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2023-07-09 14:28:33 条浏览

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让24名被试分别扮演监狱里关押的罪犯和狱警。实验观察到,情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甚至会改变人的性格:罪犯会变得屈从狱警的命令,而狱警会变得残暴,在实验中,可以说人性都发生了扭曲。虽然这个实验不符合伦理道德,但还是简单粗暴地证实了所处情境对一个人的影响。




为什么人们有特定的行为模式?从古至今,心理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我们对人类大脑的大部分认知都来源于上个世纪的心理学实验。从阿施的从众心理实验到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以下24个经过精密设计的心理学实验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了解人类混沌思考与行为模式的道路,供大家一探究竟。

24地铁站的小提琴手

你会花时间停下脚步去留意身边的美吗?2007年的一项实验告诉我们,你很可能不会。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乔什·贝尔假扮成华盛顿地铁站里的一个街头乐手,来测试多少行人会停下来欣赏他的音乐。乔什使用的纯手工小提琴售价高达350万美金,而他刚刚以100美金/人的票价在波士顿举行了一场全满的音乐会,但这些并没有吸引多少人来欣赏他的表演。那天他只赚了可怜的32美金。

23琴键楼梯

大众汽车发起了一项名为“有趣理论”的活动,旨在证明把无聊的活动变得有趣能改变人们的行为。在最近的一次实验中,他们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里搭建了一个琴键楼梯,以此检验这项改变是否能让更多的人选择走楼梯而不是乘坐扶梯。实验当天,使用楼梯的人数增长了66%,证明有趣是改变人们行为的最好方式。

22米尔格伦电击实验

自孩童时期起,人类就受训去服从权威。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伦进行了一场实验,以测试哪怕在需要违抗道德准则的情况下,人们是否会服从权威。研究员要求参与者扮演“老师”的角色,并在另一房间的“学生”犯错时,对他们执行电击。当然了,这只是个幌子,事实上没有人真的受到了电击。但是为了达到逼真的实验效果,米尔格伦让参与者听到事先录好的叫喊声,让他们以为这些遭受电击的“学生”真的身处巨大的痛苦中,并且急切地希望结束实验。尽管如此,在权威人士的要求下,许多参与者仍旧选择执行电击,并随着错误答案的增多而提高电压,有些甚至到了致命的地步。在这场实验之后,许多效仿实验也得到了近乎相同的结果,证明人们为了服从权威,甚至愿意违抗自己的道德和良知。

21棉花糖测试

选择延后满足能预示未来的成功吗?这是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在他1972年的棉花糖测试中尝试回答的问题。实验中,四到六岁的孩子们被领到了一个房间里,他们面前的桌上有一块棉花糖。在让孩子们独处前,实验人员告诉他们,如果15分钟后这块糖还在桌上,那么他们就能额外获得一块糖。实验人员记录了每个孩子的忍耐时间,并且尝试寻找这项数据是否与孩子们成人后的成功有关联。在600个孩子中,少数选择立刻吃掉糖果,但也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忍过了15分钟,获得了第二块糖果。在后来的跟踪调查中,米歇尔发现那些能延后满足的孩子拥有更强的能力,并在SAT考试中获得了比同龄人更高的分数,证明这项品质很有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

20旁观者效应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大多数人也许会希望自己正置身于一个繁忙的场所里,以提高被帮助的几率。但与这种主流思想正好相反,身处人群当中并不能保证任何事情。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认为,当周围的目击者很少,甚至没有其他的目击者时,人们更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当周围有其他人在场时,人们便觉得总有其他人会挺身而出,不用自己出面。科学家称之为责任分散。最近,在伦敦一条繁忙的街道上进行了一次旁观者效应实验。通过实验发现,求助者外显出来的社会地位会影响其受助的几率,但大部分人依旧选择无视。

19阿施的从众实验

这项实验展示了人们在小组讨论时的从众心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系列实验中,一位受试者被安排坐在一间满是演员的房间里。实验人员展示了一幅画有三条编好号的线条的图像,并要求房间的人指出最长的那条。演员们故意给出了错误答案,以判断受试者是否会服从于错误的小组答案。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18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被认为是最不人道的心理学实验之一,它检验了监狱环境是否会影响人们的行为。197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学楼的地下室里搭建了一座模拟监狱,24名男性学生被随机分配成为囚犯或狱警,并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扮演他们的角色。结果,这些学生扮演过了头,甚至到了引发心理折磨的程度。就连扮演警长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都没能逃脱实验的负面影响,在实验理应结束时依旧容许虐待行为的进行。虽然这项实验仅在开始后的六天就被叫停,但它证明了特定的情境会引发人们特定的行为,哪怕这些行为是与个人原本的行为准则相悖的。

