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有哪些著名的欧洲历史小说?

2025-02-07 15:06:23 条浏览

了解欧洲应该从,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世界史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马帝国,昨日的世界,茶花女,欧洲史,悲惨的世界等等。




第一讲开场白

Kagan等,《TheWesternHeritage》,西方历史教材,很厚不一定看完,对于具体的事情可以查一下搞清楚来龙去脉。

黑格尔《ThephilosophyofHistory》,非常难读,不一定全读。但是绪论要读。最好看德文的或者英文的。

陈衡哲《西洋史》中国人写的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文笔非常流利细腻。

加亚尔《欧洲史》法国人的大学教材,翻译人蔡鸿滨和桂裕芳,查年代特别方便。

雷海宗《西洋文化史纲要》必备工具书,37年讲课纲要。

陈乐民《欧洲文明扩张史》供批判用(作者自己的书)

landes《TheWealthandPovertyofNations-WhysomeAreSoRichandSomeSoPoor》

汤因比《历史研究》有空可以翻翻,不必认真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西方中心主义,名气大但实际没法看

希罗多德《历史》可以看到两河流域如何影响希腊。前面讲埃及和波斯是怎么样的,后面讲波希战争。看了以后感觉自己很无知。有时看得很激动。

《罗马兴亡史》《罗马帝国史》《罗马盛衰原因论》

第二讲希腊

亚力士多德《政治学》考察了希腊150个城邦的政治体制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认真看,全文引述了伯里克利为雅典斯巴达战争阵亡战士所作的悼词,归纳了雅典的民主和法律,还有“雅典精神”,可以让人体会出黑格尔所说的“只要我们提到希腊,我们欧洲人就有了一种家园之感”。

《亚历山大东征》

《顾准文集》

《柏林谈话录》简单好玩,自由的态度,提倡多元;有人认为太滑头。

第三讲罗马兴衰一千年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是论法的精神的根据之一,不大容易读。捏着鼻子看。

塔西佗《日尔曼尼亚志》

恺撒《高卢战记》商务汉译名著,翻译的很好。把沿途风俗民情都记录下来了。

但丁《神曲》荷马史诗以外最重要的史诗。

第四讲从罗马帝国到封建时期

恩格斯的论文《论日尔曼人的古代历史》《法兰克时代》把日尔曼民族从原始变成文明的过程描写的非常详细生动。

爱因哈德《查理曼大帝》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Haskins《12世纪的复兴》《TherenaissanceoftheTwelfthCentury》

但丁《新生》anewlife。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三联,引了很多中世纪的文明礼貌的小册子。

第五讲中世纪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

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讲了意大利各个邦国的历史。有个愿望是希望这些邦国统一起来。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黑格尔总把简单的事情说的很复杂。比较难读,但是值得硬着头皮把它弄懂。

伊拉斯莫《愚人颂》或作《愚神颂》很好玩。作者人文主义色彩。

第六讲文艺复兴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提出排除道德的政治学的第一人,贡献大不大?

雅克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有时间翻翻非常厚非常详细,什么地区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丁路德《这是我的立场》上海译文。对他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形势有很精辟的分析,对马丁路德也有很精辟的分析。

茨威格《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莫传》写的非常好,作者性格很复杂。

茨威格《昨日的梦》,写的太好了。对19-20世纪的情况很失望,很遗憾。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第一个国际公约。

伏尔泰《论宽容》自由和宽容是相容的。经典之作。说明宗教战争时期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可以了解下宗教改革期间科学的发展,科学思想的发展。

第八讲话说启蒙

康德《理性历史批判文集》中的《答复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启蒙》何兆武翻译。字数不多非常精练。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经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写的文章。

培根《新工具》伏尔泰说,在此书之前没人知道什么叫“实验哲学”,不知应通过实验认识世界现象。不一定从头到尾读。文字比较清新通顺,充满智慧。

伏尔泰《哲学通信》上海人民出版社,非常好看,对了解伏尔泰了解法国的启蒙运动是必读书。他的一生我觉得活的非常的丰满。

狄德罗《达朗贝的梦》非常轻松,有点讽刺的嘻笑怒骂,有哲理,用人的眼光看世界,看物质,看心灵,批判现实。在《狄德罗哲学选集》

约翰密尔《论自由》把自由讲的比较全面。

第九讲英法革命

《权利法案》《大宪章》《权利请愿书》《五月花号公约》

伯克Burke《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

潘恩《论人权》

洛克《论政府》

杰佛逊《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联合国人权宣言》

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十讲欧洲文明的辐射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关于美国如何继承了欧洲文明,而又反馈给欧洲。




当然是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系列了!

