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3 16:09:27 条浏览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在迷茫中坚定执着地前行,才会有希望的惊喜。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
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世间万物总不能摆脱消亡,但是同时又会有新生命的诞生,表达一种欣慰的情感。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教人应当有奉献自己,服务他人而且默默无闻的精神。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自然万物包括人都是分分合合,不必难过,可是你不是他,怎知别人的痛苦。表达无奈时的
内心感受。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表达一种历尽艰难险阻后取得成功的骄傲情感,告诉人们成功的韵味,从而激励世人。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实践出真知。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懂了
就知道了~
坐地日行八万里,遥天巡看一千河!
推荐你看二程的诗,他们本来就是理学大师,他们的诗就是这种风格。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过杨万里很是排斥这种诗体,他在他的诗论中提到诗要“去文,去理,去意”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五、天下为公
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意表达了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观点、事物是联系的、相互依存发展等哲学观点。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太多了。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我与云俱东。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诗富含哲理的诗句居多。
原道下岒便无难赚得人们空欢喜身在万山围子中一山放过一山拦。困难乃人生常态、调整自己战胜疫情。
1、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诗以抒情为主,也有叙事歌曲,以激动人的感情。有强烈强烈的感情,浪漫的情绪。宋诗多说理,词句平易而说理精辟,引发人智慧。唐诗尚多比兴,多寄托。兴寄深微,含蓄不尽,因而浑厚。宋诗说理曲折达意。高者沉潜深刻,浅者有太说尽之病,近于散文。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只要心里有阳光,世界就不会黑暗,有什么烦恼的?站高一点,看远一点。”
题西林壁
苏轼
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中,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首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苏轼)、八阵图(杜甫)、观书有感(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