17不倒翁实验

上世纪六十年代,围绕基因、环境和社会学习对儿童成长有何种影响的争议不绝于耳。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61年进行了一项不倒翁实验,证明人类行为来源于社会模仿,而不是内部基因。他设置了三个组:第一个组看到一个狂躁的成年人对不倒翁大打出手,第二个组看到一个温和的成年人和不倒翁玩,第三组则是对照组。结果表明,看到暴力行为的儿童更容易对不倒翁展现出暴力倾向,几率远远高于其它两组。

16巴甫洛夫的狗

熟悉巴甫洛夫这个名字吗?不认识?那你可就out了。巴甫洛夫的实验让全世界认识了条件反射这个概念。巴甫洛夫首先测量了狗在面对食物时分泌唾液的量。他发现,狗在看到食物时都会分泌唾液。接着,他在给狗食物的同时让狗听到铃声。随着时间的推移,狗逐渐把铃声和食物联系在了一起,并会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的实验表明反射能够通过学习获得。

15小阿尔伯特

小阿尔伯特实验相当于是人类版本的帕夫洛夫实验。这项实验于1920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约翰·华生和他的搭档罗莎莉·雷纳设计进行,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不人性的实验之一,因为实验导致一个九个月大的婴儿阿尔伯特产生了非理性的恐惧心理。实验中,华生把一只小白鼠放在婴儿面前,起先婴儿并未表现出恐惧。后来,每当小阿尔伯特触碰小白鼠,华生就会用铁锤敲击一根钢管,发出巨大的响声。不久后,每当小白鼠出现在房间里,小阿尔伯特就会开始哭闹,并表现出恐惧。华生还通过此种方法让小阿尔伯特对其它常见的小动物和物件产生恐惧,证明经典条件发射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

14嘉士伯社会实验

在这个有趣的广告中,一对毫不知情的情侣走进一个150座的放映厅,惊讶地发现房间里全是五大三粗面相粗暴的机车手,只有放映厅中央剩下两个空座位。一些情侣不想从机车手中间通过,于是选择离开放映厅,而那些选择坐下的情侣则获得了免费的嘉士伯啤酒和满堂的喝彩。在这种情形下,你会怎么做呢?是选择安然无恙地离开,还是冒险走到这群怒气冲冲的机车手中间?其实,不要以貌取人,才是这则广告想要表达的。

13“走失的小孩”实验

人们时常忽略他们的周遭,这句话在这项实验里得到了证实。一张“走失的小孩”的传单被贴在了一家热闹商店的大门上。一些路人驻足观看,另一些人则选择无视,可是所有人都没发现,其实那个失踪的小男孩就站在商店门口!这项实验表明,人们时常忽略周围的许多事物。

12被分隔的班级

受马丁·路德·金暗杀事件的启发,三年级教师简艾丽·奥特在1968年组织了一场班级活动,以此来帮助她的白人学生认识到种族主义的不良影响。艾丽把她的班级分成了两组:蓝眼学生和棕眼学生。第一天,她让蓝眼学生成为优越组,并赋予他们一些特权,而棕眼学生则是弱势群体。她阻止两组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强调了弱势群体的诸多不利。很快,她注意到了学生们行为上的变化。蓝眼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更好,一些人还开始欺负他们的棕眼同学。而相比之下,棕眼学生感受到了自信缺失,课堂表现也明显变差。第二天,她转变了两组学生的地位,蓝眼学生成为了弱势群体。在活动最后,孩子们开心地拥抱彼此,大家都同意不应该以貌取人。

11哈洛的猴子

如果你童年时期获得了很多关爱,那你说不定得感谢哈利·哈洛。通过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系列富有争议的实验,他展示了母爱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实验中,哈洛将刚出生几小时的恒河猴和它们的母亲分隔开,并给它们做了两个人工“继母”。一个“继母”由铁丝编成,顶端安装了一只奶瓶;另一个“继母”包裹着柔软的毛巾布,但没有奶瓶。有趣的是,相较于铁丝妈妈,小猴子更喜欢和毛巾妈妈在一起,由此证明了在幼儿成长的问题上,父母的关爱比温饱更加重要。

