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大唐有多少士兵?

2024-11-22 15:31:33 条浏览

唐朝纵横历史二百九十余年,其兵力随战事而变,变化不定,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史册记载亦不够详实,很难概述全唐各个时期的兵力布置。

本文主要以唐朝贞观与开元时期的兵力作为举例。

在贞观时期,军队实行的是府兵制,什么叫府兵制呢?即在每个地方(府)召募一定数量的满20岁以上的男子服兵役,到60岁方可退役。府兵打仗时就集结在一起,和平时期就解散各自回家务农。

如果20岁参军,那么就要服40年的兵役(这也够辛苦的了),还一条规定也是比较特殊的:国家只负责武器装备供给,军粮则由府兵自备,每人每年上缴大麦九斗,米二斗,入库存储,发生战争时由朝庭统一调配。

当然,当兵也并不是没有好处,府兵家里可以免除各种赋税,这个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非常诱人的,尤其对穷苦人家。所以当时兵源较为稳定。

公元713年,服役期改为25岁~50岁,如果是连续长期作战,则服役10以上即可退伍。

《新唐书》记载:当时天下共设府634所,其中关内有261所府,府分三等:兵力1200人为上府,1000人为中府,800人为下府。这个府就相当于军队的兵营据点,设在各个州县。在大兵团作战时,各府先召集府兵,然后各府的兵力再集结到某个点,组成大军团,由朝庭委派大将军统一指挥。

根据府的数量折中估算,唐朝的总兵力约在63万人左右。

而《唐会要》记载与《新唐书》稍有出入,《唐会要》说:天下共设府633所,其中关内有361所,全国共有士兵60万,上中下府的划分与《新唐书》相同。

至于关内府的数量为何差距这么大,我认为可能是两书中所提的“关内”定义不同,一般“关内”的理解是嘉峪关以东或山海关以西的区域,而《新唐书》所提的“关内”有可能指的是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因此府数存在差异。

从上可以推断出,初唐的总兵力在63万左右。

军队主要分越骑兵(马上弓箭手)、武骑兵、步兵、弓箭兵、盾牌兵这几大类兵种。据《通典》记载:当时打仗一般是每2万人作为一个军团,当中就有4000骑兵(包括越骑和武骑),步兵6000人,弓箭兵4000人,后勤人员6000人。可以推算出63万当中,约有骑兵12万,步兵20万,弓箭兵12万,后勤部队16万。

那么,这些兵力是怎么布置的呢?

有超四分之一约16万的兵力布置在长安城郊,其中包括66000名骑兵。在进入长安的各个地理要塞,也各派重点把守,其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在长安右上方)有骑兵




唐朝实行兵制,根据历史分析。唐朝兵力57万左右。




唐初继承隋代制度实行府兵制,沿袭北周和北齐的府兵制,不过北周府兵是兵民合籍,隋唐的府兵则由当地丁男抽调服役,是兵民合一的征兵制度。府兵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两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称卫士或侍官。军府隶属于十二卫和六率。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四个,其中三成以上驻扎在关中,保卫长安。府兵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农兵合一制度。兵士廿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以每户三丁抽一的比例服役。卫士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由军府训练。其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长安宿卫,叫做番上。战时则应征作战。服役期间免除自己的租调;但口粮和兵器都要自己负责

张萱作品《捣练图》(摹本),“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图中几位妇女正在捣丝,为防守边塞的士兵赶制寒衣。唐玄宗即位以来,对外战争频繁,府兵疲于远征。兵役过重,造成逃亡,府兵制因此崩溃,不得不改为募兵制。

府兵制实际上是士兵和农民的结合,减轻国家的负担: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战事结束后,士兵回府,将领回朝,降低将领拥兵自重的危险。府兵制的主要缺点在于动员速度慢,用兵时间过长会影响农业,而且免除士兵的税赋对朝廷收入也是一个损失。因此,太宗、高宗及武后时已经采取过临时征募士兵的办法作为对府兵制的补。太宗时,朝廷直接管辖全国约六百个军府,一切军事任务,不管是派往护卫戍京师、地方驻扎或出征,均由这支军队执行。然而,为了便于管理,仍然需要设置军政首长,这也就是“节度使”的由来之一。而且当社会经济改善时,人民经常会反抗兵役制度。另外也由于国家太平已久,府兵备而不用,政府对之也日益冷漠!

