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家谱失传,今后有办法续谱吗?

2023-07-23 10:06:32 条浏览

中国人非常重视修家谱,讲究慎终追远,传承有序。家谱失传的现象也很普遍,远因是战争和灾害,近因是破四旧和人口流动加速。

我家的家谱也在文革中烧掉了,我父亲在2000年退休以后,用了七、八年的时间重新整理出来,他的办法主要有这么几个:

1.回忆。我的祖父是1978年去世的,大概在1976年前后,我父亲就请他老人家回忆族谱。我们这一支落户到本地后,传到我祖父是第七代,从我祖父之前,一直是长房,族谱和牌位(神柱)一直放在我家,虽然被当做四旧破掉了,但是祖父记忆力极好,他口述的内容被我父亲记录下来,基本上已经很完备(缺部分生卒年月和女配偶姓氏)。我父亲又多次回村里咨询老人,又充实修正了一些内容。这是恢复家谱最重要的办法。

2.走访。全县有近千个自然村,有吕姓的村子大概有200多个,父亲骑车着电动车,用七八年的时间逐个走访(有些村子去了四五次),一方面梳理清楚了本县吕姓的来龙去脉,播迁流转次序,另一方面也充实订正了我们的家谱(因为在一些较近的支脉里,颇能获得臂助)。我父亲根据几年来的调研资料,写下了几万字的“**市吕姓源流考”,为后来者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这是第二个重要手段。

3.查阅地方史志。这个方法可以在大的节点上提供一些帮助,对细节帮助不大。

4.可以在网上查找本姓的宗亲会,也能有所收获。




比较复杂。要看失续的年代是否久远。可以从现代往上推,看是否联系上老谱,(老谱上记载的详细更好)。你属于哪支,住哪个村,每一辈弟兄几人,(这些信息老谱上都有记载),多和年龄大的,辈份长的交流。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大,迁徙频繁,续谱更难。小传中可写清楚原住何村,现居何地(地址要写清楚)。现在,年轻人多不太重视修谱,但仍要二三十年修一次,这就需要家族中要有热心公益之人,有志者事竟成。我大伯退休教师,一个人跑了四年,几十个村庄,完善了谱系,又写了小传,及文献,修了支谱,为本支五千人及安徽蚌埠常氏家族作出了贡献。本人于2017年9月份,下定决心,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1871年(1992年老谱记载。)迁至南京鼓楼区,最近两、三代人与老家失去联系几十年的南京一支人,参于2017年修谱,圆了他们与老家宗亲们的团聚梦!




寻祖藉,求帮助:湖北吴氏一支和祖藉失去联系,祖藉江西.南昌.新建县,1890年以前每代人回新建祭祖,此后120多年无人回去,祖谱及祠堂在新建原藉,其中族谱字輩是:君.啟.继.文.州,振.汉.忠.国.道,诗.书.礼.可.传......有网友知道上述族谱及地址者,请回复,谢谢!祝您全家幸福!




只要你知道你最的祖宗名讳及大概的出生年份,先从你周边的同姓家谱中查找,然后再向外扩展,应该多向同姓中辈分最低年龄最大的人交流!因为他是每代的长者!是祖宗的几代长孙!他们掌握家谱的多!年龄大辈分高的,多为小支家庭!他们多接受一代人的教育,对家族的事只知甚少!




最难的就是李姓,没有一个统一的字辈。我自己今年47岁,李姓,根据老谱记载。2015开始,到2017年。终于把本村本族所有的人员统一进行了续撰。老谱是清四旧时放在窗台底下用泥土泥在墙里才幸免于难。后来我的一个大爷爷保管着。大爷爷在2001年去世了,六十多年了基本木续过谱。我是一个乡村医生,利用农村人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档案管理。我通过电脑把族谱续撰了!自己感到好欣慰。真的好累续撰族谱。我没有让族里人花一分钱。!!!顺便说一下,我族是明景泰三年从江苏东海迁徙到山东莒邑!




首先看你是什么地方的人了,像我们客家人族谱是最好续的了,我的家族从中原一直到福建上杭,而后又回迁梅州,然后又因为战乱我高祖公又带一部分族人迁入湖南,我们族谱也将近三代没有修续,但是有谱在把族人一统计,然后回梅州续族谱,到梅州续完谱拜了族亲又带族谱到上杭归谱,然后现在是五年一续,家族中族谱归辈分大的老者管理,但现在没年轻人着手这事了,估计再过几年我会接手了




