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10:04:00 条浏览
礼之用,和为贵。和,许多人理解为和平,和谐,是片面的。此处的礼,是礼仪和举行礼仪时的礼乐。演奏礼乐要合拍,最重要的是礼乐分等级,不可越级使用。越级了,孔子骂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礼”先是一种文化,再是一种制度。
这个最早是周公姬旦创出来的,后来被孔子发扬和推行。
“礼”就是等级的划分,就像后来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就是君,他能做的事,你臣子不能做,父就是父,父亲能做的事,你当儿子的就不能做。
简单来说,就是: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
这就是礼。
“礼”的核心观念就是:等级。
这也是儒家思想里面最糟糕的东西:“仁爱”,强调人是不平等的。
这个等级就叫做“伦”,阐述这个的原理的就叫做“伦理”,表现伦理法则的叫“礼法”,表现伦理原则的制度就叫做“礼制”,表现伦理情感的就叫做:“仁爱”。
这就是“礼”,也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人人都应该平等,你这样分三六九等,那么这么统治又怎么能行呢?
这一点周公也看出来了。
于是就有了“乐”。
那什么是“乐”呢?
欢迎继续关注:“有条可待”。
当然这么有水平的话不是我目前能说出来的,这是百家讲坛里易中天前辈说的,我只是稍作修改。
有兴趣的可以去听易中天的百家讲坛之先秦诸子百家。
礼,是道德的规范,教人尊敬人,礼应遵循以和为贵,礼,也是用来约束身心,让我们行为能够有节制,符合道德规范,孔子说:在上位的人落实礼,那么老百姓没有不敬畏的。我们每个人若存心恭敬行事没有过失,对人尊敬而有礼貌,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都在按照礼的规矩在行事。每个人能够依礼来做事,那么犯上做作乱的事情一定不会去做,礼是修身处事的关键,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大根大本。
礼,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制度。孔子感叹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是指周的制度已经被人改过,不存在了,搞坏了,要修复。如:朝礼、葬礼、乐礼、祀礼等等。
礼本身原本是:行于内称为“理”,行于外称为“礼”。
当用于人际交往交际时,又成为一个双方交际时“契约”履行的进程式。从而有“礼尚往来”的说词说法。最突出的是大礼的婚姻式,即,拜天拜地拜父母的仪程完成称为“礼”成,也就是约制完成是礼成。
再为大事丧守规则完为称礼法成。
次为迎来送往的宾客接待仪程的完成为礼仪成。
次为早请示晚汇报的告父母与上司或友明及相处者为礼节成。
次为见遇时互打招呼一下为礼貌。
而过程的各个进程上的先后次序.用械规格等规模为礼数。
见遇时有携带品奉送为礼物。接受礼物返还一半为回礼。
受到礼待遇回敬为懂礼知礼。
可礼与回敬礼为有礼。也就是一个往与返过程完整完成。
因,有来无往,非礼也。
劣俗化后变为奴隶主可无礼,奴才必须礼的奴隶式礼现象了。且沿习至今呈上级无礼,下级须礼式了。
赞议一下,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一、含义: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二、标准: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2、服饰: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3、言谈: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扩展资料:
礼的四个原则
1、“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2、“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3、“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4、“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对方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中国古代的礼有两层含义: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则;二是具体的礼仪形式。也就是“本”和“文”两个方面。本是指礼的精神和原则,文是指仪节。比如婚礼有一套礼节和仪式,同时还有“同姓不婚”、“聘则为妻”等精神原则,这比仪节范围要广泛得多。作为抽象的精神原则的礼,寓于具体的礼仪形式之中,具体的礼仪形式以抽象的精神原则为指导。
西周的礼制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所谓“亲亲”,就是要求在家庭范围内,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人人都按自己的身份行事。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家庭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所谓“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君臣、上下、贵贱等应格守名分,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一切臣民都应以君主为中心,即所谓“尊尊君为首”。尊尊为忠,亲亲为孝,这说明维护王权与父权是礼的核心。而且,忠高于孝,国重于家。亲亲与尊尊的一致性,表现了族权与王权的统一,伦理与政治的统一。
