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09:40:43 条浏览
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在你自己决定,看你是毕业后直接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想找份起步相对比较高的。
大四同时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的话在考试时间上来讲不太冲突,但看你是想考国考还是省考,国考的话时间与研究生考试时间相差不大,考完一个再准备另一个可能来不及,省考的话,是完全可以的,毕竟时间相对还是比较充裕的。
希望可以帮到您!
有冲突,公务员国考时间好像是12初,省考时间一般是5月份,而考研时间是12月22-23,考研复习时间是3月~12月准备初始,1~4月复试
没有冲突,考研在12月初,公务员国考的话在12月初,会有冲突,但省考大都在4月中下旬,完全有时间准备?具体复习方法可以看我,今年有详细解答。
ps:本人已上岸,对公务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需要学习资料和视频的也可以私信我。
再有十来二十天,2019国考成绩就要公布了。
我在上个月23号快下班的时候,碰上个一个同学,他想来咨询考公的相关信息,盟盟多嘴说笑问了一句:同学也可以考虑下考个研鸭!结果同学淡定的回了一句:哦,我刚考完过来的,觉得没戏,打算考公务员。
我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所以,有多少个小伙伴是像那位同学一样,既想考研又想考公,或者干脆做着两手准备,考到哪个算哪个的呢?
这里,必须要提个醒,尤其是在浙江的小伙伴,同时准备考研和考公其实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这两个考试都在12月份,考试压力、复习内容和难度都是double!如无奇迹,结果通常是两头不到岸,都没考上。
建议同学先做好考公和考研复习内容的了解,不要过度乐观了。因为人的时间跟精力是有限的,更是宝贵的,我们做任何事,都想要起码一个好的结果,不是吗?
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太清楚
近年来考研时间安排情况:近5年来,考研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近5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般在11月低与12月初期间。
就考研和国家公务员的时间安排来讲,考试时间不冲突,均可参考。
但就备考而言,无论是考研还是国考,想考去都来不得半点虚妄,所以全身心的投入是非常关键的。而两类考试内容又大有不同,尤其是考研科目更是涉及较多,需要耗费的精力都是极大的。所以,极有可能出现两手抓两手都抓不好的状态。
所以,如果考研和公务员都想试试的话,有两点建议想给大家聊聊:
1.想考研,那么,且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备考,那就全力以赴做考研,国考就暂放放,考完研可以准备地方公务员,部分省份公务员招考在下半年4月份,刚好了考研时间完美避开了。
2.考研是以就业为目的,这种情况的话,要考虑自身专业值不值得继续深造,如果专业本身决定了就业面窄,即使深造也不会有太多改观的话,建议早早做好考公打算,国考可是不过的选择哦,毕竟现在国考招考越来越倾向应届生啦。
如果专业不错,深造后未来发展空间更广,那么,不要犹豫,考研走起。
以上建议希望能够帮到你,加油!
有的冲突很明显国考跟考研时间间隔短的但是省考时间上是允许的
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及资料,可关注【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大四了想考研和考公,时间上会有冲突吗?没有冲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国考的时间和考研时间相差无几,但是考公不是只有国考一个考试,各省各市每年都会组织一到两次的公务员招录考试!目前看来,通常是上下半年各一次,而上半年全国公务员招录联考的时间通常是在4月下旬。
众所周知,考研的时间在每年的12月,通常打算考研的同学都会从大三下学期或大四开学的时候开始复习,这个备考时间其实很紧张,很多同学并不能抽出空来复习公考的知识。考研结束后,距离第二年的省考就还有大概4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用来复习,我相信也是比较合适的!
因此,只要不是只盯着国考不放,考研和考公的时间,是完全不冲突的!
关于考研和考公,你怎么看?