如果隔了七八代人,家谱又失传,是比较难接续的。但办法还是有的,家族中的长者大都经过口口相传,先祖由何处迁到何处,由某公大约在什么时候迁来。如果本家还排有字辈的,现在有很多家族姓氏网,将先祖名讳以及昭穆字辈发到本家姓氏网寻亲,会有很多宗亲帮助你的。另外先辈的墓碑上面也会记录有先辈生平出处,去查看碑文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无论以前家谱在否,现在主要的是每个家族之间详细记录,有序流传,一旦有追溯的线索,严格考证,同姓之间相互参阅,建立起完整的血缘传承档案。百年之后,尸骨与功业荡然无存,唯一能留下的只有名姓,假如连名字都不能加以记录,我们的一生也就是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了。




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对于家庭有着“明昭穆、辩世系”等功能,而且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来源。

中国家谱的历史源远流长。民国以前,家谱的修纂连绵不绝,至民国至今,家谱修纂也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一是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倡导,出现一个修谱的高潮,诸多国民党要员也都在这时候进行修谱。二是建国后的20世纪80—90年代,也迎来一个修谱的高潮。建国之后,族谱被视为封建的象征,遭到严重破坏,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族谱有了新的认识,开始不断修纂家谱。进入新世纪之后,修谱更是频繁。

民国高官家族修谱时蒋介石的题词

但新世纪修谱,和以前的宗族修谱有很大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资金的问题,不同于明清时期宗族,修谱的资金从族产扣除,现在修谱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再者就是世系的编纂,新增了多少人口,具体世系如何,特别是像题主所说的,如果老谱遗失,新谱的修纂就会更加困难。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近世修谱时的倡议书(为了保护隐私,此处仅截取了部分)

第一,资金问题。当今修谱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捐款和均摊,一般都将这两种个方式相结合。

捐献主要是由家族中资金比较充足或者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进行捐款,这也是当今修谱资金的重要来源。当然,为了鼓励族人进行捐款,常常在家谱中载明某某捐款多少,如若捐的比较多,还会在家谱中详细载明家庭的照片以及家庭人员的光荣事迹。

均摊则比较简单,就是每户都要缴纳一定的款项,不同的宗族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按照家庭进行,有的按照人丁捐款,通常都采取第二种。其缴纳具体数额不同地区也不同,有的人均10元,也有的人均20元等等。当然,是否缴纳采取自愿原则,但是不缴纳也不会载入家谱,所以还是带有间接性的强制性措施。

第二,世系编排问题

采访是不可避免的。修谱人员需要每家每户的去采访,确定家庭具体的人口。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所以一般选择有一定名望的族人担任。而且如果可能,还需要跨越不同县市,甚至不同省份。

但这里就出现了题主所说的问题,如果家族有老谱,那一切都好说,只要按照以前的世系采访编排即可,但如果老谱遗失该怎么办呢?

采访一定是必要的,而且还要很仔细的进行采访,包括家庭男主人之上的若干代,都要尽可能的进行梳理清楚。而且,这里也可以对族中年龄较大的老人进行采访,依据他们的口述史料进行汇总。

查找文献资料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文献包括多种,方志、文集、旧报纸等等。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两种文献资料。一是墨谱,所谓墨谱,是和传统意义上的家谱不同的,传统家谱都是出版的或者已经刊刻出来的,但是墨谱是未经刊载的,一般墨谱很难保存下来,但也有部分宗族会保留。二是碑刻,明清时期碑刻都会比较完整的记载家族世系,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份史料。

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方法进行考证。比如联宗谱。一般而言,每个家族都会有迁徙来源,通过去迁徙地进行考察,也有一定的几率找到之前的家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采访汇总,能够形成新的家谱。

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相关记载,在新修家谱时,先将现存可以考证的世系资料编纂出来,不清楚的部分可以待后续进行考证。

当然,新修家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都会组成一个修谱委员会,进行统筹分配,如总修人、会计、采访人员等等。




寻祖籍地及宗亲:鄙人陇西堂李氏,现居重庆市大足区,老谱遗失,据长辈讲,祖籍为贵州遵义军民府滥坝庄,从入川始祖到我这一代已十一代,字派为″遇子文奇成/应升国正廷/仁才维时盛/世德建华荣/开科登金榜/显扬绍隆昌/上达天星顺/永锡福寿康″。字派前20个字为入川前议定(或者沿用入川祖上之字派),后20个字为民国时期议定后补。至我辈字派维字已使用至第十三代,因出川时始祖为文辈,故至我辈已入川等+一代。我族正着手修谱,但对入川始祖之祖籍地不甚清楚,也希望能找到入川始祖的遵义同胞兄弟后人,但地址不详无法找寻,乞请有同族同宗的尤其是字派有与我提供的前20个字相同的家人提供线索和帮助。谢谢你们,祝所有族人家庭幸福/人丁兴旺/诸事平安。




这个可以有,在记载时写上“因何原因失传”就可以了。




作为一个有15年修家谱工作经历的印刷人,很认真地回答您:

1、宋朝之前的宗谱属于官修。

2、平民续修族谱,始于宋朝初年。

3、民间大规模续修家谱集中在嘉庆年间。

4、嘉庆年间出现了专业从事族谱修纂和印刷的“谱师”。







国史、地志、家谱是中国典籍文化的三大要素,在古代甚至民国时期,家谱失传,你会被认定“没谱”的人,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祠堂堂号,又会被断定为“没名堂”,是对个人身份甚至能力的直接否定,仿佛如今的失信人员。所以那时候基本上人皆有谱,族亦有祠。就是兵燹和灾害时期的颠沛流离,他们也会哪怕牺牲生命也要保存家谱,这是一种精神信仰,为那时期的社会所嘉许,所以我们许多专用成语都和这种“家”情愫有关:木本水源、慎终追远、克绍其裘、绳其祖武、光大其昌、蛩虫斯斯、星罗棋布、烟火万家、簪缨世家、卜居蕃衍等,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历史的祖宗崇拜,也是与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

家谱失传,今后有办法续谱吗?答案是肯定的。自古有木本水源之说,如果把自已比做一个树叶,那么家族就是一棵大树,你从未梢一步步向前寻觅,直到根系。这个寻根过程就是:郡望→堂号→字辈→家谱,而家谱的核心内容就叫世系图,记载了从下到上的祖宗名讳、子嗣、婚姻、生卒、葬地等都赫然于列,一目了然。但要怎样寻根呢?

1.先要确定郡望。唐以前中国人口少,人们大多以郡望(始祖封地)、出生地、住所地和任职所在地来做身份的标识,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等,这种以地名称人,在那时候是表尊敬,也是籍贯定义。

2.再要确定堂号。祠堂文化,是从宋程朱理学之后兴盛的,堂号是祠堂匾额的名称。程学虽在北宋,但朱熹是南宋,祠堂倡导是在南宋长江以南范围。从即所谓的家庙文化,此时北方为金、辽控制。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在清朝以前的人口最多统计数为7000万左右。到了乾隆59年,人口已经将近一亿一千三百万)和人口大规模的迁徏流动,人们为要求进一步细化所在姓氏的支系,他们在始迁地再进一步建造分支祠堂,并用蕴意丰富的堂号来“识远近,辨亲疏”。

3.找到字辈。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字辈谱对世人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因为古代有“避讳”原则,一般同姓不同支之间同字辈非常少,而它作为基本辩识度,对于寻根有就了更显明的意义。

4.古人家谱三十年(一代人)为一续,清康熙二十五年特意为民间修谱颁布了上谕十六条,修谱上升到了国家推广的层面,所以说寻根就是寻找老谱,虽然一般传到现在大多已经有六、七次的续修,但因为兵燹灾害等原因,能传到个人手上的老谱少之又少,所以各大图书馆成了家谱的归宿地,我手上就有各大图书馆的家谱名目,依据前文提到的姓氏、郡望、堂号、字派找到相应的家谱名目,确定馆藏地,然后追本溯源,你的祖宗信息就会一目了然。这些都是通用的方法,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不仅靠个人锲而不舍的努力,又要一定的缘分,因为家谱的留存,许多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然,如果能找到专业力量介入就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

现在通过大量馆藏家谱序文、凡例、源流考、跋文甚至世系等内容,我们发现都有嫁接的痕迹,就连号称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孔氏宗谱》也概莫能外,很难想象我们现在所流传的家谱许多姓氏都出自“簪缨世家”和“阀阅之后”,而那些大众的普通老百姓后代不会无缘无故地凭空消失吧,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家谱世系都是“攀龙附凤”和不断编纂的结果。于是民间就有了创谱之说,所谓创谱,就是家谱失传后,多方寻找无果,经家族公议,创立新的家谱的过程。创谱最需要专业谱师介入,因为他们接触了大量的流传于世的名谱,知道全篇如何结构、布局、撰文、考证等,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很难想象创造《王氏宗谱》主编,如果没有仔细阅读过祁门若溪、休宁溪头、婺源武口的老谱,他们能平地起惊雷创造出有收藏价值的新谱,更多只会让后世的读者贻笑大方,以至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高手会在大量资料里选择精品,然后提炼,再结合现代排版软件编辑校对功能,杜绝文字零失误,印刷上宣纸仿古装帧,就像一个好的厨师,治大国如烹小鲜,又似一位好导演,能奉献出仿佛张艺谋执导的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经典。

欢迎大家留言家谱寻根类信息,有评必回。




老谱失传,可以以知者为断,进行续修(新修)。




一般都是可以的

只是难度较大

有些可能会难续

但谱有这方面的处理技巧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