因为礼是周朝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所以内容极其广泛,大到包括国家的根本法,小到遍及待人接物等生活细节,几乎整个上层社会的领域都在它的支配下。《礼记·札运》说:“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关于西周时期的札的分类,有“五礼”、“六礼”、“九礼”等名目,其实内容都一样,即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要追根溯源的话,可以一直寻踪到远古时期,下面我将以时间为纬度,来讲述不同时期的礼的诞生与作用,并且看看礼是如何由一个简单的原生形态逐步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的。
礼最早应该诞生于原始部落时期,而它这个时期的作用只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姿态要求而已,并没有更多等级上的区别。《说文解字》上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可见早期的礼并无后世的等级制度上对伦理道德的要求,而其作用仅仅只是服务于宗教祭祀,这是它的雏形。
后来呢,人类开始演化出阶层社会,等级之分出现了,这时的“礼”也开始与时俱进,限制了不符合阶层等级要求的人进行祭祀,把这个权限收缩到拥有特权的人的手上。这时的礼就产生了另一个作用,划分和区别阶层人物的祭祀权。开始有了比较初级的身份制度。
在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后,“礼”开始进一步演化,逐步开始加入道德元素。譬如在孔子之前就有“夏礼”、“商礼”、“周礼”。这时期的“礼”已经开始从变成统治者控制天下的工具这个方向演进了,因为它开始制定了道德规范,并且设计了一整套服务于统治阶层的典章制度。夏、商、周三代礼制因革相沿,直到“周公制礼”才终集其大成,礼制已相当完善,就连孔子都直呼“郁郁呼文哉”~宣称“吾从周”,并一生都为复兴周礼而奔走。
“礼”在这时期基本已成型,接下来的演化路线只是在这套模式下进行完善和规则细分而已。
譬如孔子,他的思想体系中是和“仁”分不开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他大力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则更进一步,写下了《礼论》,论证了“礼”的发展历史和社会作用,核心内容就是他认为通过“礼”,可以让社会上的每个人在贵贱、贫富、长幼等等级制度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礼”是作为一个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来影响中国人的素质修行的,并且它的一个主要意义就是维护社会稳定。一个稳定的、高效的国家形式,必须通过建立秩序和规则来治理。皇帝管理三公,三公统领百官,百官治理百姓,家长管理家庭,长子继承家业等等……都是有一套固定准则的,像大脑指挥四肢一样,逐层推进。一层层下达的规章秩序就需要通过礼来维系。
“礼”约定了每个层级的人所需负的职责,以及规范了社会的道德规范,而礼亦与古代法律有着深厚的渊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一下:礼的主要作用是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有了礼,社会就趋向稳定而避免动荡,因为一切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则了,大家按统一的规则来办事自然会减少分歧,减少争端,统治者也可以通过礼来控制其治下之人,达到其治理目的。
以上仅为个人浅见,如有错误,还望指正。
中国素称是“礼仪”之邦,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一种礼节和仪式,是道德行为的规范。礼仪一词出自《诗•小雅》:献酬交错,礼仪卒度。
最早的礼仪是祭礼,最后扩展到人,特别是《仪礼》、《礼记》、《周礼》三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例如:“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周礼•春宫》)“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史记•礼书》)
礼,对个人来讲是一种礼节,如在行为上古人向长辈行跪拜礼,女子见到人行的万福礼。在语言上问人姓氏“贵姓”,称对方父亲“令尊”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在行为上见到人用握手来表达一种热情和尊重。在语言上用“请”、“您好”等等。礼节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程度。仪,对集体(婚礼、会议)和国家来讲是一种仪式,是礼节具体表现的一套完整程序,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生活习惯的反映。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笔者通过细致梳理回答您的问题。
