好的是禁止恋爱。

孩子的自然身体需求,家长的纵容,无视,学校的推卸责任,青春期的迷茫和缺乏自制。这之间产生巨多问题。

对于农村的孩子,恋爱是一场必须的革命。社会的压制和学校的对策失当只会让这种内生的革命充满正义感。

3正视恋爱需求,正确引导恋爱就应该成为教育者必须探索和面对的问题。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保障相对好的地区,学习日本这种正视事实,实事求是引导学生正确恋爱,将大大促进学生心理成熟。

4所谓的“巨婴国度”这种提法当然有些夸张,但绝大多数人无视青少年恋爱需求,压制学生正确表达内心,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又怎么指望他们长大以后做自己,而不是屈从于社会压力?

所谓巨婴,也就是分不清自己的需求,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绪,缺乏理性,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总是偏向于极端。或者过于理想化,或者过于不敢表达真实自己。

其实恋爱的过程同时也是表达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认识别人,认识社会,认识理想和现实差距,脚踏实地前进的过程。

我大胆推测,只要正确面对学生恋爱问题,所谓巨婴症不治而愈。

5管长文化盛行,必然容易导致对上级的依赖,形成xx的人身依附,进一步推动巨婴的发展。而恋爱教育的缺失,人格独立不足又推动形成人身依附。而从上到下的管理必然导致学校推卸责任。这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推卸责任——恋爱教育缺失——压制自我表达——人格独立不足——人身依附——xx依附——唯上委过——推卸责任。

而恋爱是其中最容易打破的一环

——已经被和谐了,修改版本。




这几天,一个视频空降新浪热搜,以#他的深情告白让全校女生尖叫#话题刷爆新浪。视频中,一个叫做久保田的初二男生称自己喜欢的女生是天使,在天台向她大声告白。

视频来自日本一个非常有趣的综艺节目《校园疯神榜》中的经典环节《未成年的主张》。这档节目是日本火了11年的神级综艺了。主持人不是校长,而是日本杰尼斯的人气男团V6。这个来自日本的综艺视频戳中了很多人的笑点和泪点,又好笑又让人感动。

一、为青春年少的生命力感动

我们可以看一下久保田和兰央同学的对话。

久保田:新学期开始,我看了旁边的座位,发现那里坐了一个天使,和天使的距离只有短短的30cm,这之后的每一天都像做梦一样,但是学校却跑来干涉,换座位啦!同班的兰央同学,仅离我有30cm的你,现在却离我有5.5m,这种远距离恋爱我已经受不了了。兰央,请和我交往!

兰央同学:虽然很开心,但是我已经有男朋友哦了,对不起!

久保田:呼~结局跟我想象得不一样,心和心的距离好远!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看到久保田和兰央的对话,我们也看到了最纯真的少年心事。因为换座位,和女神的距离从30cm变成5.5m成了少年的心事。在屋顶告白的那一刻,小男孩勇敢而又率真地说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他敢于在全校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心意,能够把心中的爱说出口,他已经做到了很多人不能做到的事了。

小男孩没有悲伤,只是不甘心又俏皮地补了一句:“呼,心与心的距离好远!”我们为小男孩没有告白成功而遗憾,但是更感到了小男孩成长中青春懵懂的美好。看到久保田和兰央稚嫩的脸蛋儿,率直的对话,我们会产生共鸣,会开怀大笑。这种共鸣,源于我们对青春年少生命力的感动!

二、在大声告白中学会处理感情

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组中女生告白男生的对话。

女生:我有一个喜欢的人,但他已经有女朋友了!这份感情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今天借此机会希望能给这份感情画上一个句号。初二三班酒井一喜,我一直在想,如果你和别人交往了,我该怎么办?喜欢你的这份感情,我决定要干脆地放下!如果我什么时候有了新的喜欢的人,那个时候请你为我的恋爱加油!

