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做老师的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5-04-11 16:32:03 条浏览

我的胎教就是妈妈上课、备课。我喜欢当老师的妈妈,尽管妈妈对我很严厉。

妈妈无意间就给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我是在书堆里长大的,高兴了读书,难过了读书,伤心了也要读书。读书能让我心静如水。

我喜欢这种感觉,很感谢当老师的爸爸妈妈。




这个应该还是挺好的吧。




我的爷爷、妈妈和叔叔都是老师,我几乎是在学校长大的,儿时很多事都已忘却,有一幕却记得很清晰:妈妈的六年级的学生,驮着两三岁的我在操场飞奔。这样的情形数不胜数。长大一点,该上学了,跳过幼儿园,直接上了一年级做插班生,坐在最后一排,结果成绩还可以,就参加了当年的抽考,这是妈妈后来告诉我的。小学阶段一直混迹在教师食堂,全校的老师都是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后来上初中,以为可以逃离爷爷和妈妈的掌控,结果遇见的几乎所有的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不是叔叔的铁哥们,就是熟人,感觉时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一路战战兢兢犯着小错误。神奇的是,若干年之后,我也成为了家族第三代里唯一的一名老师,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这个问题留着,以后问问我儿子吧!




我感觉做老师的孩子,尤其是数学语文老师的孩子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会了可以随时随地的补课,最重要不用交补课费




我没有做过老师的孩子,但是我做过老师孩子的同桌,他就爱打小报告。同学们总是忘记他的存在,然后我们一说老师的坏话就会第一时间传到老师那里,悲催啊!




老师的孩子和非老师的孩子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具体到老师家庭,倒是可以分开来说一说。

(1)老师教中小学

(2)老师教大学

A类:父亲为老师,母亲不是老师。

(3)父亲从事研究工作

(4)父亲不搞研究

A(3)的孩子压力最大,A(1+4)的孩子容易自信,A(2)的孩子有优越感。

B类:母亲为老师,父亲不是老师。

(5)母亲从事科研工作

(6)母亲不搞研究

B(2)的孩子有压迫感,B(5)的孩子最努力,B(1+6)的孩子最忙。

C类:父母都是老师。

C(1)的孩子很用功,C(2+3+5)的孩子最叛逆。

年轻人现在找工作内卷严重,①有的拼命考研究生,提升竞争力;②有的考公务员、事业编制(含教师),求安稳,希望一劳永逸,旱涝保收;③有的攻读博士学位,以学术许身;④有的啥也不考,安心打工或创业,自食其力。我的同事中,①~④类的孩子都有,非老师家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并无二致。




我的体验很深,妈妈退休前曾是小学数学老师,工作很努力,很勤劳。就是感觉当老师的有职业病,总是看我哪不满意,总是拿我跟自己学生比较,而且要求严格,现在感觉那就是强迫症,特别是周末和寒暑假比较痛苦,因为我放假妈妈也放,电视也看不了,玩也玩不成,整天就是作业和练字,整天搞的和仇人似的,妈妈从来不会夸奖自己,在她眼里我的毛病一大堆,当时为些很痛苦,大了结婚以后有了孩子好些了,妈妈有时也认识到那时的不对,对我女儿非常的好,现在常说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孩子。




我的母亲就是一名老师,甚至她还一度当过我的班主任,这种可以说是有切身体验了。拿印象最深的几个事情讲一讲吧。

1.比任何同学都要熟悉学校。学生放学以后,老师是不会马上下班的,还有批改作业和试卷、开大小会议等各种事情忙活。所以那时候我都留在学校做的作业,做完后就和其他几个教师子女满学校疯跑,高低年级教室转了个遍,甚至把角角落落都玩了个遍,可以说对学校比任何同学都要熟悉✌。

2.背诵课文非常轻松。我的母亲也是语文老师,而我的成绩还算不错,所以那时候遇到需要背诵课文的作业,我都是离开校园时在母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完成,母亲也不用翻书,直接就知道我有没有背错,一大一小都非常轻松。

