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隐士归隐我感觉是不求上进,不给社会做贡献,为什么传统文化却提倡?

2024-08-12 14:45:28 条浏览

隐士的某些品质对于现在的社会。在精神层面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道德的反思是必要的,而隐士可以很好的充当一个参照物。所以,既然是文化贡献,那对于社会来说肯定是潜移默化的,肯定不如物质来的那么明显,那么快。社会贡献多种多样,没有那么浅的。就如世界上很多生物对于人类来说看起来没什么用处,那人类为什么还要保护呢?

 
 

隐士的心态,比佛系道系,会更加贴近生活,隐士是一个自主更生的体系,更接近于道家思想,也可以是一种不好出名,不好仕途的儒生,归隐田园,自给自足,而带着宗教色彩的居士,往往是会和施舍体系有关。

退一步讲,隐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只是把自己边缘于功利场之外,过一种平淡的日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花鸟草虫,树木,溪畔。

 
 

那是一种弃世哲学,不值得提倡。但是各有各的活法,人生仅此而已。

总而言之就是在社会上找不到存在感,找不到出路在哪里,而产生的厌世情怀,冒充高尚士,他们忘记了人生中的一种责任,即社会的责任。这样的人社会上比比皆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简而言之,情商不足,逃离社会。

当然,也有一些通过修行思考,在思想上有所升华,突破瓶颈,找到了人生的真正目的,从新进入社会拼搏。但大多数都是社会的弃子,虚度此生。

之所以有人羡慕,是羡慕他们的清闲,但是你要让他们去修行,又有几人能忍受那种孤寂。

总之无论怎么样活着都是各有烦恼,各有收获。只要快乐就好。

 
 

隐士,我觉得更是一种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象征,隐士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从未出世的隐士,另一种则是出世之后,或因仕途不顺,或因坚守自身理念,而选择归隐,中国古代更多的是第二种,这种从闹市中归隐的隐士,代表的是一种洒脱豁达,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化并不是提倡隐士归隐,而是想要人们学习隐士的这种坚持自身节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而在隐士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陶渊明了,魏晋南北朝的田园诗人。他就是仕途坎坷,做了一个小官,却还要因此对上司卑躬屈膝,他不屑于这样的为官生活,所以愤然留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句离开了官场,开始了自己的隐居躬耕生活。

难道陶渊明最开始不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吗?他想,可是黑暗的社会不让他实现自己的入世理想,并且官场的丑恶,让他避之不及,所以他才会选择离开,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如果他执意留在官场,那么世间就会少了一位流芳千古的诗人,多了一位终生郁郁寡欢的小官吏,甚至会被污浊之气侵蚀了他原本的美好品质,而与恶人同流合污。

 
 

隐士是我们传统文化特有的现象,主要表.现是指道家或是道家一类的,用现在时髦的话叫生活方式。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一定要阐述,那就是能隐之人都不是一般人,有种说法叫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在社会和平畅顺吋隐,而在社会风云际会,动荡不安时,所谓的隐才会横空出世,救世人于水火。比如,诸葛亮,刘伯温。于至我们的传统就形成一种对于隐的心神向往,仍至崇拜!

 
 

隐士归隐是专制政治环境中,恶人当道、好人受迫下的一种生活选择,是现实政治与理想社会冲突下对自己人格完善的一种保护,是对“出淤泥而不染”不得的另一种选择,是类似“不为良相,就为良医”的人格追求。对社会的贡献是精神上、文化上的,在精神、文化上是古代文人对社会环境的一种净化,是对社会道德理想的一种标示。

 
 

首先声明,现代社会是不提倡归隐的。隐士归隐只能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研究。

无论在哪个时代,归隐都是对社会无贡献的,所以绝对不会提倡。但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如陶渊明,林逋等大多都是隐士,他们有着儒家传统思想所提倡的高尚品格。他们有胆识有才学甚至恃才傲物,对皇帝直言不讳,儒家文化虽推崇然后皇帝却不喜。不喜就会被贬谪,贬谪后没有政务缠身就会有时间写诗作词,这些诗词最后都成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从某方面代表了中国文化。由于这些诗词基本上都是由隐士所作,所以后世就更加赞扬归隐这种行为。

