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人的羞耻感是怎么来的?

2023-09-25 10:49:03 条浏览

羞耻感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可以追溯到你的原生家庭,看看你小时候的成长经历。

孩子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当他们遭到家人虐待、侵犯的时候,往往没有反抗的能力,只会倍感无力和无助。

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疼爱和接纳,因为父母之爱远胜于其他感情,所以孩子会为父母的行为,哪怕是虐待行为开脱,进而落入自怨自艾的陷阱。他们会认为自己肮脏丑陋、低人一等、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

遭受虐待的儿童受害者之所以感到屈辱、羞耻,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希望一切尽在掌握中,但是这个信念在受到任何一种伤害后都会土崩瓦解。当我们自认为有能力自保,却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无助和无力。这种无力感就会进一步导致屈辱感和羞耻感的产生。

羞耻感是人在遭到虐待后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虐待本身就是羞辱他人,蔑视人性。受虐者感到被虐待、被玷污,会为自己的无能为力、任人摆布感到羞耻不已。对遭受过虐待的人来说,这些感觉会深深地烙在心里。

羞耻感会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觉得孤立无援,也会让我们失去自我。它是残忍暴力行为以及破坏性关系的源头,也是很多成瘾行为问题的核心。

格森·考夫曼在他的经典著作《羞耻感:关爱的力量》一书中曾一针见血的指出:“羞耻感是屈辱、失败、罪过、自卑和异化的产物。”

以上。




谢谢邀请,认真回答您的问题!

题主的本意应该是问:人类性羞耻感从什么时代开始?

生殖行为是动物的本能,也包括人类。但人类的社会性高于自然属性。人类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阶级分化,有了私有观念,小家庭开始从氏族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实体。从这时人类就有了对于生殖交配权的排他意识,早期的群婚制度逐渐被固定的配偶制度取代,人们觉得生殖行为是不应公示于人的隐私,这既是为了避免群体滥交引发的子女归属争议,也是一种私有意识的体现。最终演化成人类完整的性道德体系。

据推测,人类性羞耻应该产生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阶段。




简单的说本人感觉就是这人胆小加上做的事情和大多数不一样所导致的!胆大的人哪怕在做的另类他也没有羞耻感反而还会因为得到关注而得意。胆小的就不一样哪怕是一件事情他不小心做错了可能就会产生羞耻感!




亲是人的秉性,也是一种羞答答的美




羞耻感,是一种高级的道德情感表现。

01.羞耻感是一种痛苦的信念

韩剧《天空之城》的女主角是一个高高在上,娘家有显赫的家室,父母定居在澳大利亚,父亲在银行当行长,丈夫是医学院的管理层,甚至有机会放上院长。有一对女儿,目标是考上医科大学,住在一个韩国顶尖大医院里德高望重的资深医生“高档宿舍:高档别墅区——天空之城。

这一切是不是很美好?

门当户对,只要女儿也考上医科大,也算光宗耀祖了。

但是,谁能想到女主角的身世是伪造的,她有一个酒鬼老爹,家里开了一个牛血店,婆婆瞧不起,这样一个身世在天空之城里只能算是异类,所以女主角的身世只有婆婆和丈夫知道,其他住户都不知道,就连她的一对女儿也不知道。

突然有一天,女主角的身世曝光了。天空之城的邻居表面不说,但背地里都嘲笑她,就连她的大女儿都厌恶她,说出了:”我身上怎么会留着如此低贱的血!“(大致的原话)。

大女儿的这句话表明了她对自己出身的耻辱,为自己有这样母亲感到鄙视。

而女主角从读书时,就对自己的原生态家庭寒心,觉得自己的出生比别人低贱,要想往上爬,就要隐瞒身世。

这部剧的女主角和大女儿都引伸出一个词叫做:羞耻感。

什么是羞耻感?它不是一种感觉。一种令人痛苦的信念,感到羞耻的人相信,自己身为人,存在根本的缺陷。

BreneBrown教授在她写的书“Ithoughitwasjustme”里面提出她对羞耻感的定义:羞耻感是一种相信我们是有缺陷的并且因此不值得被接纳和归属的,强烈疼痛和体验。

来一个接地气的说法:

你穿了一条新裙子,感到满足的同时,你又感到莫名的惶恐和焦虑,觉得自己穿这条新裙子,单位的同事对我有看法,还是穿的朴素一点。

当自己取得某个成功后,在开心的同时,会觉得:”这不是真的,如果下一次没有获奖,大家就不理我,不再喜欢我了。

总觉得自己的身材很差,同样的衣服,别人穿好看,自己穿难堪,觉得上天给你一副邋遢的身材。

因为羞耻感,我们经常会攻击自己:

我不好

我不配

我很丑

我不该在这个世界上

我太笨了

为什么要生下我?

