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阿里为什么一直对游戏业务不放弃?

2023-05-22 16:22:43 条浏览

最新消息,【旅行青蛙】的国内版本已经被阿里买下,接下来,我们会看到一边养蛙一边种树,用支付宝付款就可以为自己的蛙积累能量买小吃的场景。同时,阿里巴巴的【三国】手游也在大张旗鼓的上市活动。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从2017年开始就对游戏产业开始了大规模拓展,而不在坚持不做游戏的承诺。这一点毫无令人意外。

阿里巴巴做游戏一方面是腾讯逼的,这是主要的,腾讯这些年享受到了阿里巴巴不进入游戏的大规模红利,已经在游戏领域占据了多数的市场份额,然后又高枕无忧的向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电商和支付)展开攻击,在一次一次失败之后,也收获了微信支付和拼多多这样的成果。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对于阿里巴巴来说,不做游戏几乎就等于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一样的自缚手脚,给了对手放心大胆进行遏制的机会,现在,阿里巴巴进攻游戏业务,等于是千里挺进大别山把战火烧到了腾讯家园,只要能拿下一个份额,就等于腾讯会减少一个份额。游戏有自己的周期性,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阿里巴巴走运,拿下一两个爆款,那么腾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另外,游戏产业也是社交成功的核心。在没有游戏之前,不仅腾讯的社交软件始终找不到好的变现手段,更重要的是,其社交软件也无法普及,更不能牢牢的绑定客户。阿里巴巴这些年始终不能在社交方面有所收获,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游戏这样的高粘性工具。只有把游戏做起来,社交就会轻松的迎刃而解,这是阿里巴巴的大战略。

当然,游戏产业本身也收益丰厚,虽然自身的盘子不太大,但游戏业务的利润却是其他所不能比的,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里最赚钱容易的部分。阿里巴巴要做大文娱产业,游戏不能成为短板,进军游戏产业就成了必然选择。

腾讯不会坐视不管阿里巴巴做游戏,一定会设置重重阻碍,但是游戏本身的护城河却很难做到极致,一旦阿里巴巴拥有了像网易一样的游戏市场份额,那么,腾讯就再也无力去做什么新零售和全连接了。这些年,腾讯依托游戏带来的高利润和社交流量四处扩张却忽视了在自身核心领域的技术积淀,这也给了阿里巴巴机会。

腾讯做新零售,阿里就去做游戏,这就是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自己总是给自己培养掘墓人。再过几年,腾讯的反思会上一定会记起,是自己逼马云食言做了游戏,后悔还来得及吗?




还用问吗,游戏挣钱狠啊!腾讯的收入有一多半是游戏贡献的,阿里和腾讯与百度不同,百度靠搜索广告赚的盆满钵满,阿里除了电商其他的目前还没有太大的收入来源,而腾讯除了游戏也没有太支柱的产业。腾讯的王者农药一天利润就1亿多,一天一个小目标,穿越火线一把英雄级武器就888元,玩家基本每人都好几把!这些虚拟的东西挣钱快又多,再看看网易等游戏大户能不眼馋吗?所以阿里自然不想放过这一块肥肉!除了挣钱容易外阿里游戏如果做成功会带动阿里系其他业务的发展,游戏充值用支付宝会增加支付宝的用户和粘性,并且也能发展电竞直播业务,而直播伴随着卖外设,为淘宝天猫又锦上添花,如果游戏玩累了通过游戏系统点饿了么外卖增加饿了么的市场份额。




如果你理解了马云的思想你就是靠脑洞吃饭的了而且绝不靠脸




阿里的业务,腾讯一直都想做;腾讯的业务,阿里也一直想做。因为都不是制造业,都是中间业务。以前腾讯做拍拍网,又搞易迅,再到最近,腾讯不再亲自做阿里业务,而是通过入股其它公司,间接与阿里竞争。阿里始终没放弃社交业务阿里钉钉,阿里看到腾讯游戏赚钱,当然也想做。网上许多网友认为阿里是纯洁小男生,不会做游戏,甚至忘记阿里是一家公司,存在目的是赚钱。阿里强大的地方在于,赚了用户的钱,用户感觉是被阿里做了好事,而不是花钱消费,说明阿里的用户体验和情感培养做的好,乐呵呵完成交易,双方都快乐无比。