三个火枪手贴合当时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把小说中的人物贴合近了当时历史中,使人有一种置身其中看待的感觉。

后来的系列第二部,把目光放到了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火枪手直接目击查理一世被处死,又扶植查理二世上台。甚至让人相信大仲马的创作就是真的,好像就是当事人的回忆一样。

铁面人则是讲述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也是比较流行的世界未解之谜,在小说中则是像狸猫换太子一样,因为国王太过暴戾,所以一部分火枪手把一个容貌酷似路易十四的平民替换国王上台。

从大仲马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好的展现了当时的那个精彩的历史画卷。




肯福斯特的世纪三部曲《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分别描写一战二战和冷战)以及《圣殿春秋》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诺曼风云》《维京传奇》《拜占庭帝国》

《金雀花王朝》

《罗马帝国衰亡史》传说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的灵感来源于此书,描绘了东西罗马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波斯战火》

《非洲人来昂的旅程》

去年到今年看的关于欧洲方面的书,仅供参考




红与黑,茶花女,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少年维特之烦恼,飘,呼啸山庄,悲惨世界,约瀚.克利斯朵夫。




2008年,斯嘉丽·约翰逊和娜塔莉·波特曼共同主演的电影《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讲述了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小三转正又掉脑袋”的故事。

安妮的姐姐玛丽·博林先做了亨利八世的情人,后来亨利八世又看上了妹妹安妮,但安妮心气很高,成功逼走“正宫”凯瑟琳,转正做了英格兰王后。不过安妮的结局也相当悲惨,被丈夫送上了断头台。

这部电影是同名小说改编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菲利帕·格里高利。她最擅长的是将一桩桩历史事件,经过艺术加工,变成精彩纷呈的小说,亲情、爱情、政治权谋互相交织,非常好看。

除了《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菲利帕·格里高利的作品还有以下几本值得推荐:

1、《处女的情人》:“童贞女王”的爱情

主角是都铎时期的著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她和情人罗伯特·达德利之间的情事纠葛。两人互生情愫已久并有私情,但达德利已有妻子,女王也面临廷臣们的“催婚”诉求。

在故事的结尾,达德利的妻子突然死去,究竟是死于丈夫之手,还是女王暗中指使?就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了。

在这本书里,伊丽莎白一世不是那个被“神圣化”的黄金时代开创者,也不是一个不近人情的童贞女王,而是一个有着痛苦和快乐感受的女性。

2、《白王后》:另一位伊丽莎白的故事

这次故事的背景是在玫瑰战争时期,主角是爱德华四世的妻子伊丽莎白·伍德维尔。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并将伊丽莎白王后与神话传说中的水之女神梅露西亚联系在一起,让故事多了一分神秘主义色彩。

伊丽莎白·伍德维尔本是一位带着两个“拖油瓶”的寡妇,但因缘际会认识了爱德华四世,两个人私定终身,并且带着伍德维尔一家人飞黄腾达,但政治的无情和残酷也超出了她的想象。

3、《红女王》:从少女妈妈到都铎之母

这部小说同样以玫瑰战争为大背景,主角是另一位著名女性:玛格丽特·博格特。

她在13岁时就生下了儿子(后来的亨利七世,即都铎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但此时丈夫已经于数月前死于瘟疫。为了生存下去,她改嫁数次,人生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但她最后成功地将儿子推上英格兰国王的位置。

总体来说,菲利帕·格里高利的作品围绕着15-16世纪的英国历史,重点阐述特定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命运和努力,对于了解英国历史是一个有趣的切入点。

我是@樱汐笔谈,文化与历史等均有涉猎,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欢迎关注、讨论哦~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