真正的礼就是一种适当而美好的形式做法;礼能把人的分量和心意衬托出来,不一定是什么特别的方式,就是一种心意。
一、首先,笔者结合一些实例,让大家体会礼的设计背后心意。
(一)、出生取名的礼:
笔者的名字,就是爷爷取的,虽然名字取得简单粗暴了点,哈哈!一度极不喜欢,但笔者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话说当年,父亲被爷爷叫去磨墨,爷爷要写字了,他拿出一张红纸,写了[名字],我是“春”字辈,姓梁、名春光。然后抽屉里拿出一个锁片,金锁片,放在一起,[这是你儿子的名字]。这个礼的设计心意在哪里呢?只要叫我的名字,父亲就能想到爷爷,这就是礼,一代一代延续,在你呼唤的时候,把一代一代的衔接、扣起来。
(二)、弱冠成年的礼
成年的“年”这个字甲骨文的意思就是稻子成熟了,它用来形容一个人。
以前男孩18岁成年礼,是三顶帽子:一顶文帽,一顶武帽,还有一顶黑色的素帽。因为人的头就是你要找的方向,给你这三个帽子,武帽就告诉你,身体要锻炼好;文帽就是文化要修好;那个素帽黑色的,是永远记得朴素的意思。
(三)、师徒之礼
以前学徒出师,三年四个月。徒弟到老师那边去,先早上起来倒洗脸水,倒一杯茶,然后到晚上,倒洗澡水、洗脚水,这好象是一种剥削,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整体教育。也不能说都没有剥削。可是有一些东西学院教不到,就是老师的价值观、信念,老师的美学、鉴赏力。
所以,只能跟老师傅泡在一起天天看;他在看你就赶快看,他在做你就在旁边看,所有的教育是现场直接实物教育。但是徒弟出师的那一天,老师请你上座,他自己坐对面,然后送你一套工具,你可以毕业了。
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情在义在”,每天睡一起,教的都是那种课堂上不容易讲清楚的信念、美学、规矩。
据笔者了解,目前只有厨师和民间工艺大师收徒,还保留部分这些礼。
(四)、小孩见面礼
这个笔者也很有体会。以前交通不便,家里难得来客人。因为小孩子,客人到家里来,他印象很深。这个钱呢,是让他卖一点心爱的东西,也许是一本书,也许是一本笔记本,并不是钱多少,而是因为这个记忆是珍贵的。这是最标准的礼的设计。他是从真实的一种心境,赋予它一个意义。不是现在塞红包,敲门砖的意思。
二、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孔子对礼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礼的本质。
大家知道,孔子是很尊礼的。有一次,林放问孔子“礼之本是什么?”。
孔子回答说: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那个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的,还不如另一个简朴但心中悲哀之意,有真性情的。
孔子还说过: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就是:刚学礼乐和学很久的,未必学很久的礼就到位,礼要讲“真性情”。他认为有时候碰到一个害羞,拘谨,反倒刚刚好,你能感受到他心意是充分的就行。
当然,我们没必要去持守这些礼俗,因为时代变了。但礼背后的那份“满满的心意”依然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去感受!这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尤其现在社会人心疏离,看似各种所谓的人情世故的礼节,背后都有功利心,让人疲于应付。
感谢您的阅读。
礼(履体切)是由禮简化而来。繁体禮是由示的变形“礻”和豊会意而成的字。示(是)是由古文上“”和小会意而成,表示祖宗的牌位,长辈在上,小辈在下,借“是”声表示长辈先辈可以帮助晚辈小辈明辨是非,示表示神祗,即敬神的归类符号。豊是禮的初文,曲表示屈身敬神,豆表示拜神携带的物品,豊为持礼器屈身敬神。读音是“履体”二字的切音,履表示实践,践行;体表示人体,亲自亲为。1964年简化为“礼”,“乚”表示伏、爬、躺、躬身之意,总体表示向神、祖宗、长辈躬身行礼。
儒家认为:有不忍之心谓之仁,有羞恶之心谓之义,有谦让之心谓之礼,有是非之心谓之智,有不欺之心谓之信。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伦。通过“以礼事神致福”这种形式,达到“天地位,日月明,四时序,阴阳和,风雨节,群品滋茂,万物宰制,君臣朝廷尊卑贵贱有序”的政治目的(理想)。“克己复礼”是儒家的政治思想。
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礼”包括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等。人的嗜欲好恶,都由礼来节制。在古人看来,人与动物的不同就是因为懂得礼。礼与法有点相似,但又不同,法是强硬的、缺少人情味的,而礼则是有温情的,是与道德、教养相联系的。
一、兼相爱,交相利
选自《墨子·兼爱》。【译文】人人互相帮助,互谋福利。平等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人。
二、不学礼,无以立
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释义: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三、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出自《孝经·广要道章》。孔子说:“安定国家,治理百姓,没有比用礼更好的办法。所谓礼,就是尊敬罢了!”
