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中学生读完《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get到这两部书的点该怎么做?

2023-07-28 17:13:08 条浏览

我认为读书get不到作者的点是很正常的事情。

首先我认为,读书是一件相对比较私人的东西。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对书的感受是受你个人的阅历,经验以及所处环境决定的。

尤其是在我们年龄比较小的时候,社会圈子非常简单,所经历过的事情也比较少。即使有,感官也不会十分复杂。你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对于你而言甚至都不会比你中午没吃饱给你的感受深。也就因此,会经常出现get不到点的情况。

我们要明确这一点,那就是这是正常的!

其次,读书get不到点也没有关系,读过的书总是会在心上或多或少的留下痕迹。这么一点点的痕迹就是读书的一点收获。

没有必要苛求自己一定要达到什么境地,读书不是为了在求境地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书是需要反复读的,也许你中学的时候get不到的点,大学就get到了呢!

人,总是在不断成长和进步的!




没什么大碍。世间名著浩如烟海,喜读之书可上千卷,不喜欢读也很正常。

况且不同时期看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必非要勉强现在的自己。

我记得儿时对鲁迅先生的印象,就只有朗读并背诵全文,十来年后再读,才知道个中精妙。

对于本国文豪尚且如此,对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外国名著,哪怕译本不好也会影响很多。《百年孤独》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融入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宗教典故,人物背景又复杂,看不明白太正常了。

一言以蔽之,从心所欲吧。




马克斯的书是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一般很难读懂,何况是中学生。如果读不懂,两个建议,一是换书,读其他的书,丰富自己的学养,也许哪天不经意拿起来读懂了。二是反复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面对人生万事,我们总希望一切都能得偿所愿,于是铁了心努力,拼了命奔跑,却仍有许多求而不得的时候。直到把自己折腾得伤痕累累,我们才渐渐明白,缺憾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方式的完满。没有缺憾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遗憾。将满未满的状态,才是人生最难得的享受;别太用力生活,才会看见更美好的风景。




读书是一种习惯,能养成这个习惯才是人生收获的价值。有些书是要在特定的年纪经历过人生中的某一段时期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的,或者才能领悟出一些人生感悟的,读书并不一定要迅速累积见闻,而是一点一滴养成一直作息习惯,当你在旅途中出现迷惑的时候,总有一本书里的一段话可以出现在你眼前启迪你,帮你度过迷茫,这就够了。




我觉得同一本书,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见解。所以,不用太过于去纠结有没有get到书的点,你问问自己看完书后对这两本书分别有什么看法。比如对人物的分析,对书中情景结构的分析。如果没什么想法,那么可以去网上看看书评,比如豆瓣、知乎等,这些软件里面都有相关的书评。




这是肯定了,你才初中,想把这两本书看懂,还早呢,如果实在喜欢,就多看几遍,一遍一遍的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书看一遍怎么够呢,尤其是你想要看懂。

像《百年孤独》,可是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里面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并且记住人名都很困难,所以想get到这两本书的点,前往别功利化了,首先静下心,慢慢的仔细的读,一边往往是不行的,加油,还小呢,别操之过急。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个问题其实还真的是挺让人头疼的~

怎么说呢,其实读书读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吧个人感觉,只是现在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了,经济步频过高导致当下人们无论是读书还是学习都讲求效率,或者更直白的说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变现!

现在普遍的观点就是要多读书,小时候是为了让孩子成绩好让孩子背书;初高中为了升学考试读书;上大学了更是有无数的老师让学生泡在图书馆为考研读书······诸如此类

其实我想说的是,多读书绝对没错,带着一定的现实目的读书甚至会容易抓住书的重点,会更有效率,但是,总是这样读其实挺累的,反正我是这样感觉的。

甚至读到一定程度看到那些必读书目都会感到头疼,导致即使看了也是走过场,没什么收获,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出了几点个人感觉还可以的方法:

1、实在看不懂的就大致看看,随他去吧~

无论什么时期,多读书是真的百利无弊,但是读不懂可能会让孩子积极性受挫,所以,中学时期读书的话,都不懂得就让它过去吧,不必太过挂怀,因为即使你现在不懂,你的大脑和视觉其实已经接收到了这些信息,你不懂只是因为视觉接收的信息没有与大脑的反馈加工系统形成链接,随着你大脑中存储的信息不断增加,当你再次看到有关某一块内容的时候,就会对你大脑中的休眠区形成刺激,从而成功实现链接,这在心理学上也被概括地成为——顿悟,也就是外国心理学家经常提的ahamoment!

