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9 12:52:02 条浏览
我来回答,韩信虽然一开始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但是他一指挥军队,就用兵如神,这种能力不可能凭空获得的。但是,关于韩信出身和军事知识的来历在历史上都语焉不详,这个不应该是漏记,而是外人并不知道而已。
比如同时代的张良,号称谋臣第一,张良的出身,就是韩国的贵公子。作为贵族,张良的家学源远,肯定在政治和军事上是有知识传承的。而且,张良还有个著名的黄石公传天书的传说,现在还有现存的《黄石公三略》传世。黄石公是否真有此人,《三略》是不是后人托名所做,虽然难以查证,但是至少说明张良的治国经略是有师承的。张良肯定是从某个或者某些师父那里,受到了政治学和军事学的教育的,并用它来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的。
再以项梁项羽叔侄为例,楚国灭亡,二人虽流亡在外。项梁仍然注意用家学教育项羽,项羽先学文,又学剑,又学兵法,虽然项羽都学的了了,但是由于个人素质突出,终于也在秦末的农民战争中扬名立万。
所以,韩信到底出身如何,史无明确记载,只是说他是平民出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这个不能说明韩信出身究竟如何,可能是司马迁也无法查证。考虑到秦末的政治状况,韩信很有可能像项梁项羽那样,是某个王国灭亡后落魄的公子王孙,可以参考的证据是,韩信喜欢带剑,剑在古代中国是一个身份的象征,一般只有贵族和士人佩戴,这也间接证明韩信出身并不普通。而且,漂母在帮助韩信时候也说,她只是哀公子生活无着,并不是施恩图报,如果漂母知道韩信身世,这也是间接的证据了。
所以,综上所述,韩信很有可能是一位因为故国灭亡而落魄的公子或者士人的后代,他肯定受到过系统高超的军事教育,只不过是不善于谋生而已。不如此,萧何也不会与语大喜,也不会有萧何月夜追韩信了,韩信也不会成为汉初兵家的杰出代表,在汉朝建立后负责制定军法了。只不过,韩信的师承,史无所载而已。
韩信在当大将军之前是当过兵的,参加过战斗,他有文化,懂兵法,开始在楚军队伍里面,后投汉也有不短的时间,慢慢和萧何熟悉,既然萧何看中的人一定是有本事的人。打仗这种事是天生的,世界上好多打仗厉害的人都没有师傅交。相反黄埔军校的N个高材生就打不过一个读师范的毛主席,道理一样。
有时,军事天才是天生的,不是靠后期学习的来的。韩信在发迹之前,生活潦倒,事业不顺,壮志未酬又怀才不遇,曾受过胯下之辱,所以,他很能理解底层士兵的疾苦,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为士兵着想,士兵也愿意为将军而死。就像霍去病将皇帝赏赐的美酒倒入河中,与众将士共饮,得兵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方面,韩信一直在军中生活,对于排兵布阵非常了解,所以说,前期的军旅生涯为后期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韩信
天赋,努力读兵书的结果
韩信刚开始是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但是韩信是肯定是读过兵书的,不但读过兵书,而且还是认真仔细研究过兵书,并且在战场上也摸爬滚打好多年了,有实战经验。
在韩信东进灭赵国中井陉之战中韩信、张耳统兵几万人欲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而赵王与成安君陈馀有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韩信的军队。
当时光武君李左车对成安君说:“韩信刚灭了魏国,捉了魏王,擒了夏说,血洗阏与,现在剩胜欲拿下赵国,韩信的军队现在士气高涨,军队锐不可当。”
光武君李左车继续说:“这井陉口,车不可同时并行,骑兵不可以摆成队列,行军数百里,韩信的粮草必定落在后面,如果我们从小路去截断汉军辎重粮草,接着我们深挖护营壕沟,加高城墙等待韩信军队,不与汉军硬碰。到那时候韩信的军队前不能战,退不回,荒野又无食可掠,用不了十天,韩信的头颅就可悬在我们旗下。”而成安君否定了李左车的良策。
成安君陈馀认为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而且说:“兵法上说,十倍围之,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交战。”成安君陈馀认为自己的兵力多而强,不用怕韩信的那点兵力。真是骄兵必败啊!