相信阿里若是做成功游戏,也能让用户对阿里游戏与腾讯游戏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阿里游戏是有益的,而腾讯游戏是XX的。用户体验做的好,现在滴滴和美团的烧钱比赛,类似阿里腾讯的竞争,因为都是中间业务,不是制造业,中间业务的特点就是容易被其它公司入侵。制造业需要点点滴滴积累,不是烧钱可以解决的。相对来说,制造业的入侵不如中间业务的入侵来的这么快。




游戏太赚钱,而且游戏是阿里整个泛娱乐产业最为重要的一环,对阿里巴巴来说,游戏不可或缺。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阿里已经成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这样的基础设施对阿里来说需要进行更多的产业布局。

一、游戏太赚钱,阿里巴巴不可能放弃

腾讯2017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377.60亿元(363.87亿美元),游戏收入占比60%,也就是说游戏撑起了60%的腾讯市值,也就是2400亿美元。网易2017年净收入约为541.02亿元,游戏收入占比67%,为362.82亿元人民币。游戏撑起了网易和腾讯的市值。这么一块肥肉,阿里不可能放弃。

二、游戏是泛娱乐最核心的变现方式,阿里不可能放弃

对阿里巴巴来说,和腾讯的泛娱乐之争非常的激烈,而阿里在IP上稍逊一筹。游戏和影业是泛娱乐变现的核心,影业上阿里还在持续亏损,多部电影发行也处于不太好的表现,所以游戏就成了阿里巴巴整体泛娱乐变现的关键,没有游戏,IP无法大规模变现,而如果没有游戏,泛娱乐的IP也缺少了一块最重要的孵化渠道,更何况游戏上下游整体产业链太庞大了,阿里不做别人就做了。

三、阿里巴巴要做互联网基础设施,游戏就必不可少

中国互联网BTA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的竞争了,变成了产业的竞争,谁能让用户离不开,24小时在线,谁就能活得更长久,现在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在竞争的是用户所有的空闲时间,游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年轻用户最关注的。

所以,游戏阿里不会放弃,也会加大挖人力度。

喜欢请点赞,关注毛哥号




很好理解呀,简单点说就是赚钱呀,游戏是特别赚钱的一个行业,其实谁都知道的呀。就拿前段时间大火的王者荣耀来说,王者荣耀是腾讯开发的一款游戏,在他最后年终分红的时候,一周最普通的员工也分到了100万元的年终奖出现他这种行业有多么的赚钱,因为我们都知道,其实是游戏,真正赚钱的还是高层底层的员工,其实赚钱真的不多,所以说一种底层员工卡罗斯能拿到100万的话,你可想而知,这个行业有多么的赚钱。阿里巴巴他的主要产业其实还是根据电商吧,我觉得但是腾讯有腾讯的那个产业利润,从游戏里面捞的还是十分的多的,而且腾讯和阿里一直他们对对方的赚钱模式,好像都有所青睐的感觉,所以说他们一直在相互的模仿,相互的竞争但是腾讯的话,最近好像也是把游戏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一些,所以说在很多地方是渐渐的竞争,阿里在很多方面当然想着来打了,所以说他从网易那边抓人也很正常。王洋这把谁不想赚钱呀?按理现在她主要还是嗯,你还想出装备什么的阿狸直接就说什么淘宝呀,然后做那些东西,那就做的就十分的完善,所以说他觉得他自己也是有优势的,但是腾讯这方面也不示弱,他有微信有QQ什么东西的,不过对于腾讯来说,他们不是为了咱们去做游戏,做游戏,而是为了让腾讯游戏能为腾讯公司赚钱,然后把赚来的钱去投资在其他的项目上,追着我们看这个公司的市值,就知道了,我区近千亿的市值也许像暴雪育碧他们都很难说,做一个项目能像腾讯这么赚钱。也就是因为赚钱的目的太明显了,所以说他可能虽然有能力能做出来那种非常好的项目,但是他却很少去做,而且靠着他强大的市场部,今天做出一种游戏,只要一上线就能火起来,这种现象非常的多。所以说阿里他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市场部,腾讯这么做,他也想这么做呀。可是他一起进来的话,显然像网易啊,像完美世界,或者是说搜狐他们,哎,也许他们就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总而言之,这要是打起来还是非常有意思的。语音输入。

