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12:13:55 条浏览
不只是成都的事业单位难考,基本上所有事业单位都是比较难考的!因为考的人太多,而且需求有限!
当然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努力的,事在人为嘛!
我的建议是: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乍一听是不是比较空洞?请听我细细道来~~~
一、从实际出发
参加考试的朋友需要弄清楚的实际情况分两块:一块是当地的考情,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得先弄清楚考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可以先阅读考试公告,弄清楚考察的科目(因为考察的科目也在不断改革)。在确定考察科目后,通过研究之前的真题和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朋友,确定考察哪些模块的知识以及每一模块大概的比重,把握好重点模块。一般公共基础会考察以下模块(标记出来的是重点考察模块):
另一块就是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一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多少?自己的基础怎么样?哪些模块是自己擅长的,哪些又是薄弱的?可以做一份题来摸一下自己的底。考生朋友只有把当地考情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弄清楚,才能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复习方案,才能做到高效备考事业单位。
二、按规律办事
做事也好,学习也罢,既然花了时间、精力,就要跟自己要效率!怎样才能有效率,有好的效果?那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可以做到过目不忘,那公共基础知识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能力,那就要按规律办事。
(一)夯实基础,架构知识体系
如果没有基础,直接就去做题,错误率一般都比较高,而且这样去做,最多就是记住了零散的知识点。公共基础知识内容那么多,一个点一个点地去记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考生朋友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去架构每一章的知识框架,希望大家的知识是整体性的,就好比一棵树,肯定先要有主干,然后才会有枝有叶。大家的知识也应该先有个大框架,然后再到具体的细节。如果时间很紧迫了,那就只能抓住每章的重点。以法律部分的宪法为例(见下图),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将宪法部分架构知识体系;时间来不及,就把握好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机关。
(二)科学练题,查遗漏补不足
有了一定理论基础后,需要科学地练题(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做题有两个好处:
一是将知识点转化成考点,知道这个知识点后不能保证题目就一定能做对了,尤其是需要理解的知识点(法律、马哲都是需要理解的)。比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一和古文联系起来考察(见下题),可能就会做错。
二是通过做题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题目做错了一定要去分析原因,不是把答案改一下就表示自己掌握了,到底是知识点压根儿没掌握?还是自己理解上出现了错误?还是审题上出现了失误?分析出来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
最后,建议各位考生朋友,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去学。识记型的知识(比如宪法知识)就想办法记得容易一些,可以用口诀、用表格等;而理解型的知识(比如马哲知识)就要用案例,用题目去理解。
愿大家的付出都有应有的回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留言,很乐意和大家交流。)
这个要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来看吧,有些学霸就觉得很简单,但对于学渣来说那肯定是很难的了。有一点是要肯定的,那就是竞争比越来越大,竞争的人多了,相对就更难一点。
这我有点发言权,目前市直事业在编,考主城区区县中,本人考试分数大概135~150之间,二季度和三季度我都进了区县事业单位面试的,2020第三季度我考了149分,综合第二。。。可惜了,你说难,确实难,但是一旦分数到了140以上,就只是时间问题。
原来不难,现在挺难的。
一是名额少了。我2013年考的时候,基本上主要的招编渠道还是笔试-面试这一套;2017年我们单位又有空编出来要招人的气候,就变成了大部分走人才引进,去211、985直接面试研究生,没招满的才走考试。
二是竞争大了。2013年,我考的职位是5个人竞争一个编制,也就是刚够开考的水平(二圈某区县,非高非双);2017年,24个人竞争一个编制。
如果现在让我再考一次,我绝对考不上了。
我就是成都市市级部门的一员,长期从事人事工作。单位几乎每年都要组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相关工作。总体来说,成都市事业单位考取难度很大。
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竞争激烈。成都市是新一线城市的龙头,近些年发展趋势越来越好,待遇总体也越来越好,这个是得到全方位认可的。
因此,每年成都市市属及区属事业单位的考取难度越来越大,尤其2020年度,报考人数都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远远大于省属事业单位,因为省上待遇要比成都市得待遇低,跟成都市有一定差距。
二是成都市公职人员待遇比较不错。成都市市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待遇一般,但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待遇就比较好了,比如熊猫基地、武侯祠博物馆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成都市区县事业编制跟公务员待遇差不多,也就只少个车补,而且是混编混岗,事业编制人员也可以当科长那些。而且像成都市高新区、东部新区、其他主城区,这些事业单位待遇普遍比较高,因此,竞争也是相当激烈,报考难度相当大,经常岗位比出现几百比一的情况。
三是成都市的未来发展被看好。成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四川省的人口比较多,接近九千万,很多本省的人才都想进入成都市工作。
而且成都市的教育、医疗条件都是省内其他地方不能比的。而且公职人员目前确实被青睐,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尤其是大城市的公职人员。如此,也就出现了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
综上所述,考成都市事业编制确实难度很大,但是成都市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可以比较简单入编。
一是士兵转业安置。这个就不多说了,一般只要符合安置成都市的条件,当兵12年之后就可以被安置到成都市的事业单位。一般安置为工勤编制,但是待遇差距跟其他岗位是基本一致的,而且后面可以通过转岗发展。
二是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成都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有几种方式可以进入,一是具有高级级专业技术资格;二是海外硕士研究生毕业;三是国内博士毕业生。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那么你就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事业单位,获得事业编制。
以上就是成都市事业单位的情况,希望能够帮到你。成都市的公职人员总体还是不错的,你觉得呢?
@轻轻松松谈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