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抗战时期东北为抗日做出多少贡献?

2023-07-25 10:50:29 条浏览

我们都知道在1931年,日军入侵东北,然而面对日军的侵略,东北军的领导人张学良却下达了“不抵抗”政策,整个东北很快就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

所以很多人对于东北军特别不满,虽然如此,但是东北军真的不抗日了吗?

其实并非如此,东北军后来分成了5个军,分别是49军,51军,53军,57军还有67军,在七七事变之后,东北军希望可以一雪前耻,重回战场和日军血战到底。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5个军在抗战时期所做出的贡献吧。

49军的军长是刘多荃,他奉命带领大军前往华北参加战斗,阻止日军南下,和日军的第10师团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随后淞沪会战爆发后,他们又前往参加战斗,伤亡惨重,甚至下属的109师所剩无几,后来刘多荃也被封为上将军衔。

51军受于学忠带领,他们先是参加了徐州会战,随后更是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惜的是,在1943年,他们被日军主力围攻,最终遭到重创,甚至114师在这场战斗中全部牺牲,将热血撒在了祖国的土地上。

还有第53军,他们参加了众多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等战役,后来他们还加入了远征军的队伍中,在反击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投降之后,他们代表中国前往越南缴械了这些日军,因为他们的勇敢作战也让蒋介石对其比较重视,后来在解放战争中还成功起义,结局相当不错。

接下来的就是57军了,他们在抗战中可谓是相当惨烈,首先就参加了淞沪会战,还有一部分将士为了保卫身后的南京,奉命在江阴要塞驻防,最终伤亡惨重,就连112师的师长也受了重伤。

随后112师还没有休养就退到了南京,保卫身后的百姓,可是在激烈的交战中,他们几乎被日军全部杀害。

而57军的111师为了完成任务,也伤亡重大,由于他们的勇猛作战,他们成功的完成了任务,让主力得以保存。

最后的67军是由吴克仁领导,但是却在淞沪会战中被日军击中,以身殉国,而他也成为了最先牺牲的中国中将,后来在交战中67军的将士们所剩无几。

最终由于没有足够的兵源加入,只能取消掉了67军的番号,剩下的士兵分别加入到了各个作战部队。

可以说东北军在抗战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人数太少,他们也逐渐不再出名,但是他们的热血全部挥洒在了中国的河山上,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阻挡敌军的疯狂进攻。




918




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东北军民联合抗日功不可没。尤其是东北抗日联军,在军长杨靖宇,周宝中带领下,与日寇周旋于白山黑水间,湧现出了赵尚志,冷云八姐妹等一大批英雄,有效地将日本鬼子牢牢地牵制在东北,阻止住了日军进犯我中原。




艰苦卓绝,英勇战斗!




拖住日本关东军,为华北、甚至华中抗战减少压力,打击了日军信心,破灭了日军在东北实现伪满洲国的企图,东北抗日军民贡献很大,可歌可泣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这个日子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制造蓄谋已久的侵华事变,短时间内,东北大片河山陷于敌手,民族存亡到了生死关头。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和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这支队伍高举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在白山黑水间坚持了长达十四年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1932年初,东北陆续建立起十几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1933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东北党组织着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义勇军和山林队协同作战,队伍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各反日游击队先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反日联合军,抗日游击战被推向高潮。

1936年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布《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决议草案》,决定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统一称为“东北抗日联军”,随后,《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布,东北抗日形势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东北抗日联军共有十一个军,其中九个半军诞生和战斗在黑龙江境内,鼎盛期兵力达3万余人,足迹遍布东满、南满、吉东、北满70余县的广大地区。东北抗联战士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以简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日伪军坚持斗争,杀伤其大量有生力量,成为支撑东北抗日危局的中流砥柱。日本侵略军为之痛恨不已,称东北抗日联军为“满洲治安之癌”。

在全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东北的抗日武装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踊跃出无数的烈士、英雄。代表人物有耳熟能详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李兆麟等,“八女投江”的事迹广为流传。,在敌占区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斗争,牵制日军多达七十六万的兵力,更是凭借十余万次的大大小小作战消灭了十八万的关东军。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离不开东北抗日武装的艰苦奋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谢谢阅读!多多关注




日军占领东北后,东北各地抗日烽火燃遍关东大地,这些武装被称为抗日义勇军,最多时有30万人。但这些武装鱼龙混杂,有的是三分钟热度,有的只是投机,没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没有坚定的抗战决心,在日军军事进攻和政治收买下,先后溃散了,一年后只剩下几万人。最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了东北抗日联军,最多时发展到3万余人,在14年里共毙伤日军18万余人,消灭伪军更多,至少在一倍以上,因此消灭日伪军少说有50万人以上。同时牵制了70万关东军,使其不能入关作战,支援了关内抗战。但抗联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最后只剩下数千人。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人先后牺牲。抗联转战东北大地,在东北有良好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才能很快在东北建立根据地,其他地区的人民武装在抗战胜利后均改称人民解放军,只有东北我军一直称东北民主联军,直到1948年才改过来。足见抗联在东北影响之大,威信之高。




没有东北抗联,离抗战胜利得推迟几年,更不用说解放战争。




抗日的时候东东没做多少大贡献,能把日本赶进杀绝的是国内的四川,山东,广西,湖南等对抗日贡献巨大,国外就是苏联,苏联进军东北打日本可为是风卷残云般把东北的日军绞灭,在一个就是美国两颗原子弹才能让日本投降了。所以东北抗日的时候贡献不大,但是牺牲巨大。




全民簇抗日,不能以东北为抗日做出多少贡献来评论,衡量,在国家,民簇存亡的危险时刻,人人有责,应该人人用生命来悍卫国家,悍卫民簇不受侵犯,东北和全国人民,为抗日做出来的贡献是,无限的,巨大的,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du之一,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国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zhi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艰苦斗版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权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




日本侵略东北,是以31年九一八开始,直到45年八月日本投降,一共十四年,多少英雄豪杰死于这场反侵略者战争。

东北军不反抗而撤走,留下许的零星部队,而有组织的第一次大战应该是马占魁带领东北军阻击日军进入黑龙江,失败后撤回了。但是东北军改变的义勇军却继续战斗,期中有国民党的,也有共产党领导的。最多时达到三十多万部队,可惜都失败了,留下的只有部分共产党领导的义勇军继续战斗。

其中代表人物有杨靖宇,赵尚志及共产党员赵一曼,他们面对凶残的鬼子,坦然面对,直到斗争到死。

日本鬼子发动全面侵华,也不敢过多的抽调关东军,太平洋战争也不敢倾巢而出,这都是东北抗联的功绩,八十万关东军,日本最强大的部队,因为有抗联在,只能望洋兴叹,东北抗联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的贡献,更有为苏军提供情报,带路,组队参战及各类工作,为歼灭关东军立下不世功绩。

