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15:32:01 条浏览
五十多岁的半路夫妻,在重新组合家庭前,都是有着一个家庭,那时候的生活比较轻松快乐,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到致家庭成员的变故,这时候有些人就感觉很孤单,产生许多想法。
有些就成立新家庭,这时候就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为了钱的事情吵架,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的不愉快,最后的结局还是分开了,。不过也有非常不错的,这都是相互理解包容支持才有的。
老伴老伴,老了只想找个伴,找个生活上陪伴的,大多数都会结局幸福!
我的舅舅就是五十找的,舅舅在三十多的时候离婚了,只给她留下了一个小女孩,舅舅自己带着小女孩还有姥姥,他们三个人一起生活。
在舅舅五十岁时,给他找了一个妻子,舅妈是东北人,说话大大咧咧的,家里也有一儿一女,舅舅的家庭条件不好,收入也不高,可他们为什么走到一起的呢?
用我舅舅的话说,就是会吹,舅舅已经五十岁了,舅妈45岁,第一次见面时,舅舅就说自己多有钱,农村里有大院,快要拆迁了,增加一口人多分多少钱,吹的我舅妈当时就相信了,然后就开始聊,过了几天就带回家一起睡觉了,最后发现根本和他说的一点不一样。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在一起了,表住在了舅舅家里,这时候可能感情不是最重要的,对金钱也不是很看中,关键是想有个能一起生活的伴吧。
舅妈是一儿一女,有空她就回老家看看,他们的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了,舅舅对舅妈的儿女从不关心,也不来往!
舅舅的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可是一点也不孝顺,跟着别的男的跑了,没有结婚就去男方家里住了,只剩下舅舅、舅妈和姥姥。
姥姥八十多了,已经老糊涂了,经常忘事,生活都不能自理,全靠人照顾。
平时舅舅开三轮车赚钱,给建筑公司拉货,一天能有两三百,有活就干,有时候一个月干不了几次。
就在去年,舅舅突然得了脑溢血,我爸爸把他拉到了医院里,帮他垫钱给他治疗,以后可能还不了了,出院后已经不能走路了,平时坐轮椅生活,一直是舅妈在照顾他,而且还要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姥姥。
虽然他们是半路夫妻,可是舅妈并没有舍弃舅舅而去。
夫妻刚开始结婚时看中的是人,看中的是相貌、财富、能力,时间长了更多的是责任。等到五十多岁的半路夫妻,只想找个伴侣,回归本性,看中的还是人,所以最纯真美好的是初恋和老年人的恋情!
不能一概而论,过得辜福的也还是有的
我给大家说一个亲身经历,我妈一个姐妹平时一起逛早市的朋友女的,找了一个比她大23岁的老光棍,给女的30万元现金,据说是卖房钱单间顶楼无电梯的,每月工资3500元,都给女方,女方住103平电梯精装房,我妈开始说这姨找这个合适,我给她算了一笔账,103平房子月租1900元,找保姆做三餐收拾屋子得4000左右,这老头得省多少钱,我妈听完清醒了[捂脸]后来我妈嘴欠告诉那女的这话了,听说闹腾了一回,老头放狠话,说他们说的要紧话都录音了,以后不伺候他,等着挨告吧,后来不了了之了,现在还过着呢,只不过这女的天天上班,不给做三餐改一餐了
再婚幸福的多吗?估计也是冷暖自知。个人认为包容度差,婚姻容易亮红灯。但是一味地凑合,也没好大意思。
有的半路夫妻,过的非常幸福,那是因为遇到了真正对的人,也许这就是注定的。有的半路夫妻,过的很不如意,到最后才知道谁真正的好。
有的半路夫妻,过的非常幸福。在之前的一段婚姻中,犹豫婚前没有完全的了解对方,原生家庭的影响,和三观,等结婚后慢慢的暴露出来,甚至身边的一些小事,就会争吵,甚至家暴。在有孩子的时候,对方为了孩子的考虑,就忍过去了,但是每天过的并不快乐。度日如年一样。等孩子长大后,孩子懂事了,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活了大半辈子,想要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幸福,离了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而且过的非常开心。
还有的半路夫妻,到最后却很不如意,主要是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没有新鲜感,没有浪漫,每天都是柴米油盐,过的很平淡,就和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出去,想有新鲜感,却不知道平淡才是最幸福的生活,外面人的不一定会真心实意的对你好,只是有新鲜感罢了,等新鲜感过去了还是照样分开。等想明白了才知道平淡才是简简单单的幸福。
老了再婚是大事,和子女商量商量才好,毕竟出一家进一家不容易,人心隔肚皮,双方都有子女,短期还好,时间长了小事不断,就会有隔阂!没了脸面人性
人生如戏,确实有很多狗血剧情!我表哥撮合了我新舅妈!我四表舅大前年重新结了婚,新舅妈52,比我舅舅小了3岁多点!
