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9 11:12:12 条浏览
如果路遥生在浩然的年代,绝对会写出《艳阳天》类的作品。
一部用生命诞生壮怀的作品,它包涵着作者多年的心血与时代背景。这份沉甸旬的震撼力,编揖在短期内难释全部。
所以,经历远比阅读。
小时写作文被老师夸了,同学们熟的不熟的便纷纷来询问,探究藕文中的人物是否确有其人,而文又是否确有其事。作为一个老实孩子藕坚决不承认人是善良而不存在的,事也是熬灯熬出来的。但藕当时更想旁白一句藕是写作文不是写新闻,你们一个两个的干啥呢。那是笔者的世界,亦幻亦真,闯进去的人享受就好了,韭要摇铃,唤醒自己不够还要吵醒众人。
这个很正常,如果第一次投稿给退了正常,有的要投稿好多次,
不看内容只看写作手法,是编辑们追求时尚和利益的眼光,做出的舍本逐末的看法。。手法规则是不断变化的,而优质内容是历久弥新的。
经典总要经历时间的历练,这并不是坏事。某些有价值的事物一开始并不能获得主流认可,尤其在思想,文化,艺术领域。
《平凡的世界》是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文学作品。与《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描写苦难的新时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难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的作家却并不多,路遥当属其中之一。他正如他书中的主人翁一样,有着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靠着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很欣赏路遥一句话:做大事需初恋般的热情。
假如剖析中国的历史发展变化的纵面或者橫面,由漫长历史的断层中可以发现中国人们生存的真谛。一般人,如无特殊的政治机缘,最好远离中国的政治,至于一般的从业人员,读大学还是选择较为理性的理科,而不是文史,最佳。
远离政治影响的文学艺术,不仅仅在中国难以存在,或者继续生存不下去,即便是在世界范围内,文学艺术等虽然不直接等同于政治,但是,毕竟需要通过政治的特殊媒介发生影响的效应。可见,文学艺术,不是理科范畴的科研成果,更不是具有实体意义的发明与创造,这些理科的学术或者实体的成果,大致都有一个检验、测试以及衡定其价值的标准,而文学艺术则不行。
而许多所谓的艺术作品,都与政治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候,文学艺术等即便基本等同于统治阶级手里的棋子,需要,拿过来,重用并推崇;用过了,或者没有利用价值了,干脆扔进垃圾堆。因此,所谓的文学艺术,其实,很悲凉,很凄惨。就如唐代诗人李太白,诗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词的深层的含义,可以去领会。可见,文学艺术,实际就是一种直接或者间接迎合各个时代发展变化趋势的产物,否则,你创作者,生存窘迫,吃饭都成问题。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再则,一部艺术作品价值的评定,假如过滤掉直观的政治色彩,单纯讲究艺术性质的高下,说到底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原因文学艺术不是科学技术,没有一个通用的世界统一的衡量的标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至于曹雪芹死后万古不朽的《红楼梦》令作别论,而曹雪芹当年的落魄以及困境,相信,时下的所谓的知名作家,也没有几个人可以吃得了其苦头。总之,欲著作不朽,只能潜心向曹雪芹老先生学习,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圆定这种流芳百世,艺术不朽的崇高的梦想!
退稿很乃正常的事,不是作品不好,而是作品与出版社出版宗旨不符。若把《平凡的世界》投到儿童出版社,定会退稿无误!