3.不敢和女同学亲近母亲就在学校里看着,怎么还敢和女同学玩在一起,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4.享受了少许“特权”。因为就在母亲的学校读书,所以任课老师对我也比较照顾,课后的辅导,升旗仪式的旗手,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然,那时候学校管理还比较松散,我还经常有新的作业本可以用,同学们非常羡慕。

当然,作为那时候的教师子女,我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考试时真是卯足了劲,有次考差了甚至哭了鼻子。

感谢提问,让我有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别人家不清楚,我自己没什么特别的体验,我的兄长大概感受更多一点吧,父亲对他向来严格,对我这个女儿则顺其自然,父亲甚至几乎没批评过我。

陈亢问伯鱼,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俺家也是,君子远其子,俺爹很少关心俺的学习。

我读初二初三两年正好是父亲教我们数学,我上初中就开窍了,学习很好尤其是数学。父亲上课我该听就听,该玩就悄悄玩,反正他为了避嫌从来不提问我,考试还明晃晃扣我分,怕同学说他给我开小灶。

非要说有什么影响,大概是父亲出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执念,对于每个学生的尽心尽力有如操碎心的老父亲,待到我也站上讲台的时候,使命感使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扪心自问,我对得起我的每一位学生。

未来若是我的孩子坐在我的课堂,我大抵也如父亲一般,君子远其子也。




我的爸爸是中学老师,妈妈是小学老师,做老师的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唉,你听我说!

小时候

小时候的记忆里很少有父母,大概我早晨起床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上班了,而下班的时候他们又忙自己工作的缘故吧。

唯有的关于父母的记忆全部采撷如下:

镜头一

妈妈(没有好气):我要去河里洗衣服,你去不去?

我(怯怯的):好,我去。

妈妈端着一盆衣服,来到河边,开始洗衣服,我小心翼翼踩着石头到妈妈对面,也在一块石头边蹲下,妈妈扔给我一个手绢,我就模仿着妈妈的样子,擦肥皂,洗手绢。期间一直无语。

等妈妈洗完衣服,她老人家发话:

“来,过来我给你洗洗脖子。”我待着不动,因为怕疼,妈妈洗脖子好像很暴力很疼。

妈妈又一次喊我过去,我依然没动的时候,妈妈使出了杀手锏:“过不过来?不过来我给你摁水里淹死。”

吓得我呀,信以为真,乖乖把脖子送过去,任她蹂躏

镜头二

我感冒了,妈妈让我吃扑热息痛片,那大白片子,实在咽不下,妈妈就把药片掰成几块,可是我就是咽不下去,药片放进嘴里,喝口水,水是进肚子里了,可是药片依然好好地粘在我的上颚上,只想呕吐。几次三番,妈妈火了,大声训斥。我大声哭。爸爸在外屋装作医生,妈妈配合医生来了要打针了……每次都这样折腾着,最后都是一个人摁着我,把嘴掰开,另一个人把和在水里的药面灌进去,一轮吃药算作结束。

小时候,我和姥姥姥爷相处时间比较多,和他们充满了感情,他们很疼我,总是会说我很乖,我五岁就自己梳头扎辫子,姥姥总是夸我手巧。对于父母,再没有任何记忆,他们好像压根都不是一家人。

上学后

七周岁上学,学校离家步行大约半小时,每天我步行走两个来回,从来没觉得累。妈妈自己骑自行车上下班,和我同路,她从来没有要载我一程的意思,我一般也不会有这样的依赖,但有一个时期,我放学排在队伍里,每次眼巴巴看着妈妈骑着二八的自行车,慢慢悠悠从我身边路过的时候,心里特别盼望妈妈能载我一程,但从来都不敢说出口。那段时期是我的生理期,我还收拾不利索自己的生理期!太难了,但是也过来了。成长中遇到很多困难,但是都是自己扛。

小学二年级,妈妈做我班主任,她让我在学校里喊她“老师”。

一次放学前,她回来说学校要举行朗读比赛,谁想参加放学后就留下来。我也想参加,放学后就没有马上走,大海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走到我身边,很温柔地问我也想参加吗?我说是。妈妈实实在在地告诉我:

“你说话声音小,就不要参加了,你回家吧。”

我当时很害臊,觉的自己脸都红了,觉得很没面子,这是妈妈告诉我不行!在后来的日子里,尽管有时候也被别人称作优秀,但我从来都对此表示怀疑,自卑从此扎根。

做妈妈的学生,我从来没享受过特权,没觉得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放假的时候,小伙伴都不肯来我家找我玩,都说怕老师,也因此跟我始终保持距离。

及至上了中学,和爸爸在一所学校,我的待遇倒是提高了,爸爸经常午饭后也不休息,总是在我走出家门不远,就骑着自行车追上我,载我一程,就算不说话,心里也暖暖的。

和爸爸一起的感觉很舒服,孩童时他骑自行车载我去奶奶家,一路上和我说话,路过大客车,我很好奇里面坐了那么多的人,爸爸告诉我如果跟他们招手,他们也会跟我招手,我不信,也有胆怯,但还是去尝试了,果然看到车里的乘客笑呵呵和我招手,当时特别兴奋,也很开心,觉得陌生人都喜欢我的感觉。

爸爸做语文老师,会把学生作文带回家批阅,晚上,他坐在书桌前批改,我总是乖乖地站在爸爸旁边,申请帮爸爸挑错别字,爸爸也总是愿意和我一起批作文,挑出错别字的感觉很自豪呢。

上中学,因为父亲老师的缘故,倒是得到一些优待,校长告诉我爸说给我这届配最好的老师,我这一届的学生也因此都很优秀,考上高一级学校的人数历史上最多。

善良的父母

父母做老师,都是当地优秀老师,他们尽职尽责,心里只有工作,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孩子忽略太多!

妈妈一生要强、节俭、善良、心灵手巧,帮邻居们做很多事情从不图回报,宁肯亏了自己从不肯亏别人,爸爸也是,每年春节义务给乡亲们写春联,自带笔墨,从不肯接受别人的礼物。

如今,操劳一生吃尽苦头的母亲已经没有机会再享受美好的日子了,也借这篇文章表达对她的思念,她那么苦自己,一辈子没过上舒心的日子,希望她在天堂幸福安康,快乐知足!

关注我,紫罗兰依然,一个有温度的老师,致力于传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光穿越到40多年前。

我妈妈是小学老师,小时候,我和哥哥经常去学校找妈妈。学校离我家很近,就隔着一条道,很远就能听见妈妈讲课的声音,非常好听!经常想:“我要是上学,要是妈妈教该有多好啊!”我8岁那年上小学一年级,妈妈领着我和我哥哥去学校,真的呀,妈妈就是我的班主任,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小学毕业,妈妈一直是我的班主任。

一、做老师的孩子,我感到幸福和快乐欢乐的,忧伤的

妈妈很漂亮,温柔,有才华,有人格魅力,学生们都喜欢她,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好班任、好妈妈,女儿每天,每节课,坐在学生当中,听妈妈的教诲,老师妈妈带领我们朗读课文,我的声音很大,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欢乐的、忧伤的故事之中。我感到无比非常骄傲和自豪。更感到幸福和快乐。

二、做老师的孩子,我感到压力山大

渐渐地我大了,没有那么舒服了,在班级学生当中,我必须要比别人更强,更严格要求自己,更多干活,妈妈还不许我在学校叫她妈妈,要和别人一样,叫老师,不许撒娇,不许搞特殊化。最来气的是,明明我已考了班级第一名,但是有几处错误,数学没有打满分,妈妈就大发雷霆,当着其他老师的面,对我大声斥责。我懵了,哭了,心里酸酸的:“真倒霉,不如不让你当我的班主任了,好命苦啊!”

妈妈的启蒙教育,妈妈的耳濡目染,影响了我一生,因为妈妈是老师,我才这般优秀,因为妈妈是老师,我才当了老师,因为妈妈是老师,我才更爱我的工作,因为是妈妈老师,我才最爱我的学生。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