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0 14:45:41 条浏览
我是一名心理学学习者,对心理学领域有着诸多兴趣,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从题主的问题中将这类人解析为两个板块,一是懂得不多,二是好逞能。懂得不多的人只要沉默寡言自然没有人能够了解他的短板,但好逞能的特点又将他自身的缺点暴露干净,这样的人虽然惹人鄙夷,但却又相对的坦荡。
其一任何一个人都有社交的需求,归属的需求,都希望能融入群体并占据一席之地,那么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然要多做事,哪怕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想让他人认识到自己,让自己在群体中有知名度和活跃度。他们不一定是想要成为万金油百事通,又或者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仅仅是想要通过自己的活跃以图融入群体。
其二便是表现欲作祟,他们希望能够表现出自己好为人先、勇于挑战、敢担当的优秀品质。一方面他们可能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不足,觉得自己是有可能做到这些事情的,所以他们本就不存在什么畏惧或者未能完成的羞愧。另一方面,他们可能意识到了自己存在能力短板,但他们仍旧要厚着脸皮去逞能,因为这样能够满足内心的表现欲。
其三纵然我们都对这样异类人存着鄙夷或者轻视的态度,甚至将他们的行为视作哗众取宠的小丑举动,但我们仍然可以想从他们身上找到发光点,就譬如他们的勇敢和不怕失败的勇气。很多人因为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就对诸多挑战望而却步,但是这样一类人反而能在他们的逞能中获得自我成长,因为她们比大多数人多了一样优秀的品质,那就是敢于试错的精神。
这个叫表现欲。年轻人喜欢呈现自己,积极主动的干事情,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主动表现才会有锻炼的机会,在干的过程中找自己的不足,从懂得不多到懂得多。
为什么企业明明知道年轻人工作经验不足,还是愿意使用、培养、提拔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有一个特点: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敢于尝试。中年人虽然懂得多,但魄力明显下降,遇到没把握的事情选择退缩。一个成熟的管理者,会选择把犯错误的机会交给年轻人,让其成长锻炼。年轻人有个心态也特别好,为了成长,不计较收入得失。
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人干同样的工作,如果没有职级上的差别,可能造成心态失衡,心理会反感年轻人这种“逞能”的态度,但没办法,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所以,不要责备年轻人的“逞能”,要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进步。如果心态够好,可以私下和年轻的同事切磋一下,学会如何谦虚的争取锻炼的机会。
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这样的人无能在什么人面前总是滔滔不绝,别人说什么他都能接口,特别是有领导在场时,只能说这样的人是万事通,万金油,其实他也是听道而途罢了,想展现自已而已,
我觉得懂的不多又好逞能的人有以下性格和心理:
一.喜欢好出风头,性格张扬,总觉得自己知道比别人多,其实也是一知半解;
二.其实这些人性格其实还有隐形的自卑心理,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知道;
三.这些人一般比较虚伪,喜欢隐藏自己的缺点;
四.但是如果是一个很积极上进好学的人,慢慢的他可能会变的很优秀。
这种人一般是外向性格,通常是情感外露,活泼开朗,喜欢表现自己,适应能力强。由于有这样的性格特点,在为人处事上,思考不缜密,往往在不考虑物事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的情况下,快速做出决定,主动出击,其结果是事情办不到好处。因此,常常给人造成“懂的不多又好逞能”的印象。
我认为我这个人有这方面的感觉吧,我不逃避这种问题,我觉得我懂得不是很多,但是经常觉得自己还行,这就是一种外强中干。
有时候受到环境的刺激,感觉很多人都很强。自己就想努力,努力了也还不行,更多的是源于自卑吧。但是我不逞能,枪打出头鸟,经历了就知道了。
这种人不要觉得可气,我觉得可怜。除非真的把自己变得强大,我在积极的充实自己,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自己的理想中的人。
懂的不多又好逞能的太多了,是什么性格和心理呢?在我看来无非有以下几种人和心理。
第一种,爱耍小聪明的人,这种人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不论遇到什么样人和事,他必先抢头评论和发言,总觉得他比别人能是的,好像个全球通一样,别人不知道的他全知道,有时闹出笑话,人家笑他,他还感觉更光荣是的。
第二种人,就是那些不懂装懂的人,农村菅这种人称他为一瓶不满,半瓶子咣当。吹牛皮也吹不到地方。有时在领导面前,更自我显示,都不如他能,结果成了领导不喜,人人讨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