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你知道60年代小孩早上都吃什么吗?

2024-08-23 13:28:48 条浏览

我是60后,说说我们那时候早上吃什么饭。山东人,我们这里有丘陵地多,平原地少,丘陵地适合种植地瓜和花生,平原地适合种植玉米、小麦。所以,那时候家里的粮食以地瓜为主,玉米和小麦为辅。

地瓜分两种形式保存,一种是切成地瓜干晒干,一种是鲜地瓜放在很深的地窖里。地瓜干可以磨成粉,然后用地瓜粉搅拌成糊状摊煎饼,也可以直接在锅里煮熟吃。

所以,那时候的早餐有时候是吃地瓜煎饼,喝玉米糊糊,有时候是玉米糊糊里煮地瓜干,有时候是玉米糊糊里煮鲜地瓜。也没有什么好菜吃,最好的菜就是炒白菜,有时候是吃咸菜。

那时候孩子比较多的家庭,家长摊的煎饼都供不应求,摊了一摞煎饼,孩子们几天就吃完了。那时候孩子们肚子里没有油水,所以,吃煎饼吃很多,一个十几岁男孩子一顿饭就能吃四个大煎饼,干活的小伙子吃的更多。

当时种植的花生用于换油,就是把花生拿去油坊换成花生油,所以,花生舍不得炒着吃。种植的小麦产量不高,种植面积又少,所以,小麦磨的面粉,用于改善生活的时候擀面条、包水饺、蒸馒头吃。孩子们只有在过节日的时候才能吃上白面馒头。

那时候如果早上吃白面馒头是不用再吃菜了,记得砸几瓣蒜,放上点酱油,馒头沾着蒜就觉得很好吃很香了。现在的孩子早餐是鸡蛋、牛奶、蛋糕、各种粥,我们那时候自家养的鸡下了蛋,要拿去卖钱,然后买点日常油盐酱醋的。

这是我记忆中的小时候的早餐。现在的孩子们多幸福啊!




我是60后,那时的农村贫穷落后,早餐以地瓜、萝卜野粥为主,午餐是菜窝窝拌菜豆腐,连咸菜都吃不上,甭说炒菜。一天吃两顿饭,饿得饥肠辘辘。没有粮,棉花籽蒸着吃,吃后上火连屎也屙不出来,那个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知道。过年过节吃顿水饺也是地瓜面的黑黑的,根本包不上馅只有把地瓜面煮煮再包,蒸得白面馍得年后走亲戚,这家串那家,串到最后干巴巴的才能吃上一块。




我61年的,68年上小学,早上吃前一天晚上的剩饭,那时穷很少去饭铺吃早饭,再有也吃不起(还得要粮票)……




我和四个妹妹都属于60后,进的是市级幼儿园,在幼儿园早饭吃的是白米稀饭,一两的小馒头,一个鸡蛋,如果在家里吃早饭,奶奶每天做的早饭有红苕稀饭或白米稀饭,油炸饼子,汤圆,鸡蛋,面条,油条,牛奶等。60年代粮食和副食品都是定量供应,那么就不够吃,怎么办呢?奶奶每年都要从农村亲戚家带很多大米,菜籽油,红苕,鸡蛋,鸭蛋,鹅蛋等回来大家吃,另外我父亲有时也会买很多土豆,红苕还有就是猪肉牛肉罐头回来,我母亲因为当时正在科研攻关,国家专门另外给她们特供米、面、油、蛋、牛奶、白糖红糖、肉类,大家跟到沾光,另外我外公外婆每月给我们不少的各种食品蛋类肉类牛奶,所以说我们家里60年代早餐还是很丰富的。




我58年的,城市平民,没有饿过肚子。网上别有用心的人在疯狂抹黑新中国,年轻人不要轻信谎言。我小时候早上一般多是吃小米粥、玉米面糊糊、玉米面窝窝头。吃馒头很少。到七十年代后吃馒头就逐渐多于窝窝头了,吃肉也多了,因为每月都有肉票。




60年代小孩能吃上玉米面饼子或喝上半碗小米粥!哪就是好人家了。穷人家孩子喝一碗红高粱面粥?能吃饱肚子就是福气了。




从提问就能猜出来,出题者是一位没吃过苦、挨过饿的新生代人。

那个年代连一日两餐都没有吃的,你说早上还能吃什么?

小孩和大人一样,大人能吃的,小孩必须得吃,不吃就得挨饿。

不像现在,吃东西都非常讲究,什么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这里提醒年轻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感恩,感恩谁?

一是感恩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二是感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答:粥里放些酱油。

1、五分钱两条油条,两分钱一个大饼,还是买不起。

2、一碗粥,有时腌菜、有时萝卜干、西瓜皮、乳腐。

3、八分钱一碗“光头面”要过生日才有特权。

4、七分钱一碗小馄炖,病了才有享用,可此时此刻没有胃口,舌头都是苦的。

5、我时常问母亲:“平时为什么没有吃鲜美的小馄炖?偏偏在我发烧的时候给我吃,这个时候口腔都苦,小馄炖是什么味道全然不知。”