十四年太长,能坚持十四年抗敌更难。

只能说壮哉,伟大的抗联。




说东北不抗日的,我就发一组数据。

1.国家公布的第一批抗战英烈群体,东北占到了十分之一,当时东北总人口只有不到三千万人,烈士比例很高。

2.空军四大天王三个是东北人。

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牺牲的六十多个空军飞行员东北籍超过一半。

3.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被整编为五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分别为49,51,53,57,67,骑兵第2军。另,冯占海63军,因校长渗透,取消番号。都说东北军不抵抗,岂不知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东北军几乎参加了所有大型会战,淞沪会战牺牲的最高将领是东北军67军军长吴克仁,为了掩护国军主力部队的撤退,担任后卫的东北军两个军损失殆尽。

(1)东北军53军与54军收复腾冲,是唯一一支非嫡系出身全凭战功获得最先装备美械资格的军队。

(2)东北军51军是抗战中死伤最为惨重的几个军中的一个,战功彪炳,在台儿庄战役中阶段,在淮河北岸与张自忠的59军顽强阻击日军13师团,使孤军深入的日军第十师团一部在台儿庄遭受重创,后又挺进沦陷区的山东开展游击战,是山东境内唯一一支敌后抗日的国军部队。

(3)着重说一下某些人说投敌的国民第六十七军。

1937年7月,六十七军接替二十九军阵地;8月下旬赴大城接替二十九军某部堵击日军;8月21日,吴克仁率部对南下中岛师团阻击,因9月11日正面守军二十九军撤退不得不弃守防地转守临洺关;10月13日,阵地遭土肥圆师团猛攻,求援商震不得,16日被迫南撤;10月31日吴克仁率部抵达上海;11月5日张发奎令67军协同郭汝槐43军死守松江三日以掩护上海守军撤退,此役,三一九旅旅长吴骞重伤,三二一旅旅长朱之荣,三二二旅旅长刘启文阵亡;8日半夜,守城任务完成,遂突围,向昆山撤退;9日黄昏,吴克仁指挥部队渡江时中弹牺牲。

从1937年7月——1937年11月,67军从北平到廊坊再到邯郸,主动请战赴沪参加淞沪会战近四个月转战一千余公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吴军长殉国后,军政部认定吴投敌,撤销67军番号,38年认定吴克仁亲自指挥侵占南昌为日军前导。

1982年3月,经过亲历淞沪会战的将士再三申诉,台湾省当局恢复吴克仁名誉,追认吴克仁为烈士,入忠烈祠。

民政部2014年327号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名录,吴克仁位列其中,同时列入其中的还有67军邓玉琢。

4.东北抗联,义勇军在冰天雪地里与日军顽强战斗,那种艰苦的斗争环境要远远大于内地,据日方资料显示,关东军在东北战死二十六万人,其中苏联红军承认击毙日军八万人,也就是说东北抗日武装消灭了十八万日军,如果资料属实,那么东北肯定是消灭日军最多的省,抗日贡献妥妥的全国第一。




东北为抗日不敢说做了多少贡献,但是也不接受侮辱,虽然军队撤了,国民政府也指望不上,在1937年之前,南方歌舞升平的期间,东北已经独立和日军打了六年,1931年到1945年,东北人民整整反抗了十四年,没用国府一枪一弹的支援,可以说东北三省是抵抗时间最久,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以游击为主的反抗方式,歼敌十八万,拖住关东军七十万,让大量日本精锐无法抽身南下入关,代价是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的飞机坦克,无人问津的应该是东北人!

许多人都在黑东北人,说东北不抗日,共和国上空飘扬的国歌,抗日义勇军-关东儿女自发的抗日队伍。抗美援朝时的志愿军也大多数都是东北人,东北人不争论功劳,可也绝不接受侮辱。

关注老火炕,咱们炕上唠。




如果没有东北抗联军民的舍死抵抗,保护了苏联的大后方,拖住了日本鬼子最精锐的陆军部队关东军,二战的历史必将改写!




东北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直接影响了全国军民的高涨的抗日情绪。

在中国共产党对曰本侵华所发表的著名,八一宣言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

动员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坚持持久抗战方针,坚定必胜信心,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这些非常及时的重要抗日主张和号召给在东北坚持抗战的抗曰军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必胜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在中共滿州省委正确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由分散状态合整为有统一指挥形式的并且有着令日寇胆战心惊的坚强有力的军事武装组织。

抗联是由来自多个成份复杂的民间抗日组织组成的抗日队伍。

这些民间抗日武装在东北抗战初期的齐齐哈尔附近的,江桥保卫战,各地的自发的抗击曰寇的战斗中,都表现出来了英勇顽强,和曰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向世人展示出了东北人民绝不当亡国奴的坚定决心和英勇不屈的伟大的民族自强精神。

大大提震了全国人民的抗曰信心,为在以后蠃待抗曰战争的彻底胜和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必胜思想基础。

东北的抗日运动的蓬勃兴起,给曰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使日本侵略者遭受到重大损失,拖延了曰军向关人内大量提前增兵的侵略计划。

使得日本狂妄的企图在三个月就可以灭亡中国的阴谋计划化为泡影。

不得不为彻底铲除东北的抗日武装而集中侵华日军的绝大部分兵力来对付坚持抗战的东北抗曰武装力量。

这就为关内的抗日战争的准备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有力支援。

抗联队伍中湧现出许多令国人感动的抗日英雄代表人物。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魏拯民,周保中及抗联英雄集体代表八女投江的巾帼英烈们,她们英雄事迹和光辉形象将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光荣史册中,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在心中。

鼓舞人民战胜一切侵略的敌人,用更大的胜利来向这些抗日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声明原创。




一枪没放?东北军民与敌硬刚14年,不退一步!誓死捍卫中华民族

鸣角鴞

它叫鸣角鴞,是动物界的伪装大师。可别被它呆萌的造型误导,它可是十足的猛禽。我每次看到它都会联想起东北抗日联军的密营,那是令日军恨之入骨之地。

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后,人们在关东军的军事地图中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黑圈,黑色圆圈奇异的存在于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间的关东军各版军事地图之上。敌人对黑圈的描述是双龙匪患。日本侵略者倾全力,依然无法剿灭这个位于五常市拉林河大顶子山的神秘武装。日本侵略者直到战败也未曾解开!

而这个谜题在1945年哈尔滨解放后才大白于天下。

哈尔滨解放后,东北抗联巾帼英雄田仲樵被从日寇的铁狱中解救出来,侵华日军数年的酷刑以把田仲樵迫害的近于疯癫,下肢几近瘫痪,经全力抢救田仲樵终于从鬼门关被拽了回来。

田仲樵是当时我党东北地区职务最高的妇女领导人和县委书记。

女英雄刚刚有了意识,组织上的人就拿着关东军的地图询问田仲樵这个神秘的双龙黑圈的情况。因为田仲樵手中有一份也是唯一一份的东北抗联密营联络图。这张地图就是日军为什么一直残害田仲樵又不将她杀害的原因。田仲樵的伤情这时已经有所好转,她一眼就认出了这双龙的含义。这双龙就是东北抗联第十军军长汪雅臣的报号,这个日本关东军地图上的黑圈使得敌人占领东北全境的企图从未得逞,彻底破灭。抗联双龙密营有多隐秘?当年党组织想给汪雅臣领导的抗联第十军送点文件,在大顶子山转了半年才找到他们,把交通员都累蒙圈了。