如果按照以前的说法,四舅妈是个寡妇,听大人们讲,四舅妈以前的丈夫在她30左右的时候,留下一儿一女母子三人就离开了人世。
准确地说,新舅妈以前是我四舅的员工,自从四舅离婚以后,就一直一个人经营着老家的一个砖瓦厂,新舅妈是砖瓦厂的员工,负责员工食堂的采买!
那时候王姨拖着2个拖油瓶,我四舅也比较心善,就让她住在厂里,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女儿,大女儿和我表哥年龄差不多大!我四舅平离婚以后,忙着管厂里的事,经常不回家,又没时间管我表哥,看着王姨带着两孩子,就说多开一份工资,让帮忙顺便照顾我表哥。
就这样,王姨每天的工作就变成了照顾三个小孩,接送小孩上下学和负责食堂的采买!王姨也是个人美心善的,把表哥养得白白胖胖,我表哥和王姨家就成了青梅竹马,后面舅舅觉得王姨照顾表哥照顾得挺好,心里也挺亏欠的,加上王姨儿女也大了,家庭压力也变大了,就给王姨升了位置,改成类似于秘书的职位。
随着时间的流逝,舅舅一直单身,我妈和姨妈们就鼓弄着让我舅舅再找个媳妇儿,看着表哥大学也快毕业了,舅舅心里也想找个人做老伴儿,但是又怕表哥心里不接受!
我妈她们就开始在我表哥耳边旁敲侧击,结果我表哥来了一句:要不王姨吧!
把我妈和姨妈们震得目瞪口呆!然后我妈他们转头一想,有搞头!双方都一起工作10来年了,就这样,因为双方也知根知底嘛,就把窗户纸捅破了,可能也真是日久生情,我舅舅和王姨也没啥意见,于是王姨就成了我舅妈!
最狗血的是,我表哥就是个禽兽啊,实际上是他和我王姨大女儿高中就悄咪咪地谈恋爱!
大前年,我舅和舅妈,我表哥和倩姐一起结了婚!
常听老人说,半路夫妻不到头。这句话真的很戳心,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半路夫妻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分道扬镳了。李叔和张阿姨在一起10年,最后张阿姨离开他的时候,连声招呼都没有打。
一、不领结婚证的半路夫妻
李叔今年65岁了,他和张阿姨在一起快10年了,张阿姨比李叔小8岁。他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李叔当初是妻子因病去世而丧偶的,张阿姨是因为丈夫常年家暴最后离婚的。
俩人在一起时,李叔还没有退休,他是一家国企的老工程师,家底颇丰,有三套商品房和一套门面房,他只有一个儿子小李,而且小李已经成家立业了。三套房子李叔和小李一人住一套,另外一套房及门面房出租,因为李叔工资还可以,所以房子的租金李叔就让儿子和媳妇收取。
张阿姨的条件和李叔比起来就差远了,她有一个女儿,她和李叔在一起的时候女儿刚上初中,她和女儿住在只有60平米的一个破旧老小区,当时张阿姨已经快退休了,她每月的收入养活自己是没问题,但是要养活她和女儿俩个人,尤其是还要供女儿读书和上各种学习班就很吃力了。
李叔和张阿姨决定在一起后,一道难题立即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他和张阿姨到底要不要结婚呢?
结婚的话,自己名下的几套房子,以后怎么办?不结婚的话,张阿姨能愿意吗?
刚开始决定在一起的时候,俩人谁都没有提到这个话题,张阿姨带着女儿住到了李叔家,然后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了。
张阿姨搬进李叔家后,李叔请了单位的几个老同事去家里吃饭,大家都为他们俩高兴。就在大家快吃完饭的时候,一个同事没来由地问了一句:你俩还办婚礼吗?是不是领完证就完事了。
李叔知道张阿姨也在等这句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借着喝多了,李叔“醉倒”在饭桌上。
这顿饭之后差不多10年,李叔和张阿姨一直没有领证。
这10年间,尤其是早期,张阿姨也哭过,闹过,李叔也难受,觉得对不起张阿姨,一度也犹豫过,但是最终他们还是没有去领证。
一句话,李叔怕自己的房产落在外人手里。而且小李对父亲再婚也一直心存不满,李叔怕他和张阿姨领证之后彻底失去这个唯一的儿子。
但是他这样做难免又寒了张阿姨的心。
二、和张阿姨在一起后,李叔变成了“月光族”
因为李叔觉得自己没有和张阿姨领证觉得对不起她,所以就在其他方面尽力地弥补张阿姨母女。
在一起这么多年,家里的吃喝拉撒等开销李叔从来没有让张阿姨花一分钱,另外张阿姨女儿从初中到大学的所有学费生活费,李叔也主动承担了。
当初张阿姨的女儿考重点高中的时候因为差几分,需要交五万块钱的赞助费才可以上,李叔二话不说,直接从自己的腰包掏钱给孩子上了重点高中。
在张阿姨的女儿上大学之前,平时只要有时间,李叔就带着他们母女到处游山玩水,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是幸福和谐的三口之家。
张阿姨也被李叔的真诚慢慢地感动,对李叔也是非常的好,平时只要李叔的儿子小李带着媳妇回来看李叔,张阿姨就提前买好小李和媳妇及孩子喜欢吃的饭菜,每次都是一人毫无怨言的忙上忙下照顾一大家子吃喝,有时候小李要是时间长了不回去看李叔,张阿姨就会买好李叔孙子喜欢吃的零食,让李叔上门去看看孩子。
另外因为张阿姨原本就比李叔小再加上本身天生丽质,这使得张阿姨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很多,每次李叔聚会带张阿姨出去,都会得到大家的夸赞,说张阿姨年轻、漂亮、贤惠。李叔每次都觉得很有面子。
所以他们在一起的这些年,李叔过得非常的开心和幸福,除了一点点小别扭,那就是他和张阿姨在一起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在老伴去世前,他和老伴都有收入,每个月老伴的钱用来负责日常开销,他的工资可以全部存起来,每年的工资加奖金等杂七杂八的他可以存十三四万,老伴去世后他和张阿姨在一起前,虽然没有了老伴的收入,但是他一个人的开销也很少,每年也可以存个八九万。
但是自从和张阿姨在一起后,李叔除了负责“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还要负责张阿姨女儿的学费、培训费,逢年过节、过生日还得给张阿姨买点礼物,再加上时不时的还要“全家”一起出去旅游,李叔彻底成为了“月月光”,有时候还得掏老本消费。
有次,李叔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柜子里张阿姨的一本银行存折,打开一看,张阿姨每个月发完退休金的当日就会去银行把退休工资转存为定期,月月如此!