综合以上信息,以府兵制为基础,唐朝有六百多个军府,按都是中府计算,634✘1000=634000,根据此大概推断唐朝有准战斗力量63万人左右!




唐朝纵横历史二百九十余年,其兵力随战事而变,变化不定,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史册记载亦不够详实,很难概述全唐各个时期的兵力布置。本文主要以唐朝贞观与开元时期的兵力作为举例。在贞观时期,军队实行的是府兵制,什么叫府兵制呢?即在每个地方(府)召募一定数量的满20岁以上的男子服兵役,到60岁方可退役。府兵打仗时就集结在一起,和平时期就解散各自回家务农。如果20岁参军,那么就要服40年的兵役(这也够辛苦的了),还一条规定也是比较特殊的:国家只负责武器装备供给,军粮则由府兵自备,每人每年上缴大麦九斗,米二斗,入库存储,发生战争时由朝庭统一调配。当然,当兵也并不是没有好处,府兵家里可以免除各种赋税,这个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非常诱人的,尤其对穷苦人家。所以当时兵源较为稳定。

公元713年,服役期改为25岁~50岁,如果是连续长期作战,则服役10以上即可退伍。《新唐书》记载:当时天下共设府634所,其中关内有261所府,府分三等:兵力1200人为上府,1000人为中府,800人为下府。这个府就相当于军队的兵营据点,设在各个州县。在大兵团作战时,各府先召集府兵,然后各府的兵力再集结到某个点,组成大军团,由朝庭委派大将军统一指挥。根据府的数量折中估算,唐朝的总兵力约在63万人左右。而《唐会要》记载与《新唐书》稍有出入,《唐会要》说:天下共设府633所,其中关内有361所,全国共有士兵60万,上中下府的划分与《新唐书》相同。至于关内府的数量为何差距这么大,我认为可能是两书中所提的“关内”定义不同,一般“关内”的理解是嘉峪关以东或山海关以西的区域,而《新唐书》所提的“关内”有可能指的是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因此府数存在差异。从上可以推断出,初唐的总兵力在63万左右。军队主要分越骑兵(马上弓箭手)、武骑兵、步兵、弓箭兵、盾牌兵这几大类兵种。据《通典》记载:当时打仗一般是每2万人作为一个军团,当中就有4000骑兵(包括越骑和武骑),步兵6000人,弓箭兵4000人,后勤人员6000人。可以推算出63万当中,约有骑兵12万,步兵20万,弓箭兵12万,后勤部队16万。那么,这些兵力是怎么布置的呢?有超四分之一约16万的兵力布置在长安城郊,其中包括66000名骑兵。在进入长安的各个地理要塞,也各派重点把守,其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在长安右上方)有骑兵12300人,同州(今陕西大荔,在长安右上方)有骑兵9000人,华州(今陕西华山,在长安右方)有骑兵6000人,岐州(今陕西岐山,在长安左方)有骑兵6000人,绛州(今山西绛县,在长安右上方)有骑兵3600人,河南府有骑兵3000人。其余兵力分散在各道,当时天下设十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查阅一下初唐地图。初唐十道另外,在长安城中还有禁军(高宗时改称羽林军)3万人,由皇帝直接统帅,这3万人是高祖留下的嫡系,是军队的精英。史书记载:当时李世民从这3万中精选100名高手作为保卫自己的特种部队,每人配备一匹战马,统一赐猛兽战袍,号飞骑,当他出游时,这100名卫士就策马跟随左右,君临天下,威风凛凛。从中可以看出,唐朝主要兵力都集中在首都长安城。我们再了解当时唐朝的主要几个敌人:一是突厥(在内蒙、河北、辽宁一带),二是吐蕃(贵州、西藏一带),三是吐谷浑(在甘肃、青海一带),四就是高丽、新罗和百济(朝鲜半岛)。其中和突厥打的仗是最多的。大家应该看过《薛仁贵征东》和《薛丁山征西》,初唐的敌人主要就在东边和西边。那么,就不难看出,初唐兵力为何这么布置了,最重要当然是为了戍卫京城,其次是为了方便调动、出征。到了玄宗时代,由于自高宗、武后时,八方太平,四夷安定,天下久不用兵,因为没仗打,国家给的待遇也低了,大家都在家种田的种田,砍柴的砍柴,报名参加府兵的人也越来越少,逃兵也越来越多了,毕竟没什么大事,官府也不太追究,府兵制也就渐渐废驰。于是唐玄宗就废除了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募兵制与府兵制有本质的区别,招募而来的士卒要长期驻守边疆,经费由国家统一拔给,不再需要自备粮食。不管有没有仗打都必须坚守岗位。