四、多行无礼,必自及也
行:做;自及:轮到自己头上。无礼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殃及到自己头上。
五、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选自《礼记·曲礼上》。长者举杯未饮尽,年少者不能饮。长者相赐,年少者卑微者不能推辞。
六、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选自《礼记·檀弓下》。国人奢侈,就用节俭来教导他们;国人节俭,就用礼仪来教导他们。
七、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
此话强调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别人,尊重别人,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别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
八、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成就。用教学和训导来端正民俗,如果没有礼,那就欠缺不完备。
九、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见宋代欧阳修《泷冈阡表》。祭:祭祀。养:奉养,这两句大意是:死后供祭丰盛,还不如生前给以薄一些的奉养。
十、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乱规矩;只是直率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急迫不逊。”
老子说:失道后有德。失德后有仁。失仁后有义。失义后有礼。
在英语中,也有很多与“礼”和“仪”相关的词语。与敬意、礼貌、礼节相关的词语包括politeness、courtesy、etiquette、decorum、propriety、art、manners、protocol、formality、gift、present、concierge等;与仪式、典礼、礼俗相关的词语包括:rite、ritual、cerony、Proper、pomp、coronation、pageantry、celebration、liturgy、inauguration等。但由于翻译过程中普遍常见的“文化不可译”现象,我们无法将汉语中的“礼仪”与某一个英文单词严格对应起来。再进一步看,英语中关于“仪”的词语比较接近汉语里的意思,两者相通性较强;而英语中关于“礼”的词语则与汉语里的意思相差不少,中西方差异性明显。
英语中与仪式、典礼、礼俗有关的单词主要是指宗教和政治意义上的仪式安排,这与中国的情形非常相似。英语中关于仪式的词汇主要源于古罗马时期,随着基督教的发展,西方文明里产生了许多与宗教仪式有关的词语。基督教的宗教仪式深受古代埃及等国和犹太教宗教仪式影响,主要包括带有布道和行圣礼的公共礼拜仪式、年度的宗教庆典、对圣母玛利亚和圣人们的崇敬等,在欧洲中世纪,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常常被这些神圣而又复杂的宗教仪式所占据。在古代中国,宗教仪式在一定范围和程度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各种宗教都发展出了成熟的仪式体系,例如佛教中的“礼敬诸佛”“应礼与不应礼”的思想和仪规,以及道教中的斋醮仪式等。另一方面,各种典礼和仪式又普遍是东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其外在表现是各种加冕、册封、庆贺、进贡、赏赐、游行仪式,其内在本质则是与权力之间复杂的展示、建构和维系的关系。
英语中与敬意、礼貌、礼节有关的单词主要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交规范。尽管西方文明对于礼貌、礼节的重视程度很高,但这更多地局限在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在近现代西方社会,有礼貌常常被视为有教养,而这又是尊贵身份和高级地位的象征。也就是说,西方文明中的“礼”在很多历史背景下尤其是指贵族阶层和上流社会的行为规范与处事准则。直到19世纪开始,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礼貌、礼节在西方社会才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连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不例外。
什么是礼,礼的作用是什么?