这让李叔心里更加不舒服了,原来张阿姨花他的钱,就是为了省着把自己的钱全部存起来。虽然李叔心里早猜到张阿姨的心思,但是猜测和眼见为实毕竟是两回事。
李叔为此郁闷了好几天,心里对于张阿姨的行为一直憋着一口气咽不下去,就找自己的老哥们王老头发泄。
王老头听后不仅没有安慰他反而笑话李叔:你比小张大那么多,人家不图你钱,难道图你年纪大?
李叔不爽道:也不都是钱的事,我现在想想,她和我在一起好像一直对我留一手的感觉。
王老头听后嗤之以鼻道,你和小张在一起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和人家领证,你这难道没有留一手吗,你自己留一手在先,还怪人家这在后留一手?
王老头的话让李叔一下子醍醐灌顶,不就是这个道理嘛!
想开了之后,李叔的心里舒坦多了,他甚至觉得张阿姨这样做确实是“情有可原”,最近这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阿姨已经不再提领证的事情了。她似乎已经默认了和李叔的这种关系。再看看他和张阿姨现在的生活,比很多原配夫妻过得还要好。
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三、一件T恤,成了压垮李叔和张阿姨关系的一根稻草
去年张阿姨的女儿大学毕业了,李叔无比开心,觉得他和张阿姨终于熬出头了,于是计划全家一起去新马泰旅游,庆祝女儿大学毕业。
张阿姨也很高兴,一家三口为了一起出去旅游还专门去了商场准备每人买几件新衣服。
三人一起来到一家店,张阿姨看上一条波西米亚长裙,但是看了一眼标签,1200元,张阿姨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李叔看张阿姨喜欢又不舍得的样子,直接拿起衣服让张阿姨去试穿,还说,只要你喜欢就买!张阿姨换上裙子后,女儿和服务员都说好看,夸张阿姨穿上有气质,李叔也觉得特别好看。
二话不说,李叔拿着张阿姨换下的裙子去前台买了单。
服务员都说,李叔和张阿姨的感情真是好的蜜里调油,他们的感情比很多年轻人看上去还要好。
然后,张阿姨的女儿又看好了两套衣服,李叔准备付钱的时候被张阿姨拦下了,张阿姨说,孩子的东西,就我来吧。
李叔看张阿姨一再坚持,也就没有再抢着买单了,毕竟这么多年,张阿姨也确实没给女儿花过什么钱,大钱都是他在出。
李叔记得很清楚,张阿姨女儿那两套衣服花了:1960元,确实不便宜!
张阿姨女儿也嫌贵,还想着换一家店看看,但是张阿姨说了,现在都毕业出来要工作了,当然要穿的好,穿的美。
张阿姨和女儿都买到了心仪的衣服很是高兴,李叔也很开心!
接着,他们又来到了一家男装店,李叔看好了一件纯棉T恤,相对很便宜,打完对折只要360元。试好衣服准备结账的时候,李叔接了一个电话,于是把手里的衣服给了张阿姨,然后就出去接电话了。
接完电话回到店里,李叔发现,收银台前空无一人,张阿姨正和女儿正在店里这看看那瞧瞧,手里拿着衣服,就是没有往收银台前的意思。李叔走过去,拿起张阿姨手里的衣服,自己去把钱付了。
这下李叔的心里又难受了,比难受还要严重,有点寒心了!