22




游戏市场这块蛋糕,现在正是喷发行业,也是赚钱最快成本相对更低的行业。网易腾讯几乎占据了很火热游戏的独家代理权,阿里怎可甘心。这不,前段时间一度引爆社交网络圈的《旅行青蛙》中文版的运营权今日已被阿里拿下。

2008年的时候,马云曾公开表态:阿里饿死也不做游戏。2010年,马云仍然是同样的态度:“我们坚定地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

不过现在看来,这并不是真的,只是为了迷惑对手,没什么食言不食言的,就像当年周鸿祎提出“不会涉足杀毒领域”,刘强东说过“京东5年内不卖书”,都是为了让对手放松警惕而已。

一,利益,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阿里做游戏,当然是为了利益。对于阿里来说,互联网业务,能做的都做了,该有的都有了,只有游戏这一块还是空白。而且,游戏是一块大蛋糕,当前的市场规模是2000亿,而未来5-10年,可能是一万亿,这么大的市场,阿里没有理由放弃。

二,游戏,在阿里的“泛娱乐”版图中,是重要的一块

泛娱乐,指的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的粉丝经济,其核心是IP。马云说:“10年后,中国人最缺什么?DoubleH!健康(Health)快乐(Happiness)!”为了快乐,游戏必须做。在阿里的“泛娱乐”版图中,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块。阿里文学形成的IP,游戏是一个重要输出方向。

三,为流量,为数据找出路

在国内,除了腾讯,可以说,阿里更具有做游戏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流量、数据、交易平台和支付平台。其实,阿里从来没有拒绝游戏,可以说,阿里就是中国最大的游戏产品交易市场。

阿里的淘宝国内排名第二的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平台,每年的交易额约50亿元人民币。淘宝也是中国最大的游戏点卡分销商,包括腾讯的点卡、Q币等。有分析人士估算,每年的交易额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通过十几年的积累,掌握了海量游戏交易数据的阿里,能够精确定位游戏玩家,知道他们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了解每位玩家的偏好,知道哪些玩家愿意为游戏花钱……

再加上阿里有现成的交易平台(天猫、淘宝、闲鱼)和支付平台(支付宝),阿里直到现在才开始做游戏,已经是给腾讯和网易等游戏公司面子了。




谢邀。人都从小玩到大的,还一直没玩够,直玩够的人很少,玩是人的天性。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不如意,游戏中让你实现短暂的如意,让开发者实现他的如意人生,双赢。

双赢之背后,有赢多赢少。

你去赢了吗?




谢谢你的邀请,这就是一种坚持。如果不没有坚持。和信念,做哪一行都成不了功。

这就是当初和我们搞批发是一个道理。在农村,为了生存跑到城市,花那么多的钱来整个滩位,滩位整好了只后。要到义乌击见货回来卖,刚刚开始做生意,一没有买主,二又不认识人。甚至隔离连住都不认识。生意又不好。别人成千上万的在批,而我们就看着别人做生意。心里不好受。特别是看见同行人,不断的在卖,心情更难受。

没生意怎么办,也要坚持,老话讲,卖肉还要首按。花那么多的钱,不可我不做。然后就漫漫地,找隔壁连住讲话,别人忙的时候,我们就去帮别人,这一来。他们把他们的生意做了只后,就顺便把买主介绍给我,后来周围有忙不过来的人我就主动去帮忙,而他们把自己的生意一做了,就把买主推向我,他们讲,你去看一看他们的货有没有适合你的。如果有就去拿点回去卖。

就这样的情况就有一年多。当时那年,都亏本了。而我老公就没有信心。不想做了。我讲不做。货也进回来了。生意嘛是漫漫地首出来的。时间长了。会有买主的。就这样时间长了。就有买主开货了。

在当年,我也不想赚多少钱。只要不亏本就行。无论做什么事情。万事总有个开头难。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只要有坚决。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最后啊里对这个游戏业务不放弃,这也是一个赚钱的好门路。很多小朋都很喜欢。也是一科热门。所以啊里就不会放弃。谢谢




这两天关于阿里收购的新闻不绝于耳,整个科技互联网媒体基本让阿里刷屏了。这不今天关于阿里游戏代言《旅行青蛙中国》运营权的新闻也发布了。回想起当年马云信誓旦旦地说不进入游戏领域的话还言犹在耳,但后来却是N次食言,并在游戏领域进行了多次尝试。但是,那些尝试看起来都没能够获得成功。