你接触任何美好的事物,你都不会开心,反而会觉得:这世间如此美好,为何偏偏独宠丑陋不堪的我?

02羞耻感来源于:永远不够好

羞耻感会让我们看不起自己,对自己进行无条件的攻击,那么,羞耻感到底怎么来的?

我们来看“耻”这个词,它是从心从耳,意味着羞耻感从心中而生,是一种心理活动。

去年,26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在4月27日自杀。而自杀的原因是幼儿房思琪与老师发生关系的经历。这个经历使她在之后的每一天都属于崩溃的状态,而新闻报道称她的父母至今不愿意透入老师的名字。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对丧尽天良的老师进行谴责,可真正杀死她的最大凶手是:父母、社会舆论、封建观点。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有两次房思琪想要与父母讨论自己遭遇的事情,但话才试探性说一点,就已经被父母打断。

你会发现,林奕含的痛苦有一大部分是来源于“耻辱感”,觉得自己经历这样的事情,是羞耻的,讲出来会更加羞耻。这种无法抹去的痛苦和羞辱让她在最年轻最美丽的年华中放弃生命。

内心的羞耻,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错误,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

很多人认为羞耻=内疚。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TED《拥抱羞耻的力量》提到羞耻不是内疚,羞耻专注于自身,内疚专注于行为。

同样做错一件事情,内疚的心理:“对不起,我做错了一件很糟心的事情。”羞耻的心理:“对不起,我就是一个错误。”

羞耻是把所有消极行为结果全部都归结于自身能力不足产生的情感,对自己的不认可,瞧不上自己,认为所有的源头都是我自己。只有把自己给解决掉了,其他人才能好,我自己也能得到解脱。

羞耻感是你对自己说:“永远都不够好。”

羞耻感是一种被拒绝的感受。你努力迎合这个世界,去展现这个世界想要看到的东西,而你就像一个局外人,没有归属感。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羞耻感就像一座教育,但是一座你活该待在里面的监狱,因为你“有病”。

03.打破羞耻感的死循环

羞耻感让我们陷入一种死循环: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是丑陋的。差劲的。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希望自己可以变好,受到他人尊重。你潜意识里认为:“只有自己变得最好,大家才会喜欢我,才会尊重我。但你努力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你又觉得自己不配好。

那么如何打破羞耻感的死循环?

1.羞耻感是人性的一部分

所有人其实都有羞耻的一面。

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心明眼亮,对自己赤裸的身体开始感到羞耻。用无花果树的叶子遮住了关键的部位,自此开启了人类行为模式。

从这个角度老说,羞耻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独有的。

所以你需要正视羞耻感的存在,很多人遇到羞耻感这种情绪时,会想要逃避、隐藏,最后陷入自我否定当中。

自我否定是羞耻感最大的敌人。你要想想那句话:“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你和羞耻心两人互相伤害,到最后你也弄不死我,我也弄不死你。既然如此,还不如握个手,相互和解一下。

2.注意我们对羞耻感的防御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罗盘应对理论。它将人感到羞耻之后的反应分为四种:逃避/退缩/攻击他人和攻击自我。

你需要对自己观察自己的情绪。理智有可能会欺骗我们,但情绪不会,情绪是人的本能反映。你可以观察自己出现羞耻感是什么时候,你做了什么事情。

Srtep1:闭上演讲,想想自己站在让你没有安全感的某个人或某群人面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确认有没有让你感觉到害羞、尴尬、想要撤离等事情。出现这些情绪却还要跟对方交流,是什么感觉?

Step2:把注意力放在涌现的情绪上,免灾,把那些感觉推出来,推到你面前,并想象它们正在形成一个有脸、有身体的人。

Step3:请记下你看到,这就是那个让你感觉到羞耻的自己,也是你一直在逃避、遮掩、害怕被别人看到的自己,把这个称作为“影子”。

Step4:请忽略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影子上,与影子结成联盟,然后面向观众,无声地命令他们:“听好!”情感受那股当你和影子用统一个声音说话发出的权威性。

《为何家会伤人》提到: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容颜,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里的投影,绝非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3.拥抱羞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荣格学派把羞耻称作为灵魂的沼泽地,是正视自己,接受自己不足最好的时候。