2、“骗”你的大脑带着问题看书

对这类难看懂的作品,有目录的可以先大致看看目录,没目录的可以从中间开始翻看,随机的大致看一遍,给你的大脑从无刺激到接受刺激一个准备时间,从而提出反思,带着问题看下去。

3、找方法让自己更简单的阅读

先去网上比如百度百科找到这本书的简介,大致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梗概,去看的时候自己往这个框架里面补充,这样的话,你在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后去读你就感觉这本书其实想要表达的基调你已经懂了,再去读会事半功倍,效果很棒的噢!

4、让手机和电脑从坚持读书的阻力变成主力

初初最近就正在做每日简书,每日高效的阅读,然后将值得推荐的书的主要内容定时发表,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探讨交流,通过写每日一篇的书籍简读来督促自己阅读。从坚持中得到满足和成就感,个人感觉方法很不错噢~如果有想要让初初安排你们喜欢的书籍一起交流的小伙伴们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书名,我们一起阅读,一起交流!

春光无限好,正是读书时,加油吧小可爱们(ง•_•)ง!




我少时也爱读书,什么书都读,但许多书仅仅是知其意,不能领其会。后来文学性的书渐渐就读的少了。因为文学性的书如果你不能领悟作者在文艺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会觉得文章枯燥。百年孤独也在其中。

前段时间再读百年孤独,这个时候我已经工作,每天在北京这个城市,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虽然书里的人名还是那么长,人物命运还是那么走,但这个时候你就能从里面感受到孤独,感受到人世间的悲凉。

类似的还有古诗词。小时候哪懂什么古诗啊,只知道考试网考而已。可是现在也开始能体会到古诗词的那种美了。我之前看过一篇冯唐自传的文章。说他少时便能被许多唐诗宋词。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大家来说,这应该都是基本功吧。

所以你现在看不懂也没事,毛主席看了17遍资治通鉴,每一遍都有新体悟。以后的人生路还长,且行且看便是。




中学生读完如果能够透彻书中对时代命运,对生命轮回的感悟,就过于少年强说愁了。

看似癫狂又迷乱的时代,每一个大时代下的片段和个人的沉浮又合情合理。最终尘归尘、土归土,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挣扎着试图改变命运,最终谁也没能改变什么,就像个命运的符咒。在得知世界本来面目之后而更加热爱这个世界的价值观的领悟,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真的还过早。

熟读一遍,了解故事梗概,能记住几个情感共鸣的情节就好,能记住几句莫名重击内心的话就算收获颇丰。等到三十几岁、四十几岁再来读一遍,就着每个人生活的孜然味儿,嗅一口人世间的味道。

读书不是每一个阶段就要急于悟透、急于了解,不需要“请总结出本文中心思想”换取高分,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读书是关乎自己修行的事情。

无论哪一本书,《百年孤独》还是《荷马史诗》,还是《一千零一夜》,等等,慢慢读,不着急的。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世界文学著作之所以经典流传,即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人生哲理,传递着某种时代精神,需要我们多次细细品读。每一遍有每一遍的收获,每一遍都有不同的领悟。作为一个中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我们每天有繁重的课业要求,课外阅读能试着来阅读《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就已经很不错。随着阅历的增加和知识的累积,我们一定能慢慢读懂。

我记得董卿曾说过,阅读从来不应该带着目的。每读一本书,就一定会有所得,只在于多或少,深或浅罢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通常会出现读一本书发现不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

无妨,我们有很多种办法。

试着多读几遍;

看一些有关此书的书评;

抑或是请教读过此书的长辈或老师。

只要一步步努力,从来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只要下工夫,从来没有学不会的知识。

百年孤独

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




有些时候对文学作品的考量、思索,是要分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的理解可能受思维和阅历等等限制,有时会get不到和成年人一样的感悟,随着年龄渐长,会慢慢领悟到的。




这两本书作者都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是是他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下面是他的获奖语:“由于他在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能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幻象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命与斗争。”《霍乱时期的爱情》更是他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再次扔出的一个“王炸”。被称为穷尽爱情的可能,是一本爱情的百科全书。