1940后东三省环境不断恶化,我党武装大部分都撤离到苏联境内,但是汪雅臣率领的抗联第十军毅然决然的选择在敌人的心脏继续战斗下去。汪雅臣不幸殉国后,第十军各部分散各地各自为战。他们又在林间如山魈鬼魅般继续与敌人周旋。田仲樵拄着双拐把将士们从山间找到,胜利的曙光在山间奔走,双龙支队500多名将士归到李兆麟将军麾下。解放后,上级党组织询问幸存的双龙队成员是继续在军政部门工作还是其他打算时,抗联的老英雄们他们大都选择了回乡务农,从此隐没于人海田间,如同明角鴞般继续守护着白山黑水。

田仲樵人物经历

田仲樵于1931年在我们民族罹难的危亡时刻,勇敢参加了革命,1932年即由李范五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仅28岁就成为了在东北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抗日女杰。她还是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我党在东北唯一的女中心县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筹委会委员、军委委员、中共吉东特委委员,吉东省委委员、巡视员,因此成为当时我党东北地区职务最高的妇女领袖。曾多次受到抗联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的表扬,并号召全体抗联战士向她学习。

1932年,在中共吉东特委的领导下,田仲樵开辟了由穆棱通往前苏联的秘密交通线,利用这条安全的交通线,她曾多次掩护中共中央高级领导十数人,以及当时的中共吉东省委书记杨松、吉东省委书记李范五等我党众多的高级干部秘密前往前苏联。

14年间,田仲樵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广泛活动于牡丹江地区、哈尔滨地区,秘密游走于抗联各部队之间,先后与巴彦抗日游击队司令张甲洲、抗联四军李延禄、五军柴世荣、抗联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抗联三军赵尚志、李兆麟,朝鲜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崔庸键等著名的抗日将领有过联系。各部队战斗过的地方,都留下过她娇小的身影。她曾经无数次利用自己丰富的对敌工作经验,帮助抗联部队消灭日伪军,完成安全转移。她曾经3次被捕入狱,在日伪严刑拷打之下,始终坚贞不屈,从来没有供出一个地下组织,没有出卖过一个地下党员。

2005年3月15日一代抗联女英雄,在哈尔滨与世长辞,享年99岁。田仲樵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因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封上杰出的女战士之一。

抗联密营

汪雅臣(1911年-1941年1月29日),山东蓬莱县人,中国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

汪雅臣

1911年出生于蓬莱,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随母亲逃荒至黑龙江省五常县,13岁给地主放猪,15岁当伐木工人,后被土匪劫持入伙,报号“双龙”,后被驻吉林东北军收编。

“九一八”事变后,汪雅臣带领八九个爱国青年携械出走,组织“双龙队”,在五常县南山密林里与日军守备队和森林警察周旋,坚持开展游击战。

1934年2月,汪雅臣联合五常一带反日山林队的首领及附近群众700余人,在五常县尖子山老爷庙前召开了抗日大会,成立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汪雅臣被选为首领。汪雅臣的部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有力推动了五常一带抗日斗争的发展。

在斗争实践中,汪雅臣逐渐感到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坚持抗日斗争,打败日本侵略者。1935年春,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军长。

由于日伪军实行“并屯”政策和不断“讨伐”,汪雅臣所在的抗日联军第10军的密营被日军破坏,部队失去了根据地,抗战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艰苦斗争的岁月里,他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

1939年以后,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东北抗联的活动区域受到日军压制,而且人员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伤的伤,叛变的叛变,东北抗日的斗争陷入了窘境。随着根据地的大部分丢失,游击区域也进一步缩小,汪雅臣率领的第10军也遭受重创,只好依靠深山老林的外界条件与日军周旋。他们神出鬼没、行踪诡异、嗅觉敏锐,使得日军无可奈何,多次讨伐都未能得逞。一次,上级派人去联系汪雅臣,没想到这一去竟是大半年,都没有找到他们,这件事被传开以后便成为笑谈。

被日军枪杀的抗联战士

在恶劣的战斗环境下,汪雅臣的第10军没能和东北抗联其余部队转移到苏联,而是留在了东北继续战斗。汪雅臣觉得不能被敌人困在山里打,一定要主动出击,绞杀敌人获得物资补给,将抗日进行到底。但这也暴露了部队的行踪,英雄汪雅臣,也走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1941年,在庙岭子岗被叛徒发现了行踪,日军率领60多名伪军赶来,将汪雅臣的部队包围。

第10军的突围并不顺利,大部分指战员战死,汪雅臣则叮嘱大家“什么都能干,就是不能投降小日本”,在掩护战士们突围的时候,他身中数弹,倒在了血泊之中,光荣殉国,年仅30岁。

残忍的日军将汪雅臣的头颅割下挂在电线杆子上示众3天,随后还用防腐药水浸泡后送往新京(长春)“示众”,日本战败后敌人便将汪雅臣将军的遗首埋在了墙根下,1948年五常县重修监狱南墙时,发现了被装在玻璃罐中用药水浸泡起来先烈的头颅(有照片,但过于惨烈)。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在1954年被重新安置在陵墓中。将军的遗首被国家列为一级文物,头颅至今仍在渗透鲜血!

在抗日战争中,汪雅臣十年如一日,英雄为了民族大义的献身精神将永远牢记在人民心中,英雄事迹将永垂不朽。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3年至1940年的8年中,汪雅臣率领部队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400余次,共击毙击伤敌军近2000人,缴获各种枪支1800余支。

1946年五常解放后,人们为了缅怀抗日英雄汪雅臣,将沙河子镇蛤蜊河子村命名为“双龙村”,将五常镇的南北大街改为“雅臣大街”,将五常市最好的中学命名为雅臣中学。在他的老家山东蓬莱,汪雅臣的革命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奋进。

汪雅臣塑像

奉天东北军方面,东北军参加了所有抗日重大战役,战功卓著,国共双方都为其标榜!赞扬!

《铁血义勇军》

东北军部队规模

东北军在十四年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这其中东北军正规军(国防军和省防军)总数为28.8万人。张学良整军后取消旅以上建制,编为25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和10个炮兵团。因中原大战张学良挥军入关调停,后又平定日本策划的石友三叛乱而两次累计调动十八万部队入关,由于山海关铁路处于日军天津驻屯军控制下,处心积虑的日本阻挠关内部队调回关外,除部分轮换部队调回外,东北军实际分成了两部分,国防军主力布置于关内,大部分省防军和部分国防军在关外。

9.18

九一八事变时的东北军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三省全境驻军正规军仅十六万余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撤入关内的东北军是北大营第七旅,通辽和锦州一线部队共计五万人,留守原地的东北军先后有十六个旅共计近十万部队即刻宣布通电抗日,另有两万东北军奉命在黄显声组织下分赴各地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还有部分东北军约两万人在汉奸张海鹏,熙洽,于芷山,吉兴的带领下投敌(其中冯占海部反正回归到抗日队伍),东北全境开战,直到第二年二月哈尔滨保卫战失利后,东北军作为正规军抵抗宣告失败,余部加入义勇军序列继续坚持斗争,使得东北抗日义勇军在短时间内发展到五十五万规模,而配合作战人员和其他各类武装总数达到百万。

