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3 09:33:44 条浏览
礼貌、礼仪、礼节、礼上往来、先礼后兵、礼贤下士,彬彬有礼,核心就是个礼。
“礼”就是规矩。规矩是人定的,家有家规,族有族规,朝廷有王法。这就是中国的“礼”。
礼是上古之人类为了对抗和减少缓和生存的恐惧和焦虑,以及群体混乱无序,的一种最有体验的最优经验的统合。
礼的核心是人类真和谐所必须有的秩序,非假和谐需要的。
礼的核心意义即它是人类发展和进化的最优秩序。但是自从孔子出现后,变得颠三倒四,黑白混淆无有秩序。
礼实际创于轩辕前,包括美索不达米亚鼓和蚩尤雷鼓,纳入禾丰而于于轩辕熟,其质是肝官为基,造五音运五行,造星君和合火土,造饮食医药稳心序。至今我辈于福德正神神明处仍祷:平安顺秩!
综上一切,即是答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礼”,首先是上下尊卑要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下位者要尊重上位者,上位者要爱护下位者;其次是围绕朝廷庙堂、生活起居形成的一系列礼仪制度,要落地落实到各个环节;第三是要以礼化人,通过学习文化、思想浸润、示范引领,教化带动民众百姓建成礼仪之邦、礼仪之乡。
《论语》:孔子有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即礼也。
礼有两个向度,一是三跪九叩,为父母守丧等礼仪制度,即礼的具体条目;二是,礼者,理也。礼仪制度是理的外化及具化,比如你很爱一个姑娘,为了表达你爱她这个“理”,就要通过细细呵护她,陪她逛街,以这些行为即以这些“礼”表达“之。
所以,礼总体上反映了古人对“君臣父子”之间应有的秩序即理的一种认可及践行。
后来发展成三纲五常等。
如上。
谢邀,礼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中国人通过乐理的启发建立起礼治。考古发现,在上古时代,中国人就会制作骨笛。笛子是在竹管的不同部位上打孔,以形成不同音阶,这样才能吹奏出完整的和谐悦耳的音乐,这就是和而不同的道理。根据这个原理观察社会,不同的社会分工,相互协作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而保持这种协作精神的仪式化规范就称为礼。
谢谢邀请。
按照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来讲,“礼”乃理也,“礼”乃履也。也就是说,礼的要点就是做人与做事的道理,礼的要点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人的伦理和做事的原则。
具体啊,我赞同梦淘过度的看法。人家写出我心中所想,而且比我所想更加全面,就不二次重复了。
给别人钱呗!送礼!
适合的能用就用,不适合的就调整呗!
这家伙的,支持传统的就全搬上来,也不管适不适应时代。
不支持的,想挣脱老套的就边骂边打。
这就是两个病人!
能不能取长补短?
礼貌,礼乐,有点规居挺好玩的。但也要分什么情况,用哪些更好!
反对派也别都否认。你反对了你也继承了一部份,这得承认。
我个人,希望打破传统,上下平等,不傻呵呵的象个古尸一样。但,该规居还得规居。得有个礼节。不能没大没小。
传统而不死板。自由而不随便。
又瞎说一通。
大家别见笑,笑我也说了。
前边就是礼的规居。后边就是任性。
这多好!
