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2023年生二胎补助20000是真的吗?

2025-05-16 09:54:06 条浏览

最近,一条短视频在网上火了,大字号标题异常醒目——2021《民法典》新规定生孩子可领20000元,不少朋友就来问迪吉,这是不是真的啊?

嗯???还有这种好事?听到能领钱,迪吉马上来精神了,赶紧去扒扒发生了什么事~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视频宣称“2021年新民法典规定,要在怀孕20周到孩子出生前到当地社保部门登记,然后去社保局或医院的社保科报销,再领取一般生育津贴至少2万元”。

其实这种说法是对《民法典》和生育保险断章取义的解读,《民法典》中并没有相关条款,也不涉及社保,而调整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的是《社会保险法》,况且生育保险政策还要看各地的规定。

所以视频内容是谣言,但从理论上来说,生孩子期间领20000元也是可能的,前提是要达到这些标准。那是怎么算的呢?

用人单位在女性职工生孩子期间也会正常支付工资,但这笔钱其实是由生育保险基金发放的生育津贴。一般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标准逐月垫付,产假或计划生育手术休假结束后,社保经办机构再按照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

那生育津贴怎么算呢?

生育津贴是以参保职工分娩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除以30再乘以规定的假期天数确定的。

也就是说,生育津贴=(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

假如在广州工作的小张按规定缴纳了一年的生育保险,工作的公司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6100元/月,是顺产生娃(广州顺产生娃产假为98天),她能领取的生育津贴为:6100÷30×98=19926.67元

也就是说,小张要想领20000左右生育津贴,公司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起码要6100元。注意!不是小张个人的工作,是整个公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哦~

生育津贴的多少由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假期天数等因素决定,所以每位职工领取情况均不同,朋友们需根据自己情况计算。

骏宝关注社会民生内容,深耕于社保、入户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贴心、最高效的咨询服务!




没听说过呢,有吗?有的话我也生一个[呲牙]




不管是不是真的,现在也不会因为奖励这两万块钱去生孩子,生下来养育可是100万啊,这账都会算吧。




没听说。给不给也不生,20000啥也不够干的。




错不是为了钱养二胎而是养不起,补贴只是暂时缓解生孩子时二年挣不了钱




有生育津贴的是有。不过不一定是20000,每个地方不一样。




不知道真假能领的话最好了二胎保温箱16天花了两万多光小孩社保报完了还剩9千多大人的还不知道保胎加手术介入加结扎掉不下两万来




不管有没有补助,咱们还是要把二胎安安稳稳生下来吧[大笑]

二胎妈妈要交满一年的社保,而且社保里要包括生育险,才会享受补贴,钱多钱少,这个要去交社保地方去咨询。

没有交社保的二胎妈妈也有补贴的,就是要去二胎妈妈户口当地去咨询,一般生了之后按顺产和剖腹产来补贴的。

既然要二胎了,就得提前补叶酸,再到当地医院去登记,会发一个产检本本,记得按时产检,生个健康宝宝。不过有些地方有些免费项目是不收费的,这个看各个地方政策。

说了那么多还是建议您去当地村委会,民政局或者医院了解一下。我说的只能作为参考[作揖]




两万?有吗?本人89年的,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30年,从小时候年少无知,但现在无知年少,压力山大啊,一胎都没有稳定好呢,怎么敢谈二胎啊?补助?或许真的有,但现在这年代,车,房,生,活,哪个不需要钱,唉,不提了,碎觉!




不管是补多少钱,这跟要不要生二胎有什么关系呢?想生的,补贴多少钱,甚至不补,(假如没开放二胎会罚款)他还是会生。不想生的,补贴多少钱都不会想生吧。还有一种就是想生,但是碍于没钱养,没人带,养不起的问题。补贴两万就够了吗?结论还是不会生。




想多了吧?曾经我的独生子女也说补助,直到现在我还是一分钱没拿到




我以往是真的,但不可能一个月两千吧?现在养个孩子真的太难了,




反正我们没有收到。没有享受过。




真假都不重要那么点要亏一大截




我是2020年生的二宝,成都这边当时只报销了社保




绝对是真的,因为本人就领了




有这个政策,我朋友生宝宝就补了。首先,你得是有编制的国家公职人员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因为这些单位都是按国家最高标准为员工足额缴纳了社保的。不像私人企业,大多数都是交最低标准。所以,享受的补贴就不一样。

建议你咨询你所在单位的社保经办人员,或者也可以向社保缴纳地的县区级社保机构电话咨询。




反正我们潮州肯定不会有,有也到不了市民手的




津贴吧。。。




并没有看到相关的政策信息!

而且就算有,应该也是针对性的补贴,不是真正直接给你20000。

再说了,一个孩子的培养,20000哪够啊。关键的还是教育资源,家长时间问题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