韩信听说李左车的计策没有采纳,非常高兴。韩信于是在井陉口派兵布阵起来,采取兵法上的“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兵法。韩信的军队大破赵军,斩杀成安君陈馀,活捉赵王歇。井陉口的这场大战说明韩信熟读兵书谋略,具有军事天赋的奇才。
而韩信原本是投靠项梁,但是韩信留在部队里,一直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韩信在项羽手下做郎中,在项羽灭秦的战争中,韩信肯定是参与了许多战争的。而且韩信还多次给项羽献计,只是项羽刚愎自用,不予采纳。这时候韩信已经是在战争中洗礼过来,和战国时代赵国的赵括纸上谈兵有本质区别了。毕竟实践出真知。韩信本来就认真研究过兵书,又经过战争的洗礼,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时候的韩信只是缺少一个可以发挥自己军事才能的平台而已。
于是韩信跳槽到刘邦的集团里,但是刘邦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只安排管理粮饷的官职,韩信这时候真是怀才不遇,于是跑路了。
还好萧何赏识韩信,于是夜下追韩信回来,对刘邦说:“老大,你想当汉中王还是天下之王?”
刘邦骂道:“我是打算回东方去,哪能老闷在这荒凉之地啊!”
萧何对刘邦说:“大王,你想离开这儿,当天下之王,必须要先重用韩信才行啊!”
刘邦同意萧何拜韩信为大将,并且萧何要仪式足够隆重,按照大将的礼仪办理,那才行。刘邦答应萧何了。这样韩信才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韩信在城下钓鱼,因为自己落魄,没有饭吃饿的时候,有位大娘给韩信饭吃,韩信很感动说将来要报答大娘,大娘说:“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的。”大娘称韩信为公子而且韩信随身佩戴宝剑,说明韩信的家族原本并不落魄,而是到了韩信这里不会务农又不会经商,更不会像刘邦那样骗吃骗喝的。
这说明韩信肯定是读过书的文化人,并且喜欢兵书,适合做打仗的将军,除了适合做军人,韩信其他一切都不行。用现在的话说韩信就是职业军人而且是当司令员的那种。
见过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但大部分都是套话,很少有人真正的去理解这个问题。
韩信从来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甚至连基层的将领也没有当过,凭什么就可以让刘邦封他为大将军,而且可以立刻就打胜仗?这绝对不是一句韩信军事天赋过人可以说的清楚的。
我们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韩信有一颗大将军的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光有这点还不够,任何时代,有远大理想的人太多了,几人能够成功呢?更重要的是第二点,因为他有一颗大将军的心,所以不论何时何地,不论他现实中是什么职位,他的内心都把自己当成大将军。每逢一场战役,他都会推演如果他是主帅应该怎么打?兵力、粮草、天文、地理等等。自己有了主意之后,看看实际战场上人家是怎么打的,项羽是怎么打的,他为什么要这样打。就这样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推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他已经身经百战了,即使没有当过一天主帅。
有两句话可以佐证上述的观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二句,胸有成竹。
如果只从史书来看,韩信就是天才。没有明师指导,就自己看书琢磨,悟通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才能自信地说:大将点兵,多多益善。