2014年1月8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手游平台,宣布调整与游戏开发者的分成比例,游戏开发商将获得70%分成收入——在当时可谓是高分成比例了。但可惜的是,依然没有太多游戏开发者进驻。毕竟阿里当时的分发能力太弱了,虽然分成高,但却远不如腾讯等渠道的量大。

随后在2016年阿里收购UC,并以UC九游部门为基础,成立“阿里游戏”。同年7月,阿里又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专注App分发的豌豆荚,再次夯实在游戏分发上的底蕴。但是当时手游已经度过了通过渠道导量而轻易获得成功的阶段,必须得有特色的手游才能真正“封王”。这也意味着,渠道的重要性被削弱,阿里再次尝到失败滋味。

去年3月,阿里游戏举办发布会宣布正式全面进军游戏发行领域。2017年携10亿资金助力游戏IP生态发展,并与阿里文学、阿里影业、优酷联手推出“IP裂变计划”。但是现在从阿里游戏的官网看,仅仅只有8款游戏而已。一年的时间仅有8款游戏,且都不是什么热门游戏,也实在是让人无语了。

而现在阿里游戏又独家代理了《旅行青蛙》在国内的运营权,看似是将热门游戏揽入怀中,但是这款游戏已经过!时!了!当初火爆到天际,现在已经没什么声响了。阿里却姗姗来迟地去获得运营权,这反应速度跟蜗牛没什么差别啊。看看腾讯和网易在“吃鸡”游戏上的快速响应,那才叫速度。

不难发现,阿里在游戏领域始终是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已经坚持了好几年了。虽然影响力几近于无,但依然在折腾。之所以会如此,在于当下的游戏领域实在是一座越来越有潜力的金矿。

以国内游戏领域的两巨头腾讯和网易为例,腾讯2017年全年财报显示营收为2377.6亿元,同比上升56%。而腾讯的游戏业务第四季度收入总计297亿、第三季度为328亿。按照这样来算,仅仅是游戏业务就占据腾讯营收的一半左右!

而网易2017年度财报显示,凭借着《终结者2》和《荒野行动》的优异表现,网易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达到了362.82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将近30%。更恐怖的是,游戏业务占到网易总收入的67%!

现在的阿里已经很强大了,如果再将游戏业务做起来,相信不仅会给腾讯等老对手造成沉重打击,更能让自己再向前迈进一大步。但是长久以来在游戏领域的缺位,让阿里很难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腾讯和网易,甚至还没有一些中小游戏厂商做得好。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阿里真得好好思量下了。




阿里为什么要放弃?

难道腾讯做了社交阿里就不能做?

难道腾讯做游戏阿里不能做,不但要做,还要加大力气,目前投入太低了。因为游戏利润太大了,而且太乱了,任由腾讯坑小学生,没人管。




说白了就是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多,这就预示着游戏市场越来越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玩游戏消费的人不在是一小部分人而是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也正在向着快餐式的方向发展!




通常来说,企业竞争应该有所取舍,尽量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业务或是产业链中的环节。以此为标准,阿里做游戏确实不是强项,加上翻越腾讯和网易国内游戏这两座大山实无把握,似乎没有必要在这个业务上浪费精力。

但市场竞争不光看单个业务本身的盈利得失,还得看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策略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屡败屡战也在做游戏业务,还是说得通的。

之前,BAT和其他互联网巨头之间很少在业务上重合经营,百度做搜索、腾讯做社交游戏、阿里做电商。但如今企业的经营边界很难用行业去定义,随着业务扩张交叉运营越来越普遍。比如近年的美团和,就是快速扩张的典型。美团的外卖对手从百度外卖换成饿么,怼完携程又怼滴滴;而年初还和微博称兄道弟一起推广抖音,年尾就可以用微和微博开撕。

阿里面临的竞争格局也是如此,随着百度转向技术公司淡出BAT的大竞争格局,阿里和腾讯的业务范围越来越重合。阿里虽然在电商和互联网金融上占据优势,但腾讯步步进逼渗透。为了遏制对手,阿里在社交、游戏等腾讯的强项上也必须打回去。因此,我们看到阿里强推来往、入股微博、发力钉钉等一系列动作,表现却不如预期,但却屡败屡战。游戏业务上,阿里同样基于这个策略考量。