正常来讲时间上是不会出现冲突的,毕竟考试时间上不冲突。但是可能会减少备考时间,假设每天学习8个小时,如果要同时备考,每天每个考试只能学习4小时。如果你可以跟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就大胆地去准备吧,毕竟高效率的学习,会比长时间的低效率好很多。
谢邀。
人的精力有限,时间上其实是不冲突的,但是你的精力可能跟不上。
毕竟考研和考公内容是不一样的,需要复习的东西也不同,当然如果你精力够用,都有时间并且都能复习的很好的话,那你可以尝试一下。
如果不够用的话,可以选择中域考研。我也是做考研这方面的,对于自家的质量还是信得过的。需要的话vx我考研君全拼加666
基本不冲突。公考都是基础知识。
考研,公务员我都经历过一些,把小编的经验教训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考研现在考研热还没有降温的趋势,然而从今年开始高校的研究生规模已经基本不会在扩大了,另外现在公费的研究生比例也越来越小,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有人考研是为了更深入的钻研相关学科,有人是为了去一个更好的城市,有人是为了逃避找工作。虽然考上了研究生不等于你就有了美好的前途,但它至少是提供给你了一个更高的选择平台。我的体会和我认为的规律都是从我英语专业的考研的经验中得出的,对其他专业有借鉴意义,但不敢说是百分百都适合。
1.首先给大家纠正几个误区1.1学习好的同学才能考研。错。考研有四门功课,英语政治(每门一百分)和两门专业课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政治二外基础英语和一门专业课。政治的考试大纲一般在你上大四的那个暑假才发,政治复习也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所以政治这一科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专业课一般从大三开始上,现学来得及,就看你肯不肯下功夫了。英语也是可以补的,毕竟现在离考研还有一年半的时间。1.2考研越早复习越好。不完全对。像刚才说的政治复习,到明年这个时候政治的大纲才会出来,现在没有必要看。而且在开始复习前还有很多很重要的事要做,比如选学校。当然,有的同学希望跨专业考研,这时候要做的工作就很多了,从选学校到开始复习都要提前一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
2.我的考研准备时间表2.1大三上学期:选好学校和方向。半年的时间其实很短,要花一定的时间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了解足够多的信息。这一时期的目标就是你所选的学校和方向可以让你在考研之前一直有足够的冲劲为之奋斗。从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开始复习到考研初试,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如果大三上学期学校没选好,可能你到大四复习了几个月又想放弃,这就很麻烦了。我有个同学开始准备中山大学,复习了一段发现中山的考题太难,在临初试三个月的时候改考二外,结果虽然进了二外的复试,但因为初试分数不够高而淘汰。如果她早准备二外的话肯定可以考上的。2.2大三下学期:对所选的学校,专业,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准备好学校要求的参考书和你能通过任何渠道找到的尽可能全的历年考研试题。大三一年的课程其实并不轻松,因为很多重要的专业课要在这个时候开,所以要统筹好学习和确定考研资料的关系。再有就是通过多方面渠道了解更多关于考试,关于参考书目的信息,最好是能联系到那个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努力寻找招生简章外属于你自己的信息。我是在大三下学期五一放假的时候平生第一次来了北京,把需要的书到买到了。英语专业考研会有一门是基础英语,由考研学校自行命题,题型就是语法,单词,阅读理解,作文什么的都有。招生简章上并没有说这门考试有参考书,但我经同学问了一下二外英语专业本科学的是基础英语,而且我看好像确实考了上面的一些单词,所以把基础英语五六册买了,很管用。2.3复习阶段:大三暑假开始后我回家呆了一星期,然后就回学校,复习阶段由此开始。
3.需要注意的问题3.1要按自己的复习方法复习比如我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自己搞了很多本子,第一遍复习下来,我把参考书里所有的要点都抄下来了,以后第二第三轮复习我就根本不用看参考书了。我觉得这对我很有用,节省了我很多时间,但有人不这样认为。所以,具体的复习方法还要看自己的习惯3.2取悦自己,用一切方法考研复习时脑力劳动,心情好的话复习肯定顺利,所以要想一切可能的方法取悦自己。吃喜欢吃的菜啊,用喜欢用的东西啊等等。我在离考研还有35天的时候身上加卡上只有280块钱,但我就是觉得跟家里要钱心里不舒服,硬熬过去反而有成就感,于是就硬挺到了最后,这也是我取悦自己的一种方法,当然,不怎么值得提倡。3.3要有严格的复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这点很重要,考研复习要至少持续半个月,不像赶一篇论文,连续忙几天,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就能搞定。每天的睡眠要保证,但又要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坚持上一两个月,你的生物钟就形成了。新的生物钟,包括你所有的复习的习惯,都要坚持到考研第二天下午第四场考完。比如我复习考研的半年时间都是12点睡觉,中午要午睡一小时,所以我在考研前一晚我还是12点睡,并不因为第二天考试我就睡得早,其实睡的早也是睡不着的。上午考完我还是要回宿舍睡一觉,哪怕只睡二十分钟,因为这是我半年来的习惯。3.4最好有个伴跟你一起复习这样会有一种氛围,对你坚持到最后很有利。我当时大学宿舍六个人都考研,我所在的考研自习室几百人都在跟我一起准备考研,相当有气氛。后来我在研三准备考博的时候才发现当时的氛围对我是多么重要。