10罗伯斯山洞实验

这项经典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偏见和冲突的办法。22个年龄11岁的男孩被随机分成了两组,然后送到位于俄克拉荷马的罗伯斯山洞州立公园参加夏令营。两组男孩住在不同的小屋里,整整一周都互不知晓对方的存在,并在这段时间里和同组的男孩结下了友谊。当两组男孩最终见面时,他们便开始用言语攻击对方。为了让冲突升级,实验人员安排了让两组男孩互相对抗的活动,这无疑加深了两组男孩之间的排斥感,他们甚至拒绝和对方组在同一个房间吃饭。实验的最后一步是让两组男孩重新成为朋友。最初的一些活动,比如一同放烟花和看电影并没有多大成效。实验人员于是设计了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在实验的最后,男孩们决定同乘一辆巴士回家。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冲突,也可以克服歧视。

9怪兽实验

“怪兽实验”,因其不道德的实验方法而得名,揭示了积极和消极的语言疗法对儿童的影响。爱荷华大学的温德尔·约翰逊选了22名孤儿,其中一些有口吃。在实验中,约翰逊对口吃的孩子采用了积极疗法,当他们发音流畅时,约翰逊会表扬他们。而那些没有口吃的孩子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哪怕出现细小错误,也会受到责备。实验过后,一些接受消极疗法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恶化成为了终其一生的语言问题。虽然残酷,但这项实验说明了积极鼓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8会传染的哈欠

我们都知道哈欠会传染,但是你知道狗也会被人的哈欠传染吗?伦敦大学最近的一项实验发现,72%在看到人打哈欠后同样打了哈欠。平均下来,狗狗们过99秒后才打哈欠,它们的性别和年龄对此没有影响。虽然狗为什么会被传染依旧是个谜,但研究人员认为这也许和它们的共情能力有关。

7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经典概念,说的是我们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会被他/她身上的某一个特质影响。比如当一个人性格很好时,人们会觉得他/她的其它方面更有吸引力。在一项近期的实验中,一位男性给一家约会网站制作了两段视频。视频内容完全一样,但说话的语气有区别,一个愉快一个郁郁寡欢。两段视频被分别给两组女孩观看,虽然内容一样,但愉快组的女孩们觉得这位男性很有魅力,而郁郁寡欢组的女孩们则觉得这位男性不好相处。这个实验展现了说话语气对人们整体吸引力的影响,也生动地阐述了光环效应。

6同卵双胞胎

几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痴迷于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许多实验都试图证明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在一项实验中,德伦·布朗尝试展现同卵双胞胎之间的超感交流能力。不论心灵感应是否真的存在,同卵双胞胎对感官刺激的相似反应都说明了一点,即基因、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可能会导致双胞胎产生相似的思考方式。

5撞车实验

记忆据有欺骗性,这是洛夫特斯和帕尔默在他们1974年的撞车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他们想知道问题的措辞方式是否会影响和扭曲受试者对事件的记忆。受试者观看了几张车祸现场的幻灯片,并被要求站在目击者的角度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提问的方式会影响受试者对事故的记忆。这展现了人们记忆的不可靠性。

4认知失调

你是否经历过以下情况:在经历失望之后,你说服自己其实一点也不值得失望?如果你经历过,那你就体验了一把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1956年,心理系学生杰克·布雷姆把他的一些婚礼礼物带到了班上(一盏台灯,一个烤面包机,一台收音机等)并让班上同学为它们打分。在此之后,杰克又让同学们从两样评分相同的物品中选出一样。做出选择后,同学们对所有物品做了第二次评分。结果所有人都提高了自己所选物品的分数,降低了未选物品的分数。这个实验表明,人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3免费拥抱活动

我们都有感觉糟糕的时候,而一个简单的拥抱或许就会让我们好起来。一个自称为胡安·曼恩的男人就进行了一场社会实验来验证这个理论。他举着一块写有“免费拥抱”的牌子站在澳大利亚悉尼的街头,立志要在他的城市里传播欢乐。这项活动很快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最后甚至被警察制止。好在有超过一万人签署了一份请愿书,希望能将这个充满希望和关怀的活动继续下去,让大家在这个冰冷的媒体时代也能随时找到人性的关怀。

2变化盲视

变化盲视说的是人们对一些场景中的明显变化反而无法察觉的现象。这种现象甚至囊括了对人脸的盲视。一项实验表明,视觉干扰能引发变化盲视。在实验中,一位男子递给受试者一张同意表,然后他假装捡东西蹲了下去,紧接着,另一位长相和服装都不同的男子站了起来。惊人的是,75%的受试者完全没注意到面前男子的变化。看来,我们的大脑还真没想象当中的靠谱啊。