抛开史书,我怀疑韩信是得到过“兵家”前辈指点的,或者军中有兵家弟子助战,因为此时距战国结束也没多长时间。
真正韩信与项羽交手并将他打败的唯一一场战役就是垓下之战,在此之前,其实韩信一直并没有正面的和项羽交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现在热火朝天的一款手游就是王者荣耀,里面也有一款人物叫韩信,而韩信所打的职位是什么呢?就是打野,打野并不是和敌方正面的对线,而是偷发育然后发展起来在于对方交手,而历史上的韩信也是如此,其实对抗项羽的主力军的都是刘邦率领的军队,“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纵观韩信的诸多的战役中,“明修栈道,暗度成仓,”应该是比较著名的一次,率领汉军一举击败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是刘邦可以还定三秦,当时试想一下,章邯早已被项羽破釜沉舟的一战中打的是早已不如从前,后来他投靠了项羽
井陉之战
其次韩信的确是在军事上有着过人的天赋,井陉之战中,韩信带领三万多的汉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将陈余批示的二十万赵军全部打败,从此韩信的威名也是名震天下,颇有当年西楚霸王巨鹿之战的雄风。最后的项羽也是拜在了韩信的手上,虽然韩信没有与项羽多次的正面交手
其实想要获得成功项羽是显然不能的,他过于的骄傲自大,曾经韩信是项羽帐下的一名小将,可是项羽有眼不识泰山。
第一:韩信的师父是尉缭,这个尉缭以前是秦国的国尉,精通兵法,是一个军事理论家,但他认为秦始皇缺乏仁爱之心,因而多次逃离秦国,后来也不知所踪。
第二:韩信的老师为李左车,此人曾经辅佐赵王歇,后来成为韩信的谋士。但这个说法可信度不高,缺乏史料依据,因而不太可信。
第三:韩信无师自通,乃是天生的军事奇才,所有的谋略都是自己悟出来的,等到合适的机会和属于自己的舞台,自然就爆发了强大的能量,这个说法也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秦末农民起义,所有人战争经验的起跑线都是差不多的。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兵,天下响应,六国复国。
公元前208年,21岁的韩信加入了北上的项梁军,跟着军队南征北战一年。
公元前207年,韩信后来成为项羽的执戟郎中,项梁死后的军队归楚怀王,所以在韩信加入楚军的一年中,应该是在项羽军中。
楚军北上救赵,有多支势力,宋义、项羽、英布、蒲将军,韩信作为项羽的执戟郎中,跟随项羽参加巨鹿之战,这一场决定秦朝灭亡的战役。
公元前206年,韩信跟随刘邦进入汉中,登台封将,此时的韩信已是作战三年的老兵,参与过巨鹿之战,有着刘邦农民军所没有的战争经验。
韩信虽然没有足够的指挥经验,但他已经有了比汉军中其他人没有的战争经验,这种战争经验也就是他后来经常在绝境中绝处逢生的原因,打败对手的原因。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显性知识是冰山浮在水面的部分,隐形知识是水面下的冰山,人要成事隐形知识作用更大。显性知识相对容易获取,容易理解;隐形知识就是经验、诀窍等,不太容易获取,需要意会,需要体悟,事非经过不知难。一本兵书千万人读,但打仗时某种程度上就是隐形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韩信表面上看没有领兵打仗的直接经验,但他有天赋,有间接经验,善于学习与思考,从他后来的表现看,在打仗方面,他有很强的隐形知识显性化的能力,他对于战争的理解比一般人深刻,甚至是降维打击,打仗跟很多事情一样,光有99%的努力是不够的,那1%的灵光一现是无法替代的。还有一点就是实践过程中,越成功就越容易成功,每次胜仗除了地盘、人口、战利品外,还能赢得很多东西,比如资源的倾斜、信心、士气、对对手的威慑,这些都能对下一次打仗产生积极影响。
韩信是军事天才。不是将才而是帅才。
他不领兵而是领将,是指挥将军打仗。
韩信没有带兵打仗经验,为何一开始打仗就那么厉害?