自己这么多年为他们母女花了多少钱,刚刚才花了1200给张阿姨买了裙子,还准备带他们出去玩旅游,这一趟出去怎么也得花个三两万。。。。
张阿姨给自己的女儿买衣服花2000块,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而自己只有300多块钱的衣服,张阿姨却不愿意给他买。
李叔想想心里就苦楚不已。
当天晚上,他们本来计划在外面吃的,李叔借口累了就没有出去,张阿姨也明显看出了李叔的不开心,也知道他为什么不高兴,但是她什么也没有说,最后张阿姨和女儿在外面吃的饭。
晚上,躺在床上,张阿姨对李叔说,她准备把女儿的户口从前夫那里牵出来,明天要去找前夫,问李叔能不能陪她一起去。
本来李叔是准备和她一起去的,但转头看到搭在床头的下午自己付钱买的T恤,于是改口到,我明天要去看孙子,你就自己去吧。
张阿姨说,好的。
然后,这一宿,俩人都没再说话!
四、不辞而别的爱人
李叔买了一大包孙子喜欢的零食去了儿子家,儿子、孙子见爷爷来了开心的不得了。
期间李叔的儿子小李明显感觉到爸爸不开心,心里藏着心思。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和张阿姨闹别扭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小李也慢慢地理解了李叔当初的选择,他也知道父亲这么多年为了他连结婚证都没有领,心里也很是感动。
父亲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来了,肯定是心里受了“委屈”,小李很是心疼父亲,于是中午就和父亲喝了几杯借机和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小李说,这么多年父亲为了他,确实辛苦了,而且受了不少委屈,他为自己这么多年的不懂事向父亲道歉。自从自己结婚生子后,终于明白了,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伴儿是多么重要,他也看出张阿姨是真心对父亲好。小李最后说,他不反对父亲和张阿姨领证,还说父亲如果和张阿姨领证了,也算是对张阿姨的一个交代,以后俩位老人相互照顾、相互扶持,也算了了他的心事。
一番话说的李叔是热泪盈眶,唉,还有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知道心疼、体贴他。李叔被儿子感动得一塌糊涂。
于是父子俩就多喝了两杯。
吃完饭,李叔原本打算回家的,小李看父亲喝得有点多,就让他在他们那住一宿,儿媳妇也劝他不要走。小孙子更是高兴地拉着爷爷,喊着要和爷爷一起睡。
看着儿子、孙子、儿媳妇对自己的体贴关怀和热情,李叔心里是五味杂陈,想想自己平时无论对张阿姨的女儿多好,张阿姨的女儿对他始终是客客气气的,换句话说就是十分的客套。看来什么都没有真正的血脉来的亲近。
于是李叔就决定留下了。睡觉前,他给张阿姨发了信息,因为酒喝多了,晚上就不回去了。
但是一直等到他快睡着了,张阿姨都没有给他回信息。
第二天李叔以醒来,就拿出手机,张阿姨还是没有回复。
他知道,这次张阿姨肯定也是生气了,气他没有陪她回去见前夫。想到这李叔就更生气了,他觉得张阿姨凭什么生气呢?连件衣服都不舍得给他买,却要他处处听她的,维护她,这一次他决定晾一晾张阿姨。
李叔在儿子家吃完午饭,还是没有等来张阿姨让他回家的信息。
这次李叔是真的生气了。和张阿姨相处快10年了,张阿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不给他“面子”,她现在这样拿腔拿调的,肯定是因为女儿现在大学毕业了,以后也不需要他花钱了,想着自己这么多年掏心掏肺的帮助张阿姨把孩子抚养成人,到最后却换来。。。。。
想到这里,李叔心里无比悲凉,到底是“半路夫妻”。
李叔心灰意冷地回了家,发现张阿姨竟然不在家。刚开始他以为,张阿姨是故意躲着他,想让她低头认错,李叔想着再也不能惯着张阿姨了,他必须让张阿姨知道,他们俩在一起,是张阿姨靠着他,不是他离不开张阿姨。
晚上,李叔随便去楼下吃了碗面就回家睡觉了。结果就这样一连三天,张阿姨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联系过李叔。
这下李叔开始慌了。
他想着和张阿姨在一起这么多年,虽然张阿姨没拿出一分钱,但是照顾他真的是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张阿姨对他的饮食、爱好、生活规律是了解的清清楚楚,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很少拌嘴吵架,他承认他对张阿姨是有感情的,他相信张阿姨也一样。
于是李叔决定主动找张阿姨“认错”。拿起手机就准备打电话给张阿姨,但是电话中却传来:电话已经关机的冰冷声音。他又给张阿姨的女儿打电话,也关机了。
李叔彻底慌了。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张阿姨出事了。
他赶紧打车去了张阿姨之前一直出租的房子,结果房子继续在出租中。问了左邻右舍,大家都说张阿姨已经很久没有回来过了。
