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二胎时代,如何面对大宝的羡慕、嫉妒、恨?

2025-05-10 09:31:44 条浏览

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希望得到爸妈特别的对待。父母要能够意识到家里多了一个成员对大宝是有影响的,在说话做事前能够多为孩子想一想,避免言语和行为上的伤害。

能够察觉到大宝的羡慕、嫉妒、恨,孩子已经表现的这么明显了,有这么明显的需求了,父母不能够无动于衷,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对待两个孩子时尽量一碗水端平,特别是在二宝刚出生,家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二宝身上的时候对大宝更多的关注。

孩子争宠是最正常不过的,他们觉得父母对二宝更好的时候会主动表达是最好不过的了,最怕孩子什么也不表达都憋在心里,影响身心健康。

我家大宝四岁了,小宝四个月,只要小宝喝奶她就要喝奶,根本不管是不是刚喝过,是不是饱了不需要了。她不是生理上需要喝奶,是心理上需要,并且需要用奶瓶喝。经常说爸爸妈妈抱,要小宝宝抱。

多对孩子表达爱,给予更多的关注。只要她觉得自己是被爸爸妈妈爱的,不比二宝少,甚至爸爸妈妈更爱她,她又怎么会羡慕、嫉妒、恨呢。希望作为父母的我们多反思自己,不要让孩子缺少爱。




二胎时代,如何面对大宝的羡慕、嫉妒、恨?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说明一下概念问题。很多人可能随口一出就说出了这三个词,自然而然就把这三个词放在了一起。其实这是不对的,这三个词在大宝对于二宝或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并不是一个并列的关系,而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所以这是三个问题。

羡慕是因为别人有,而自己没有而产生的一种心情或者说是感觉。放在成人的内心世界里,别人有大房子,有豪车,有体面的工作等等,那我们可能都会产生一种羡慕的感觉。那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作出伤害别人的行为吗?不会。因为我们仅仅只是也喜欢而己。那么,大宝对于二宝的羡慕又从何而来呢?从父母对于二宝的语言、神情、吃、穿、用、住、行等凡与二宝有关的一切东西和事情中来。看到爸爸妈妈抱着二宝,大宝羡慕;看着二宝吃奶,大宝羡慕;看着二宝有新的衣服,大宝羡慕-----所有的所有,大宝都羡慕,那如何是好?有人说“一碗水端平”,说得没错,也有错。没错的是在于这种心态,有错的是现实中是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一点:让大宝明白两点,第一,现在二宝拥有的待遇他(她)都曾享受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二,现在二宝拥有的待遇不是他(她)现在所需要的,他(她)现在所拥有的也是二宝所没有的。这是针对在妈妈怀二宝期间没有作好大宝工作的家庭而采取的亡羊补牢的措施,如果二宝还没有出生,那就好办多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大宝参与妈妈二宝孕期的所有事情,比如胎教,孕检,准备新生儿衣物,奶粉等等。这样一来,二宝地到来就和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了,都有责任了。这样一来,二宝出生后,大宝就不会把他(她)当成一个竞争对手,所以自然也就不会羡慕了。(详情可关注我的文章《二胎来了,你的打开方式正确吗?——给Shaun的一封信》)

接下来说嫉妒和恨。因为前面的羡慕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引起父母的关注和重视,所以大宝势必加剧对二宝的态度,进而演变成嫉妒和恨。在心理学中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亦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故一旦放任即可能产生嫉妒心,它让人感受到难过的滋味,严重时,人自然会产生恨的情感。而在汉语释义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由于怨恨且察觉别人享有之利益,并欲将其占为己有,因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与心理状态。这两个解释中,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对应当团结的人”,所以这种感情产生在大宝与二宝之间不足为怪;第二个关键词是“欲将其占为己有”,这就是与羡慕的最大区别。前者只是喜欢别人有的,后者是想把别人有的拿过来。所以,羡慕只会是心理活动,而嫉妒是会有行动的。而在行动的过程中,必将受到各种阻挠和反抗,继而产生恨。那么,如果到了这一阶段了,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大宝,让其消除对二宝的嫉妒和恨呢?又将如何平衡两宝之间的关系呢?以下简单列举几个小现象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1、妈妈抱二宝时,大宝也求抱,不抱就闹甚至对二宝不友好。如果大宝能抱得动二宝,请给大宝机会,让其单独抱抱二宝,如果大宝还不能独立抱二宝,请抱二宝时叫上大宝,并说“你愿意帮妈妈一起来抱抱弟弟(妹妹)吗?”