礼,《礼》是古代一个国家和民族;
教化,教义,教纲,教典的,模式和称呼。形成了自古代有朝代以来,最明确的法典和纲纪,夏商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421)就基本形成了治国法典。
《周礼》由周文王姬昌第四个儿子,周公旦揆作(公元前1046——)被后世各个王朝尊崇为看家宝典。
《礼记》是由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专用编辑。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都要认真遵守服从。
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圣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追求国家应礼治天下的儒家思想,大肆宣扬【中庸之道】。
从那以后,经过诸朝历代的不断完善编成《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己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论语》孔子和学生的讨论对话二十篇。《孟子七篇》孟子讲仁义道德七篇。《四书六经》中庸大学,诗,书,易,周礼,戴礼,春秋。《三易六典》连山,归藏,周易。典谟,训诰,誓命。《礼记,注释》戴德,戴胜注释《礼记》。《礼》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文化,文学艺术的精神和灵魂人们的尊纲守礼,国民素质提高,相互尊礼承让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
在高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离不开对礼节的尊崇。批判的接受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形成的对《礼》的认识,发扬光大礼节的作用,仍然是可行之路。
欢迎老师和朋友们参加讨论,提出宝贵意见,阅读此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礼”。“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中国古代礼仪内容繁缛,《礼记》中即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为便于了解和掌握这些礼仪,大致在春秋战国时,人们逐渐按照这些礼仪的内容,进行了类型的划分。这就是《周礼·春官·大宗伯》篇记载的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礼仪类型,统称“五礼”。汉代以后,历代的国家礼制虽有所演进和变化,但基本上都围绕这五礼的系统进行礼制建设。
一、“事邦国之鬼神示(祇)”的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祇qí)。”由此可知,吉礼就是祭祀鬼、神、示(祇)的礼仪活动。所谓鬼,指人鬼,即祖先的鬼魂;神,指天神;示(祇),指地祇,即地神。如
吉礼包括对上述天、地、人三界神灵进行祭祀的各项礼仪,如郊祀(祭祀天、地)、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蚕、祭天子宗庙、释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祭高禖等。祭祀的神灵也种类繁多。《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先王等。今天北京尚存的天坛、地坛,就是明清时期皇帝举行郊祀礼,祭祀天、地的场所。(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祭天的天坛为圆形,祭地的地坛为方形)
天坛
二、“哀邦国之忧”的凶礼
凶礼,是指遭遇到凶丧祸患时,人们相互间进行的哀悼吊唁、救济抚恤的诸礼仪的总称。《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先秦时期已实行五种类型的凶礼:“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三、“亲邦国”的宾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的诸礼仪的总称。西周时,宾礼是天子和诸侯王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相互来往时实行的礼仪规范。秦汉以后,宾礼则成为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员、中国与外国之间相互来往时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了主要为诸侯国国君或诸侯国国君所派的使者拜见天子的八种宾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頫曰视。”
中国传统的相见礼,一般是作揖或跪拜。
清末学堂,学生向老师作揖