这时李叔才发现,原来他对张阿姨是“一无所知”。他甚至连张阿姨有哪些亲戚朋友都不知道,他想找张阿姨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甚至连张阿姨的娘家人有哪些在哪里李叔都不知道,张阿姨刚和李叔刚在一起时,她一直希望李叔能见见她的家人,但是李叔因为他们没有领证,觉得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就一直推脱没有见,后来张阿姨也断绝了和李叔领证的念想,也就不再提家人见面的事情了,李叔当时还高兴了很久。
没办法,李叔就想到了报警,但是人家警察明确地答复他:人口失踪报案人必须和失踪人口有利害关系。有利害关系的人一般指:配偶、父母、子女或其他关系密切的近亲属,而李叔和张阿姨在法律上什么关系都没有。
五、半路夫妻的结局
但是除了警察,李叔实在找不到其他可以帮助他的人了,于是他就天天去派出所坐着,说自己的“老婆”丢了,最后警察被他搞的没办法了,可能也是害怕真的有什么问题,就帮他联系了张阿姨,然后警察告诉李叔:张阿姨和她女儿并没有失踪,而是出去旅游了。让李叔放心地回家。
李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但是他还是不愿意离开派出所,他希望警察帮他把张阿姨找回来。没办法,派出所只能联系小李把父亲带回去。
小李接到父亲后虽然很同情父亲但是也不得不把实际情况告诉父亲:您和张阿姨虽然在一起那么多年,但是你们并没有结婚也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说白了,你们只是男女朋友关系,现在张阿姨不想和你在一起了,所以就算她离开了,您也没有资格阻拦她。
李叔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还没等李叔想明白,张阿姨回来后,主动找到了李叔:张阿姨说,还差3个月,他们在一起就10年了,她非常感谢李叔这么多年对她和女儿的照顾和付出。现在女儿长大了,她如果还和李叔这样不清不白地在一起,会给女儿的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女儿以后谈对象嫁人。所以她得尊重孩子的意见,得为孩子着想,所以只能和李叔分手。
我看你是因为孩子长大了,不需要再花我的钱了吧,李叔气急败坏地叫了起来。
张阿姨笑着说,她其实早知道李叔对他们在一起后一直是他在出钱而有怨言,觉得是自己吃了亏,张阿姨对李叔说,你这样认为我不怪你,因为在金钱上,确实是这样,但是这么多年我对你也是诚心诚意的,我的付出我相信你也能感受到。我之所以这样做,希望你也能理解,我一个离婚女人还带着孩子,我得为孩子着想,就像你不肯和我领证,是为了小李一样。咱们都有自己的孩子,原本我以为不说我们都可以明白,可是,我发现最近你开始抱怨了,一会怨这个,一会怨那个,这样的情绪只会越积越多。这样下去我们早晚也是会分开,那还不如快刀斩乱麻,直接分开算了。
就这样,李叔和张阿姨这对相处了10年的半路夫妻,最后还是以分手结束了。
后记:
从李叔和张阿姨这对半路夫妻身上,我们发现再婚家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以下几方面,哪一个处理得不好,都有可能让婚姻再次走向破裂。
1、信任问题
所以如果再婚双方不能对彼此敞开胸怀、彼此不能相互信任和包容的话,他们的婚姻是不可能长久的。
2、经济问题。
这也是再婚家庭最敏感的问题。再次结婚,两个人都会把钱财看得很重,对对方不信任,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怕付出到最后,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所以他们在对方身上付出时,会再看看或者算算对方有没有在自己的身上有同等的付出。到最后是越算越伤心。
所以在经济问题上,双方一定要在公平、公开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千万不能藏着掖着,否则婚姻也走不长远。
3、孩子问题
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婚前都有孩子,婚后不要孩子的半路夫妻,这种情况是最复杂的,虽然夫妻双方没有什么矛盾,但是只要牵扯到孩子,就会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理还乱的杂七杂八的事情,这些每一件事情不管大小,都可能导致二婚家庭再次走向分崩离析。
所以半路夫妻,一定要在婚前处理好双方孩子之间,新家庭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丑话”一定要说在前面,“丑事”一定要做在前面,不要相信什么口头约定,双方把各自的想法都拿出来讨论,在达成意见的基础上,再考虑在一起。
,,
我邻居退休老师,妻子去世没有一个月就娶了老伴,也不算娶吧,就是找了一个老伴过日子。
对于自己爹找老伴,我觉得大多数孩子可能不是特别理解,尤其是孙子们也不小了。但一开始再怎么排斥,慢慢也得接受啊,毕竟自己爹愿意啊!
