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16:43:39 条浏览
《伯夷列传》与其他所有的列传在写法上都不一样,只有这篇是议论多过叙事。作者司马迁通过《伯夷列传》开宗明义:
一,他会关注历史人物本身一一他会问:伯夷在饿死的时候,到底是怨恨呢还是不怨恨?
二,他会关注历史的本来面目一一不会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类人们一厢情愿的谎言来粉饰历史。
三,他会关注一个人价值坚守本身,伯夷,颜渊因孔子赞赏而名扬后世,并不代表那些没得到名人圣人推崇的,淹没无闻,但有价值坚守和人格魅力的人就没有价值,他就是要让这些普通人名垂青史,比如陈胜,吴广,比如晏子的马车夫和他老婆等等,这才是他追求的一家之言。
伯夷列传说的是个什么意思呢,许多人的确没看懂,包括一帮专家学者。
伯夷叔齐是东夷一小国两顺位接班人,本来应该接班,但是二人没接,跑了,把王位让给了老三,他们一溜烟跑到西岐享清福。请注意跟他们一起跑到西岐的老乡还有一位大神,就是姜子牙,也叫吕望。
吕望是来帮助西岐推翻殷商王朝的,起兵时候伯夷叔齐拦住了,劝说周武王应该先把老子埋了守孝三年再谈打仗的事。于是有人说,这两货是反对武王伐纣,其实不然。他们是反对武王在不合适的时机伐纣。
那么他们真是反对武王伐纣吗,也不然。他们是为了在反对武王伐纣这件事情上给自己博得仁义的名声。其实就凭这两货,每天住养老院也没啥特殊才能,凭啥反对。但是姜子牙看在都是老乡的份上,没有杀他们,给了他们义人的名声。
武王伐纣成功,这两货继续博名气,誓死不是周朝的高粱,跑到首阳山吃野菜,最后饿死了。其实他们跟殷商王朝毛线关系没有,既没有给殷商王朝守节的义务,也没有这份感情。东夷地区的部落跟殷商王朝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牧野之战前线的炮灰都是东夷的降兵,他们给殷商守的那门子节义。但是他们饿死了,得到了仁人的名声。
两货死的时候大发牢骚,怨天尤人。子贡就问孔子,两货死了有怨吗。孔子一针见血指出,不愧是千古一师,求仁得仁,何怨。他们就是想得到仁义的名声,博出位。世人也给了他们仁义的名声。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还有啥抱怨的。
但是这句话人们都看不懂,以为孔子赞同这两货这种做法。其实司马迁也不赞同这两货的做法。沽名钓誉,祭他人之鬼曰谄。如果他们的国家被西周灭了,他们殉节了,这应该鼓励表扬,这叫节义。敌对国家灭了他们如丧考妣,这事怎么说都不是那么回事吧。
司马迁把这两货排第一,是想告诫世人,仁义的名声的确好,人死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留一个名声在世,可是这个名声也得来的名副其实,不能强求。像伯夷叔齐这两货这种名声,不要也罢。所以这两货是反面教材,应该否定。
这篇传记不要从是否符合史实,也不要从伯夷叔齐的行为做的对不对来分析。
作者写伯夷叔齐实际写自己,大概也就是为什么被称为读懂史记的钥匙原因吧。
下面两段文字,充斥着天道有无的困惑,忠而被谤的愤懑,这种情绪与太史公为李陵仗义执言而受宫刑的遭遇是吻合的,大概如此。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伯夷》是天下为公的象征,是传统儒家文化的基本认知,而史记也正体现了这样一种历史的价值观,不理解伯夷也就对史记中的许多现象难以解读,正因为如此通过伯夷的理解而去认识史记也就可以更易把握作者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