4.我记得当时我用了整整半年选的学校和方向。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4.1学校所在城市从硕士考上博士是很难的,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硕士是最终的学位了,所以,如果你希望以后在哪个城市工作生活,就可以考哪个城市的研究生。当然,也可以单纯从城市本身实力来考虑,在比较好的城市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再去其他城市也比较容易了。4.2所学的专业和方向研究生是要分方向的,比如,在大学都是学英语的,做了研究生要分你是翻译方向,文学方向,还是语言学方向等等。所以,你要考虑好你想学本专业的哪个方向,全国大学里都有哪些大学有这个方向,各个方向的导师都是谁,每个方向招几个人,就业形势如何等等。4.3各方向要求的参考书和历年的试题同一个方向,每个学校的要求的参考书都不同。可能某个学校要求的参考书就是你大学期间学过的课本,这样的比较容易。如果要求的参考书没有学过,你就要找来看看自己能不能很好的消化。试题也是如此,各个学校的专业课试题不同,你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找来往年的试题看一下,看适不适合自己。往往是在筛选城市,学校和方向的时候很多学校都被你pass掉了,所以你可以集中几个或十几个学校看看他们的参考书和往年的题是什么样,最后再筛选一下。我的观点是试题就分两种,一种是死题,你把相关知识背熟了,掌握了,就能拿分。一种是活题,可能给了你几本参考书,但试题上150分就三道问答题,还不一定每个题都跟参考书有关。这时候你就要考虑你适合做哪种题了。
从时间上看二者并不冲突,考完公务员还有1个月时间准备考研。二者考察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合,比如逻辑、写作等,有能力协调的可以去试试。
两者考试时间是允许的,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国考是今年12月2号,考研是12月22考的,但复习时间一定是重叠的,一人的精力有限,一心不得二用,建议最好还是选择一个目标。
国考肯定有,但省考冲突就少多了,不过我认为如果你不是学霸,基础课还差的话,想考研最好是全力以赴花时间考研吧!
时间上没有大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冲突。
但关键是考试的内容差别太大,完全不是一回事,两个同时兼顾是不可能的,即使兼顾,其结果一定是一无所获。对多数人来说,即使专攻一项也很难有取胜的把握。
建议认真权衡,选择其中一个专心备考,未来有机会再来考虑另一个。
大四了,不再是以前的小学弟,小学妹了。我们终于攀爬到本科学段的最高峰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畅想。是直接找工作?继续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那么考研和考公务员时间会不会冲突呢?个人认为不冲突。
第一、考研的考试时间和考公务员的考试时间不会安排在同一时间。考研的考试时间大概是在每年的12月份,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也是在12月份,但其不会安排在同一个周末。如果是考省级公务员,那时间就更不会有冲突了,省级公务员一般是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每个省市不同。
第二、考研的考试内容和考公务员的考试内容也有一定的重合性。比如说考研要专门要考政治,考公务员行测也有一定的政治基础知识。考研有的要考数学,而行测也靠考一定的数学逻辑。
相对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提前做好计划,规划好,好好的去努力,去奋斗精彩的人生。
考研还是考老公?比翼双飞齐考研,学习与生活共享,有什么冲突?
相信考研和考公是当下大四或者研三同学比较纠结的事请,不外乎是因为当下就业压力过大,想多试试几条路,万一哪条走通了呢?
一般来说,二者考试时间是不冲突的,但是,复习时间肯定有重叠的。我今年刚参加国考,国考每年通常在10-11月左右考试。但由于国家机构改革等变数,国考今年有点推迟,12月2号考的,而考研是在12月22考的,所以,中间是有时间差的,参加完国考完全可以紧接着参加考研。但是,当你专心准备某一科考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一科的复习时间都是很紧的。
我看到有人说考公完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复习考研,我真是想问问这个人,你以为考研是登个泰山那么简单嘛?目前保研名额大幅提高,留给考研的名额越来越少,我本人考研时间是2014.12.3-2015.12.28,就是在我们那一年把时间提前了,有多少考生慌得都没有正常发挥。除了我,我从来没听说过复习一个月考研的,后来我上了中科院,除了好多保研的,哪一个不是一年甚至多年的复习打拼来的?
回到主题考研还是考公的主题,我们也历来提倡一心不能二用,二者不可兼得,在一切都是未知且人不可为的情况下,还是推荐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为好,加油吧!
⊙2018.12.25
谢谢你邀我作答。
考研考公务员,从目前看,时间上二者并不冲突,因为先考公务员后考研的。在考完公务员后,还有近1个月时间准备考研,这样以来,是一个趁热打铁的好机会。
即然你提到考研考公之事,我想作为一位老师,况且我是《资源整合方法论》著作者,向你提出有关将考研与考公资源进行整合,有机地布局备考策略的建议。
从目前的情况看,考研考公二者考试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比如分析方法,逻辑思维、写作能力等,据此,可以整合有关内容针对性复习准备,并与时间合理协调,效果一定会很好的。祝你成功!
谢谢,顺颂安康!
一一《养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