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三四线城市,私立中小学开始大量兴建,会打破教育平衡吗?

2023-07-30 14:11:06 条浏览

领导们说不会。




不会,做不下去就会破产关闭。




公办私办,都是培养人才的教育资源。

如何破解教育资源不平衡这个难题,国家一直在做,但,很难做到均等化。从目前现状看,一是农村与城市,二是县城与市,省,及大都市,呈现了悬殊的层级化,三是同级之间区域,都不平衡。那么从三四线城市看来,县,市级兴建私立的中小学,扩大了教育资源,必然对公办学校进行竞争,公办,私办之间的格局也必然引起变化,县城目前除公办高中尚具优势外,初中,小学,学前,幼儿基本是私立为主,而农村中小学私办占比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怎么来认识,对待这个问题。首先,要把它放到社会发展中来看,利大弊小。四十二年改革开放,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学生资源的上流选择。所谓上流就是向更好教育资源地方的生源流动,有越来越多的农家孩子能够进城享受好的教育,这就是教育的进步。但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公办小学的大量消亡,而经济能力弱的农家小孩无奈只能上当地的私办,而农村私办的师资,环境,管理等是最为弱化的一个层次,也是被甩入边缘化的部分。其次,公办,私办都是教育资源。过去,以公办为主,私办为辅的义务教育格局也在变化,而不少地方,配角变为主角,农村私办占比百分之八十多,县城有的平分秋色,有的也占了大头,特别是招考体制进行调整,中考竞争分流,高考竞争学校座次,高考淘汰的职能由中考承担的情况下,县城的小学,初中的建设将会加速,而与公办,在生源,师资,学习环境建设的竞争上将更为激烈。实际上,一方面促进了整体办学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优质的教育。无论公私之间在竞争中,如何攻讦,但都是社会用于教育的合法资源。再就是,千方百计,提高最弱势层次的孩子享受教育的水平。教育上的竞争,说到底是资源享用的竞争,从最弱的农村私立到大都市的教育,一级是一级水平,这种等级的差异,产生了学生的差距,实际上这也是正常的,打破旧平衡,产生新局面,这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加大国家及社会的资源投入,重点加强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什么是教育平衡?国家一直在倡导教育均衡,往往提出一个口号,就意味这方面不足,正因为教育不均衡才希望达到教育均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很大,城乡差距更大,有限的教育资源被谁掌握,谁就赢在起跑线上,同一张高考试卷同一个省份考试,一本升学率省会城市远高于其它地级市,城市高于乡镇,作为父母,只有拼命创造条件想把孩子放在好学校就读,什么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亮,已经不完全正确了,好的师资力量和硬件环境确实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来说说我自己切身体会,我曾经在一所市直小学当了5年的代课老师,每个班级配备了显示屏一体机,立式空调,地面都是瓷砖,老师也是优中择优,软硬件达标了,每年7月份新生报名的时候,有家长从早到晚在校长办公市蹲校长,学位难求。之后考取了乡镇学校,当我第一次踏足乡镇学校,似乎回到了20多年前我上小学时的环境,教室的水泥地,模糊不清的投影仪,2个风扇在头顶转啊转,夏天上课大汗淋漓,空调是个奢望,学生也苦,没有体育课,科学课,美术课,音乐课,全天都是语数英,校长要求还要上早自习,城区学校8点上课,乡下7点10分上课,花的时间明明比城区孩子多,但是考试一个班优秀的就是那么几个。当我去那个学校时,学生告诉我,我是他们的第4个班主任,暑假要守水塘,各种控辍保学,教学成了副业,乡镇学校老师流动性太大,年年换老师,没人愿意一辈子呆着乡镇,再一个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大字不识一个,学生不能打不能骂,老师无奈,学生也无辜。

最后说说私立学校的兴起,不得不承认私立学校的建立是利大于弊的,城区学位紧张,私立学校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位问题,让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也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私立学校的高额学费也是大多数一般家庭难以接受的,私立学校大多数会聘请一些优秀教师来保证教学质量,硬件条件更是没话说,夏天不会冻着,冬天也不会冷着,没有公办学校乱七八糟的各级上面部门的检查,各种材料的收集,老师能够专心教学,这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再好不过了。当然要靠家长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我觉得教育均衡不是私立学校能打破了,至少影响是很小的,关键要看国家来调控,当什么时候各学校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阮硬件差距没那么大了,乡镇老师流动性小了,学生就学容易了,没有太多学区房的烦恼了,那么教育均衡才可能接近于实现了,而不是拉一些辍学儿童去学校上课,拍点下乡送教照片这些面子工程。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