1电梯从众实验

这段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著名电视节目的视频剪辑展示了毫不知情的路人在面对集体行为时的反应。视频展现了两个男人在面对电梯里其他人的奇怪行为时的搞笑反应。和其他路人一样,虽然他们对发生了什么完全摸不着头脑,但还是选择做出和电梯里其他人一样的搞笑举动。这段视频告诉我们,人们总是会尝试融入群体,即便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群体里的主流行为。




有时候冷静下来,对于某些行为,我们会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解决这些疑惑,上个世纪一些著名心理学实验,为我们呈现了人的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奇妙的实验~

分类实验

1968年,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杀后,教师简·艾洛特在她所教的三年级班上,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蓝眼睛/棕眼睛」分类实验,来研究种族歧视和偏见问题。

第一天先对「蓝眼睛」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第二天反过来,给「棕眼睛」的学生给予优待,结果表明,艾洛特所支持的那个小组,他们在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热情,能快速而准确地回答问题,在测试中表现得更好,那些被歧视的人会感到沮丧,在回答中犹豫不决和不确定。

钢琴楼梯实验

大众汽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的楼梯上安装了音乐钢琴台阶,为了了解人们是否会选择更健康的方式,使用楼梯而不是自动扶梯。

结果显示,那天有66%的人选择走楼梯,因为人们都喜欢寻找一些乐趣,其实我们的内心都跟孩子一样。

地铁里的小提琴手

小提琴大师JoshuaBell默默的来到华盛顿特区的地铁站,在45分钟里演奏了6个经典作品。

结果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约20个人给了他钱后就走了,他一共得到了32美元。

当他演奏完,没有人鼓掌,没有一个人认出这位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那把小提琴价值350万美元。而在三天前,他在波士顿交响音乐厅的演出,票价不低于100美元。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和环境中,「美好」不会被发现和重视。

烟雾缭绕的房间实验

这个实验让人们在一个房间里填写一份问卷,当烟雾从门底下传出来的时候,人们会怎么做?当受试者单独在里面的时候,75%的人几乎立刻报告了烟雾,报告的平均时间是注意到烟雾后两分钟。

然而,当受试者和工作人员两个人在里面时,当工作人员告诉他没什么事,只有10%的受试者会离开房间或报告烟雾。

10个实验对象中有9个会一直在做问卷调查,同时揉着眼睛,用手剥开烟雾。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似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反应,甚至违背了自己的直觉。不要让别人的消极态度导致你的不作为。不要总是假设别人会帮忙,要做一个果断行动的人!

嘉士伯社会实验

在丹麦嘉士伯啤酒公司(Carlsberg)的这个社会实验中,让一些毫无戒心的情侣们出去看电影,当他们走进拥挤的电影院时发现只剩下位于中间的两个座位,周围都是穿着背心的刺青猛男。

结果,很多情侣在看到这些人后,决定马上离开,也有少数情侣选择坐下来,他们得到了周围人的欢呼和免费的嘉士伯啤酒。

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人们不应该总是以貌取人。

棉花糖实验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心理学家米歇尔(WalterMischel)开展了这项实验,把年龄4到6岁的孩子带到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放著棉花糖等零食,并且告诉他们,可以吃零食,但如果他们等了15分钟而没有吃的话,他们就会得到第二份奖励。

米歇尔发现有的小孩会用双手遮住自己的眼睛或转过头不看,有的开始踢桌子,有的扯自己的头发,还有的把棉花糖当做绒毛玩偶来玩,当研究人员一离开,就有一些小孩开始吃了。在600多名参与实验的儿童中,有一小部分人立即吃了棉花糖,那些试图拖延时间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一坚持了15分钟,最后得到了第二份棉花糖的奖励。

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能够控制自己等待第二份奖励的孩子,往往会有更好的成就。

错误共识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问大学生们,他们是否愿意在校园里散步30分钟,并且带着一个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在乔的餐厅吃饭」。

然后,研究人员让学生们猜想有多少人会同意戴上这个广告牌。他们发现那些同意携带这个标志的人相信大多数人也会同意携带这个标志,那些拒绝的人认为大多数人也会拒绝。因此,不管他们是否同意给乔的餐厅做广告,参与者都坚信,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跟他们同样的选择。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这在心理学中就是所谓的「错误的共识效应」。不管我们的信仰、选择或行为如何,我们倾向于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们的观点和行为一样。

