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11:16:16 条浏览
很多当兵的退伍后哭的稀里哗啦,就证明了他们不想离开那个地方,还向往着那个地方,还想着再回去,毕竟战友军营,是他奋斗过的地方,人情世故,也没有地方复杂,我高中毕业后还想再回去复读呢,我觉得应该是差不多的道理
我也想第二次入伍,我喜欢部队的紧张有序的、作风纪律严谨的生活,可惜年龄不允许。
退伍回来才发现挣钱太难了,还是部队有保障。
部队待遇高。比地方好混。
国家需要愿意去就去,国家不需要有什么二次入伍。
其实老兵经验多,经过部队磨炼,是成熟的军人。美军中的军士三十多岁的大把。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来分析,无非有几点,第一点,想留队,没有留下来的,第二点,想考学,没有考上的,第三点,回家后,过得不是很顺心的,第四点,保国安民,报效祖国的。据我分析,无非我上面说的几点
一解决就业,缓解生活压力。二现代化军队对熟练人员,曾经从军的志愿者的需求旺盛,武器装备,后勤保障专业化,复杂性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因为义务兵服役期短,无法熟练掌握,熟手好过生手。
有时做梦都梦见又去当兵了,回到了老连队,来到战友们中间,想往而温馨。
工作不好找,习惯了部队生活出社会来才知道社会的险恶。
如果能不退伍,我相信99%的人都愿愿留在部队。
国家民族的责任。
如果不受年龄控制,我都还想去参军,地方的小官就拿居委会书记说吧,我感觉比我们部队军长还大
不是好现象
第二次入伍打胜仗回来有工作分配。
随着最近几年的军改,军人的待遇不断提高,与社会上找工作难、收入低相比,部队的待遇丰厚且稳定,这是为了保障部队的战斗力,同时也解决了军人的后顾之忧。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一方面部队是一个不会埋没人材的地方,另一方面,部队也是最好混的地方!
是吗?我怎么没听说。第一次入伍都难进,有几个二次入伍的,你给说说吧
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征兵季,许多参军青年都已经在网上完成了报名应征工作。而在这些参军青年中,就有一种特殊的参军群体,他们叫二次入伍的退伍军人。
二次入伍,即第二次当兵。很多人看到这里,觉得很奇怪,一个人还能当两次兵?是的,实际上兵役制并没有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当一次兵,也就是说,在年龄符合应征条件的前提下,一个人的当兵次数是不受限制的。
我们不妨来算一下,假设某青年18岁当兵,服役两年退伍,这时才20岁。我国兵役制规定男性青年参军年龄在18岁到22岁之间。很显然,此青年的年龄还没超过22岁,完全有机会再次入伍。
退伍军人二次入伍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尤其是最近几年,二次入伍的退伍军人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2013年,全国二次入伍的退伍军人仅仅只有4人。而到了2019年,全国二次入伍的退伍军人就已经达到了244人,其中退伍女兵13人。大家可以看到,从2013年到2019年,全国二次入伍的退伍军人从几人上升到几百人,这样的上升幅度说明了二次入伍已经形成一种趋势,未来还有更多的退伍军人会选择二次入伍。那么,为什么我国会出现“二次入伍热”呢?其中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退伍之后忘不了军旅生活,渴望再次回到部队。
很多老兵服役期满时没有规划好,结果头脑发热选择了退伍。回到家乡后,发现自己始终难以脱下那身军装,对部队生活充满依恋。在这种强烈的军旅情结的推动下,许多退伍老兵就可能再次踏上军旅之路。
第二,参军政策越来越完善,各种福利优待诱人。
远的不说,就以十年前来说,当时当两年兵退伍,算上部队的返乡费和地方的退伍费也差不多只有两三万块钱,少数经济发达的地区可能有四五万。而现在,当两年兵退伍肯定不止几万块钱,每年的军属慰问费就有八千左右,还有其他一些福利优待。如果是大学生当两年兵退伍,算上每年八千元的学费资助,以及大学生享受的其他优待,总共加在一起大概有二十万左右。如此优厚的福利待遇,显然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参军,其中当然包括二次入伍的退伍军人。
第三,当下社会就业压力巨大,二次入伍无疑是一个减轻就业压力的明智选择。
我们就以一个普通本科的大学生为例,毕业后在一个一二线城市打拼,大部分大学生的初时月薪也就在四五千左右,他们每天上下班要挤公交地铁,每月要交房租,交水电,时不时还要聚会,还要解决一日三餐……这些费用加在一起,你会发现四五千块钱根本不够用,起码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月光族,甚至还有的大学生会伸手找家里要。大学生尚且如此,那么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初高中生就更不用说了。当退伍老兵了解到当前就业压力巨大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再次入伍。现在即便是在一些四五线小城市,一期士官每个月也能领到近六千块的工资,而且部队包吃包住,还有各种补贴,境遇远远好过那些普通大学生。当然,如果能在部队学个一技之长,那是再好不过了。
综上三点,便是现在越来越多退伍军人选择二次入伍的原因。另外,我还要说到是,二次入伍一般享受优先招录的资格。但是,二次入伍基本不可能回到原部队服役,而且一样要从新兵做起。所以,那些打算二次入伍的退伍老兵,你到底想好了吗?
一是受到部队教育后,到地方思想难于适应,共同语言少;二是生活习惯养成不易改过;三是生活有保障,吃穿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