《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王铁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王铁汉毅然下令还击,顶着上面“不抵抗命令”打响了抗日第一枪。东北军民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1931年9月19日凌晨2时许,日军打到北大营东部第620团营房前时,团长王铁汉果断下令开火突围,日军伤亡25人。凌晨5时,驻长春日军突袭东北军663团2营,遭到顽强抵抗,他们“利用坚固的俄式墙壁和多处枪眼,疯狂阻击,不肯轻易放下武器”,与日军激战至中午方才失利。

黄显声

沈阳市公安局局长黄显声警惕性很高,提前给警察部队分发了枪支弹药,当日军突然袭击时,沈阳2000名警察和公安队第一时间投入了战斗,在二经街一带依靠简陋街垒与日军对战,死伤400余人,后来辗转撤至锦州。

19日10时,日军第4联队攻击驻长春南岭兵营的东北军第671团,“不时遭受反击而陷入苦战”,被毙66人,中队长仓本茂大尉战死;铁道守备队第一大队长小河原重伤,关东军调骑兵第二联队增援,才最后攻占了南岭。

马占山

东北军第3旅旅长马占山,在辽吉沦陷,大批官员投敌或逃跑时举起义旗:

“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决不能让黑龙江寸土尺地给日本人夺去……我马占山心意已决,就是要和日本人拼命!要是我打错了,给国家惹下乱子,就请你们把我的头割下,关到中央领罪。”

他率领驻龙江(齐齐哈尔)的东北军,在嫩江铁路桥畔组织抵抗,史称“江桥抗战”。日军仅在11月4日一天就被击毙四百余人,但马占山终因得不到支援和休整而失败,他先以诈降自保,寻机逃脱,后来在山西与八路军合作抗战,1950年病逝于北京。

呼伦贝尔“苏炳文广场”

东北军第15旅旅长苏炳文组织“黑龙江自卫军”,在海拉尔和满洲里坚持抗日,坚守嫩江西岸,曾以假意归降为诱,骗了日伪16万日元!被戏耍的日军恼羞成怒,第十师团出动8千兵力,以坦克和骑兵助战,大举进攻。苏炳文在富拉尔基的冰天雪地中孤军苦战一月,毙伤日军2000余人后被迫退入苏联,后经海参崴和欧洲辗转回国。

冯占海

李杜

东北军第1旅旅长冯占海,24旅旅长李杜,将麾下队伍组成“吉林自卫军”,封锁控制下各县的银号、银行和财税部门,拒缴税款。1932年1月,两位将军率部进抵哈尔滨。1月30日晚,关东军第3旅团先头部队抵达哈尔滨南郊双城堡车站宿营,半夜时分遭东北军第22旅赵毅部突袭,日军大乱,伤亡数十人。

2月3日至5日,自卫军与日军激战,虽杀伤千余日军,但自己也损失严重,被迫退守依兰。冯占海率部艰难南下到了热河,李杜坚持到了1933年1月,由虎林退入苏联,经欧洲辗转回国。

黄显声在锦州将收拢的部队和警察编成“辽宁抗日义勇军”,在保卫锦州的战斗中击毙汉奸张学成和四名日本顾问,活捉伪军旅长荣庭,转战白旗堡、田庄台、盘山、打虎山等地,还一度反攻过营口,为东北军残部撤入关内提供了掩护。

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和自由,东北军将士和日寇展开了殊死抗争,仅义勇军轰轰烈烈的大规模作战就有:两次哈尔滨反击战,齐齐哈尔反击战,11次进攻沈阳,6次攻打长春,这些大的战役和战斗,东北抗日队伍就付出了20余万人的巨大牺牲。随着长城抗战张学良的下野,何应钦解散了北平救国会,义勇军失去了唯一的粮弹来源,因饥寒交迫而转入低谷,除退入关内的十五万部队之外,余部有继续坚持六年之久的王凤阁之外,大部分成为了抗联的主力部队来源。

在东北大地十四年漫长的抗战中,仅到七七事变之前的统计东北军民累计造成了关东军17.5万人伤亡的战果,同时在十四年中,东北军民面对日军最精锐的关东军进行无后方,无补给的孤军苦战付出了多达46万的战场牺牲。这也是为什么关东军前后在东北进行了十九次大讨伐的原因!东北大地抗战14年间枪声从未中断。

东北军抗战初期参加的著名战斗

东北军作为主力进行了六年局部抗战之后,1937年终于迎来全国同仇敌忾的全面抗战,此后东北军战则当先,退则垫后,通读东北军军史,相关战绩比比皆是,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战绩如下: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带着皮帽子的东北军

西安事变后在周恩来的调解下,东北军接受了蒋介石的东调方案,改编为6个军(49、51、53、57、67、骑兵第2军),共13个师(115、120和129三个师的番号给了八路军),开赴豫皖地区,准备抗击日军。

49军参加了淞沪会战,49军是东北军最精锐部队之一。在徐家桥、界碑、枫泾一线布防,其105师在1937年11月2日主动出击,将阵地前推至姚宝、江桥一线,取得初战胜利,四天后日军反扑,105师“六二六团团长顾惠权阵亡,第一营伤亡过半”,依然顽强守住了阵地。109师与在杭州湾登陆的日军激战两天,四名团长三人牺牲,营长战死三分之二,士兵牺牲殆尽。

1938年8月,67军在河北大城迎战来犯的日军第6师团,血战十天,击沉日军汽艇五艘。11月初,67军增援上海,轻装向淞江冒雨急进,其107师与日军13师团遭遇,日军“伤亡约五六百名”,319旅旅长吴骞重伤,321旅旅长朱之荣牺牲。108师在30号桥附近与日军战斗,322旅旅长刘启文阵亡。67军在淞沪与日军激战半个月,全军死战不退。中将军长吴克仁和五名少将壮烈殉国,重伤师长旅长各一名。完成任务后撤离,全军剩下不到六分之一。军长吴克仁是抗战中第一位殉国的中将军长,参谋长吴桐岗和8名团长牺牲,营连级军官以士兵更是无法统计。57军112师参加了淞沪战役和江阴阻击战,退到南京后在城北沿长江一线阻击日军,副师长李兰池率队冲杀,在南京太平门附近壮烈牺牲。在台儿庄战役中,57军333旅奉命前往临沂增援庞炳勋部,该旅坚守东西马甸,血战15昼夜,攻克日军三个据点,“伤亡官兵一千零四人”,有的营只剩十几人,连级军官全部伤亡,没有让日军前进一步!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57军两个师分别进行了靖杨之战和江阴保卫战,一路沿途掩护会战主力撤离,112师师长霍守义重伤,完成任务后112师残部4000余人奉调参加了最惨烈的南京保卫战,坚守太平门阵地直至最后一刻,副师长李兰池亲率卫队反复搏杀,中弹殉国,全师仅剩5人幸存,111师坚守扬州国军退路,大部阵亡,此战57军作为东北军主力之一几乎全军覆没。余部撤到江苏整补,由于67军打光后番号撤销,补充兵员竟然是67军的部分残部。劫后余生,兄弟聚首整军再战。不退一步!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淮河阻击战,51军于学忠部奉命坚守淮河,由于桂系31军的节节败退连续丢失蚌埠和凤阳,51军仓促间沿淮河北岸一线展开,战线长达百余里,与日军第13和第10师团展开血战。日军13师团配属了重炮联队给51军造成了极大伤亡,各部均损失近半,1938年2月11日,日军集中两个师团兵力在飞机和野战山炮群的掩护下从临淮关和小蚌埠强渡淮河,51军阵地被多处突破,伤亡惨重,防线告急。此时于学忠带领两个师长于阵前督战,并决定趁日军过河立足未稳展开反冲锋,发挥东北军较强的反步兵作战能力,展开白刃战,战场上双方三千余人绞杀在一起,日军遭受突然攻击仓促应战最终败退。凌晨两点,51军趁势发起全面反击夺回阵地。战至当晚伤亡惨重的51军得到了张自忠59军急援,合力反击后才撤下休整。此战51军歼敌3000余人,成为安徽抗战中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随着台儿庄战役的进行北线吃紧,于学忠又奉调率领51军转进北线阻敌南犯。保障了台儿庄战役的最终胜利,随着徐州会战战事恶化,最后51军又奉命掩护六十万大军撤离,全军被截为数段身陷重围,51军从军到团的各级指挥部,皆靠前指挥,前出接敌!51军在日军轰炸机和重炮群的打击下,以接敌近战的战术,数次歼灭渡河日军,337旅旅长窦光殿亲率部队发起白刃冲锋,一举消灭400多名日军。在小蚌埠的反复争夺中,339旅伤亡惨重,但决不后退,白刃肉搏战长达3小时,淮河水被染成红色!51军战史描述:“是时官兵不眠不食达两昼夜,与敌肉搏多在十次以上,士兵伤亡二千余员,官长伤亡七十余员。致各部队掌握困难。加以夜间反复白刃冲锋,遂成混战状态……”于学忠率部转战最终胜利突围,全军收拢后伤亡万余人!