霍索恩效应实验

这是在195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实验的最初目的是研究物理条件对生产力的影响。

霍桑工厂的两组工人参与了实验,在一天里,一个小组的工作区域的照明改善了,而另一组的照明保持不变。

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光照更亮的工人的生产力比另一组的生产力增强了很多。而且当灯光再次恢复暗淡时,他们的生产力还是一样比以前提高了。研究人员还发现,当员工的休息时间也发生改善后,他们的工作效率也都有所提高。

实验人员得出结论,并不是身体状况的变化影响了工人的生产力,而是工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觉得有人关心他们的工作场所,工人们感到自己很重要,他们很高兴自己被给予了关注,并因此提高了生产力。

旁观者效应实验

凯蒂·吉诺维斯(KittyGenovese)的谋杀案成为了发现「旁观者效应」(BystanderEffect)的一项心理实验。

凯蒂在她的公寓外被刺死,然而旁边看到这场犯罪的人并没有报警或者协助警方的调查。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没有其他目击者的情况下,旁观者可能更愿意介入案件的调查中,而一旦有一群人看到,那么每个人都会根据其他人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并且认为自己的个人帮助对案件起不到帮助。

阿希从众实验

这个实验是拿着一幅有三条编号的线的图像,并让房间里的人辨认出最长的线。每一个受试者都跟其他事先安排好的几个演员同在一个房间里,演员们会抢险回答,故意选错线,但是结果显示,在这种情况下,有32%的人会跟演员们的错误选择保持一致。

实验结束后,当他们接受采访时,大多数受试者都说他们不相信演员们的答案,但他们害怕被嘲笑或被认为在搞特别化。很明显,人们遵循两个主要原因:他们想要融入这个群体,而且他们相信这个群体比他们更有见识。




谢邀:

铭科心理

01

最近在关注三个“越来越”。

第一个“越来越”——母乳喂养率越来越低。

“我拒绝母乳喂养孩子。我们单位有很多新妈妈,因为产后母乳喂养孩子,最后弄得胸部下垂了,腰上也长出一个游泳圈,太丑了,我可接受不了。”

第二个“越来越”——产后立即上班的母亲越来越多。

“孩子这么小,什么都不懂,吃好睡好就行了,等孩子上了小学,需要教育的时候,我再回去,现在趁这几年,多赚些钱。”

第三个“越来越”——“婴童独立教育”越来越流行。

最典型的就是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

“不要跟孩子太过亲密,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得到太多安慰的婴儿会依赖大人,长大后会变得太黏人而无法独立。”

这三个“越来越”,让我揪心。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决定站出来放一个“响屁”。

02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

“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所以母亲只需要给宝宝提供足够食物就可以了。

华生

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独立难以成才。”

华生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

他在书里倡导行为矫正式儿童养育体系:

“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和塑造:

得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尽量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

这套理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了整个美国,接着又影响了西方多个国家。

后来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等,其核心思想皆源于此。

这套理论真的那么有效吗?

另一个心理学家提出了质疑。

这个人就是——哈里·哈洛(HarryHarlow)。

03

哈洛找来了很多恒河猴,做了一系列实验。

为什么用恒河猴做实验呢?

因为恒河猴94%的基因和人类相同,它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和人类非常类似或相近。

哈洛做的第一个实验是——代母实验

哈洛把刚出生婴猴放进笼中,然后用两个假猴子代替母猴。

一个假猴是用铁丝做的,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

另一个假猴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比较舒适和柔软。

如果按照华生“有奶就是娘”的理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

那么婴猴一定会依恋“铁丝妈妈”。

但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所有参与实验的婴猴,都选择了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

几乎在所有时间里,小猴都会挂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有感到饥饿难耐时,它才会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吃奶。

但只要一吃饱,它就会迅速回到“绒布妈妈”怀里。

有的小猴甚至饿了也不愿过去,它们把身子挂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把头探到“铁猴妈妈”那边吃奶。

接着,哈洛搞了个恶作剧。

他制作了一些发条玩具,比如恐怖的大蜘蛛、会敲鼓的小熊等,然后将它们放进笼子里。

小猴害怕极了,立即奔回去抱住“绒布妈妈”,趴在妈妈怀里,慢慢地安静下来。

哈洛又将“绒布妈妈”移到另一间房间,然后用发条玩具继续恐吓。小猴更加害怕了,但即使再害怕,它也不奔向“铁丝妈妈”,而是眼巴巴地望着另一边的“绒布妈妈”。

如果没有“绒布妈妈”,小猴子就蹲在地上,团成一团,战栗、吃手指、摇摆、尖叫……

像极了精神病院里的病人。

根据这个实验,哈洛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

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母爱最重要的元素。

“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的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关怀:拥抱、抚摸、亲昵。”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的层次上,要想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接触性关怀。

