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在东北该如何过冬?

2023-07-10 15:13:20 条浏览

不都是在炕上度过的吗???




只要你不出门舔铁栅栏,我感觉活的挺好的,有暖气有冰棍




要记住东北冬季的室内温度都在二十度以上




还真没去过,应该是内炕外裘




东北的冬天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于西北和华北的人来说在东北过冬感觉不是很强烈。但对于江南和华南的人来说,则是经历一个此生难忘的寒冬。假如你在东北过冬,雾凇、冰雕和雪雕是不容错过的。户外滑雪场滑雪是不错的运动,穿厚一点,即摔不疼也冬不着。在室内建议用上加湿器,因为东北的冬天有暖气,室内还是蛮干燥的。有时间用羊肉炖萝卜,也是冬季养生滋补佳品。




it/6624310077643817485/?iid=48305835215&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42557168&group_id=6624310077643817485

点击网址了解东北人的日常




就正常过就可以啊。实在温度可能零下20度但是多穿点戴帽子手套一点都不冷。室内温度都是零上28度短袖都没问题的。不要有太大顾虑。没问题的。




您说是过冬吗?标注了佳木斯华电供热不到十八度是吧?这事在东北很正常,年年都有发生,现在的热企多数是发改委和市政拥有,私企入围的不多,国企近两年开始“精确”供热,热不死冻不死的温度,对于一线员工烧多了罚款,烧超了温度罚款,送气送勤了罚款......各种罚款不一而足,这样热企省下的钱全是“自己的”,这样的烧法以后会越来越精确,设备越来越先进,私企被收购并购重组入围的价格被压的更低,但包烧费却不降,钱都去哪了可想而知,好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有更多的办法可以取暖,比如电热,石墨烯等等,煤气取暖就不要想了,煤气也是市政的企业,最近煤气也涨价了,据说有个听证会,谁选的代表不知道,代表们代表的谁也不知道,据说这次听证会以后在价格再浮动就永远不再召开听证会了,这个环节也省略了,所以要想在东北过冬,温度还打算22-25达到舒适的状态那就考虑电热技术吧!




一天一天的过呗!




在屋里烤火,别舔铁,多穿衣服




在东北室内温度还可以不冷,在外面要穿大棉袄,棉裤,棉鞋。太冷就行带口罩和手套了。




其实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冷,我们这冬天不刮风的,我觉得南方的风刺骨。最冷的时候零下30几度,出门羽绒服,帽子,口罩必须带的,但是室内温度高达20多度。




感谢邀请。真的不好意思,活了这么大,除了国家送到内地的北京上海上学以外,国内太多的地方都没有去过,更不要说万水千山之外的东北。平时也就是到周边国家如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印度俄罗斯等转着玩,就在我们附近嘛。听我们这里的老辈人说过,有的以前去过冬天的东北,说那里特别的寒冷,还有什么烟泡暴风雪的说法。在室外时间长了冻的鼻子一抹就可以掉下来,外出头脸必须包的严实,只能留下两个小洞用眼睛看路。男士小便一边排水一边就结成了冰棒,落到地上就跌成了冰渣。女士习惯蹲着排水,可是在冬天的东北绝对不行,因为距离地面太近,冻在一起人都不能站起来了。所以那里的传统规定女士冬天在室外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排水,坚持不了的必须象男士一样站着解决问题。不过冬天那里的室内温暖如春,有的热似夏天。因为那里的人们也是很聪明的,墙壁都是建成为双层,中间烧火加热,再点燃室内的火炉燃烧的象炼铁厂一样。真是室内室外两重天,地域特色也是很不错的。就象我们的天山主峰托木尔,从下面开始爬山到山顶然后再下山,这一上一下就可以经历夏春秋冬和冬秋春夏的轮回。因此冬天在东北,除了有紧要的事情,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裹的密不透风再外出之外,其它时间就在自己家里过冬吧。对了,那里人称之为猫冬,就是象猫一样躺在家里过冬。对不起,没有亲身经历,只听老辈说教,不知是否妥当,还请多多指教。




在屋里没什么东北门窗都是密封的出门的话即便穿的再多也会感觉冷。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




东北虽然外面冷但是屋里暖和,屋里有暖气地热还有空调一般有地热的不需要别的驱寒家电了,要是在外面行走棉衣棉裤都要武装上口罩手套都是必备品




东北其实没有天天都很冷,最冷就一个月左右,但人们正常早上打太极,练身。晚上跳广场舞。外出穿件羽绒服,在家穿薄绒衣,就可以。最冷天戴上帽子口罩。现在白天人们还在公园打扑克,练身的。




那要看上班还是务农了,上班的人一如往常早出晚归,只有早八晚五,没有春夏秋冬可言。

要是种地的人就不一样了,东北冬季漫长从11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都是冬季,这段时间农民就是在打牌娱乐,喝酒,杀年猪等项目中度过,所谓一个月过年,两个月耍钱,三个月种地,六个月干闲。

东北的冬天虽然户外零下20多度,但是干冷,但是室内要零上20℃,起码比南方没有暖气的冬天舒服的多。

所谓,皑皑冰雪浴,天然杀虫剂,东北寒冷对农作物有利,可以冻死病虫害。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