而且邻居照的这个人确实是个能过日子的,而且脾气性格啥的都特别好。我记得有一次我妈不在家我忘了拿家里钥匙,只能在家门口外面呆坐着,看着一个个从我家门口路过的人还挺尴尬的。
而她路过了,主动上前拉着我问我要不要去她家做着,还从袋里拿苹果给我吃。虽然我很怕这种热情的人,但也不讨厌,毕竟是好心人啊!最后我妈来了,她才放过我,对于社恐来说真的有些怕了。
本来想着这么好的人,两个人应该会很好地走下去。谁能想到她患病了,还是癌症。我们都觉得挺可惜的,毕竟人不错,我们周围邻居都挺喜欢的。
但更让人生气与愤怒的是,我邻居竟然不要她了,因为她得病了。不能伺候他了,还要他去医院照顾她。合着邻居是要个免费的保姆,不是一个妻子。
自从生病住院后,我们就没见过她了,后来邻居家又来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很漂亮,看着应该就四十多岁,与邻居差很大。但我们能看出这个女人与她不一样,因为她从来不要求邻居什么。
那个女人会要求邻居各种东西,而且最后还说受不了农村,咱去县城去住。邻居也同意了,毕竟是个退休老师,工资还挺高的。
因为去了县城也不回来,后来就不知道邻居和那个女人怎么样了。
所以啊,有些半路夫妻,其实就是欺负人家老实,把人家当免费的保姆。遇到事害怕担责,一旦成为了包袱,就会毫不犹豫把人给甩了。可是遇见不好惹的会拿捏的,就不一样了。
据我观察,50多岁的中途夫妇中,有1/3是合法的;2/3是无证的、临时的并且生活在帮派中。不管是公证还是无证,大多都是这样收场的:三年后,由于种种原因,1/3离婚分手;2/3勉强能住在一起。五年后,2/3离婚分手;1/3勉强能住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庭矛盾增多,离婚伴侣的比例逐渐增加,能勉强生活在一起的人会越来越少。离婚伴侣越来越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原因。因经济问题离婚应占1/3。如今,大多数女性都非常现实。他们只扮演免费保姆的角色,不支付工资,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当女方贪男方小气的时候,早一天离婚分手是个好结局。
第二个原因是孩子。1/3的夫妻因女性干涉而离婚。孩子的强行干涉和阻挠,往往是父母再婚的绊脚石。能够不顾孩子的反对,撕毁亲情和面子,勇于追求自我幸福的人,只有少数。
三是个性。由于性格不合,离婚应占离婚的1/3。原来夫妻是孩子和家人,无论性格有多么不同,都可以凑合。半途而废的夫妻不会工作,谁也不会凑合,谁也不会接受。再加上老人们大多性格内向,彼此意见不合,立即解散。
干万不能让,让出去就要不回来了。
貌合神离
如果可以,谁都不愿意自己走半路夫妻这条路,毕竟,夫妻,基本上都是原配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人因为前一段婚姻里受到了伤害,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不得不离婚。
半路夫妻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其实还蛮多又复杂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结局的,不能够一句话否认,也不能说所遇到的都是好人。
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都有。
半路夫妻难免会被别人讨论
很多人想问半路夫妻有没有好的结果,例如在农村那里,在过去的80-90年代,那时候很多人都很穷,然后自己的另一半死了,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离婚了,然后不得不带着孩子又改嫁,不然生活难以维持,例如宋小女,张玉环进入监狱后,她不得不改嫁。
老家隔壁村,有一些人就是带着孩子改嫁到另外一条村,当她刚刚结婚时候,别人经常会议论她带过来的孩子,认为她所带过来的孩子根本就不是姓本村的姓,就算她所带来的孩子已经改名改姓了,也免不了被别人讨论议论。
在农村里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这个同性,如果不是同性,你就不是这条村的人,尽管你已经改姓了,依然没有这条村的基因。
半路夫妻一般有一个磨合期,就是好像我隔壁村那些半路夫妻,磨合了十几年,大家也就习惯,慢慢地就淡忘掉了。
你说一个半路夫妻从年轻的时候就改嫁过来,过了10-20年,孩子都长大了,最多偶尔别人会议论一下,后面的话慢慢就好了。所以半路夫妻所要面对的,就是自己或者跟孩子能不能过那一关,如果不怕别人去议论,就可以过自己正常的生活。
半路夫妻除了会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之外,还有什么需要面对呢,其实就是双方之间孩子的相处
半路夫妻可能是丈夫有自己的孩子,妻子也有自己的孩子,各自都喜欢自己的孩子。那自己有没有拿出真诚去对另一半的孩子?这个很关键。
身边也看过有一些半路夫妻,对非亲生的孩子就像自己亲生的孩子那样亲,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是非亲生的孩子比亲生的孩子还要孝敬他,死后,给他送终是非亲生的孩子,而亲生的孩子很多事情都没有他们做的到位。
所以,半路夫妻面对孩子之间的问题,一定要用真诚的心去对待。