男生:如果你有新的感情了,我也一定会为你加油的。

看到这段告白的时候,很敬佩日本的初中生能有这样的智慧去处理自己的感情。

自己喜欢的人已经有了女朋友,在感情中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在我们身边,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纠缠和痛苦这些“爱无能”的表现。成年人中都不见得能有几个人能像这个女生一样勇敢和潇洒,但是这位日本初中生却能有这样的智慧,着实让人惊叹。

这样被一个女孩子公开表白,在中国的校园中,也许会被一堆男孩子起哄弄得恼羞成怒。可是女孩子勇敢地表白,男孩子静静地听她说完为她加油。稚嫩的他们面对爱都无比严肃和尊重。男生最后回应她,“如果你有了喜欢的人,我会为你加油的。”这样的对话,让人感到很暖心,也正是女生所说的:“希望能给这份感情画上一个句号。”

多年之后,对于女生来说,回忆起这段感情,也许也曾有过暗恋的苦涩,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处理这样的感情,获得了处理亲密关系的智慧。

三、只有初恋,没有早恋

百度一下“早恋”这个词,注意这里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并且只在中国被广泛使用。”

在我们的传统的观念中,说到早恋就如同洪水猛兽。在我们文化语境中,早恋是一个贬义词汇,属于不正当行为,一旦出现萌芽,必然会遭受窥伺、盘查、究问、教训和围追堵截的打击。这些无疑是对少年自尊的亵渎,也必然打乱青少年成长中原本的规律和节奏。那么,谁来为这个结果买单呢?这份责任恐怕是被所有成年人忽略了。

不过,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开始站出来,为中国青少年成长中可能遇到的早恋问题辩护。我国著名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周红五曾经说过一句话,“青少年只有初恋,没有早恋。”

在国外,外国人更是没有“早恋”的概念。在英语中,跟早恋意思相近的词是“puppylove”,但是这个词更多的传递的是“初恋”的意思。青年人之间在青春期时期,他们对爱情的崇敬就像一只小狗(puppy)一样,所以称早恋为puppylove。同时,PuppyLove侧重于形容一个人在初次恋爱时的朦胧、悸动与结果的不确定。

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下,是否应该注销掉“早恋”这个词?起码,应该注销掉对早恋如洪水猛兽一般的围追堵截。

四、我们实在太需要补上“恋爱教育”这一课了

南街八中的屋顶告白大会,还是学校的校长亲自号召学生们参加,鼓励学生们勇敢地表达心声。

他在屋顶上告诉学生:“从这里开始一定是爱,害怕受伤是不行的哦!”

我们在开学时,会齐刷刷地被组织到一起参加开学典礼,听校长教导我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隔壁岛国这位校长,居然让综艺节目进入自己的校园,鼓励学生大胆表白。我们在接受着基础教育,号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我们学会爱与被爱了吗?我们也曾经是孩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一直被教育,要爱国家,爱这个国家的文化,不过,我们从来没被教导过,如何爱一个身边的人。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学习知识。我们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如何克制自己青春期出现的爱,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去尊重爱。

与学习知识一样,爱与被爱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在这个屋顶告白大会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日本教育对于校园恋爱的宽松与包容,对学生的温柔与关怀。

这只是一个综艺节目,却已经能折射出日本社会对校园恋爱的态度,自然、放松、坦荡,甚至还有幽默感。相比之下,我们实在太需要补上“爱的教育”这门课了!




