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14:01:37 条浏览
正月初一要到男方的亲戚家拜年,正月初二就要回女方家拜年,约定俗成
退货的日子!
只要没喝多,有胆量试试吧
在农村,为什么正月初二回娘家?
在我们这边还真不是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二拜姑姑,初三初四拜丈母”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习俗,也就是初二这天是不能回娘家的,初三初四才可以领着对象孩子回娘家。
之所以要初三回娘家,是因为我们当地是初三的早上送神,在年三十挂好宗谱,将祖先请回家之后,摆上供品,请祖先们一起回家过团圆年。但是出嫁的女儿是不能见到娘家宗谱的,所以只能在请走了神,撤下了宗谱之后才能回娘家,也就是初三了。
正月里不仅要跟婆婆一家人过年,也要回家探望一下自己的父母,有的人在家里是独生子女,父母只有这一个女儿,在出嫁之后,只剩下父母两个人过年,所以在初三的这天女儿一家都会带上礼品回娘家陪父母过年,如果是家里没有兄弟的,就不讲究这么多,哪天回娘家都可以。但如果家里有哥哥或者弟弟的,就不会让出嫁的女儿在初三前回家,讲究是会给娘家带来“穷根”,不利于娘家香火。我们家有一个远房姑姑,离婚多年,独自带着女儿在出租房里过年,因为他的弟弟和弟媳妇是做买卖的,特别的忌讳这些,不允许他的姐姐在初三之前回家。
所以在我们当地初二这天一般是不回娘家的,而是到姑姑家去拜年,如果没有姑姑的话,也可以去姨姨家,虽说姑姑跟姨姨是一样亲的,但是如果家里有姑姑的,在初二这天是肯定不能去姨姨家的,要先去姑姑家,姨姨家就要排到初五初六去走亲了。
不知其他地方的习俗是初二回娘家还是初三回娘家呢,又有何说法和讲究呢?
亘古不变的初二回娘家,也是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传下来的。
春节是中国人几千人慢慢演化过来的,已经有成百年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候,无论你在哪里,这一天我们都会不远万里的赶回来,和家人一起过春节。
对于春节中,女婿什么时候会娘家是有特别的讲究的,我们这里的传统是大年初二回娘家,和老丈人团聚,喝上两杯。
为什么是大年初二回娘家,不是其他日子呢?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是初一回娘家呢?是这样的,1、大年初一有很多忌讳,初一不出门,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也就是姑娘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2、很多地方讲究初一要进门的媳妇必须要给公公婆婆拜年,3、初一在新家拜年之后,然后紧接着初二回娘家,给自己的父母拜年,其实也就是说了,嫁出去的女儿一切也新的小家为第一位,然后才是自己的父母家。
初二回娘家,还需要注意一些礼节。
很多地方初二回娘家,还要注意一些礼节,比如,初二当天中午12点要到家,还有要带足礼品孝敬老丈人,还有些地方是初二晚上不能在老丈人家里过夜,需要提前回家,同时也有些地方必须晚上在老丈人吃饭,所以各地的风俗还需要注意一下。
不知道你们那里初二回娘家需要注意哪些礼节呢?
賴汉子口天吴初二回娘家,别的性初三回娘家!
在农村,为什么要正月初二回娘家?
在农村,正月初二回娘家,感觉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一到过年,邻居就会问你。你年初二回娘家吗?大年初二回娘家似乎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为什么都说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二是回娘家日,而没有人说年初三,年初四,年初五是回娘家日呢?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开年日,我们是不去拜年的,是要在老公家开年也可以去游玩。我们贴对联分左边右边,分上下联,在我们这里就说是大边小边的意思。大年初一在老公家过年,嫁出去的女儿,就先以老公和孩子为大,然后娘家人为小。但是娘家人又是所有“小中之王”这也显示出娘家的重要性。所以年初一在老公家过年,年初二就回娘家。
如果年初二没有时间回娘家,也可以选择年初四、年初五回娘家。但是年初二是回娘家的主选之日。虽然我们是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但是“百事孝为先”我们为人父母。我们先作出表率。
然后年初三在我们这里也是不可以去拜年的。因为年初三是不可以杀生。如果年初三你去拜年,但又因为年初三不可以杀生,人家没有好菜招待你。难免会让大家尴尬。所以大家也约定俗成的年初三不去拜年。同时年初三又是“送五穷”的节日,大家都忙着祭祖祭神好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穷去富来”。这都是一些对家人的祝福。
不管是不是年初二回娘家,平时有时间我们也要多回娘家看看,多陪伴一下父母。
在农村,为什么要正月初二回娘家?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春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其自古以来就很受中国人重视。而每年到了春节的时候,就不得不说一下春节期间的一些习俗了。虽然在今天大多数的老规矩不像过去一样受重视了,很多的年轻人也普遍是百无禁忌了,但是有些老规矩依然还是有很多的人在遵守,比如在正月初二这天很多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在大年初二这天出嫁的女儿会和丈夫、儿女一起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及兄弟。那为什么一定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呢?而不是正月初一,或者是初三呢?