让他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他的心智才会健康发展。

哈洛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

04

但这批不是由真猴,而是由“绒布妈妈”养育的猴子,长大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当哈洛把这些猴子,放归到正常的猴群当中后,发现它们几乎无法与其他猴子相处。

“这些猴子孤僻、抑郁和自闭,有的还出现了自残性和攻击性,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敌意,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也不愿跟其他猴子。”

哈洛由此想到了一个问题——它们具备养育后代的能力吗?

于是哈里又做了一个实验——繁殖实验。

▲不理睬幼猴

▲虐待幼猴

哈洛通过实验发现:所有公猴都失去了寻偶和交配能力。而母猴呢,也根本不愿交配。

把经验丰富的公猴放进去,母猴们就会拼命抵抗,公猴满身是伤不得不认怂。

怎么办呢?

哈洛发明了一个“强暴架”,以此固定母猴身体,使公猴能够骑到母猴身上。

这工具果然管用,20只母猴受孕产下了幼猴。

但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这20只母猴中,有7只脐带剪断后便不再理睬孩子,有8只经常暴力殴打和虐待孩子,有4只更是残忍地杀死了孩子,只有1只笨拙地尝试给孩子喂奶。

也就是说:它们几乎都丧失了养育后代的能力

05

问题出在哪里呢?

哈洛思考了很久后,推测这可能与“运动”有关,

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实验——摇摆实验

他重新改造了“绒布妈妈”,让它可以动可以摇摆。

于是哈洛又把一批婴猴放了进去,让可以摇摆的“绒布妈妈”养育它们,并保证婴猴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一起玩耍

实验非常成功,这样哺育长大的猴子,成年后基本都正常了。

于是哈洛得出结论——运动和玩耍,是母爱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

“只给食物和拥抱,不给孩子充足的运动和玩耍,脑部控制运动和平衡的感官系统,与触觉及运动相连的情感系统等,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也就是说,脑功能会失常,表现为暴力、幻觉以及精神分裂。”

为什么婴儿喜欢父母轻轻摇晃?

为什么婴儿喜欢有人逗他玩耍?

因为运动和玩耍能够促进脑部发育。

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哈洛做了一个著名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叫——《母爱的本质》。

“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母爱的本质是什么?

触摸,运动,玩耍。

这个演讲,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也颠覆了美国社会一直倡导的哺婴方式。

06

哈洛的实验得到了很多验证。

比如二战时的孤儿院。

二战时,许多婴儿被送到了孤儿院。尽管孤儿院给予了足够的温饱,但大部分婴儿还是去世了。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推断婴儿可能是死于细菌或疾病传染。

于是政府规定——照顾婴儿的修女,要与孩子保持距离,并在婴儿床之间隔上布帘。

但情况并未好转,婴儿依然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只有一个孤儿院除外——其养育的婴儿,死亡率特别低。

一位医生于是偷偷前去调查,结果发现这里的一位修女违反了规定,她每天晚上值班的时候,都会抱起一个个婴儿,进行温柔地轻抚和按摩。

事情由此真相大白——触摸、运动和玩耍,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

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他将很多刚出生的婴儿从父母身边带走,集中在一起,然后由护工专门喂养。

只给予充足的食物,但没有任何情感互动,结果,这些婴儿全都死掉了。

斯皮茨在《医院制度》一书里,记录了他在育婴堂观察到的现象:

“那些仅仅获得食物给养的弃婴,由于没能获得养育者的触摸和情感互动,会变得异常安静、孤僻和忧郁,很多婴儿不到一周岁就死亡了,一部分婴儿虽然活了下来,但难以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甚至不能坐、立和交谈。”

那个担忧母爱过度的心理学家华生,在自家孩子身上贯彻了自己的理念:

“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

“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

结果他三个孩子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自杀身亡了,二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女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

07

哈洛觉得实验还不够充分,于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他又做了一个实验——旷场实验

他把幼猴放进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房间里放满了很多物品,积木﹑毯子﹑带盖容器﹑折纸等,都是幼猴喜欢玩弄的东西。

然后哈洛设计了三种情况:

房间里仅有“绒布妈妈”,房间里仅有“铁丝妈妈”,房间里一个妈妈也没有。

结果发现——

当房间里仅有“铁丝妈妈”或者没有任何妈妈的时候,幼猴都非常害怕和紧张,或是抱着头缩在墙角,或是蜷缩在毯子上,对周围的玩具不理不睬。

当房子里有“绒布妈妈”时,幼猴会立刻冲过去,紧紧抱住“绒布妈妈”。

过了一会儿以后,幼猴会把“绒布妈妈”当作安全之源,大着胆子去触碰那些玩具,轻轻摸一下掏一下,然后迅速返回“绒布妈妈”怀里,然后又试着去触碰那些玩具,如此循环往复,跟人类孩子一模一样。

当哈洛将“绒布妈妈”拿走后,幼猴就会抱头缩在墙角,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给再多玩具也不要。

哈洛由此得出了两个结论:

●独立并不是“孤立”和“狠心”培训出来的。

恰恰相反,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大人。

●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就越会敞开内心,变得开朗。

而越是得到关注少的孩子,就越是会封闭自己的内心,漠视周围环境,孤僻不合群。

08

为了继续探索母爱缺失可能引发的问题,哈洛又做了一个实验——长期缺母实验。

一群小婴猴出生后,哈洛不让它和任何假妈妈接触,就让它们孤独地呆在笼子里,只是定时地给予食物。

▲小猴不奔向任何一个妈妈

在小猴“无母”地生活8个月之后,哈洛将它们放进了拥有“绒布妈妈”和“铁丝妈妈”的房间里。

当可怕的发条玩具出现时,这些小猴会作何反应呢?

结果它们不会奔向任何一个妈妈,因为它们从来没有跟妈妈相处的经验。

它们大都抱着自己,摇摆身子、瘫倒在地,然后发出绝望的尖叫声。

而更可怕的是,这些小猴长大后,完全无法融入猴群,非常胆小、非常惧怕其他猴子,同时具有非常强的自残性和攻击性。

当其他猴子欺负它们时,它们就开始自残,撕扯自己的毛,咬自己的胳膊和腿。

哈洛继续做更细的实验,通过实验他发现:

幼猴在出生后,一旦跟母亲分离超过90天,这种伤害就无法弥补,即使此后再跟母亲或其他伙伴相处,也永远无法成长为正常的猴子,因为某个“关键期”被错过了。

一旦错过,那扇门就被永远地关闭了,情感纽带便再也无法建立。

于是哈洛得出了结论——孩子出生之后的6个月,是建立良好母爱的最重要时期。

为什么是6个月呢?

因为小猴的90天,差不多就是人类的6个月。

哈洛这样总结道:

“孩子出生后,父母特别是母亲,要避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长期分离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

09

最后,哈洛做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这个实验叫——绝望之井。

哈洛制造了一个个漏斗型小黑屋,让小猴们头部朝下吊了两年,底部有个容器可以获取食物。

刚开始的时候,小猴会不断顺着峭壁往上爬,但发现无法逃离后,便孤独绝望地安静了下来。

哈洛称之为“绝望之井”。

▲绝望之井

两年后,将小猴放出来时,它们已经得了重度抑郁症。喜欢远离猴群,呆呆地坐着,完全失去了猴子应有的活力,且拥有极强的自闭、自残和攻击倾向。

哈洛试过很多药物和利用集体生活对它们进行治疗,但都没能得到多大的改善。

哈洛由此得出结论——从这些小猴身上,我看到了人类最惨重的精神疾病是怎么来的。

“对灵长类动物来说,早期严重而持久的孤立,会导致孩子心理残伤和死亡,

这种影响直至终生。”

攻击性,并非天生,而是因无回应的绝境而生。严重缺乏回应的婴儿,内心会产生两个激烈情绪:

第一,绝望——认为爱不存在。

第二,仇恨——想毁了整个世界。

我想起了马加爵。

10

哈洛的这一系列实验,因为非常残酷残忍,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斥责,但这一系列实验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它扭转了风行欧美的育婴方式。

所以哈洛的恒河猴代母实验,后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母爱的本质是什么?