不过,半路夫妻之间的矛盾还是很多的,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其实始终还是在钱或孩子身上。
一个人再婚都会面临的家庭之间的相互融合,如果矛盾越来越大,双方越来越压抑,这段婚姻比上一段婚姻还要难受,这种就惨了。
所以有一些人在过上半路夫妻的生活之后,发现夫妻原配还是原配的最好,也有这种情况,因为在钱或孩子的问题,一些纠纷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
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娱乐圈的女明星离婚了之后并没有选择再婚,过着单身的生活,大家可以看到董璇、马伊俐、董洁、李小璐,虽然都已经离婚了,都没有再婚。
就连董璇之前也感慨说,像她这个年龄段有孩子,想去组合一个新的家庭,需要考虑到孩子问题。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半路夫妻过得还是很幸福的,例如娱乐圈的钟丽缇和张伦硕他们两者之间,钟丽缇把她孩子的名字全部改为张,足以表明钟丽缇对张伦硕的爱,他们一家现在也生活的很幸福。
五十几岁的半路婚姻目前很多、其实人生到了五十几岁应该是时候步入老年化的时代了、中国有句俗话,人到老时要找一个伴侣人生不可孤独,尤其是晚年的时候很多的目前的现状儿女是指不上了所以身边找一个伴侣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人生到了五十几岁晚年的时候,身边没有伴侣很孤独很无助的情况,那是最可悲的孤独是最可怕的尤其是晚年、关于五十几岁找一个伴侣的话题,近几年来成群不出也是一个重话题,也是一个社会的现状每个家庭都是各类都是有所不同的每个人的现状也是不一样各种类型的伴侣实时出现、半路出嫁的伴侣过道最后的我觉得很少、家庭琐碎的很多种不同的现状干扰了婚姻最主要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私心杂念、一个人如果有了私心杂念无论你这样和那样,绝对是过不好的、另外就是家庭儿女的阻挡半路的夫妻如果把私心与杂念抛在脑后相互扶持,相互照顾那就完善了,但是人性的后面的就是自私、这是包括很多种复杂的家庭,琐碎的事情、很多的老年的婚姻或五十几岁的到最后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一方出现重病这个婚姻就完蛋了一旦双方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马上致使就出现在面前,婚姻就会破裂这是现实,当今社会这个年代人的思想思维复杂性太多实心杂念加载的一起你到最后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就是现实,只是有的很多人不往这方面去想、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金钱当今社会很多种老年征婚张口闭口全部是提金钱的问题所以社会很多种现象就是没有办法的、这就是现实、其实我们应该从那些传统的婚姻当中的改变自己的思维年轻老的时候有一个伴,绝对是件好事、相互依靠,相互陪伴走过人生最后的旅程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人生不可孤独有了伴侣你将是永
远的开心果、
年老再婚需谨慎,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利益面前,情分薄如纸。
54岁的丧偶在编老医生,不顾两女儿的反对,坚持与50岁离异多年的女子再婚,并搬出老宅与其同住,不到三年,被坑157000存款以及身后钱80000多元。
大伯是一名乡镇卫生院的老医生,从医31年,因为和我家是墙靠墙的邻居,两家仅距几步路,小时候经常去他家蹭饭,在我心里他是很聪慧的人,我还说长大后要娶他的二女儿,谁能想到他会被骗光钱财,甚至身后钱也被外人吞光。
大伯40几岁的时候就当副院长,直到54岁病逝的时候依然还是副院长,没调外乡,更不用谈去县级医院工作,据说是因为虽有能力,但没学历,而且他本人对当领导也没什么追求。
我刚工作那年,二堂姐打电话给我说大伯结婚了,晚上回来吃个饭。我感到很突兀,就这样?又想了想,老人低调,简单吃个饭认识一下就好也很正常,不像我们年轻人还要拍婚纱照,大请宴席,闹洞房这些一系列繁琐流程。
晚饭,因为我是小辈,没坐主桌,很快就吃饱离开。得知大伯对象是街上金莲护肤店的老板娘刘金莲,50岁,爱穿旗袍,略显肚腩,面部皮肤保养得挺好,其实那个护肤品店根本不赚钱,农村的女人没几个会去买。
“有点突然,下次到你,我一定要喝醉”,在门口,我对二堂姐说道。
二堂姐说:我也是昨晚才知道爸已经领证了。
二堂姐叹气的样子,我有点惊讶,好像她不太同意。
原来大伯是两个月前和刘金莲确认关系的,曾带回家两次,他的意思是慢慢让大堂姐、二堂姐接受,但是两位堂姐并不同意,也曾劝过叶伯,还引发几次家庭战争,堂姐对此没有办法,很无奈。
其实同在一个小镇,街上没几家店,在场的都认得刘金莲,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在一起。
后来大伯就搬去街上和刘金莲一起住,因为大堂姐已外嫁,二堂姐没法再外嫁,要找上门的,便外出打工,这个邻居家就很少见开门。
那次之后,大概有八个月左右的时间,大伯在县城首付了一套房,那时候房价不贵,首付只要9万多,房产落在刘金莲的儿子名下。村里不知道哪里来的消息,开始风言风语,说大伯对亲生女儿不好之类的话。