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开始在边地设节度使,到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4年),共设十个节度使,三个经略使,目的是“式遏四夷”,相当于在各个边塞要点设军事基地,屯兵把守,主要是防外患,称之为镇兵。当时共有镇兵49万,布置在这十个节度使和三个经略使中。镇西节度使:理安西(今陕西西安),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疋,衣赐六十二万疋段。北庭节度使:理北庭都护府(今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管兵二万人,马五千疋,衣赐四十八万疋段。河西节度使:理武威郡(今甘肃武威),管兵七万三千人,马万九千四百疋,衣赐百八十万疋段。朔方节度使:理灵武郡(今宁夏灵武),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马万四千三百疋,衣赐二百万疋段。河东节度使:理太原府(今山西太原),管兵五万五千人,马万四千疋,衣赐百二十六




所谓百万大军之类,都是古代战乱年间,譬如战国七雄、五胡十六国之类的战争中,裹挟大量百姓凑数而产生的,实际作战的可能还不足十分之一,譬如苻坚的七十万大军,估计集结都没集结完毕呢仗就打输了。所以说,动辄几十万几百万,那是吓人的数字,实际上唐代鼎盛的太宗、高宗、玄宗朝,兵力都不怎么“吓人”。初唐时期,唐朝采取府兵制,全国分布574-800个折冲府,有名可考的627个。这个数字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最少的记录是574个,最多的记录是800个。折冲府分三等,兵力各自为1200人、1000人、800人。所以说,初唐全国的府兵大约80万人左右,其中关内道大约26万人,为府兵主力。




在大唐贞观时期,军队实行的是府兵制,即在每个府召募一定数量的满20岁以上的男子服兵役,到60岁方可退役。府兵打仗时就集结在一起,和平时期就解散各自回家务农。如果20岁参军,那么就要服40年的兵役(这也够辛苦的了),还一条规定也是比较特殊的:国家只负责武器装备供给,军粮则由府兵自备,每人每年上缴大麦九斗,米二斗,入库存储,发生战争时由朝庭统一调配。当然,当兵也并不是没有好处,府兵家里可以免除各种赋税,这个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非常诱人的,尤其对穷苦人家。所以当时兵源较为稳定。到了公元713年,服役期改为25岁~50岁,如果是连续长期作战,则服役10以上即可退伍。

《新唐书》记载:当时天下共设府634所,其中关内有261所府,府分三等:兵力1200人为上府,1000人为中府,800人为下府。这个府就相当于军队的兵营据点,设在各个州县。在大兵团作战时,各府先召集府兵,然后各府的兵力再集结到某个点,组成大军团,由朝庭委派大将军统一指挥。根据府的数量折中估算,唐朝的总兵力约在63万人左右。

而《唐会要》记载与《新唐书》稍有出入,《唐会要》说:天下共设府633所,其中关内有361所,全国共有士兵60万,上中下府的划分与《新唐书》相同。至于关内府的数量为何差距这么大,我认为可能是两书中所提的“关内”定义不同,一般“关内”的理解是嘉峪关以东或山海关以西的区域,而《新唐书》所提的“关内”有可能指的是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因此府数存在差异。