祖宗教诲,圣贤经典,传统文明,宗教信仰,无不为人类众生灵肉修行,身心健康,精神觉悟,带来美好的意境。启迪灵性意识,实现天人合一。
以软实力,正能量,主旋律,核心价值观,唯实方法论。呵护众生践行本届文明。不虚此生,完成使命。
要从灵魂深处升华觉悟,建立道德价值观,要从精神内涵中启迪软实力,凝聚正能量,要从行为准则上恪守主旋律,践行中国梦
子曰,来而不往非礼也,看来,这问是得作答呀,礼尚往来啊,子曰,问而不答,非礼也,综上,简练概括再概括,来往,便是。
你来我往,我往你来,彼此,需要,人(亻)需为儒,你需要我,我需要你,关系的东西。
按理说,回答到此就可结束了,但好像少了个为什么?看来,这究竟不是彻底滴
所以,不妨多说两句,你来我往,来来往往,天下两条船,一条为利来一条为利往,熙熙攘攘,纷纷扰扰,莫过如此,不过如此,所以者也,礼者事关利也!宗法礼制,是一套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
好了,
古代礼的最初来源是占卜祭祀的仪式.规矩。笼统称所谓礼是“中国传统价值的核心”是否得当?因为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各自的礼仪.秩序。中国旧时只是以儒家所倡之“礼”为主要特色而已。而儒家之“礼”的内容和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礼制,制度.秩序。即“克己复礼”原指的周礼一一一分封制的王权.大小诸侯特权统治下的以宗法.氏族维系的制度.秩序;二是礼仪.礼法.礼节。它包括上下.尊卑.官民.长幼.男女.左右.友朋之间相处.交往之礼。此礼一般为单向的,上.尊.官.长.男.左为接受敬拜者。还有婚.丧.生及成人之礼,祭祖.敬神.节令.丰收之礼等等,总之非常繁杂。其中乡间俗礼是各不相同的,各地差异很大,即所谓“十里不同风”。综上所述,周朝的礼制早已消亡,但其宗法意识仍有某些残存,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在某些地区沿袭的旧的礼仪.礼节,如磕头.拜神.团伙.帮会或门阀式的拜师.男主女次.妇女不能上台面等等愚腐一至愚蠢的行为不应再提倡。代之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格平等.団结.互尊.互爱.互帮,去旧礼树新风才是正途!
儒家的礼,有三个层面:
一、礼是自然法
孔颖达《礼记正义》说,“礼者,理也。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这里的礼,乃是指永恒、普世的天道,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即自然法。
二、礼是体现自然法的规则体系。
《白虎通·情性》说:“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从规则体系的角度,这里礼又可以分为两类:
1、礼法。
礼法,在中国封建制时代,礼法有着广泛的约束力,不仅庶民,而且君主,均在礼法的约束之内,君若不君,诸侯可发兵征伐,以武力恢复礼的秩序,所谓“凡君不道于其民,诸侯讨而执之”是也。君臣关系也是礼法关系,即使贵为君主,若违背礼法,臣可以提起诉讼,可以自行解除君臣关系。显然礼治更接近现代法治之精义。
2、礼俗
礼,又是礼俗,即习惯法、社会自发秩序。礼不是君王所立,而是来自传统、习俗,来自对人情常理的承认,来自圣贤对自然法的发现。英国政治学家埃德蒙·柏克说,“如果民间社会是习俗惯例的产物,那么习俗惯例便是它的法律。”如果你承认他说出了法治的精义,那么你应知道儒家也这么说过——南宋理学家真德秀说:“夫法令之必本人情,犹政事之必因风俗也。”此语可与柏克的话互为参注。
从这个角度来说,合宜的法律,不是“发明”出来的,而是“发现”出来的。用儒家的话来说,这叫做“因俗制礼”、“则天垂法”,即从习惯法与自然法中发现人间法;用哈耶克的话来说,叫做“法律先于立法”。这是涵义非常深刻的宪政学命题,其要旨在于,它宣告了即使是掌握着最高权力的国王,也不能成为专断、全能的立法者。而法家的“人主为法于上”主张,则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君主专制的来临。
三、礼为礼仪
作为天道、天理、自然法的礼是看不见的,作为规划体系的礼也是半可见半不可见的,礼还需要有一套完全可见的仪式来体现、来表达、来强化,这套仪式就是礼仪。
儒家的礼仪是无所不包的,用《曲礼》中的话来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儒家“礼”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并存。然而西汉以后,惟有儒家学说独尊千年成为显学,长期位居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本文主要从传统礼制与儒家的“礼”的关系、儒家的“礼”的思想内涵和儒家的“礼”的现代价值三个部分来阐述儒家“礼”的思想及对其现代价值的思考。其中,对于儒家的“礼”主要从仁学思想、中庸思想和义利观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对于现代价值的思考主要从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四个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礼仁义利观中庸思想和谐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之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