51军

除了以上三个大型战役之外,东北军还进行了盐城保卫战,连云港保卫战,临沂保卫战,绥远抗战,一、二次长沙会战,武汉会战,滇西反击战强渡怒江,攻克高黎贡山,血战腾冲攻克龙陵打通中印交通线。51.57两个军是国军第一支开赴敌后作战的部队,51军114师为全军挺进山东敌后开路,折损大半。开辟了鲁苏游击战区,进行了五年艰苦的山东和江苏敌后作战。当然这并不仅仅是一份殊荣,更多的是国民政府蒋介石对发动了西安事变的东北军额外的“照顾”,为了生存和避免遭到排挤,东北军忍辱负重挺进艰苦的敌后战场,竟然也有远离手足相残的生存之忧。

2008年我从黑龙江赴云南腾冲祭奠远征军的先烈

在51军的顽强阻击下,日军被迫退回淮河右岸,51军6000多人壮烈牺牲。后来,51军为掩护五战区部队后撤,负责殿后阻击,在陶墩、贾家埠和禹王山与日军血战,先后与之交战的日军有三个师团4万人,4名旅长死伤3人,团长死伤7人,部队减员一半!七七事变后,53军归属第一战区,1938年初撤至山西晋城一带,暂归朱德指挥,后来奉命东渡黄河进至河南,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承受了重大牺牲。1943年,被编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参与滇西反攻。

1944年5月,53军渡过怒江,攻击日军据险而守的高黎贡山南斋公房阵地,116师以一个团的兵力正面佯攻,主力翻越险峻的山路迂回敌后,日军大惊,逃窜至江苴街,此地旋即又被53军130师攻克,进抵腾冲城下,并一举攻下了城外的高地来凤山。

2008年我从黑龙江赴云南腾冲祭奠远征军的先烈

9月初,53军向腾冲东半城发起攻击,采用步、炮、工兵联合的战法,炸塌了数处城垣,将日军压缩于城内。逐屋争夺的巷战十分惨烈,日军作困兽之斗,但最终被聚歼于东城门楼,“日军混合旅团全部被我歼灭。旅团长藏仲(重)康美亦被击毙在东城门楼附近……敌遗尸遍地,臭味远达数里。”

2008年我从黑龙江赴云南腾冲祭奠远征军的先烈

腾冲成为抗战中国收复的第一座城市,东北军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国土上,洒下了自己的鲜血!

由于在滇西反击中立下的战功,53军得到了进入越南,在河内受降的荣誉。1946年3月,法军在海防登陆,欲重占越南,在53军130师的反击下狼狈逃窜。到1945年为止,东北军将领共获得青天白日勋章34枚,其中因抗战得到了28枚,是各地方军中最多的——东北军不仅不是不抵抗,而且是打满全场,功勋卓著的抗日铁军!

2008年我从黑龙江赴云南腾冲祭奠远征军的先烈

东北军抗战——牺牲

国军抗战共牺牲110多名高级将领(不含追授和病亡),其中东北军将领达24人,占比竟然达到近四分之一,这个数字的背后说明了一个问题,作战环境之艰难和作战任务之艰巨。如此大的阵亡数据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诠释。一场淞沪会战东北军阵亡五个将军,12个团长,鲁苏战区51军就累计阵亡7个将军,国军300多个师级部队如此艰苦作战的有几个?34枚青天白日勋章的背后都是斑斑血泪。

东北军抗日战争史研究

如下一组数据更令人痛彻心扉

东北军关内和关外总数接近40万人(这个数字包括了后来转入关内的义勇军15万余部和收编的地方杂牌武装和入伍的流亡爱国青年),至抗日战争胜利仅余七万余人幸存。(《东北军抗日战争史研究》第九页)

抗日战争中英勇就义的东北军将领有:

韩家麟

韩家麟(1898-1932)是一位国民党东北军少将,号述彭,吉林梨树人,祖籍山东。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江桥抗战,打响抗日第一枪,1932年在黑龙江庆安与日寇作战时,壮烈牺牲,终年34岁,牺牲时任黑龙江抗日义勇军总参议。几乎是中国牺牲的第一个抗日将军。

庞泰峰

庞泰峰:1905年生于辽宁抚顺,曾任63军少将参谋处长,后任91师272旅少将副旅长,1937年10月12日在河北宁晋县作战中与敌肉搏时负伤自戕殉国。

邓玉琢

邓玉琢:1896年生于辽宁丹东,东北军67军107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11月7日在淞沪大战中以身殉国。

刘启文

刘启文:1899年生于河南南阳,东北军67军108师322旅少将旅长,1937年11月8日在淞沪大战中以身殉国。

吴克仁

吴克仁:1894年生于黑龙江宁安县,东北军67军中将军长,1937年11月9日在上淞沪大战中以身殉国。是继郝梦龄之后第二位殉国的军长,指挥全军在松江城阻击日军第6,18和114师团血战不退,全军覆没。

遗憾没能找到吴桐岗英烈肖像

吴桐岗:生年不详,辽宁沈阳人,东北军67军少将参谋长,1937年11月7日在上海松江战斗中和军长吴克仁同时以身殉国。

李兰池

李兰池:1898年生于辽宁锦西,东北军57军112师336旅少将副师长,1937年12月11日在南京保卫战中率部坚守阵地,亲自率队冲锋展开白刃战,中弹殉国

刘震东

刘震东:1893年生于山东沂水,东北军总部中将主任参事,第五战区高参兼第二路游击司令。1938年2月23日在山东莒县城墙督战时,被日军击中头部,身亡殉国。后被追赠中将军衔。

扈先梅

扈先梅:1895年生于河南安阳,东北军51军114师340旅少将旅长,1938年4月在台儿庄战役中殉国。

遗憾没能找到江惟仁英烈肖像

江惟仁:1885年生于安徽庐江,东北军108师少将师长,1938年4月由家中返回部队途中与日军骑兵遭遇,激战中阵亡。

刘桂五

刘桂五:1902年生于辽宁朝阳,东北军骑兵六师少将师长,追随马占山抗日挺进敌后,1938年4月22日在内蒙古武川县和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认陆军中将。

王锡山

王锡山:1902年生于辽宁凤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91师少将副师长兼271旅旅长。1938年冬在江西德安于日军作战中阵亡.