最近几天,日本TBS制作的日本中学生《屋顶告白大会》视频,突如其来就在中文平台上火爆起来。来自八街南中的四个中学生,自由自如的在学校屋顶上,向着心爱的同学告白,就是要在此时此刻说出来。第一个上场的初二男生,向邻座告白“旁边坐着一个天使,从此每天都像做梦一样。”早恋这件小事,就这样坦荡而公开的告白,再一次以特殊的方式击中了中国人心境中那莫名的忧伤。这个男生告白失败,天使也有自己的天使。中国国情与日本不同,日本是没有早恋这个概念的,学校也并不禁止学生谈恋爱,因此上文中的早恋,其实是中国人作为他者的看法,对于日本人来说,那是初恋,是“幸福追求权”的体现。《屋顶告白大会》最大的好处,就是将爱的能力展示出来,也有勇于接受试图建立亲密关系而不得的失败。

九月是中国开学季,9月10日是教师节,我作为前老师对此依旧有关注学校的众多信息。很显然,中学生完全不能谈恋爱,即使在某些高中不再严防死守,然而在绝大多数学校里并不能成为阳光下的话题。明恋不被许可,暗恋和地下交往成为中学校园的主流模式。虽然在大众评议或者当事人事后追忆中,暗恋是足够美好的,然而却未必适合每一个具体的人,关于如何做一个在爱情中有所担当的人,可以说做得很不够,大多数中国人的爱情发生相对有些晚启动,然而我们也不能从一段日本电视节目中就得出日本有关爱的教育和实践更为美好的结论。不过,中国家长和老师确实可以再检讨下,是否有必要对未成年人的正常情感互动看做是洪水猛兽,强行插入的阻碍很可能对于他们的成长影响更大。初恋未必能够影响学习,对于他们建立幸福人格有相当的助益,然而外力的打压却可能将未成年人推向社会的边缘。




对屋顶表白大会的评价,也是我们对自己的估算

九月初,一档日本的校园节目“屋顶告白大会”的视频节选版,在网络露面之后,瞬间爆红。最初发布视频节选的微博,获得了好几万转发和回复,朋友圈和微博,大家也都在讨论这个节目。更难得的是,在别的事情上,网友们都会有分歧,但面对这个节目,大家的意见都出奇一致,他们赞叹告白者的勇敢,缅怀自己的青春。

这个节目名叫《学校へ行こう!》(英文名:GROOVYAFTERSCHOOL),由TBS制作,1997年10月16日开播,在毎周的20:00播放。2005年4月19日开始,这个节目更名为《学校へ行こう!MAX》,继续制作和播放。2015年11月3日,还曾经推出过一个特别版。可见,这个节目在日本也是很受欢迎的长寿节目。

节目场景,通常都是在学校,小学或者中学都有,参加节目的学生,走上学校教学楼的屋顶,向着全校师生喊话,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可以是向同学表白,可以是跟老师表达自己的诉求,也可以是发牢骚、吐槽。总之,能够站在屋顶说出来的话,对每一个当事人来说,都是最紧迫最重要的话。或者,是他自认为最有趣的话。

于是我们听到了这些表白:

1、一个男孩向自己的女同学表白:“天使和我的距离只有30厘米,之后的每天都像做梦一样。”

2、一个小男孩对自己喜欢的女生说了16遍“喜欢你”。

3、一个小男孩说:“因为隔壁的小葵要搬家了,听完之后我又嚎啕大哭了。今天与你告别前告诉你一件事,即使你搬到其他地方,我一样很喜欢你。小葵啊,别忘记我啊。”

4、一个中学男生说,“我的妈妈总是把我的内裤和哥哥的搞混了。哥哥的内裤很土,我的内裤很潮!不管说多少次她还是会搞混”。他甚至拿出哥哥的内裤给大家看。

5、老校长也亲自走上屋顶,跟同学互相鞠躬:“一直受您照顾,辛苦了!”“不用客气。”

一个日本的校园节目,能够在中国内地引起广泛的共鸣,必然是因为其中有某些地方击中了我们的内心。在我看来,这个节目最震动我的地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些孩子,都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出现在画面上的孩子们,不管是表白的,还是被表白的,抑或在旁边围观的,脸都干干净净,坦然自信,生动活泼,没有老气横秋的神气,也没有畏畏缩缩的姿态,说话的时候,也没有互相推搡。当一个女生在屋顶发送“龟派气功”的时候,大家还很配合地惊呼着往后倒。这种脸,这种神色,这种表达,必然是在很正常很宽松的环境里,才能培养出来的。紧张压抑的环境里,哪怕是孩子们,也都有一张漠然麻木的脸,哪怕营养再好,肤色再白净,神色也总有点不对头,而我们周围的孩子,多半有一张麻木的脸,没有天真的神色。