“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郭沫若《十批判书》)
《文心雕龙﹒原道第一》中对天、地、人的关系做了这样的说明:“仰观吐耀,俯查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唯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由此观之,有关于礼的起源无不有关于人,而礼也可以说是高度涵盖了人生活中的一切规范。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礼”这一高度抽象的词内涵为“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
一.传统礼制与儒家的“礼”的关系
周礼在其最初阶段,“本是周族在其氏族社会时期形成的一整套的氏族习俗,是周族的传统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具有不成文的习惯法的性质到了西周。周礼“发展为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成为维护奴隶制的工具”。孔子提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以追随周公为己任,还评论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
孔子虽然对与周礼推崇有嘉,但并不意味者孔子认为周礼是不变的。周礼主要是用来维护周王朝统治的工具,所以周礼的苛刻以及不平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级分明,而孔子是突破了这一界限的,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所以孔子是“采用了礼的形式而变革了礼的内容,他把西周奴隶主统治者专门用以维护其专制统治的礼(即一系列政策、制度),改变为密切伦理关系,改善社会关系,调整政治关系的礼了。”所以说儒家的礼已经不再单纯是维护统治的工具,已经成为各种社会需要合理的规范,其思想内核是仁。
二.儒家的礼的思想内涵
在论语中也清晰的看见仁为礼之内核精神。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总名,各种具体的规范,如忠信义,如孝悌等等,都应贯之以“仁爱”的精神。孔子更看重的也是礼的内在精神,而人们在循礼的过程中,一定要从礼之形式切入礼之精神实质。在一定的情况下,礼的形式是可以损益的,但精神内核则是不可动摇的。不仅如此,儒家的礼也影响着其“义利观”及中庸的思想。
(一)礼的核心精神——“仁”
1.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克己复礼”是孔子对于“仁”的解释。但其后来被极端化到“存天理,灭人欲”也让很多人对之产生极大的误解。克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但并不是就要求放弃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故克己叫人不做不合理之事,实为人之必行之事。复礼,有人单纯理解为恢复周礼,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儒家的礼早已不是周礼,其是对社会万物之间运行秩序的高度概括,是对社会需要合理的规范。复礼,便是要我们遵循万物运行之顺序,尊重世界,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这些都是人本性的东西。欲海难填,欲壑难平,但是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财富都是有限的,如是人彻底的解放,人无节制的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个社会必将是浮躁而混乱的,这样的社会也将是无法取得发展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的人又何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所以,人性不可彻底解放,人必须“修己正心”,按礼的规范为人处事。
2.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那么何为“爱人”?在《论语》中有两个要求我认为可以恰如其分的说明: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心中有仁,外显有礼,所以就必定是爱人之人。“爱人”不仅是洁身自爱和爱自己的亲人,还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能做到这一步,就可以收到“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上》)的回报。这就要求我们以爱为原则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时常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你自己都很讨厌的事,为什么要强加于别人?第二,自己想要在世界中站住脚,却不让别人站住脚;自己想事事顺利,却不让别人办事顺利,这可能实现吗?