唐聚五

唐聚五:1898年生于黑龙江双城,军委会北平分会少将参议,后担任东北游击司令,1939年5月16日在河北迁安与日军作战中阵亡。

方叔洪

方叔洪:1936年生于济南,东北军51军114师少将师长,1939年6月在山东冯家场战斗中阵亡。

武汉卿

武汉卿:1890年生于北京,东北军中将参议,忠义救国军第十路军总司令,1939年8月在河北安次均口村于日军作战中阵亡

遗憾没能找到赵绍宗英烈肖像

赵绍宗:1907年生于河北平乡,东北军53军116师师长,1940年3月长沙会战中阵亡。

朱鸿勋

朱鸿勋:1899年生于吉林农安,东北军53军副军长兼130师长,1941年1月湖南藕池口作战中奋战七个昼夜阵亡。追认中将

遗憾没能找到姜宝德英烈肖像

姜宝德:1893年生于辽宁营口。东北军107师副师长,1942年临川保卫战中,外无援兵,粮食无法外运,忧虑万分,手下兵士无几,身着将服用配枪自杀殉国,追认陆军中将。

张少舫

张少舫:1905年生于江西瑞金,东北军113师少将参谋长,1943年2月在山东安丘城顶山战斗中阵亡。

遗憾没能找到黄德兴英烈肖像

黄德兴:1903年生于辽宁西丰,东北军51军113师师长,曾参加保卫淮河及徐州大会战(包括台儿庄战役)1943年7月4日率部穿越津浦铁路封锁线时牺牲。

遗憾没能找到江春炎英烈肖像

江春炎:生年不详,籍贯不详,东北军51军114师少将参谋长,与黄德兴师长同时阵亡。

卢广伟

卢广伟:1903年生于辽宁凤城,东北军49军105师315旅少将旅长,在河南颍上指挥部遭敌机轰炸阵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名录

以上英烈皆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名录。永世长存!!!

这20多位东北军殉国将领有中将3人,追认中将3人,少将17人。

青天白日勋章的颁授对象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有功军职人员。其等级仅次于国光勋章(获得者仅蒋介石,傅作义)。

截至1945年抗战结束:

东北军一共获得了34枚青天白日章,其中6枚是抗战以前中东路事件抗俄所得,

西北军获得总数为:25枚

晋绥军获得总数为:共计:6枚

桂系获得总数为:(103.106.156)(李宗仁,白崇禧,李品仙)共计:3枚

四川籍获得总数为:饶少伟,萧毅肃,汪匣峰,徐堪,张群,共计5枚(除饶少伟外均属国民政府嫡系军)则川军实际获勋数量为饶少伟1枚。

滇军获得总数为:田震南(台儿庄战役)共计:1枚

黔军获得总数为:(授勋时均实际位列中央军序列,但仍属黔军出身)共计5枚

东北军飞行员高志航首开击落日机纪录,牺牲于日军空袭

沪松战役我东北军战损比例最高,东北军负责殿后、任务艰巨;前期空战,东北飞行员牺牲最为惨烈,空军四天王三位东北人,南京空战战死飞行员一半是东北人。

抗战14年,东北军民的牺牲功绩得到国共双方一致承认、赞许!

抗战中的东北军,由于失去了首脑和兵源地,越打越少,逐渐分化,一部分被不断“中央化”,完全听命于蒋介石,后来除小部分起义外,基本上在解放战争中被消耗殆尽。另一部分则投向共产党一方,在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出身东北军的将领有22名

他们是:

吕正操

吕正操

上将1人:吕正操开国上将(毕业于东北讲武堂,曾任张学良副官,抗战中加入八路军)

万毅

万毅

开国中将(东北讲武堂毕业,东北军111师代师长,后为八路军滨海支队支队长,解放军42军军长,炮兵第一副司令员)

张学思

张学思是张学良的亲弟弟,又是解放军的海军少将

少将20人:

解方

解方(1908年—1984年4月9日),原名解如川,字沛然,生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193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参加东北军,曾任参谋、副旅长、师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

贾陶

贾陶(1909年5月28日-1976年10月22日),早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炮兵科,是东北军军官中较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战士之一。在外敌入侵、民族危难的时刻,他怀着一颗爱国卫民、抗日复土的赤胆忠心,奋然冲杀在抗日斗争的第一线,为促进东北军放弃内战、逼蒋抗日,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直至逝世,他一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和高等军事院校、炮兵研究院的领导职务,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我军炮兵的创建和发展,贡献了全部力量。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沙克

沙克(1907—1994)辽宁省丹东市人。一九二七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曾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六四七团团部副官,连长,第六九一团团部副官,代营长。

封永顺

封永顺(1911年12月1日-1996年),曾用名封乃修。生于河北省大兴县龙头村(今属北京)1927年参加东北军,先后任东北军第647、第691团军械长。1930年10月毕业于东北军讲武堂。1936年参加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任组织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赵东寰

赵东寰(1907年-2002年),辽宁人,1936年“西安事变”时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中南军区人民武装部第一副部长,华南军政干校校长、军委军事建筑部副部长、军委特种工程指挥部参谋长等职,为人民工兵的教育事业,为中国国防科研试验基地和人防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于权伸

于权伸(1904.1—1973.11.2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建安镇香泉村人。在军旅生涯中,先后任东北军排长、连长,晋察冀中军区人民自卫军大队长、团长,八路军第3纵队第八支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华北军区二0九师师长等职。先后参加了沈阳“五卅”爱国运动、高阳城战斗、百团大战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远省军区参谋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夏季进攻战役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3年11月24日,病逝于北京军区总医院,享年69岁。

赵承金

赵承金(1901年-1989年10月2日)辽宁省海城县人,出生,满族。1930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1937年参加东北军,他是吕正操小樵易帜的3员干将之一。赵承金历任冀中人民自卫军1团团长、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南进支队司令员。1989年10月,赵承金病逝,终年88岁。

高存信

高存信(1915—1996)辽宁开原市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任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司令,解放后任炮兵学院副院长、院长。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陆军少将军衔。

徐明

徐明(1916年-1985年3月30日),原名徐锐,黑龙江省阿城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国防科工委某试验训练基地原司令员。

宋学飞

宋学飞1904—1970)河北省易县人。一九二六年人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参加东北军。一九三七年参加河北易县抗日救国军,任参谋长。一九三八年编入八路军。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游击第三支队参谋长,晋察冀军