估计也有些人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以前农夫也不太懂。后来听了村里一些老人的解释之后才懂,这里就分享出来给大家:
在农夫的家乡这边,以前一直有着出嫁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的习俗,民间还有俗语“大年三十不能看娘家灯”,说的是出嫁的女儿是不能留在娘家过夜的,如果回娘家了,那最好是在中午吃完饭之后就回去,是不能看到娘家的灯火的,不然就会给父母及兄弟带来厄运。在今天看来,这个是很没有道理的,但是在过去却没人原因打破这个规矩,毕竟谁也不想背上“不孝”的坏名声,所以多数人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正月初二才回娘家也和这个有一定的关联。
在过去,女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古人提倡的思想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旦女儿出嫁了之后,那就不再是家人了,而变成了亲人,而婆家就是家人了。在这以后就算是女儿也不能随意回娘家的,即便特别想念娘家人了,也不是想回去就能回去的。这一点不仅普通老百姓是这样的,就连一些帝王将相家嫁女儿也是如此的。但是有几个日子是可以回家的,也是没人会说什么的,比如大年初二、端午节等。而大年初二回娘家,也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在大年三十的时候,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就像诗写的那样: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特殊有喜庆的日子里,出嫁的女儿肯定也特别想要思念自己的父母及兄弟了,想和父母吃一顿团圆饭。而为了化解思念之苦,就有了初二回家探望父母及兄弟的习俗了。
其次,为什么要初二回娘家,而不是初一。那是因为在很多地方初一的时候都是在本村里拜年,给本宗族的人及村里人拜年,也有的地方初一是不拜年的,而到了初二的时候才回娘家,算是第一时间化解了出嫁女儿的相思之苦,等到初三的时候就是去给一般的亲朋好友拜年了。
大年初二回娘家这可是春节期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了,其也为出嫁的女儿提供了一个家人团圆的机会,让他们能回到娘家,给父母做顿饭表达一下自己的孝心,同时也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虽有“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这一说法,但嫁出去的闺女未忘本啊。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文化丰富多彩,其中的许多活动已成固定习俗被沿袭至今,这些习俗不仅表达着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而且展现着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腊月二十四的辞灶、正月初一的发纸,敬天地神灵、祈天下福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大年三十的年坟,祭列祖列宗,谢祖先恩德;春节前的急返乡,盼的是家人的年夜饭;初一清晨的互拜年,拜的是宗族亲友情,等等。这一切都是以男氏家庭为事主的活动,而作为岀嫁妇女们,真的就是娘家泼出去的水了吗?
春节习俗事事以人为本、以情为线,时时以我为中心、点线结合,情系众亲人。这不,初二就要来到了,初二的习俗就是回娘家走亲戚,意为嫁出去的闺女永远也不能忘本啊,而且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背着个胖娃娃、坐着姑爷推着、开着的车高高兴兴、轰轰烈烈回娘家。
明天就是正月初二了,你准备好了回娘家吗?
各地普遍的做法是,在初二的这一天,出嫁的妇女带上丰厚的礼物,带着儿女,由夫婿陪同前往娘家,除了孝敬爹娘,还要到叔父大爷家逐一拜访,对于长辈要给礼品,见了晚辈还要给压岁钱。当然了,长辈见了外孙也要给压岁钱的。礼品不在贵贱,有礼就行,压岁钱不在多少,有钱就行。恰在此时,是姑爷展现实力的时候,总不能太小气让丈人门上小看了,所以,礼品总是买的多一点,压岁钱总是给的多一点。因此,正月初二也叫“姑爷节”。
初二回娘家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通过回娘家走亲戚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等良好祝愿的话使亲戚之间联络了感情、增进了感情,消除了“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的世俗偏见。
记住了,正月初二回娘家,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噢。习俗莫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