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八,九十年代的中专生,你们后悔没读大学吗?

2023-06-13 16:38:48 条浏览

『中國風』·二十四节气·小寒·起源

『小寒食谱』

枸杞木耳炒山药

·主料·

山药|200克

荷兰豆|50克

黑木耳|3朵

枸杞|10克

·辅料·

白醋|1茶匙

盐|适量

油|20克

·做法·

1.木耳用冷水泡发后洗净泥沙,剪去根部撕成小朵。荷兰豆撕去两边的筋洗净。

2.枸杞泡发洗净。山药洗净去皮切片,浸入加了白醋的清水里防止氧化变黑。

3.炒锅烧热倒油烧至7成热,放入山药和木耳翻炒。

4.然后放入荷兰豆,加2大勺清水翻炒2分钟。

5.最后加盐和枸杞炒匀即可。

『小寒简介』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

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

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小寒由来』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小寒习俗』

1、补膏方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

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

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2、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片,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3、吃菜饭

小寒吃菜饭是老南京的习俗。

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人们会用糯米加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一起煮成菜饭。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节气,也是阴气最盛的时期。

南京菜饭中糯米补中益气,健脾暖胃,能增强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散寒之功效。

再加上南京特产矮脚黄、香肠、板鸭,药食双补,美味可口,冬日里吃完后特别暖和,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4、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这些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我国古哲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

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考不上他后悔啥,能考上大学谁上中专?




比较后悔。我是79年参加高考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那时自己不到16岁,不懂事,全部听老师的,老师说只要跳出农村就行,老师指导填了一个地质学校,当时自己都不知道地质是搞什么的,当年没上线的同班同学,复读一年,都上了大学,后面的人生道路就有非常大的区别。但这就是命,世上没有后悔药。现在退休了,在家带孙子了。




不后悔,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的中专生成绩都是一流的,考中专的学生我所知大部分家庭经济情况都不好,他们为了减少家庭压力,选择报考了中专。那时国家分配工作,现在在各条战线上有很多他们的身影,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没有读过,不过也不难回答你的问题,中专是银,大学是金,相比强弱立竿见影!




这是部分人的臆想,认为九十年代的中专生都有能力读大学,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有点后悔,我88年师范毕业。后来考取专科,本科,一路艰辛!




想想很后悔,没有赶上好时代




应思考现在有的大学真的读了有用吗?




后悔死了,除了读师范当老师的,家里有关系分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大多数都下岗了。50多岁还在打工的多得很。




别提了,说多了都是泪,那时候一门心思要考大学,奈何家长非愿意考中专师范类的学校,那时候中专毕业后管分配工作,我爸妈怕上高中考不上大学留在农村,年纪小不太懂这个,最后和家长协商结果是五个志愿只报两个,第一个省专,第二个县一中,其他三个放弃,结果过了省专线,录取了……可惜了我超了县一中好几十分的成绩[机智],后来中考比我低好几十分的同学考了大学留在了上海,我情绪低落了好久好久。没办法,九几年那时候农村就是这个社会环境,没上大学我非常非常遗憾,很后悔当时的自己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一切都晚了,也不能从头来过,爸妈现在也非常后悔,我还要劝他们,就这样凑合过吧!




本人80年代初小中专毕业,大部分同学分到国家职能部门(公务员)小部分商业单位,职能部门没几年分的两室一厅新楼房,那个年代能有这房就是别墅。坐标西安![呲牙]




看到别人领工资时,非常后悔没有读过大学。

别人工作做不过去找我们帮忙的时候非常自豪,我会他不会。




没啥后悔的,时代不同没法比,都包分配,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有个正式工作已经满意




考不上,那时中专毕业就是干部呀,也是牛人。[捂脸]




我是78年初中毕业考的中专,也是改革开放后的首界初中中专。当时也考了高中并录取在市一中重点班。因家在农村,上中专能吃皇粮就毅然决然走了,被第一志愿录取在一铁路技术学校,学制2年,80年毕业分在一铁路央企工作,上班后继续学习上了电大机制专科,又考了机电一体化本科,86年还报考了硕士研究生但英语未达线(总分刚达线)没考上。吃了很多苦,渐渐成为国内高速列车某专业技术专家,教授级高工,去年底退休。(退休金8211,对于企退也算不太低吧)

那个年代是国家缺少人材的年代,为了填补各行各业人材的匮乏,采取了非常规的人材选拔方式!我中专毕业,毕业后直接进入技术研发队伍,然后边工作边学习,包括学历和专业研修,唉!如果上了高中,应该是80年考大学,84年大学毕业(当时高中二年制,按当时我的成绩考上大学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后悔谈不上,一个人一个命,只不过回顾一路走来也颇有感慨!




我是1977年报考中专,当时报名的时候,有两张表格,张是大学,一张是中专,我问公社负责人,报哪个好,他说大学好,毕业后工资高,难考,中专工资低,考试题简单。我说就报工资高的,就填了大学报名表。我报名后就骑自行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有想。有简单的中专为什么要考难的大学,先脱离农村,拿到工资在说,我马上返回到公社报名处,要求报中专,消毁大学报名表。领导同意后,改成了中专,结果考试成绩好,通知报志愿,我问那个学校毕业工资高,就报哪个学校,领导说。地质学校工资高,我就报西安地质学校,结果金榜题名,我被西安地质学校录取,1978年来到西安上学,毕业以后在甘肃省地质队工作,那时工资确实高,1981年3月份武威工资120元,同学有人在酒泉180元。当月工资就买了一块东风手表。大学毕业生在其他行业工作人员,一个月50多元,我真的很高兴,选对了中专,选对了行业。后来我有先后在西北师大和对外经贸大学学习法语两年,在国外工作两年,1993年回国时身有1万多美金。后来被评为高级工程师,退休后来深圳居住。




“八、九十年代的中专生”,正确写法应该是“八九十年代的中专生”。

在后来时行“文凭”选人的时候,确有人后悔当年没读大学。因此有了风起云涌的“电大”“自考”。

不过当年能考上中专,那也是一件值得自豪一辈子的事情呀。




后啥悔,当初都称为幸运儿,在82—89年各省市中专分数线按照招生计划,确定在县重点高中最低分数线和县普通高最高录取线之间。当年同届考上县重点高中最后没摸到大学门的占80%。今天看觉得自己当初被耽误感到冤,就这分数线最后能上大学的有几个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进入体制内,收入是稳定的,退休后也是很多的退休金。一种是厂矿企业的,有人早已经下岗,即使不下岗的,退休后的工资也就两三千。哪一种后悔?不言而喻。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