区第一军分区独立支队参谋长,第二十五团团长,第一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兼宣化市卫戍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七旅副旅长兼参谋长,第八旅副旅长兼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副参谋长、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参谋长,西海岸指挥部副参谋长,河北省军区第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

金振钟

金振钟(1914—1992)辽宁省海城县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平西国民抗日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平西国民抗日军第三总队副总队长,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二总队副总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第六军分区军政学校教务主任,第三军分区教导大队军教主任,独立第四团政治委员、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游击军参谋长,冀晋军区司令部作教科科长,第十六军分区十二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独立旅副旅长,辽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辽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五十军一四九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学员班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总后勤部营房部部长。

张志毅

张志毅(1912(壬子年).07—1997),男,辽宁省台安县达牛镇赵荒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少将军衔。张德江之父。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牡丹江炮兵第一训练基地司令员,第四炮兵学校校长兼书记,中南军区炮兵参谋长,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副司令员、顾问。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张志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组建及发展壮大作出杰出贡献,被称为“炮兵鼻祖”。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杰出指挥员。

杨有山

杨有山(1906年-1983年)1925年参加东北军,历任班长、排长。1928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4旅25团排长、连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历任陕北公学军事教员、军事主任教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教导队队长、第一支队副参谋长、1团参谋长、第3区队区队长、冀察军区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2纵5旅副旅长、军政大学大队长、华北军区叁兵团参谋处处长,第二十兵团66军196师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平津、太原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66军196师长。回国后,任第6高级步兵学校校长、第31步兵学校校长。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部军事训练处处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罗文

罗文:1933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东北青年解放社”,日本东京大学经济系肄业。1935年参加东北军。1938年3月奔赴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3年4月,冀中军区进行整编,罗文任第十七团参谋长。随后又奉命到冀东青龙、绥中、凌源一带武装开辟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罗文被任命为凌青绥联合县工委委员,同时担任第七区队队长。不久,担任工委书记的刘光路调走,罗文担任联合县工委书记和七区队政委。罗文带领部队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首先在凌源、建昌一带开辟根据地。

1943年到1944年上半年,凌青绥军民在县工委和罗文的领导下,把敌人修筑的“人圈”全部破坏掉,使无人区变成抗日游击区。

1945年8月8月,苏联对日本宣战。罗文带领十六军分区北进先遣队出长城,在绥中与苏军接头,掌握了苏军的战略意图。他迅速将此重要情报报告上级,这对以后党中央适时作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罗文又随部队东进沈阳,在与苏军联络,接管伪政权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9月,参加了辽沈战役,他所在的五纵队担负阻击新立屯以北地区廖耀湘西进兵团的任务。在辽西围歼战中,俘敌2万余人,活捉敌兵团司令廖耀湘。东北全境解放后,罗文随军入关作战,参加了平津战役。

建国后,罗文一直在解放军后勤部队工作。1951年6月,罗文入朝鲜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参谋处长、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参谋长。先后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祖国解放战争军功章。

1953年罗文回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部长。参加了西藏平叛、福建前线紧急备战和援越抗美等军事行动。

1955年9月,罗文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1996年10月29日,在北京逝世。

纪亭榭

纪亭榭(公元1912~2009.12.7)黑龙江东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聂荣臻。曾任晋察冀军区团长。1939年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后任察哈尔军区分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旅长、华北军区副师长。参加了大龙华战斗和平津、太原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师长。后任海军航空兵部副参谋长、参谋长。1964年晋为少将。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管松涛

管松涛,山东巨野人,原名之山。1921年,19岁的管松涛参加东北军,历任士兵、班长、排长,1927年任连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入南京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49军炮兵营连长,参加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任东北军57军少校副团长,参加徐州、扬州对日作战。1938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管松涛参与万毅组织的捕捉东北军57军军长的行动,行动失败后,管松涛被监视,强行送于学忠部受训。管松涛于途中逃脱,参加八路军。任滨海军区独立旅参谋长。1943年任滨海支队参谋长,参与开辟海陵县抗日根据地,甲子山战斗。解放战争进入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7纵20旅旅长。1946年任辽宁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叁下江南战役。当敌军大举进攻临江时,他率领两个团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牵制了敌3个师和两个交警总队。1947年参加围困长春、解放沈阳。1948年任第四野战军40军153师师长。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因病休养.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38军参谋长,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获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炮兵学校副校长、高级炮兵学校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6年病逝。

郭维城

郭维城(1912年8月21日-1995年1月1日),奉天义州(今辽宁义县)人,满族,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学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历任八路军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齐齐哈尔护路军司令员兼铁路局局长,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司令员,铁道部副部长、部长等职。

王振乾

王振乾(1914—2005),又名王维平;辽宁省沈阳市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野战军五十军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国防科委第六研究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北京航空学院党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顾问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江潮

江潮(1917—1996)河北定县人。1934年参加东北军,抗日战争期间任57军排长、连长。1938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1940年初参加共产党,1941年任海陵独立团营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二师六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六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二师参谋长,第四野战军38军司令部参谋处长,解放军113师副师长、师长。

抗美援朝时期任志愿军38军113师师长,回国后任38军副参谋长,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炮兵教授会主任、合同战术教研室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西藏军区(大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副校长(正兵团)。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朝鲜政府颁发的一级自由独立、二级国旗勋章各一枚。1996年因病在南京逝世,安葬于雨花台功德园。

抗美援朝38军血战松骨峰

万毅带领111师一部在1942年参加八路军,改编为滨海支队和东北挺进纵队,打回东北老家。这支部队后来被编入38军,在朝鲜战场的松骨峰战役中与美军血战,打出了志愿军的威名。

二十万东北将士打满抗战全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他们把每一滴血都洒满祖国山川!




1931年9月18日是中国的国耻日。日本关东军发动9.18事变,张学良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30万东北军不战而逃。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东北军再次临阵脱逃。中央军与西北军全力抵抗,才阻止了日军进入长城。

东北军激起全国人民极大愤怒,在社会各界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免去张学良职务,安排他到美国考察。东北军也被打散,分编入其他部队。

然而东北军不抗日,不代表东北不抗日。

一些未入关的爱国官兵,改称抗日自卫军,拒绝执行不抵抗政策,组织了不少抗日战役。有马占山领导打响抗日第一战的江桥抗战,随后抗日自卫军22旅662团团长赵毅,策划双城堡阻击战,李杜、冯占海领导的哈尔滨保卫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与此同时,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迅速成立。已入关的东北各界爱国人士,也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积极筹集钱粮,支持义勇军抗日。各地东北义勇军总数最高达到50万,东北抗战风起云涌。他们付出极大牺牲,也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据日本关东军自己公布的资料,1931年至1934年,在东北战死的关东军达到2.7万人。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满洲今日对日本人来说,没有一条街道是安全的。”新中国的国歌,就是东北义勇军的军歌。所以千万别说东北不抗日的傻话。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分编为一、二、三路军,一路军总司令司令杨靖宇,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抗联的游击战争,对日军形成重要牵制,有力支援了全国的正面抗日战场。毛主席就不断对东北义勇军和抗联做出极高评价,建国后他又要求党必须承认,东北义勇军和抗联的光荣斗争历史。