另一个逼着阿里发力游戏的原因是:现在的高层次竞争不仅限于产品和服务,而是争取用户。腾讯为何越来越强势,主要就是它牢牢地通过微信、游戏等应用把海量用户掌握在手,并通过社交流量分发获得机会和利益,从而形成了坚实的城墙。如今一个微信号或QQ号,几乎可以享受腾讯内部全部的产品或服务,甚至延伸到腾讯系。

阿里目前其实也在向这个方面发展、布局。它同样希望把用统一的一个账号ID将用户从电商、外卖、娱乐、游戏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部囊括进来。而与腾讯连接器策略不同,阿里的业务运营模式越来越重,几乎都是自己经营,比如它刚刚又全资收购了饿了么。这样一来,阿里就必须自己把游戏业务做起来。

总言之,在对手交叉运营和争取用户的竞争态势下,追求业务主导权的阿里没有理由不把游戏业务坚持下去。未必一定要击败对手,只要能从对手一点点啃下市场份额,就是策略上的胜利。




多线发展,阿里不止游戏市场有涉足很多高利润行业普通市场都有涉足,游戏市场有利于自身商业帝国生存所以不会放弃。




中国的游戏市场正在高速发展期,哪怕国外不少开发商已经登陆国内了,让国内市场依然无法满足。而中国的现在人均消费能力越来越高,游戏市场也越来越大,这样的大蛋糕只要有能力的公司都想分一杯羹,啊里又怎会列外呢?




在整个阿里的商业行动中,除过最早马云明确表示不做游戏业务外,实际这几年来阿里在游戏方面的布局一直有之,并不是本次挖了网易的游戏人才才进入大家的眼界。

最早在2010年,马云曾表示:“我们坚定地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中国本来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所以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

“饿死不做游戏”的阿里,截止目前的整整8年时间在游戏产业方面有没布局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比如2016年阿里将收购后的UC九游直接更名为阿里游戏,2017年阿里大文娱又成立了游戏事业群,全资收购了网易前COO的游戏团队,现在又继续强挖网易的游戏人才并独家代理了《旅行青蛙》在中国的运营权等。

为何阿里的实际行动一直与马云的说法背道而驰呢?不用阿里自己回答,普通网友也可以给阿里找出不少借口,比如现在的CEO是张勇,领导变了战略随之而变非常正常;再比如说现在国家放开了二胎,前提条件变化后以前的说法不再成立……

但是上边的借口都只不过笑谈,真正的原因是手游这一桶金太过吸引人,看着对手腾讯在这方面日进斗金,阿里说不眼红不可能。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2017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手游用户规模就达到了5.23亿人,市场规模达到了783.2亿元,同时在单次手游付费额度分布中,100元以内的市场份额占比近7成。如此大的用户规模、如此高的市场规模、如此强烈的付费意向,手游作为下一个移动应用的金矿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而从业界的竞争环境来看,除过腾讯和网易占据绝对优势外,阿里以其雄厚实力强制切入,来一个三国争霸也不是大问题。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阿里虽说在游戏方面布局不少,但都有点小打小闹的感觉,并没觉得有过多的大手笔投入,所以市场占位布局才是关键吧。




我认为并不是阿里对游戏业务不放弃,而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阿里对于游戏产业的态度也随之变化而已,以下是近几年阿里对于游戏产业的表态:

具最新的消息称,4月2日阿里还独家代理了《旅行青蛙》在中国的运营权,在游戏产业的布局可谓更进了一步。首先,我认为在当初马云表示“饿死也不做游戏”,此言非虚,主要是因为当年马云的电商业务初见起色,而且游戏产业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火爆,因此马云当时对游戏产业的表态,既没必要进军游戏产业,又可以高风亮节,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阿里一直对游戏业务不放弃”之说了,但问题是为什么马云现在要开始进军游戏产业了呢?游戏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肯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个我们不必过分强调,我想给大家说的是,在阿里内部有另有哪些因素让阿里选择开始进军游戏产业。

一是因为2014年6月阿里收购了UC优视,虽然UC是以浏览器起家,但是其旗下的UC九游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个UC九游也正是阿里游戏的前身,从阿里对于游戏产业的不同表达来看,早在2013年就阿里就已经有计划涉足游戏产业,因此这次收购UC优视就给了阿里一个绝好的契机,正式进军游戏产业。