随着欧洲列强的崛起,清朝与欧洲某些国家的来往日益频繁,宾礼的形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最初,中国传统的跪拜皇帝礼仪与欧洲交际礼仪可以变通,混杂并用。乾隆末,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抵华。双方围绕究竟是用中国传统的跪拜礼,还是欧洲交际礼觐见清朝皇帝,发生了激烈争执。最后经协商,由乾隆皇帝颁布特旨,采用西礼行礼。
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日衰。与英、法、美、俄等列强发生冲突时,统治者又往往屈膝求和,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而,西方列强使节凭借强大实力,在交往使用礼仪问题上,态度日益强硬。咸丰、同治两朝,清廷与各国来华使节都为入觐礼仪采用华礼、西礼的问题而屡屡发生争执。
同治十二年(1873年),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臣联合向清朝皇帝呈递国书。他们要求采用西礼,特别是采用西方国家官员觐见君主的三鞠躬礼行礼。清朝一些大臣激烈反对这一提议,李鸿章力排众议,主张应遵循“礼与时变通”、“酌时势权宜”而制礼的原则,大致接受西方使节的要求。经过磋商,最终,上述国家的使节改用五鞠躬之礼,觐见清朝皇帝。皇帝接见外国使节,赐予茶、酒,以示恩自上出。这表明,中、外双方各有变通,采取了一种折中的行礼方案。此后,外国使节觐见清帝,行五鞠躬礼,成为定例。
四、“同邦国”的军礼
军礼是指军旅操演、征伐叛逆不服者等与军事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诸礼仪的总称。
军礼起源甚早,据考古发现的甲骨文有关记载表明,商朝时,已经实行君主郊迎胜利凯旋的军队,在宗庙、社等祭祀神灵的场所,举行献俘告捷的礼仪。这说明,至少在商朝,已经制定、实行与军旅相关的礼仪。
西周时,军礼已经比较系统、成熟。主要可以分为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五种类型。
清朝的田猎礼——“木兰秋狝”,堪称中国古代有效的融政治、军事、娱乐于一体的典范。木兰秋狝礼一般在每年农历八月举行。皇帝在离京前一天,派遣官员告祭祖庙。至围场后,皇帝与随行的贵族、官员、将士均在野外搭建帐篷宿营。皇帝所处的黄色帐幕,位于行营的中心。围猎开始后,如同作战一样,严明军纪。将士们的举动,皆要中规中矩、前后有序。
(清)木兰秋狝图
秋狝礼毕,行猎者校点猎物,满载而归。举行秋狝礼时,内蒙古各旗、外蒙古喀尔喀四部,及青海、蒙古、新疆等各部的王公贵族,皆不远万里前来朝觐清朝皇帝,参加秋狝礼。清朝皇帝则设盛大宴会,依尊卑长幼之序,盛情款待众王公。通过秋狝礼,清朝统治者不仅满足了享乐之需要,操练、检验了满族贵族子弟的军事技能,而且,通过这一方式,既密切了与周边各部(族)的融洽关系,盛大军容武功的炫耀,又可以有效的消除某些部族反叛、分裂的异心,宣示了清朝统治者对他们拥有不容置疑的统治权。
不过,清朝中期以后,皇帝宗室、八旗贵族子弟多沉溺于声色犬马,“木兰秋狝”也逐渐沦落为单纯的娱乐项目,甚至成为清朝统治者自欺欺人的遮羞布。咸丰十年(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帝,不思谋御敌之策,反而率子弟妃嫔文武官员,以“木兰秋狝”为名,仓皇逃窜至热河避难,致使北京沦落敌手,惨遭浩劫。
五、“亲万民”的嘉礼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庆贺性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述嘉礼的类型和功能说:“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这些礼仪都在吉祥、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因而称为嘉礼。
唐朝官方修撰礼典《大唐开元礼》中,嘉礼四十卷,包括五十种具体礼仪,主要有:皇帝、皇太子、亲王加冠礼,皇帝纳后、皇太子、亲王纳妃礼,皇帝、皇后、皇太子受子弟、臣僚朝贺礼,公主出嫁礼,皇帝养老礼,皇帝册命皇后、皇太子、亲王、大臣礼,皇太子与师、傅相见礼,品官及其子婚、冠礼,乡饮酒礼,遣使出使诸藩国、巡视诸州礼等。
参考文献
1.(战国)佚名撰、(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阮元校刻:《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西汉)戴圣编纂、(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春秋战国)佚名撰、(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阮元校刻:《仪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什么是礼,礼的作用是什么?所谓礼就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交往中一种礼节丶礼貌。人们在互相交往中,无论在大型的社会活动中或在个人的家庭生活中,无论对长丶老丶妇丶幼,无论是亲朋好友,无论是下属丶领导都要互相尊重,讲究仪容丶仪表丶言词丶语气,形成个互相原谅丶互相谦让,团结和谐的局面,使每件事丶每项工作都在团结友爱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