中国历史由读书人撰写的,读书人羡慕姜太公钓鱼这种归隐得道之类的事情,渴望有明君三顾茅庐,这就更加巩固了归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隐士归隐我觉得不能片面而言,这要分是被迫归隐还是自愿归隐。如果一个人,有才有德,自己喜欢桃花源的生活而选择归隐,那么为什么要谴责别人不为社会贡献?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他选择归隐就跟你选择出世一样,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危害别人的利益,为何要谴责别人。当然如果是被迫归隐的,那就更谈不上不为社会做贡献了,他们由于社会环境和各种原因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归隐来保全自己,他们走一颗奉献的心,缺没有了奉献的途径,我们有凭什么拿这个来批评别人。个人一点小观点,不对之处,望指正!!!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内心是矛盾的,像是两个自己,好比问自己——现代人去哪儿?接下来简单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一、每次回老家的时候,在路上我都是有这样的声音——寻求内心的平静,逃离城市的喧嚣,说这话时,我正坐在大巴上绕着那山路十八弯,玩弄着智能手机,沿着泥泞不堪的道路奔向山下的芸芸众生。每当出门工作的时候,告诫自己今年好好努力好好奋斗,只有奋斗努力才是出路,不断的自己给自己勾画蓝图。

二、现代人去哪儿,我觉得(城市)生活就像永无止境的圆圈,追寻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车子……但最终不知要去哪儿。现代人去哪儿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多少人为了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多的票子,逐渐迷失了自己?到头来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适当的追求,懂得知足,摆正心态,才不会迷失自我。

三、在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的丰裕,炫耀物质生活成许多人的追求。但一些人感到物质的生活挤占了人的情感与灵魂空间,物质正在物化人的灵魂世界,于是一些渴望灵魂生活的人,逃避物质对人精神的奴役,走向终南山清修,女性也占着不小的比例。她们寻找的是心的宁静,生命的平衡。

四、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的国家,重视身心修行,偶尔去清修短短几天,会收获心灵的通明。重视身心修行的女人重视人的精神平衡,重视身心修善。善于平衡身心,懂得安静,热爱家庭的女人,生活更重视品质。

陶渊明的《饮酒》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富有智慧的诗句,现代人需要修炼的是“心性超然”,人有了心性超然,就不会被尘世所累,就不会执迷于无知的迷障。

 
 

开宗明义,正本清源,传统文化并不提倡隐士归隐的“小我”精神,而是“修齐治平”的“大我”追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至高境界,这才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遵循。

假如有所谓的“隐士文化”,那也只是传统文化太阳下的一抹并不显眼的阴影。这种顾盼自怜的隐士神态只是传统文化角落里的一丝点缀,根本从来一直没有在传统文化的圣殿中登堂入室,充其量顶天也只是充当一个“苔花如米小”的角色。

从所谓“隐士文化”的起源来看。一般认为,隐士这种现象起源于道家的学说,崇尚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无”的追求,这种泛泛而论、语焉不详的只字片语被隐士文化论者拿来奉为圭臬,还美其名曰“源远流长”。其实,这种追本溯源的论调不过是“乱认祖宗”,道家的学说讲究的天人合一追求绝对个体自由,并非就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所谓消极逃避世俗而是主动超越世俗的一种正向行为,与隐士论者的所持的陈词滥调大相径庭。如果真的有隐士文化的话,那么这种文化因其提倡“隐”的核心价值追求而烟消云散,甚至都不会有惊鸿一瞥。那么,“隐士文化”也好,“隐士精神”也好,不过是前宗教时代的一种本末倒置的水中捞月式的自欺欺人之说,在后来的各类宗教和哲学理论的夹击下,其含混不清的理论终溃不成军,只徒留一具孤零零的空壳。

从所谓“隐士文化”的巅峰来看。逻辑难以自洽是“隐士文化”的先天性缺陷,即使持这种论调者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法自圆其说。所谓的“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照此推理那是众生皆“隐”,这种似是而非的“假大空”故作玄奥的“隐”,于是成了堂而皇之的借口并被别有用心的人借以招摇过市。我们看看被人认为“隐士文化”代表的“魏晋风流”中的竹林七贤、桃源陶令等,不可否认他们在文化上的意义,尤其是陶渊明,他写下的那些闲适的“田园诗歌”确实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更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话。但深思下去,这种“隐”更多地只是后人强加给他身上的标签而已,他的最终身份落脚于“诗人”而不是“隐士”,这也是隐士论者有意无意故意忽略的地方。传统文化中读书人以仕途为正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目的还在于“学而优则仕”这条正途,所以对读书人来说“隐士”的身份过于泛化和扩大化,狭义地说除仕之外一切皆“隐”。真“隐”假“隐”的论争在历史上一直不绝于耳,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怪相,在我看来“终南捷径”这词才是对这种怪相最生动的概括。