第二,这些孩子,都有着敢于言说的自信。他们站在屋顶喊出来的,其实都是些琐屑小事,但这些事,或者和内心的感情有关,或者和别的同学有关,或者和父母老师有关,但他们都很坦然地说出来了。不怕别人瞧不起,不怕歧视,不怕父母和老师秋后算账。他们在说话之前,必然是对自己言说的后果有估算的,也对周围人的承受力,对整个言说环境都是有估算的,他们在屋顶的表白,就是估算的结果。他们显然相信,自己不会因为在屋顶表白中,说了这么些话,遭到不公正的对待。

第三,这些孩子最关注的事,都在学业之外。他们关心的,是女孩男孩的情感,是和同学、老师、家人的相处,很少有人表达学业的困惑。这是正常人、正常孩子应该关心的事。显然,他们关心的不只有学业,还有人际关系,并把人际关系的学习,视为很重要的学习。而我们的孩子,很少懂得,人际关系也有一种美,人际关系也需要学习,在人际关系中,甚至能跟世界发生更深切的联系。

第四,这个节目在电视台播放了二十年,至今仍然在继续,说明观众对它并不排斥,甚至很喜欢。对节目中孩子们的喊话,都能够理解和了解。观众里的家长们,没有以节目会带坏孩子,会给社会带来不良风气等理由进行投诉,学校和教育管理方面,也没有以类似的理由对节目进行管制。而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很多节目遇到的,不是来自上方的管制,而是来自愤怒观众的投诉。

成为热点的国际新闻,最后引起的联想都是“如果在中国”,这个节目之所以带来这么大的共鸣,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难免会想,中国会否出现这种节目,如果出现,少年们会有怎样的表白,一旦表白了之后,会收到什么样的反应,还有,节目本身,会不会引起负面评价和投诉。

我们的估算,肯定是不乐观的。作家水木丁说:“看了那么多日本少年的阳台表白,我劝中国的少年们不要学,这个国家的大人们最喜欢秋后算账了。”而在我看来,这种“秋后算账”都不太可能出现,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没有直言耿见的传统,加上在这种言论环境下长大,孩子们个个都是懂得“分寸”的“人精”吧,看看学生作文就知道了。大家会喊:“让我考上北京大学吧‘,“王者农药,离我远一点!”“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还有“老师辛苦了!”

总之,中国的孩子,未老先衰,已经很懂得人情世故了,不可能有越轨的表达,和越轨的呈现。

但我还是很期待,期待看到中国版的“屋顶告白”,想看看中国少年有什么样的表现,会不会超出我们的估算,不管是对自身性格的估算,还是对整个环境的估算。




是是是,在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可当初我还是个不懂婚姻的人。只是觉得这样我就可以“更成熟些”。可致命的是我在那时根本不会系鞋带。后来她教会了我,之后我感觉到了责任感。帮助她,用我当时手上一半的零花钱买东西给她。(当时我父母并不给我零花,都是同学给的或偷着从父母硬币存钱罐里拿的)可后来到六年级下学期品社老师就告诉了我们大学之前谈恋爱叫早恋。后来因为可能是她父母的劝导吧。她就不在找我玩了,之后愤怒的我就感觉像背叛了,讽刺她,总是很短见。后来毕业了,她也选择了原谅我。现在偶尔在QQ聊天,她也常关注我,读我的小说,和我保持纯洁的友谊。

唉…要是当时有人像日本家长引导我恋爱的问题就好了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