所以,内心有仁的人,往往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也可以真正的无私助人。这是我们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品质,这就是礼的一方面表现。
(二)儒家的义利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者,“事之所宜也”,是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也是包含于礼;利者,“人之用曰利”,我们现在通常解读为物质利益和人所追求的私利。有人极端的认为儒家是只讲求义,而不讲利的,所以对之大力批判。思考过《论语》的人会发现,儒家对于义和利的态度是:义然后取利。“富与贵,人之所欲也”,所以治国要“因民之利而利之”,并且孔子认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天下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就说明了儒家并非绝对的排斥利,其认为,在天下政治清明时,财富、地位应该分配公平,社会中的人皆有足够的物质利益,同时也要坚持着高尚的道德原则,所以认为当天下混乱,通过无道之法而得财是违背良心与道德的可耻之事。这就说明了,儒家认为义和利并非是截然对立的,之是有孰轻孰重和是否正当之分。
荀子对义与利的客观性也有这样的说明:“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好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既然义与利都是客观的,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儒家的集大成者董仲舒就进一步对其关系做了解释:“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物质利益,每一个所追求的都是物质与灵魂的双赢,但是怎样在利于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儒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取舍标准:当义与利的矛盾可以调和时,义然后取利;当义与利的矛盾不可调和时,去利而取义,甚至舍生取义。这也是礼对与义与利的取舍的最高要求。
(三)儒家中庸思想
《礼记》第三十一章开篇便提出“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到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思想是对人事,社会,自然的和谐运行的要求。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徐复观是这样解释中庸的:“所谓庸是把‘平常’和‘用’联系在一起,以形成新的内容。《说文》下三部:‘庸,用也。’‘庸者,指平常地行为’。因此,‘平常的行为’实际是指‘有普遍妥当性的行为’而言。”何谓“中”,徐复观对《中庸》的注解说到:“‘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所以中庸既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时,不偏不倚,无过之无不及的时时常行之道。
“礼之用,和为贵”说明和是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如何能够做到和?遵循万物运行之秩序,尊重社会运转之规律,理解待人处事之礼仪,在日常生活的形式上保持不偏不倚,无过之无不及的中庸思想,这样自然而然地人与自然和谐了,人与社会和谐了,人与人之间和谐了,人自己也和谐了,就可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三.儒家的礼的现代价值
(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
本研究得到的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结构的八个因素,按认同强度递减可排列为品格自律、才能务实、公共利益、人伦情感、名望成就、家庭本位、守法从众、金钱权力。在此结构中,“品格自律”因素在整个结构中具有最为突出的地位,显示了中国民众对品格自律人生价值的重视。这种价值倾向很容易与中国长期的儒家文化传统价值熏陶联系到一起,说明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价值观迅速演变的今天,深层的传统文化价值依然在民众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这一调查明显的透露出,中国人普遍认为个人品格与才能的实现,必须有其合理的社会基础,个人追求与社会关怀兼顾,才有个人与社会的“和”。其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同时也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利观念,其中可以明确透视出“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和“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朱文公文集》)的思想渊源。
同时,我们也不可能否认,当代中国人受到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开始泛滥。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盲目拜金,贪图享受,急功近利。网络上的“拼爹”、“干爹”、“官二代”、“富二代”、“炫富”等等现象,让我们不禁感叹,现在的年青一代怎么了?各色各样的贪官落马,也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的社会怎么了?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许多人将儒家思想有意或无意的误读。“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中国人都爱做公务员,但是首先要“学优”,只是成绩分数高吗?许多人一直记得“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是下一句可是“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与利要义然后取之,有人思考过吗?中国人也知道要中庸,但是中庸真的是仅仅是八面玲珑,处事圆滑,没有自己的坚持,像墙头草吗?
(二)儒家礼的现代价值
1.人自身的和谐
人活于世,不是让肉体漂浮于世界,我们怎样能够让自己的思想内涵有所提升,让自己彰显作为人的价值,是我们时刻应该考虑的事。人要“修己正心”已达到自身的和谐。修身的至高境界是“慎独”。“慎独”要求人们在自己独处而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依然要像在人前一样行为办事,而不能违背道德,不能违背礼。“修己正心”也要求人们平时也要“自省”和“实践”,儒家向来注重自我反省和知行合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由是观之,自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我们都知道,什么都停留在思想层面不去行动,那有何意义呢?