●触摸——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

●运动——轻微的晃动,多与孩子互动。

●玩耍——经常跟孩子一起游戏玩耍。

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没记忆。

殊不知,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触摸、运动和玩耍,长大后往往性格内向,不合群、抗压能力差,自我价值认定低,社交能力比较弱,甚至会抑郁、自闭、自残和充满攻击性。

现在的父母都喜欢说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大部分父母并不知道,真正的起跑线其实在婴儿时期。对孩子真正的富养,不是给最多的钱,不是给最好的食物,而是给最多的陪伴。

11

2009年,《柳叶刀》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

201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一个数据:中国每13人中就有1个精神障碍患者,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已经排在了世界第一。

抑郁症的成因虽然非常复杂,自杀的原因也涉及多个方面,但毋庸置疑,其中极为致命的一个成因,就来自于“婴童”和“幼年”。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三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

阿姨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回应,就是光。

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当你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所回答的内容可能主要围绕在自己的性格特质方面进行介绍。心理学同样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尤其感兴趣的,是心理特质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

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一类重要人格特征,被称为“A型人格”。这是指一类特定的行为模式。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迈耶·弗里德曼(MeyerFriedman)和瑞·罗森曼(RayRosenman)两位心脏病学家首次提出的。两人认为,A型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为达到个人目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

所有情况下热衷于竞争

想得到他人成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欲望

不间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务

风风火火的完成各种事务

心理和生理上过度敏感

▲迈耶·弗里德曼(MeyerFriedman)

▲瑞·罗森曼(RayRosenman)

两位心脏病学家之所以判断存在A型人格特质,是因为弗里德曼医生发现诊所里的皮沙发的前沿部分磨碎得特别快,弗里德曼医生想起心脏病人们特别爱坐在椅子边缘。这促使医生们认为很有可能存在一类行为模式,使得这类人更易患心脏病。

在归纳出A型人格特质后,两位医生归纳出对应的“B型人格”特质。基本而言就是与A型人格完全相反。即不具备内驱力、进取心、时间紧迫感、对竞争的渴望和最后期限的压力。

具体实验方法

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医生找到大公司经理,向他们介绍了两类人格特质。然后挑选出了最符合性格特质的经理主管和其他员工,全部为男性。每组83人,A型人格平均45岁,B型平均43岁。

实验首先访谈了被试及父母的既往病史、每周工作、睡眠、锻炼时间、吸烟饮酒等其他习惯。最后确认A组中有69人完全符合A型,B组有58人完全符合B型行为模式。

随后,实验要求所有人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给每人编号,以保证之后的营养学家分析过程做到双盲——不知道被试是谁,属于哪一个组。

之后,对每人进行抽血以测量胆固醇水平、血凝时间,确定标准心电图数据,了解冠心病情况。

最后,对所有人进行眼映光检查,确定是否患有角膜弓(即老年环)。

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A组人员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B组。典型A型人格的被试血凝时间为6.8分钟,B型则为7.2分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型角膜弓发病率是B型被试的3倍到5倍。

最重要的,是两组被试在临床冠心病发病率上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A组中23名被试(28%)出现了明显的冠心病发病迹象,而B组只有3名(4%)。这A组的23人行为为典型的A型人格行为模式,而B组的3人不具有典型的B型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A型人格行为模式越典型,越可能患有冠心病、心脏病。

一个存疑的问题是,A组的父母患有心脏病的人数更多。研究证据显示,A组中30人有心脏病家族史,其中只有8人(27%)有心脏病,其余53人没有心脏病家族史,却又15人(28%)患有心脏病。而B组中,23人有心脏病家族史,却没有一个人患有心脏病。

严格的研究证明冠心病与家族遗传有关。我们不清楚究竟是遗传因素还是某种遗传的行为模式——A型人格模式导致了心脏病

实验意义

A型人格特质的提出,为我们有效预防高危人群心脏病首次发作指出了方向。它提醒我们,对于心脏病的干预与恢复,仅仅依靠生理诊断是不足够的。对于心脏疾病,还要更好的调整心理状态,改变心理预期,必要的话做好心脏疾病预防工作。弗里德曼与罗森曼的研究,还开创了发展行为科学的新分支——健康心理学。

两位医生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于1976年发表了历时8年的研究结果。在对3000名无心脏病但有A型行为模式的男性追踪研究发现,这些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是B型人格的2倍,患有冠状动脉问题是B型被试的5倍。

究竟怎样才能确认自己是不是A型人格呢?可以对以下问题进行自问,可以确定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具有A型人格特质。

经常同时做几件事。

催促别人加快速度,让其快点把话说完。

遇到交通堵塞或者排队时,很急躁。

讲话时手势很多。

无事可做时坐不住。

讲话时很不耐烦且容易出言不逊。

比赛时总想赢,甚至和儿童做游戏也是如此。

观看他人完成某一任务时很不耐烦。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