从上可以推断出,初唐的总兵力在63万左右。




唐朝在府兵制度下有800多个折冲都护府,平均每个折冲都护府有近800个士兵,全国共有府兵60万。这些军队并不是同时服役,而是农忙种地、农闲练兵,然后根据路途远近到不同的地方轮番服役,在同一时期唐朝的府兵机动兵力很难超过20万人。为了解决兵力不足问题,唐朝还实行了募兵制度,在远征高句丽是唐太宗就大量招募了士兵。此外唐朝还有大量的城傍兵和临时征召的番兵,这些士兵平时并不拿军饷,战时靠赏赐和战利品当工资。先生之后,募兵成了主力,十大街路13点一共有49万兵力,再加上10余万的禁卫军唐朝,一共拥有常备军60多万。中唐以后藩镇大肆扩军,唐朝的兵力达到了90万以上。其中成德、淄青、成德、淮西、魏博五大反叛藩镇有兵力30多万,唐军防范吐蕃进攻的防秋部队也有40万。中唐以后唐朝乡政府以神策军为主力,神策军兵力为15万,是压制藩镇、防备吐蕃的主力部队。神策军加上西北南、西藩镇军队就构成了防御吐蕃秋季进犯的主力。中原藩镇的部队主要用于防范五大藩镇、保证东南赋税输送;东南藩镇就是看场子用的。




据《资治通鉴》现役军人49万人、在役战马8万,在贞观时期,军队实行的是府兵制,什么叫府兵制呢?即在每个中央(府)召募一定数量的满20岁以上的男子服兵役,到60岁方可退役。府兵打仗时就集结在一同,战争时期就解散各自回家务农。军队主要分越骑兵(马上弓箭手)、武骑兵、步兵、弓箭兵、盾牌兵这几大类兵种。据《通典》记载:当时打仗普通是每2万人作为一个军团,当中就有4000骑兵(包括越骑和武骑),步兵6000人,弓箭兵4000人,后勤人员6000人。能够推算出63万当中,约有骑兵12万,步兵20万,弓箭兵12万,后勤部队16万。军队主要分越骑兵(马上弓箭手)、武骑兵、步兵、弓箭兵、盾牌兵这几大类兵种。而《唐会要》记载与《新唐书》稍有出入,《唐会要》说:天下共设府633所,其中关内有361所,全国共有兵士60万,上中下府的划分与《新唐书》相同




早期唐朝军队沿用“府兵制”。以班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十四所,总称折冲府,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长官折冲都尉(正四品),副长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设有团(又称营),官校尉,团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以营为基本单位。按军种的功能和配备还可分中垒、屯骑、射生、越骑、步伍、长水等。其部属官品级依次为:别驾、长史、六曹尉、参军。主管各地戍军及军户,府依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兵役以一年五番轮流执役,约为1000-4000人,最多时全国有六百多府,共计军卒七十余万。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于中央设十六卫将军衙门专事天下军马,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除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督京师兵马外其他各卫还兼领关中三百多府府兵。最高上将军基本不设、以大将军总领诸卫、十六卫每卫长官为赐号将军、下设中郎、中郎将、左右郎将、以及录事参军、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参军。每卫维持卫军25000-40000人,所领为常备军。卫军基层营编制略高于府兵,习惯统称为鹰扬卫,营官上多一级旅帅,长官为鹰扬郎将,品级高于府兵果毅都尉。约常备兵马二三十万左右。

盛唐之所以强盛,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分不开,连年对外战争与民间尚武,游侠成风不无干系,连士子都有要求通晓弓马骑射的基本功的传统。特别自从武则天开创武科举以来,国家号称天朝上国百万雄师不是夸口的,(就算到了晚唐宪宗元和二年为例,光在籍军丁有八十三万,而且还不包括各地藩镇违制私募的兵员和地方豪强的家兵团练。)

边军采用世袭军户制,后期也有番兵义从,吸收胡人当兵,比如奚人安禄山,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等。

也体现了太宗皇帝华夏和外夷均为大唐子民的观点。宋朝时期,辽,吐蕃,大理,西夏,蒙兀,女真等其实均为汉唐遗民,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大唐军力强盛,大食,大秦,波斯,倭国,琉球等国基本都是藩属国,被大唐折服。所以后世日本对大唐文化拜服,复制长安城。这就是题外话了。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