2、见二宝喝牛奶,大宝也要喝。那就让大宝帮忙尝一尝牛奶温度合不合适。(因为如果你让大宝也喝,大宝会很矛盾,又想喝,又觉得自己大了不好意思喝,如果让他(她)尝尝,后面可能他就不会再要求了。当然,如果大宝还没错得婴儿的奶粉还好喝的话,两宝一起喝也未尝不可)

3、二宝的玩具,衣服大宝都想要。如果说大宝还在喜欢二宝的这类物品,说明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相差是不大的。而我个人的观点,物质上东西能共用,要共用,能平均就平均。

综上所述,只要大宝参与了二宝的成长,那些恩怨也就自动消失了。

(以上单从大宝参与的方面简单回答了问题,其实这中间还涉及家庭角色等问题,请关注我将发布的文章——《大宝去哪了?》)

 

 

 

 




二胎时代,会有蛮多的家庭就会选择要二胎,希望能够拥有多子女家庭的快乐和幸福,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同时对于很多的二胎家庭来说,也会面对着很多挑战。

像如何跟大宝讲明家里会新增一名成员,让大宝能够欣然、期待着二宝的到来;还有就是二宝到来后的照顾工作该如何划分,并且在照顾二宝的同时也得兼顾好大宝的关心照顾工作等等吧,都是需要做父母的有所准备。

即便如此,也会有不少的二胎家庭会反应,这想得和做得最终还是会不一样,明明在要二胎之前都思想了很多,也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结果在二胎到来后,家庭里还是会焦头烂额的。

真是二宝嗷嗷待哺的样子,大宝却总想着父母及家里的老人多些陪伴和关注,有时候,对于大宝真的不耐烦了,就会很容易地撇出一句:大宝就不能安静点,没看大人都忙着吗?

可想而知,大宝心里是相当不舒服的,也会很容易地将心里的不满情绪转嫁给二宝,之前父母及家里长辈的话,说是不会缺少了对于大宝的关心的话也将成为大宝心中的食言了。

这也就成了很多二胎家庭的困局:大宝会对二宝嫉妒委屈恨。要是想对二胎家庭所遇到的这个困局进行有效地解决,做父母的真的需要更加用心去对待才行。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个困局该怎么办?

01、要真正体会到大宝的需求

对于很多二胎家庭来说,也会明白有了二宝后也不能够忽略了对于大宝的关心、照顾,大宝同样也是孩子,他也非常需要父母的爱。

但是,当二胎真的降生后,家里的氛围往往就会发生了变化,或许父母的精力和能力有限,没办法兼顾好两个孩子的照顾,就会忽视了大宝的关注。

还有,当父母的也会明白大宝需要父母的顾及,只是不明白这个顾及大宝的范围都包括哪些。像大宝看到全家人都围着二宝转,而自己想要得到同样的关注就那么难,于是就用无理取闹来“赢回”父母的注意。

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往往只会埋怨大宝的行为有多不好,却没办法通过大宝的行为看到他其实有多么渴望父母的照顾、注意。因此,做父母的要能够真正体会到大宝的需求。

02、做父母的更加需要自我反思和向孩子道歉

还是那句话,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做父母的要有反思意识,明白孩子的行为都有可能是来自于父母的教育出现问题。像大宝在无理取闹的时候,不要一生气就先急着批评大宝不懂事。

而是应该多检讨自己的教育是否妥当,问问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意图是什么,或许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后,就不会那么气急败坏了。

当然,对于做父母的也需要过一段时间就要回顾一下自己的育儿方式是否合理。在反思的过程中,如果真的出现处理方式不当、误会孩子等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向孩子道歉。

家有两个孩子是种幸福,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够有深切的感受。而希望这样的幸福永远保持下去,真的需要做父母的有良好的处理家庭矛盾的能力,而这就需要平时生活中多些投入和学习来获得了。

今日话题:您会采取何种方式来处理二孩之间的矛盾?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