下面先说《百年孤独》:如果一生只看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如果书架上只放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一千年后还可能流传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独》。它创造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叙事方式: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有如爱讲故事的外祖母娓娓道来,人物就在眼前,事情正在发生,但早已过去百年,早已成为传说……常常人鬼不分、古今轮回。它讲述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融为一炉,糅合现实与虚幻,成为20世纪文学高峰。为什么说这本书难读呢?听过最多的回答就是这里面的名字太难记了。没错,这正是百年孤独的特点,里面很多人都是沿用了祖父的名字,再加上哥伦比亚的名字本身就长,更加难以记忆。这里的建议就是在看的时候做一张族谱,那样看的时候就可以跟着族谱走而不至于陷入名字的漩涡当中。

再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多年以后,当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翻看霍乱时期的记录,发现父亲所采用的方法,仁爱多于科学。他的勤奋,他的牺牲精神,尤其是他个人的胆识,这一切都让他无愧于这座城市从灾难中死而复生后给予他的那些荣耀,他的名字理所应当和那些不计其数的战争英雄烈在一起,因为比起这场战斗,那些战争可能要不光彩得多。《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本讲述战争、时疫、分别与重逢的暖心杰作,献给此时此刻的我们。这本里面出现的人物远没有《百年孤独》那么多,只要抓住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费尔明娜·达萨和胡维纳尔·乌尔比诺三者关系深入探读就行了。多看几遍一定可以发现阿里萨的伟大,历经623人,真心依旧不改。




1.再读一遍;

2.过段时间再读一遍;

3.去豆瓣看书评;

4.跟老师,家长聊聊;




经典作品就像醇香的陈酿,也许当时醉而不知,但是多年以后,此情此景,可待追忆……

一、整体感知

我读《百年孤独》的时候,还是大一的暑假。那时候天气炎热,青春躁动,我的内心很不安宁。我知道这是好书,但是我真不知道好在哪里。

甚至随着略微寡淡的情节缓慢铺陈,我有好多次都想搁置不阅了。

为了安抚内心的狂躁,我一边听音乐一边读,终于硬着头皮读了下去。

后来无意中听到一支曲子,是一首欧美的纯音乐,没有歌词,然而表达的意境和情调,居然和《百年孤独》如此吻合,我很惊喜,就一直单曲循环。在无限的单曲循环之中,书、音乐和心灵都融为一体,形成了非常美好的阅读体验。

也是那一次,我体会到音乐本身的魅力,即使没有歌词,所能表达的意韵和美感依然如此丰富。

多年以后,我想起《百年孤独》,耳边就会响起那首曲子。也许我无法用一句话表达《百年孤独》带给我什么,但是音乐和文字形成一种艺术通感,留在我的记忆中,化成某种情愫或者美的符号,永远留在那里。

也就是说,有的时候读一本书,也许get不到“点”,那么可以get“面”。

年轻的时候可能理解不了书中某句话对于人生的份量,但是作品整体呈现出的美的价值,只要用心感受,任何年龄都可以感受到属于自己的温柔。

二、岁月回甘

当然,那时候对于书中的很多情节,都是没什么感觉的,有时候觉得荒诞可笑,甚至质疑作者——是不是刻意杜撰或者太过夸张。

比如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这个情节,作者描绘地非常细致,很有那种缓慢到停滞的节奏。

我当时非常不理解,至于吗?怎么可能?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无聊的人,用这种无聊的方式,循环往复地荒废生命?我觉得作者在编撰。

可是,当我步入社会几年以后,发现这个世界上,循环往复沉溺于同一个命题中的人,太多太多,甚至人人都有自己执着的那个点。我才开始理解,作者表达的真实性。

等我再有一些阅历,当我理解了人生的无奈与孤独,我才明白,类似于“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这种事情,对于每个人而言,不仅不是浪费生命,反而是一种必要。就像有的人抽烟喝酒,有的人耽溺于游戏,有的人沉溺于艺术,有的人养育宠物……都是一种必要的排解,没有这些消遣,生命可能会失去平衡。

当我理解了这些,才能理解作者表达的哲学性和艺术性。

也许当我更有年纪,我会有更多的感悟。

所以,这种领悟是岁月的赐予,当你回头品味的时候,有一种厚重的美好。

三、随缘如去

读书这件事,和世间的任何事情一样,都是缘分。

如果你和这个作者确实不是同一种人,没有共鸣的思想和感情,那么对书没有感觉也是正常。

别人说好的东西,未必对你也合适。

若是有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是要机缘成熟才能了见。

我是@山水呢喃,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中学生get不到很正常,许多非专业读者也get不到。老马的魔幻风也给大多数读者设了门槛,阅读起来不怎么容易。《霍乱》最牛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宗教般坚守的婚姻,还是毫无底线的浪荡生活,都可以得到平等的解释。这个境界不是一般作家能有的。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