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5 11:43:16 条浏览
把“会学”看成第一要素而非“学会”。
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两个词的区别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时候老师将这两个词语写在黑板右上方让我们认真思考半节课,并让我们选出认为更重要的那个词语。
可能现在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会学”而非“学会”,但在那时候的班上,却实实在在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学会”!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但后来思考发现,那时候的我确实不注重学习的方法,对知识掌握度的衡量也只取决于成绩的高低而非理解度。
在中考之前,以“学会”名列前茅可能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其中我认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物理了,大部分的答案都可以用公式套用计算出来。但到了高中可能就完全行不通了,最好的证明可能就是文理分班之前的物理不及格了吧!
高中时期换了两个班主任,无一不郑重其事的强调过“会学”的重要性,比如那句“当你的学习方法不能给你带来显著的成果时,或许你就该想想是不是哪里不对了”,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至今,但当年至少花费了一年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
之前觉得公式只要背着就好了,做题时想不到是因为自己笨而想不到解题方法,但事实证明我错了。如果你真正的理解到了公式的含义及实用性的时候,会发现出题者的出题方式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算你当时想不到,后来也是能理解的。
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在此相同的基础上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可能会使你对生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悟。
首先说,按照正态分布,人群中可以存在有极少数的天才。
比如高斯,3岁就能纠正父亲的借债账目,10岁提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9岁发现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这不是天才又是什么呢?
没办法,没有为什么,天才就是一点即通,一教就会的。
啊对了,忘了说一句,正态分布,又叫高斯钟形曲线哦。
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谓的一点即通,一教就会,是背后艰苦努力的必然结果。
比如那个老掉牙的鸡汤故事:
福特公司的电机坏了,搞了两三个月修不好。请来斯坦门茨,用粉笔在外壳上划了一条线,告诉把里面的线圈减少十六圈,果然修好,要价一万美金。老板请他列个修理费用明细表,斯坦门茨表示:“用粉笔划一条线一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所以,一教就会,看似是轻松惬意的“一美元”,背后可是艰苦积累的“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哪。
再比如《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在明教地道中,半天时间就把“乾坤大挪移心法”修炼通关,看似又是一个一点就通的“一美元”,背后的原因,因为人家本身就背负九阳神功,内力深厚,世所罕见。而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因为没有九阳神功这个“9999美元”,终其一生也只搞了一个走火入魔。
以我身边的经验来说,做到一点即通、一教就会的人无外乎两点:
一、这种人拥有一骑绝尘的智力;
二、这种人掌握了学习的正确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关注那些智力超群的人。
这种先天的优势是很难被超越的,他们拥有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一眼就可以找到最优的方法;或者是即使是思路是一样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有更加迅速的反馈。这种优秀与生俱来,无法剥夺。这些人一般会被冠以“天才”的称号。
但是天才永远都是少数,怎样让我们能够拉近与天才的关系才是当务之急。
我们来看怎样才能使我们能够做到一点即通、一教就会。
在这个世界,毕竟还是平凡的人占大多数,许多人能够在同样智力条件下实现一点即通、一教就会,无非就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大家一定听说过“名师出高徒”这句话,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名师手下容易出高徒呢?我想大家也一定听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渔”比“鱼”拥有更高的价值。
其实就在于名师自身具备了极高的学术修养,可以给门下弟子在思路上以很好的引导。正确的思考方法常常可以让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我自身的经验也可以窥见一斑。在我初中的时候文科类的东西完全是平时背记、考试时即兴发挥。那时候的老师确实很负责任,但一切也都是似懂非懂的状态。
之后的高中有幸被当地一所非常不错的学校录取,并且被分到实验班。我才接触到两位对我影响极大的老师,一位是政治老师,一位是数学老师。
我在接触到她的政治课堂之后,我才算是真正地接触到逻辑和条理。她可以把书像庖丁解牛一样分解的游刃有余,教会我们搭建起课本的框架,将所学的知识分类码放,又相互关联。
我的数学老师的话,算是一种无为而治的老师,每节课基本也不会讲几道题,经常性地就是把典型的例题以及它的变种的解题思路交给我们,引导我们去实践,去思考。
此后,我解决任何遇到的问题,总会先在脑海里对这件事情建立模型,将事情分解后,再按照轻重缓急去解决。这种方法其实也是一种思考的方法,将要学的东西建立模型,我们才能够更加了解所学为何、学习的是什么?
其实归结到最后,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做到一点就通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乐于去思考,乐于去实践。所有的思考如果只是流于表面,造就的终将是浅薄的自己。
市面上其实有关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学习能力的书,大家其实可以广泛涉猎一下,根据自己的自身需求去匹配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问我,我喜欢哪一本书?我说高中政治的哲学部分,因为这部分让我换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当然这本书需要配合老师的讲解,自己参悟可能会有点枯燥,也有可能走火入魔。
我就不爱看字贼多,贼在装高深的答案
因为我是个咋点也不通的笨蛋……
从小学习不咋地,物理考过5分,这跟大家喜欢的天才论和天赋说差远了
那我就没有擅长的事了?当然有,我天生是个表现力极强的戏精~
比如说,一年级的时候大家排成一排给领导跳小星星,领导也会指着站在边边的我,说这个孩子天的最好~(得意)
看见没有,老娘就算不站C位,也是妥妥的女一号!
从小学舞蹈,我的力量,柔韧,表现力都要比其他同学好。我擅长,所以我喜欢,我喜欢所以我愿意花费时间去练习练习再联系,然后大家会忽略掉我积累的一切,直接说我是一点即通。
殊不知,我已经积累了99点,就等你这一点呢~
这世上绝对的天才太少,很可能我们一辈子都碰不到半个,如果你觉得你很普通,其实往往只是你没找到你擅长并热爱做的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