二是阿里的产业布局已经非常丰富,进一步开拓游戏产业也更加顺理成章的事情,目前在阿里大文娱产业当中,已经布局了阿里文学、影业、优酷土豆等,这些产业也正是跟游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随着阿里云的发展,阿联对于数据的整合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具备了进一步开展游戏产业的前提条件。

识浅言深,欢迎评论。




抱歉,我只是不明白,回答问题的你我都未曾达到阿里巴巴的高度。

却要以一个人的思维去揣测一个行业巨头的战略布局。

这个事件,你我只是外围的人,人云亦云看热闹罢了。

与其妄加揣测不如静观其变。

我能做的只是分析游戏而已。

再者说,游戏一家独大,倒不如众人参与,百花齐放。

你看到了利益,我看到了玩家的期望。




某日,在一座仙气萦绕的山上,迎来了一位相貌称不上好看,穿着算不得华丽,眼神却带着些许骄傲的中年男子.看他神情,似乎也是想到那山顶的[太极观]去求得一签.大师,最近我修炼的电商功法似乎已到达瓶颈,尽管潜心修行,却多日未见成效,还请大师指点.说完,便向院中那位白衣老人作揖.白衣老人似乎并未听到,只是专心在那指点身前一位10多岁的小孩修行某种功法.中年男子也并未在意,在那静静地等着.果然,不一会,白衣老人便挥手招他过去,大师...他刚想开口,却被大师打断:这个锦囊拿去.说完,便挥手送客.中年男子拿着锦囊,脸上显出笑意,向大师感谢拜别后,就急匆匆地离开.一出门就迫不及待地打开锦囊--游戏人生.

中年男子看着这四个字,不由地皱起了眉,他知道,这并不是大师让他不问世事,只管游戏人生.这是他在多年前发誓绝对不碰的一种功法汇总,那时,他向中原大地起誓:就算是饿死,也却不碰游戏.却未曾想到,如今的局势下,他不得不去修炼这一法门.

随着阿里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但这随之而来的也是各个领域越来越近的天花板,而阿里却唯独在游戏一行未见成效.而如今,游戏这块大蛋糕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阿里没有一丝理由去放弃.并且,依靠于淘宝在游戏产品交易数据,阿里有能力为大众提供针对性的游戏产品.

并且,随着中原各种游戏领域功法的出现,不断的吞食着大批人员,不断地得到壮大,阿里虽然有着不菲的人员基础,但长久之际,终究禁不住如此的消耗.在这瞬息万变的中原大陆,只有稳稳地拿住人员,才能长久立足,否则,只会被其他的吞食或合并.

最后,随着这些大门派的竞争,我们是不是能够更加便宜地获取各类游戏功法呢?或许再也不用受没钱练NMP游戏哟的鄙视了呢?!




因为游戏火啊,你看去年腾讯的《王者荣耀》还有网易的《荒野行动》和《阴阳师》,真的是在提升了公司的名气和人气值之后也为公司赚了个盆满钵丰啊。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几乎得空的时候就会玩儿这几个游戏,而它们给各自公司来带的利润,也是让人看了之后免不了大吃一惊。根据网易2017年的财报显示,网易在游戏服务方面的净收入达到了362.82亿元,占总收入的67%,也就是说游戏部门已经成为了网易的主要收入来源。

尽管多次放言阿里不会做游戏,但是面对这样的局面呢,一向有着雄心壮志的马老板又怎能轻易放弃游戏这个大市场。于是阿里开始动手,在收购了广州简悦之后从网易那边挖墙脚,事实上阿里收购的广州简悦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就是来自于网易游戏。之后阿里巴巴内部就组建了游戏事业群,进而把目光瞄向了丁磊的人,许多网易游戏的员工也都表示,自己收到了猎头发来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够转投阿里游戏。

但是对于阿里来说,前方有着网易与腾讯两座高山真是不太好翻越,你强任你强,王屋与太行。而在自打2014年收购九游开始,阿里就在努力尝试着进入游戏行业,因为始终都没有迈出自主研发游戏这一步,所以一直以来都很厉害的阿里巴巴在游戏行业却是始终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

所以关于游戏的道路呢,或许阿里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将来能否真正在这个行业取得竞争力,也让时间来检验吧。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