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11:33:35 条浏览
我觉得是他偶遇当代名师的指点,结合他过去三年的沉淀,才有可能一朝顿悟。
这有点像吃了七个烧饼,到第七个才吃饱。能说前六个烧饼白吃了么?
米芾学书三年不成,为何却能用三天学精?
这件事是米芾的学书轶事。米芾最终的成功,源于他扎实的功底以及对学书的思考和认真对待的精神。
一、多才多艺的米芾。
人民网:米芾是北宋最杰出的艺术大家之一,造诣全面,主要体现在书法、绘画与收藏三个方面。这是人民网曾经对米芾书画造诣的高度评价。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从七、八岁开始就学习书法,十岁就能写碑刻。走上仕途以后,业余时间先后学习了很多书法大家的作品,也师从很多名家。米芾的成就多半是后天的勤学苦练,当然他本人也非常喜欢书画。
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加上良师指导,最终成就了一代书画名家米芾。其书画造诣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文学和经济价值。
二、心悟先于落笔。
据史料记载和考证,米芾曾经一度学书三年,但是技艺不精,始终得不到提高,始终不得要领,这让米芾自己也很苦恼。
有那么一次,他听说有一位秀才的书法特别好,于是去一探究竟,顺便也学学。秀才说学也可以,但必须先买我的书法纸张才行。于是米芾花了几两银子买了纸张。要知道几两银子买几张书法纸是非常昂贵的。秀才就让米芾回家写几个字看看。
但是米芾到家之后,迟迟不敢动笔,之前三年都没有多少成就,生怕动笔把这珍贵的纸张糟蹋了。于是秀才前来叫他当面写出来。米芾思忖良久终于落笔了。写完之后,突然发现这幅作品竟然比之前的好看许多,方方面面都发挥得比较到位。秀才看了之后也不禁为之高兴。秀才就故意问米芾,如何做到的呢。米芾回答很简单,就怕把纸张糟蹋了,所以写之前很好地琢磨了一番。秀才会心一笑地说,没错,我们写字作画一定成竹在胸,否则练多少年都是枉费。
就这样,米芾在自己扎实功底的铺垫下,再加上落笔前的认真研习,最终写出了一幅幅令人叫绝的作品。
三、三思而后行,成竹已在胸。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米芾学书法,我们不难想通一些事情,做学问也好、练习某项技艺也罢,我们在行动之前必须做好案头工作,必须要成竹在胸方可付诸实践。
联系到今天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做的预案、评估等等都是项目落地前必须要琢磨的事情,一旦忽略了这些环节,脚踩西瓜皮走,那么摔倒是肯定的,最终能否达到理想的结果,还是悬而未决的未知数。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关注和点评。)
从前,有个人很饿了,得到十个烧饼,一直吃了九个都没吃饱,第十个烧饼,吃一口就吃饱了。他最后很懊恼的说:“早知道,我会先吃第十个烧饼,一口就吃饱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顿悟的重要性。
故事是这样的,米芾成名前,曾习书三年,成效并不显著而苦闷。某天听说有一位字写得很好的秀才路过村里,于是跑去求教,秀才说你跟我学字可以,但得买我的纸,五两银子一张,并限其练字三天。纸张太贵啊,米芾回家后一直不敢下笔。三天后秀才来了,看到纸上一字未写,哈哈大笑,说你琢磨三天了,写个字给我看看,于是米芾写了个字,一看果然大有进步。
这个故事也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没有多年的苦练,是不可能三天领悟到书法的真谛的。所以凡事要用“心”,不用心,不说闭门练三年,练十年也不会长进,而一旦有名师指点或自己顿悟,就算只用三天,你也能创造出自己一套独特的字体。
这个问题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是真的,莫说是宋代米芾的故事,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即便是在学习渠道极广,学习资料非常丰富的今天,听上去也不过是天方夜谭。
1、米芾其人
米芾是宋朝著名的书画家,宋徽宗曾亲诏米芾为“书画学博士”,想想看在属于他的那个年代,米芾的名望比现在某些自诩书法家的人,那可是威风多了,人家能够与蔡襄、苏轼、黄庭坚这三个重量级大腕合称宋四家,比起如今社会上吹捧出来的什么“万殊一相”四人组,含金量不知道要高了多少倍呢。
作为一代书法大家,米芾举止颠狂,个性张扬,这一点毫不奇怪,有能耐的人都有点另类。据说除了褚遂良,米芾把前世书法家骂了一个遍,时人称其为米颠,看来,要说米芾流传千古、天下闻名还真是不为过。
米芾拜石图
2、一碗鸡汤
人成名了,自然有人就给他编故事,故事跟着米芾一起流传,中间再有好事者添油加醋,也就面目全非了。“三年学不成,三天学精”,这个故事大概是说,有一个神一样的秀才指点迷津,让米芾不要用毛笔练习书法,而要用心练习云云,就这句鸡汤一样的话居然让米芾茅塞顿开,瞬间成就一代书法大家。
这样的神奇故事在历史上多得很,多半都不靠谱。但这个故事里面倒是有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厚积薄发,量变的积累就是质变!米芾一定是经过了极其漫长的书法学习过程,孤灯寒窗,笔耕不辍,才终于大彻大悟,获取书法真谛的。
3、结语
民间有一个笑话,说是有人吃了七个大馒头,觉得没吃饱,再吃了一个小馒头,饱了,就逢人便讲:小馒头吃不饱人。这个笑话就是对题主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因此,综上所述,重复一下我的观点:这个故事听听就好,要想学好书法,必须经过长期刻苦学习磨炼,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随文附上我的近期作品,请大家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