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 09:56:17 条浏览
我的学生家长给我送过东西,我直接告诉他,我拿了,你看不起我,你儿子知道了,你儿子也会看不起我,我自己也看不起我,我不想让人看不起,你拿走吧。
还是不收好不管你送与不送,我都会用心的教好每一个孩子
我个人觉得,这个要分地方。比如说我在的农村,老师离家远,有的是外县城的,还有的是外省市的,一般都住在学校里自己做饭吃。
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去了。都是一些老年人在家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而中国的农民是非常勤劳的,这些忙了一辈子老人们,是不愿意闲下来的。
农村家庭一般都有一块菜地,自种自吃。以前是一家人都吃,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了,种出来的菜就吃不完了。
这些青菜类的,长成以后就可以吃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就长老了。意思就是,要开花了,以后就不好吃了。
所以我们这边有些老人到校接孙子孙女回家的时候,会带一点菜来给老师。也不多,就是因为自己吃不完是一点心意吧。
我觉得像这种情况,老师是可以收下的。老师也是人嘛,老师和学生家长又认识,为什么不能做个朋友呢?但是不知道法律上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因为老人们要给孙子孙女做饭,然后送到学校,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集市上卖掉。一般自己吃不完也会送给邻居的。反正我家种的菜会给邻居吃的,有时邻居也喊我们去他家菜地里拔菜吃。
假如有些家长从老家带了一些贵重的土特产,我觉得还是不要接受的好一些。这就有我给你送点礼,你对我小孩好一点的意味在里面了。
老师能收家长送的土特产吗?拒绝,给家长感觉“不近人情”;不拒绝,算违规吗?绝对不能收家长送的土特产。不拒绝,当然算违规。如果家长真地敢送,老师真地不能要!关于收礼是否违规,在教育部教监[2014]4号文件中有明确规定。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老师能否收礼?”问题,我来具体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在教育部教监[2014]4号文件中,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的通知中,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六条规定。
一、收礼,有损师德师风。
家长给老师送土特产,一定是有求于老师,或者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如果是在老师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需要老师给予帮助解决,是不需要送礼的;如果是超出老师的职责范围,一定是不合规或不合情理的事情,老师坚决不能收礼。
老师,只能教书育人。面对每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尽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
《教师法》第八条第一、第五款分别指出:(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主动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应当自觉抵制有损师德师风的事情发生,时刻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
二、收礼,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大多数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他们需要接受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教育。关于家长给老师“送土特产”的事情,迟早要被学生知道。这样会不会导致学生不专心上课?会不会让学生误以为“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就可以在学校恣意妄为?
家长和老师,作为学生的亲人和教育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不送礼,也能让老师在职责范围内爱护、教导学生,给学生良好的学校教育,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作为家长,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不妨在言语及行动方面,以及平时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方面,多给予支持和肯定;作为老师,多和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成长进步的一面,艺术性地沟通学生欠缺、有待改进的一面。
三、收礼,不利于老师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如果老师收了学生家长的礼,无论礼物轻重,都会影响老师日常教育教学。收礼的老师内心哪有那么强大?这容易让老师“一碗水难以端平”。
老师只有“心无杂念”,才能让自己更加专注于教育教学,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不受外来事务的干扰,专注于学习。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关键。
和谐的师生关系,靠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生在校有任何关于学习、思想上的问题,都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在解决学生生活问题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及时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和成长道路上的困惑。
和谐的师生关系,靠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开诚布公,心无旁骛地去反馈问题,解决问题。坚决反对依靠送礼解决问题,坚决反对破坏和谐师生关系的送礼行为。
尊师重教,不应是一句空言,而是靠学生、家长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主动给老师增添工作上的麻烦,不额外增加老师的负担,就是对学生,对老师,最大的爱护和尊重。
个人觉得收和不收都没有关系,看你以什么态度语气回答。
要是不收,语气温和,客气地说:“非常谢谢,只是现在不能收礼喔,心意领会了!”再次道谢。家长应该不会感到老师不近人情。
收也没关系,这是家长的一点心意,就像朋友之间觉得好吃的东西也会捎带给朋友啊。但可以跟家长说,这次收了,下次不要破费了,尝尝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