读者认可了,就是好作品。
那个退稿的所谓编辑不知自己是谁,头重脚轻根底浅,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没文化,没职业素养,没眼光,没有对作者的起码尊重,以自己的狭隘无知,不识货耽误了好作品。
是金子总要发光,欠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渐近。
编辑有时就像美食家,依自己的口味来判断菜的好或不好
首先,必须搞清楚:《平凡的世界》究竟是被《收获》退稿还是被《当代》退稿?事实是这样的:1986年春,《当代》的编辑周昌义到西安组稿,和路遥见了一面,寒暄了几句,拿着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手稿回到招待所,趴在床上,兴致勃勃地拜读。读着读着,兴致没了。还没来得及感动,就读不下去了。他觉故事节奏就是慢,就是罗嗦,一点悬念也没有,一点意外也没有,全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实在很难往下看。周昌义也不打电话向《当代》的领导和老编辑请示,就自作主张地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退了。
《当代》拒稿的消息很快在圈中传开了,《收获》、《十月》等顶级期刊对《平凡的世界》的态度可想而知。结果路遥只好屈尊把《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在当时在文坛已经边缘化的《花城》上,《花城》为了推介《平凡的世界》,可谓不遗余力,在北京为《平凡的世界》举办研讨会,结果自讨没趣,与会者大多对《平凡的世界》持否定态度,有的专家甚至出言不逊:想不到《平凡的世界》竟然出自著名中篇小说《人生》的作者之手。后来路遥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连《花城》也不愿发表了,只好让它发在更加边缘化的《黄河》上,最后,当路遥呕心沥血、几乎是用生命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连《黄河》也对他敬而远之了。要不是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AM747频道“长篇连播”为他推波助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为他全本推出《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能否参加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奖都是个未知数,因为按规定多卷本小说没出齐是不能参加评比的。
说清楚了《平凡的世界》坎坷的发表过程,现在我说一下我对它被《当代》拒绝的肤浅之见。
《平凡的世界》对我们而言,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我们只有仰视的权利,任何信口开河的评价都是对当代经典的轻慢和亵渎。就连最早因为读不下去而退掉《平凡的世界》的周昌义,后来也改变了看法,有一次他出差去外地,在火车上坐了两天,下决心带了《平凡的世界》读,突然发现,跟当年的感觉不一样啊,不难看啊!还感叹道: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我就是那“尔曹”,《平凡的世界》就是那“江河”。
正所谓“什么时代唱什么歌”,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文坛流行的是先锋小说、现代主义叙事,没有人物没有故事的小说大行其道,路遥我行我素,依然固执地坚持运用被当时的专家和编辑们视为过时、老土的传统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创作《平凡的世界》,无疑是逆风而行。明白了这一点,对于《平凡的世界》遭遇的退稿经历就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了。
尽管《平凡的世界》自始至终都得不到文学圈子内的承认和好评,路遥是带着满腔悲凉离开这个世界的,但可以告慰他的是,他的《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七十周年七十部长篇小说》,并且正以居高不下的发行量傲视群雄,让那些对《平凡的世界》不屑一顾的高傲的专家大人们目瞪口呆自愧不如。
平凡的世界,退回很正常,沙中珍珠,总是影响一代人的青青,知识改变命运。不了解,不可无知,无畏。
在改革开放的开始的十年里,人们的思想理念还很僵化。由期是在理念上,不理解不接受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对社会的进步,理念的更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老停留在原地不进,理解不了。路遥的作品就是反影哪个时代两种思想撞击的作品。有些刊物和出版机构在当时誉论界导向不明的时代背景下,还没能冒然跨出下一步。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伟大的文学作品不被时人所赏识所褒扬并不是不得了的事情,而是经常发生的,尤其在时代发展的转折时期更是如此。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称之为“无韵之离骚”,但在那时其实是看不到出头之日的,所以司马迁是准备藏之名山的。《红楼梦》现在没人说不好,文学价值公认在四大名著中位列首位。但在当时其实是没有地位的一部禁书。胡适对红楼梦研究有很大贡献,甚至被认为是红学研究第一人。但他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评价一直不是很高,认为还不如《儒林外史》。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鲁迅的文章生前也饱受各方面的攻击,甚至说得一文不值。鲁迅的杂文不是不给发表,就是改的面目全非,逼得他只能频繁更改笔名。现在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则是不可撼动的。
《平凡的世界》不管从它的质量,还是从它的分量来看,都毫无疑问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不是那些所谓热门畅销的书所能相比的。作为一个有重要地位的文学杂志的编辑,他怎么可能掂不出分量来呢?从纯文学的角度分析评判,予以发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不会辱没了杂志名声的。但是,文学怎么可能是所谓纯的呢?它是离不开社会的和政治的视角的,离不开文学的时代标准的。编辑更多的要从是否有出版价值或利益来衡量。王蒙后来得到茅盾文学奖的小说《这边风景》这时候也不适宜出版,只能放到阁楼上去了,直到三十几年以后才拿出来修改出版。
所以,这部小说不被《收获》采用发表不是文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是时代的问题。至于它的文学价值的评价则是见仁见智,不同的观点是会长久存在的。
很多出色的作品都被退过稿,这不奇怪。但路遥先生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已小有名气,并显示出不错的创作成绩,路遥先生是陕西作家,他为什么不愿意在陕西的文学刊物上发表自己的“雄心壮志”呢?
正常,凡人修仙传还几十万字才签约呢,这说明不了什么。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大概只有一句话。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各人欣赏的角度不同,退稿正常。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天下那么大,总会有知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