6、那个年代的苦、穷、饿、拮据、匮乏,只有经历过才有体会。




我是50后,比作者更惨,父亲60年病倒,在床上躺两年,哥哥得钩虫病也躺床上,每天早上天不见亮就起床,到土里找野菜,春季有野红苕苗,用竹片做的撬棍,连下面的红苕一起撬起来,然后拿回家洗干净,生吃一点就去上学,有很多时间早上不吃东西。一次老师悄悄问我,为什么每天都有迟到,早退,事假,……。那个年代穷!真的穷,城市居民不一样,有固定的供应粮,可以省一部分,拿到集市卖,或者下粮票出来卖给农民,粮票最贵卖过3.5元一斤,文化大革命期间粮票也要5毛一斤。




六四年的农家孩子,越穷人家的孩子越多。我家兄妹四个,小学三年级,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去世。

四个孩子都上学,只有母亲一个人挣工分,每年的粮食都不够吃,而我们那儿是产粮区,而且是地瓜种植区。

地瓜产量高,基本上每家分的粮食都不够吃,我们家劳力少吃闲饭得多,所以每年都是生产队里分粮最少的那一家。

每天早上,上学那时候母亲已经出工去了,这时候大姐会把一点点玉米面放到锅里,然后把一些母亲提前泡好的地瓜秧子放到锅里一起煮。

有时候会有一两个玉米饼子,谁都不许动,那是留给要出力干活的母亲吃的。

有时候姐姐会把玉米饼掰一小块给哥哥和弟弟吃,姐姐说我俩是女孩吃不了那么多,可是我们的肚子是骗不了人的,每到上午的第二节课,我就已经饿的肚皮贴到了后脊梁。

每节课下课后,我都要去老师的办公室要一碗热水喝,由此让肚子觉得饱饱的,到中午放学十几分钟的路,我都要歇好几次,觉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

吃不饱肚子的感觉,一辈子都不会忘,那时候,觉得如果能吃一顿饱饭就是最最幸福的事。

我们是女孩儿还好一些,哥哥和弟弟本来饭量就大一些,因为常常吃不饱饭,而个子比同龄的孩子们都矮一些。

尽管我们常常吃不饱饭,但从不敢跟母亲说,因为母亲常常看着我们瘦小的身子流泪自责。

后来大姐没有再读书,16岁就下地干活儿,身子都没有出头高,一天也只能挣到大人的一半儿公分。

这样早上做饭的事情就由我来做,为了能多顶饿,我就多加菜,虽然一碗看上去稠稠的粥但里面大多是地瓜叶子,萝卜叶子。

整个童年时期,最难忘的就是上午在课堂上肚子饿的咕咕叫,放学的路上因为肚子饿走走停停。

春天,树上的榆钱儿刚刚长出来我们就开始捋到榆钱儿完全能吃时,榆树就只有树尖儿上才有榆钱儿了,农村的孩子为此都会爬树。

放学后,我和哥哥,弟弟就去抢占榆树,如果不去抢就会被别人占了,家里兄弟姐妹多的都是一放学就往外跑,因为跑的慢了,就只好空手回家而被大人责骂。

我们胡同里有个孩子叫小豆芽,比我还瘦小,每次都因为抢不到榆树弄不到榆钱,回家后被奶奶骂哭。

我和哥哥弟弟每次抢的最多,是饥饿,让我们奋力的去追寻一切可以得到的食物,小豆芽没有父母,只有一个奶奶条件比我家还困难。

相同的命运,让我们家的兄弟姐妹经常照顾她和奶奶,我们捋到榆钱儿会分给她一点,尽管我们也常常吃不饱。

夏天,麦收后的几天,很多人早上天不亮,就要去田里捡拾一点点集体收割后落下的可怜的麦穗,捡回家,在院子里晒干,用木棍敲打成麦粒,存放在瓦罐里。

我们每次出去都要带上小豆芽,因为他奶奶眼神儿不好,没人带怕她走丢了,她太瘦小了十几岁了,还像个七八岁的孩子。

秋天的时候,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也能天天吃饱饭的时候,放学的铃声一响,我们就会跑去秋收过的地里,捡拾一切能够食用的东西。

尤其是地瓜,有时一挖就是一窝,高兴的都能跳起来,饿了的时候,把地瓜在衣服上擦两下就啃。菜地里的萝卜落下的小小的茄子,都被我们生吃过,用来填好像永远也吃不饱的肚子。

一个秋天,因为能吃饱饭,每个孩子都能长高,那时候在野地里,谁要能找到一个老鼠洞那是很多孩子最羡慕的事,有时一个鼠洞,里边能有十几斤各种各样的粮食。

整个秋天,孩子们放学后都在地里刨食儿,如果你不勤奋,就意味着漫长的冬天和春天就会更加饥饿。

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把心酸的泪,看到现在的孩子,各种各样的早餐,一句不好吃就丢掉,我都心疼的不得了。

我到了高中的时候,才可以勉强吃饱肚子,也仅仅只是吃饱而已,冬天要带一周的干粮,玉米饼子是最好的,还有地瓜咸菜。

玉米饼冻的硬硬的,也只能在学校的大食堂里溜一下,有时候里面都是凉的。

就是这样,我们都在拼命的学习,老师说,你们没有别的出路,要想出人头地走出农村,就只有学习这一条路可走!

在那种环境里,我们乡中学每年都有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村,踏上不同的人生路。

而小时候饿着肚子上学的场景,永远的留在了大脑记忆的深处,时不时的就会翻腾出来,别有滋味的令你咀嚼一番。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