文/星世历史
韩信一开始的时候是跟随项羽的,他在项羽那里做了一个军事参谋的职务。虽然韩信是一个军事参谋,但是他所给出的建议都没有被项羽接受后来,经过萧何的多次推荐,他投靠了刘邦,刘邦让他当了一个后勤的官员。这大概就是韩信在领兵打仗前的全部经历,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韩信是没有什么带兵经验的。
但是,自他掌握兵权的时候就做了非凡的成绩,背水一战打下赵国。然后他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那么他为何如此厉害呢?理由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首先,当韩信以前流落街头的时候,他可能会读一些军事书籍。虽然历史上没有这样的记录,但从韩信与张良一起整理军事书籍汇编来看,他应该对军事书籍并不陌生。
其次,我们不得不承认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对于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来说,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韩信的的感知能力特别强,他认为这件事应该这样做,这样做,就行了。但是普通人很难有这样的判断。所以可以认为韩信是一个打仗的天才。不可否认的是,他对战场有着自然而敏锐的把握能力。
最后,虽然韩信没有带兵打过仗,但是他跟随项羽打过很多仗,因为他是一名军事参谋,所以他对战争也做过非常仔细的分析。后来投靠了刘邦,为了推销自己也做了很多功课。他做的这些功课是为他后来的带兵打仗做准备的。然而,除了这三个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可能被大家所忽略了,这个原因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韩信之战如此强大的原因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是刘邦。韩信在进行背水一战的时候,为什么士兵都听他的话?关键是韩信有声望和能够指挥的。而韩信的声望和指挥能力,就是刘邦给他的。我们知道,古代军队中的将军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很强的号召力的,必须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士兵们才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你是强大的,并且服从于你。或者与士兵们待了很长时间,把他们视为兄弟,士兵们会因为感激而听命于你。
一个指挥官在军队中没有权威,是绝对不能够打胜仗的。虽然韩信刚领兵打仗的时候没有什么权威,但是刘邦给他树了权威。刘邦筑了一个封将台,并把自己的佩剑取下来,交给韩信。这样就把韩信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是谁都得听韩信的命令。同时,刘邦又绝对相信韩信,把军队交给了他,这就让韩信具有了极大的权威。因此韩信才能在带兵打仗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天下本来就有这样不世出的奇才,比如曹雪芹也没读过文学博士,写的小说没人是对手
韩信出现时随身佩剑,证明韩信是没落贵族的后代,有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在与刘邦初次见面时,给刘邦进言了楚汉相争的初始格局,指出了项羽、刘邦利与不利的因素,说明韩信有基本的带兵、用兵、布兵知识,战争的实际表现往往是基本的游戏形式和智慧,有了汉王赋予的权利,韩信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是刘邦的知人善任成就了韩信的战无不胜!
背景决定了结果,读过韩信传的人都知道,几个硬战,战战必胜,对于纸上谈兵,用到韩信这里就有些差强人意了,西汉二百多年的江山,应该有韩信三分之一的功劳,之所以韩信能惨死有一部分原因是功劳太高,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人物怎么能用纸上谈兵一带而过。纸上谈兵的成语,出自史记,专制赵括,后来之只知道空谈没有行动之人。
韩信之所以最后能官拜大将军与他出生条件和个人性格有密切关系,从小家庭贫困对外没有自信,唯一支撑他的是自己有救世之才,不同的是封建社会对于人才的任用对于他来说太渺茫,从小的生存条件使他不自信,强忍耐,到最后诛九族,原因就是性格孤僻,永远活在自己的理想当中,不会去考虑做的事说的话在别人心里有什么问题
在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历史的大背景下,秦汉之际的民众仍深受战国文化的浸润,为守卫一国一城,近乎全民皆兵。人们的茶后谈资便是战争,行军大战几乎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平民尚且如此,贵族更深受战争思想所影响。
韩信虽年少时家境落魄,但其也是贵族后裔,家教的传承注定了其不平凡的眼光。而韩信之才,也恰恰不在于其带兵冲锋陷阵的能力,而胜在其战略眼光。从胯下之辱的长远考虑,到治粟都尉时的沿途存粮、再到井陉之战的超强魄力,均证明其眼光的不俗。
历来,从未带兵打仗的儒将领兵,均以谨慎为先,诸如诸葛亮、诸如司马懿、诸如虞允文,然而韩信不同,其带兵用奇、用险,这绝不是初出茅庐就敢如此的。韩信封坛拜将前虽未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但历经多方势力,早已见惯了兴兵杀伐之事,对军中之事也了如指掌,经验不只是亲自做过才能获得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些人生下来就为了一件事而且生,你说他牛不牛北!
是很厉害,但是最后结局都不好,都被刘邦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