《拥抱羞耻的力量》中演讲者将一句话作为她前进的动力:荣誉不属于哪些批评家,也不是那些坐在一旁对真正做事情的人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的人。荣誉归于竞技场里的男人。他的面容被尘土、鲜血和汗水所模糊。但当他站在竞技场内,至好他会成功,至差他会失败。但是当他失败时,当他输掉时,他失败得如此无所畏惧。

童话故事《皇帝新装》中,所有人为了逃避自己不聪明的羞耻感,都瞎着眼睛称赞皇帝的衣服真好看。

多少人在小时候希望直言面对真相,做个诚实的人,长大后却成为欺骗自己内心的大人,如同皇帝新装一样。

你不需要多完美,才配得上拥有。保持不完美,开放自我,拥抱羞耻,保持真诚,你就配得上他人的尊重和爱。




不同的环境道德规范也不一样,在公众场合不穿衣服,都知道羞羞,在自己家自己卧室里,不穿衣服自然就不会羞了。




人有羞耻心是必要的,但若因羞耻感而深陷抑郁,可谓病理性耻感了。

病理性耻感,与受虐的核心感觉一样:心灵受创、脆弱无助、自责自恨。从这点看,两者之间可能同时或分别独立存在,都可能是引发自我认同障碍(如我不如人,低自我价值)的原始创伤。

两者又有不同的体验与模式:羞耻感,主要是一种脸面无地自容的难受,或有恐暴露羞耻的紧张,以强忍而承受之;自虐,主要以自我攻击的方式,体验到的是受辱的愤怒或快感。从这一点看,两者之间存在关联与秩序:耻感在前,自虐在后,即深刻的羞耻感,发展出道德自虐的模式。

比起罪恶感,罪恶感常被视作一个好迹象,如果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罪感有忏悔,他人更有可能原谅你。羞耻感,却让人讳莫如深,我们会为怀有羞耻感而感到羞耻,会认为应该隐藏羞耻感。尤其是在重视成功的文化背景下,羞耻感像是一道抹不去的沧桑沟壑(取名伤沟),道德自虐就像一道厚重的防护墙(取名卫士),伤沟紧贴着卫士。这分明,羞耻感和道德自虐,是一对阴阳组合的难兄难弟。可我们常能看见的,是卫士的道德自虐,看不见的是讳莫如深的伤沟。

道德自虐者,大多从青年开始呈现一种奇特的、被动的、自我挫败的行为模式。如,忘我工作、拼命干活、视颜面如命、有意无意地阻止其他人的帮助,似有对痛苦之事的上瘾,对可能享受、愉悦感避之不及,似有躲着好事走的癖好;自己做得再好,都觉得不好,再优秀都觉得不踏实。这背后的推动力(潜意识动机),源自誓死证明自己不是“不如人”。生活中并不少见这类人。

心理学家Gabriel和Beratis认为自虐和早年的创伤有关,大致有:1)遭遇过未经处理的丧失;2)养育者都比较挑剔或常常使他们感到内疚;3)儿童常感到要为父母负责;4)具有创伤或虐待性事件;5)有抑郁的家族史。道德自虐者,至少有其中的一、二。

也有很多人的自虐人格形成,是早年经历中曾因受磨难而受过嘉奖。比如,你含着泪水忍着愤懑看着弟弟捣毁你心爱的物件;被大人夸赞“懂事的孩子”;你流血流汗完成了超出当时能力的劳作,或坚持到最后“活雷锋”式的活动,受到大肆表彰,被誉为榜样人物。这些过多过深的经历,像种子一样,既可成为抱持“完好自我”的动力,也是抵御“不好耻我”的动力。

我们从生活中不难看见,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老好人,他们似乎从小就背负了“屈辱与责任”走过来的。再从大量来访者的故事中发现,道德自虐者,比神经症患者活的更憋屈、不快乐,而他们的过去,往往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懂事的孩子”。确切说,他们的过去是缺失童年的小大人。




羞耻感人人有之,大都是后天受教育而形成的。无论男女,懂事后皆有羞耻感。若有良心,知感恩,懂礼数、明道德,守法纪,善自醒,惯反思,当你说错话、做错事后羞耻感就油然而生。反之就没有羞耻感。没有羞耻感的人通常都自以为事,厚颜无耻,他们把欺人骗人忽悠人的伎俩当作他们的聪明才智,这种人大都有一层画皮包裹着,久而久之他(她)们的朋友越来越少,最终都会成为形单影只之人。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