要让自己处于灵魂与身体和谐发展,有精神力量作为指引,人自身和谐了,有了精神境界,才会促进自身发展,社会发展。
2.人与人的和谐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儒家强调要关心他人,即“仁者爱人”。“仁”是孔子确定的最高道德准则,核心是“爱人”,即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爱人不仅仅要做到爱自己和爱自己的亲人,还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能做到这一步,就可以收到“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上》)的回报。“信”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不欺人也不自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不讲信用是无法做人的。儒家的义利观也告诉我们,对于利益,我们要义然后取。
但是,当代人似乎更相信“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折手段,伤害他人,牺牲他人。其为自己的辩护是“富与贵,人之欲也”。所以,现在人与人之间多了欺骗,多了利用,多了出卖,皆因“利”。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但是在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坚持“爱人”,和义然后取利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会像现在一样的紧张。利要合礼,才能皆利。
3.人与社会的和谐
孔子把中庸称为最高道德,最大的道理,主张以中庸为方法手段去处理社会问题。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理论都以贵和用中的世界观为指导。《中庸》把中和视为世界万物生存和发展的本体法则,也把中和看成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致道。所谓“中”讲的是事物在一种数量上的无过不及性和结构上的不偏不倚性,只有达到无过不及和不偏不倚,事物才能保持稳定性,才能显现一种“和”的状态,真所谓“中则和”。显然,在儒家看来,中庸为“至德”,如果人们的社会行为能时时处处保持合理性的“中”,那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纷争的消弭。
“礼”在不同阶段所指向的内容是不同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春秋时期,“礼”就是规则,法度,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尊卑有序,阶层分明,君君臣臣,臣臣民民,皇上说的做的都是“礼”,皇上只需要管几个大臣就可以把天下管了,不管你在天涯海角还是贫困山区,不管你是否见过皇上,反正就莫名其妙需要听皇上的,不听就会有杀身之祸,这就是中国传统价值的“礼”,不可逾越,不可践踏,逾越了就是犯上作乱,是要杀头的,不同颜色的朝服,不同款式的花纹都是权利和阶层的象征,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这都是有礼可依的,不能随随便便想穿啥就穿啥。
第二,东汉末年,“礼”随着王室衰败而逐渐崩塌,诸侯不再遵礼,所谓的贵族精神也一去不回,打战不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是说打就打,突然袭击,不管老人小孩,该杀就杀。你一箭我一箭的贵族礼让精神随着战国时代的到来彻底破灭。“礼”不再是束缚人的价值核心,刀枪棍棒才是!
第三,当今社会,“礼”是尊老爱幼,谦卑礼让,孝敬父母。我们需要这种传统价值来引导和指导,浮躁的社会总是让人坐立不安,大量的信息涌入,让我们或多或少都接收到了好的坏的,如何去规避这种错误就需要“礼”来约束自己,比如孝敬父母、看到跌倒的老人要主动搀扶、看到老人要主动让位、保护小孩等力所能及的事情。“礼”也可作为礼物,走亲访友,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而礼物恰恰是联络感情最好的介质,送父母、送孩子、送爱人、送朋友都可以让人感到暖暖的情谊,这也是“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过年给老人磕头祝福,更能体现“礼”的精神价值。
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礼节:个人修为方面
1、语言范畴:如见面要称呼,问好。
2、肢体范畴:如见面要握手,情人、恋人见面要拥抱。进寺庙要叩头等。
3、心里范畴:内心要敬畏对方,尊重对为,你的语言和行为才能被对方接收和接纳。否则,显得做作,双方都很累。
二、礼仪:社交方面的规矩和形式
1、国家外交礼仪。
2、国际组织的各种活动。
3、国家的会议和节日纪念活动。
4、各种社会团体交往,结社,纪念等话动。
5、家庭社交和纪念活动。
三、礼物:祝贺、帮助、安抚的实物体现,常说的“随份子钱”。
1、原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被人为折腾成了负担。如聘礼压得让人喘不气来。
2、社会贫富差别加大。财务能力不一样,要坚决破除攀比的心态。否则,送礼的人和收礼的人都有心里负担。收礼总是要还的呀。
3、也没有攀比的必要。别人的财力是你的几倍甚至几百倍,能有可比性吗?那有的人没钱借钱讲排场,那你就看着让他去死吧。
4、特别要说的是聘礼。有房,有车,有存款就有安全感了吗?我认为一开始就给婚姻注射上了腐蚀剂。
四、我认为: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我们要毫不犹豫地继承和发扬。但要让它回归本源。同时也要勇敢地改革创新,去繁就简,移风易俗。特别要旗帜鲜明地同奢侈风、攀比风作坚决地斗争。把生活过得轻快一点,别那么累。
谢邀,我也不知道谁邀请我来作答的。
现在人一提到礼,我估计应该头皮都发麻吧?在大家的潜意识里,礼与法律、规范等强制性的规条应该是等价的。
大家都觉礼是件非常麻烦的事。
比如,每到过节、有人结婚、丧事,大家都特别苦恼,礼物送来送去,还要假装客气,陪着笑脸,每个人心中都默默念道:真是无聊!