从所谓“隐士文化”的现实来看。在现代社会,行行出状元,传统的“隐士”彻底到了无处可隐的毫无立锥之地的地步,它的逆向追求的“负价值观”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螳螂挡臂的结果不过是成为社会运行“齿轮”中偶尔掉落的一粒“沙子”,粉身碎骨之后化为齑粉。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多数人在现实紧张生活的疲乏之余,远足散心、乡野寻趣等舒缓身心的行为,短暂的清修禅修等净化心灵的修行行为,与所谓的“隐士文化”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牵强点说也是“出了五服”的关系了,若是笨拙地碰瓷“隐士文化”无异于掩耳盗铃。在现实的语境下强词夺理故作风雅地标榜“隐士精神”,只是一种欺世盗名不成反而叫人贻笑大方的痴人说梦。

归根结底,“隐士精神”一直都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一直都有这个“奇葩”的传说。霸王硬上弓地强调“隐士文化”是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这一说法,应该看看鲁迅的那篇收录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的《隐士》一文,先生说的犀利透彻,持这种论调者也该醒醒了,别整天无事生非拿着鸡毛当令箭而自鸣高人一等,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多数的武侠小说,结果都是男主角带着女主角归隐山林,从此不问江湖事!

这都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些作者都是文人,也是不入朝政的文人。他们的生活现实,会导致他们认为归隐山林,才是大侠们的最好归宿。而入朝为官,往往则被他们视为朝廷鹰犬。

再说说现实中,有能力者开始都会有报国为民的心思。但是进入社会后,发现报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你有才能也有报国之热心,但你没有后台很难进入体系之中。就算你勉强进入其中,也只是低位闲职,施展不了心中抱负,不愿与他们一起同流合污,就会受到多方排挤,最后还是自行退出。

而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们,初入江湖也是为民为国,行侠仗义想在江湖里闯出一番声名。但是经历过江湖中的尔虞我诈,恩怨情仇后。他们争霸江湖的心思慢慢也就淡化了,为民为国却是他们始终坚持的信仰。但朝堂之水深似海,他们也不会进入朝廷。就在这莽莽江湖,做些力所能及的侠义之事。

等到有了心爱的女人,就带着她隐退江湖,或在那草原漠北放羊,或者深山老林打猎,又或者去那东海之畔捕鱼。生他几个大胖小子,教他们一身本领,让他们再去闯荡江湖!

是江湖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大侠,也是大侠们教会我们如何闯荡江湖!

 
 

所谓文化提倡也可以理解某些人提倡,那个些个时代,想成人上人无非是科举和门荫,可官位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多一个人竞争就多一分风险,所以这些聪明人们人们当然喜欢别人归隐了,都隐的越多越符合他们的利益。某些暂时不得志的人顺坡下驴,反正也当不了官,落个隐士高人的名声也不赖不是。这个世界哪有真正的清高?不过是求不得的遮羞布罢了。名利二字足以解释一切。区别就是所求的名不同利不同而已。

 
 

史书上从没有记载过隐士,记载的都是假隐士,真正的隐士是泯然众人矣!

而在史书留名的都是假隐,都是为了放长线掉大鱼。

华夏的隐士很邪性,因为华夏的隐士最爱干的事就是居住在大城市的郊野。

居住在大城市的郊野,干嘛?

摸着脚趾头也能想明白。

华夏的隐士很骚浪,因为他们最爱干的事就是交友开party,发发文骚。

发文骚干嘛?

目的不言而喻。

所以华夏史书记载的隐士都是假隐,真隐,都不会在史书上出场。

 
 

因为可以琴棋书画,星辰大海,指点日月啊。

又不会承担社会的指责。

传统文化由于时代局限性帝皇和统治阶级很喜欢隐士归隐啊,这些人不来干事或者捣乱了,有名气有才华给个帽子也乐意嘛。

 
 

世道混浊,洁身自好有何不可?