而入关的东北军广大将士思念故乡,强烈要求打回老家去。1935年,执意内战的蒋介石却命令16万东北军“剿共”。在与红军的战斗中,红军齐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千万东北将士泪流满面。东北将士们厌倦内战,要求抗日的呼声汹涌澎湃。

内心有着强烈爱国思想的张学良,面对蒋介石不断的蚕食分化瓦解东北军,也深感如不改变,将全军覆没,永无回乡之日。于是开始拒绝蒋介石的内战要求,通过东北义勇军爱国将领李杜、杜重远,与中共取得联系,达成结成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共识。并在东北军内部统一宣传坚定抗日思想。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坐镇西安,再次要求东北军“围剿”红军。12日在与张学良谈话时,两人发生激烈冲突,当晚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实行兵谏,蒋介石被迫接受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在此事件中居功至伟,统一战线是国家能坚持八年抗战的基础,否则国家陷于内耗,战胜侵略者毫无希望。中国战线一旦失陷,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就会发生巨变。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被完全打散重编。张学良身陷囹圄,仍不忘初心,多次致书东北军各将领,要求他们不惜代价,坚决抗日,洗刷耻辱。

七七事变爆发,东北军开赴全国各战场,参与抗战。其中49军、57军、67军参与淞沪大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遭受重大牺牲。51军参与了台儿庄战役,53军奔赴缅甸对日作战。无数将领士兵壮烈牺牲。由于蒋介石刻意打压,一些东北军开始独立抗日,也有很多将领加入中国共产党,比较著名的将领就有吕正操、万毅、张学思等将领,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将军。

东北军知耻而后勇,依然是中国的好儿郎。而整个东北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他们是英雄的战士,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众所周知,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就是田汉、聂耳为当时的东北义勇军所写的抗战歌曲,这首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也是东北人民抗战的真实写照。

中华民族抗战史对东北抗战的定义是“时间最长,条件最恶劣,牺牲最大”。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各阶层群众和抗日志士纷纷揭竿而起加入抗日大军,他们被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这是一支民间抗日武装,武器主要是轻武器加大刀长矛。在两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到50万人,同日、伪军战斗约3000次的。因缺乏统一领导,被敌人逐个击破。1933年,东北义勇军一部分退往关内或苏联,一部分加入我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还有一部分退入深山老林坚持游击。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贡献

1932年后,中共在东北先后建立起十多支抗日游击队,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等人的名义联合发表东北抗日联军宣言,成立东北抗联。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英勇抗战,转战于深山老林同日军进行殊死斗争。1935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2团在珠河县被日、伪军包围,政委赵一曼负重伤后被俘,受尽折磨后于1936年8月2日英勇就义。1938年以后,日本对抗联进行了残酷的清缴及分化瓦解等,东北抗联队伍锐减。1939年,抗联被迫转移到冰天雪地林海雪原,4万人武装仅剩1万余人。

1938年10月,抗联第2路军在林口县乌斯浑河渡口与日军遭遇,第5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等8名女战士为掩护部队撤退,被日军包围,在子弹打光后决然跳入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壮烈殉国。1940年2月,转战数月的抗联第1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被日军包围,身负重伤、宁死不屈、壮烈殉国。1942年2月,东北抗联第2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在攻打梧桐河战斗中被叛徒刘德山打成重伤,被俘后坚贞不屈,壮烈牺牲。抗战以来,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对全国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学良东北军的抗战贡献

1933年元旦,日军向山海关进攻。张学良为洗刷不抵抗的耻辱,命东北军爱国将领何柱国所部守军奋起反击。由于实力悬殊,经过3昼夜的激烈战斗,2个营的将士壮烈殉国,山海关失陷。日军很快转向进攻热河、察哈尔省一带,东北军将领汤玉麟弃城而逃。张学良辞职,由何应钦兼代北平军分会委员长。

入关的24万东北军,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改编为第49、51、53、57、67五精锐军和两个骑兵军,骑兵军2军师长刘桂五追随马占山抗战,多次给日军重创,后负伤身陷重围,为不拖累战友而自尽殉国,首级被日军割下。被改编的其它部队转战华北战场,随后参加了长城抗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连云港保卫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及滇西反攻作战。其中63军冯占海部参加万家岭大捷。

东北人民对抗战有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东北军、义勇军及抗联,十四年抗战累计牺牲100万人。在淞沪会战阵亡的80多个空军飞行员中,辽宁籍飞行员43人。国民政府共颁发173枚青天白日勋章,东北获得34枚。东北军在抗战中阵亡23名少将以上将领。第一批中华抗战英烈300人中,东北籍抗战英烈30人;第二批中华抗战英烈600人中,东北军和义勇军及抗联人数达106人。咱们实事求是,不吹不黑,虽然东北军曾有不抵抗之名,但不能因此而抹杀东北人民为抗战所做出的的贡献。




九一八后,30余万东北军撤走,关东军满以为东北可以传檄而定,然而日本人忽略了一点,东北老爷们的血性。

政府军虽然大部撤走,但有血性的东北爷们还在,他们能让你舒舒服服的占领东北,各地百姓就这么揭竿而起,组织抗日救国义勇军、自卫军、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等等,就连啸聚山林的胡子也加入了抗日的队伍,一时间还成了抗战主力。

自1931年九一八至1932年夏天,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涌现出马占山、李杜、杨靖宇、赵尚志、唐聚伍、邓铁梅、苗可秀、冯占海、王德林、苏炳文、张殿九等诸多英雄,他们有的是原东北军将领,有的一年前还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有的曾就是啸聚山林的胡子。

可就这些人,当国家、民族陷入危难之际,当官的靠不住,那咱老百姓就挺身而出,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

据有关数据统计,不足一年的时间,东北三省义勇军总兵力就达到50余万,他们用原始的武器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不到一年时间,就打死关东军4163名。

4163名对庞大的关东军好像不算什么,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才是义勇军发轫之初不到一年的战绩,那时候没有武器支援,没有有效的组织,一个个或联合或分散,仅凭一腔热血,大部各自为战。

直到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整合成条件最苦,坚持抗战时间最长的东北抗联,东北抗联无疑成了东北抗日的中坚力量,看看抗联的战绩。

东北抗联1935年正式成立,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的时候才有4万余人,可就这4万余人,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日伪军的伤亡人数是:1931至1937年抗联歼敌103500人;1937至1945年歼敌82700人,两者合计186200人。

牵制日军兵力:1937年20万,1940年40万,1941年为76万……

仅此一斑,可窥全豹。

你即便占了沈阳、长春,东北爷们照样不服,照样以无畏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战斗。

九一八后,东北军是撤走了,可东北老爷们呢,小日本敢侵占我的家园,拿起武器就跟你干,哪怕死也要溅你一身热血,这就是不屈的中国人,于是打到最后,就连日本也开始哀叹:吞掉东北,就好像吞掉了一颗炸弹。

为什么会这么说?

十四年没有征服东北人的斗志,怒火就这样压抑着,压抑着,到合适的时间就一定会爆发,那时候的能量,一定是不可阻挡的。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