我这次回家,小姑的儿子结婚,礼节就一大套:装什么衣服,接新娘的担子里放几个鸡蛋、糖果、猪骨头,见到父母还要敬茶合影,新娘要背着走,酒席还要请司仪主持婚礼(新人在台上表白等等节目)。
我妈坐在我旁边就说:“搞这些就是浪费。依我看不要办婚礼。”
我说:“不是挺好玩的嘛,亲朋好友聚聚不是挺好的吗?”
我妈说:“这些亲朋,平日都不走动,大家见面都只是打个招呼而已,各自吃完饭就都走了。好什么好?”
我低头没话接了。是啊,我记得小的时候,每当看到亲戚来家里,我都可开心了,觉得特幸福。尤其是见好久不见的亲戚。
而现在:亲戚来了,哦,坐吧,然后转身干自己的事。只留亲戚一个在那默默看天花板。
还举一个例子。
过年宰猪。但是在以前,我记得这可是一件大事,要提前准备好几天的。宰猪时,村里人都会来看,大家都会对这头猪进行评点,说这个猪肥啊!肉肯定好吃啊!主人会邀请大家来喝茶,甚至邀请吃个中饭,吃点猪肝汤。我们这些小孩就会把猪的膀胱抢过来,当球踢,那个开心啊。
现在则屠宰场一下子搞定了。
问题出在哪里?
我想到《论语》的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礼就是从国家到民间生活的习惯和传统,大家照着生活,就会产生美感,这个美感就是来自“文化”,来自“习俗”,甚至来自“人格”。
宰猪有什么好看?因为这是一个礼俗,看这个能产生美感,庄子的“庖丁解牛”不就是一件类似的事吗?这个不是很美吗?
所以,礼,并不是约束,不是规范,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人文美。
没有了礼,人生就会变得平面和干瘪。
礼,就是虚伪。老子先生说过:“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道德经的世界里,礼排在道、德、仁、义的后面,居于最末的位置,所以,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中礼的认识,显然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评价。
请参考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学》开篇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了明德亲民西周时期的大贤周公定制了一套礼仪规范,对人们的各种行为做出来指导,其中包括男女之爱,始称周礼。相传在西周男女滥情十分严重,似乎成了普遍现象,周公对此非常忧虑,他在制定周礼的时候就把婚姻相关的礼仪进行了梳理和改革对男婚女嫁礼仪步骤进行了详细划分,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礼,六礼完成之后夫妻才能敦伦。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起,周公就规定了男女在婚前不允许有性行为,而到了东周时期,各诸侯烽烟四起,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时期,诸侯不在遵守周礼,伦理道德文化日见散失,导致人心不古,时风日下。而圣人孔子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克复周礼,在孔子的努力下,一部分周礼重新被人们所崇拜,这也是昏嫁六礼来能够延续的原因所在。但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得到汉武帝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