 
 

过自已喜欢的生活不妨碍他人是快乐的幸福的群体的生活有好的一面也有被裹挟逼迫的一面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他自已的事能够奉献自己服务大众的人品德高尚值得人们尊重敬仰但他们是少数要求人人牺牲自我为了他人或者公众的福利是不道德的

 
 

首先得对隐士界定范围,(现代汉语词典)上这样说,隐士指隐居的人,隐居,是指由于对统治者不满或有厌世思想而住在偏僻地方,不出来做官的人。故,隐士的首要条件是士即知识分子。(二十四史)固然是充斥帝王将相大小官僚的传记,但也有(隐逸传),这可能是中国史书的创举?也形成一笔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老子五千言出关,范蠡携西施成陶朱公,张良功成身退,韩康不二价,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嵇康隐于打铁,刘伶隐于酒,皆历史美谈,令后人一思,祝一馨香。西方也有,手头一本,美国法朗士的(隐士:透视孤独),甚好,可参考,有大隐士隐士玉市场的说法,哈哈。我最佩服德国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德国大富豪之子,分得巨额财产,却强分给兄弟姐妹,云,财富妨碍我思考。在剑桥大学攻读,导师大名鼎鼎的罗素,老师怕学生啊,论文答辩,罗素退避三舍,说,老师说的,他懂;他说的,老师不懂。英国人竟然把此事拍成同名电影,真个,下士闻道大笑之,多少人求学为财富,他老兄,舍财求学问,最高隐士境界,隐于学问。我对隐士的概念是,消去世俗的价值观而追求自己的价值观的士人。这样的人,过去有,今天有,将来也会有。

 
 

隐士文化的正路,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也就是说:如果是治世,就应该出来当官;如果是乱世,就应该归隐。如果国家走在正道上,贫穷低贱是种耻辱;如果国家不在正道上,富有高贵反而是耻辱——因为说明你一定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了。

所以传统文化提倡隐士,不是提倡不求上进,而是提倡不与腐朽黑暗势力合作的精神。

当然,后人也有把隐士这一行玩跑偏的,比方说唐朝人就流行做隐士求官。那是另一问题了……

 
 

从社会层面讲!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虽然沒有推动力!但也不是破坏力!比无知的乱动要好的多!比盲目的乱作为危害少!所以不可以妄加干预!社会中好多智慧明智理智的高人存在!不能以个人的无法理解而乱作为!请要学会包容才可容有一切的顶力相助,共同普写人类文明的正道正确航向的乐章!牟志法,解释权归个人!

 
 

隐士归隐我感觉是不求上进,不给社会做贡献,为什么传统文化却提倡?

我以为这是对于大多数读书人的一种误解。

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是儒家和道家,佛教和基督教等思想都是后来传入中国的。在我们自己的儒道两种思想中,有求仕和归隐两个似乎完全相反的思想。

实际上,仕和隐其实在很多时代是相辅相成的,体现在个人的身上也是如此。中国士人的最高理想不是仕、也不是隐,而是仕和隐集于一身,即论语中所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李白的理想

李白的诗中有:“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等句。它的人生偶像是鲁仲连,能够出仕立下盖世奇功,然后归隐山林。可惜他的理想最终也没有实现。

古风十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2、杜甫的悲哀

杜甫一身都抱有的理想就是出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想不到“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因为仕途不顺,所以杜甫才偶尔发发牢骚: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3、苏东坡的潇洒

大多数喊着喊着要归隐的人,都是在仕途上不太顺利,自认为怀才不遇所以发发牢骚。相对来说苏东坡要潇洒得多,真正的能够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鸣,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綀,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真隐士林和靖与陶渊明

林和靖梅妻鹤子一生杜绝仕途,临死还写下: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他可没有杜甫“致君尧舜”心思,这是真正的隐士。

陶渊明身处晋宋之交,作为东晋名臣陶侃的后代,陶渊明未必是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更可能是对于故国的一种忠诚选择归隐。

终南捷径

《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其实李白也是走的这条道路,不过李白最终主动离开朝廷,说明他和热衷于终南捷径换取荣华富贵的人还是不一样。

像卢藏用这种人是彻头彻尾的假隐士。

结语

其实每一个古代读书人都有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在这梦想之后,也都潜藏着一个鲁仲连、范蠡式功成名退的最终理想,只不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个人能够做到“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呢?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只有仕途不顺时才切换成道家思想,一旦有了机会还会切换为儒家思想,这就是子谓颜渊说的的话: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