二堂姐也在县城打工,有天晚上我特地约她吃烧烤,她跟我说自己的家不成家,无依无靠了,过年过节的时候帮忙开门打扫一下,我感觉很心酸,看样子她是不想回去了,也不懂如何安慰。
我问了二堂姐房子的事,她说确实是大伯出的钱,那个女人根本没有钱,女人的孩子做保险的,收入不稳定,朝不保夕,买个手机还问那个女人要钱。
大伯有钱给别人买房,却不支持身为亲生女儿的两个堂姐,二堂姐心里有些怨恨,把后妈称为那个女人。
第三年,房子装修的时候,大伯被确诊为直肠癌,我去看过好几次,人瘦得看不出原来半点的样子,两个堂姐和刘金莲一起照顾,算起来,那是俩堂姐第一次和刘金莲相处。
在住院第17天的时候,人还清醒但是流食也喂不下了,医生叫上三个女人到办公室却说做好心理准备,估计不会超过一个月,大伯却说要去省医科大。
一个医生对无解之症应该比常人更加了解,大伯怎会有这样的想法?大家都劝说回家中药治疗,大伯才没有坚持,当场办理出院,在回程的救护车上,我坐在前排,刘金莲说回老宅吧,两个堂姐没有搭话,她是不想大伯死在她家,晦气。而我们觉得也希望老人家落叶归根。
在当天晚上,离开救护车氧气的几个小时后,大伯突然变得精神很好,说要吃河虾,农村哪里能及时的买到河虾。现场还有很多过来探望的亲戚,大家都觉得不对劲,没十来分钟就开始吐血,吐了很多就痛苦的走了。
后来,因为身份的原因,大伯得到包括社保、公积金、埋葬费等等共计8万多的身后钱,打到大伯的卡上,而银行卡在二婚配偶刘金莲家中,提款需要死亡证明和关系证明,上面的人来告知结果,大家才知道的具体数字。刘金莲才无奈提出分4万给二堂姐,大堂姐已外嫁,没权利分配。
二堂姐当场表示拒绝,因为住院期间都是两个堂姐垫钱,而且她们是亲生女儿,要求分成3份,她们两要3分之2。而刘金莲说如果这样就应该分成4份,她的儿子也算一份。
事情越闹越大,最终闹到法庭,在法庭的调解下,刘金莲分得身后钱28000元,还被查出大伯的工资卡本来还有5万多,死后被人取现,监控下就是刘金莲取的钱。最终这笔钱划归两女儿所有,而房子是大伯再婚的婚内财产,不再处理。
最终两个堂姐得到56000和另外的账户余额5万,合计11万多,将近12万。算上住院治病和办理丧事,还亏了钱。
而刘金莲得到28000和首付9万多,据说大伯住院期间亲朋好友过来探望时给的现金,大概有3000多块,也被她藏起来。
@社会见闻杂谈有话要说:
刘金莲一开始只是为了对方的身份,等老了有依靠,不用担心养老问题,并没有想要贪钱。
但是大伯突发疾病,就开始计算得失,在住院期间没有出一分钱,还收走亲朋好友探病的钱,最后想贪图外人不知的工资钱。
看得出她对大伯没有多少感情的,在利益面前,毫无情分可言。
50多岁半路夫妻,大多数是因为精神上的孤独和生活上的依靠。
这个年纪再婚,也应多加考虑自身和对方的各方面问题和差距。如果生活的经历和人生观都不一样,相处久了会感觉对方为人处世与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不同,容易产生隔阂或者觉得性格不合,日子也不会过得多好。
50多岁半路夫妻,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得到儿女的祝福,生活中懂得互相理解和包容,才能收获幸福美满。
在我看来如果能坚持不离婚,真的好难!因为五十多岁的半路夫妻,相对于从小走过来的夫妻,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再加上各自都有儿女,所遇到的家庭琐事会比一般的家庭多很多。而这些看似鸡零狗碎的家庭琐事也是最折磨人,最容易消磨掉双方感情的。
如果儿女们通情达理,真心希望有那么一个知冷知热的人陪在父母身边,不那么计较利益得失,那还好点。要是儿女们不支持,百般阻挠,生怕父母再婚是引狼入室,那么这样的半路夫妻是很难不离婚的。毕竟到了这个年龄了,儿女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当然,这事也没有绝对的。现实生活中也并不是没有那种五十多岁,生活幸福的半路夫妻。只是这样的半路夫妻想要婚姻长久,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耐心。儿女们不支持,可以深入细致地去了解他们不支持的原因。如果只是因为经济问题,可以心平气和地去找他们谈谈。作为父母一方,也不要妄自猜测儿女们反对只是担心有人来瓜分自己的家产。毕竟人心难测,尤其是像这种半路夫妻,被人骗走财产的事情还真不少,儿女们之所以不同意,也许真的是觉得对方另有目的。
我老家有个邻居,大概五十一二岁,老公前两年得胃癌去世了。每次看到她出门,邻居大娘们都好心地上去劝她趁着还不算老,赶紧再找一个。她嘴上总是说不找了,不找了。背地里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天天去广场上和一群老头跳舞。后来,听人说她是为了去钓一个有退休工资的老头给自己养老。
50多岁的半路夫妻,大多应该更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体贴。
半辈子的风风雨雨都过来了,酸甜苦辣都尝过了,人情冷暖也体味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找到了陪自己走下去的人,还要闹别扭,互相为难,那就太不懂事了。
既然是半路夫妻,那前面如果是丧偶就不说了,如果是离异,那肯定是经历过感情的伤痛,不管怎样,也该从中吸取教训,好好珍惜下一次婚姻。
既然重组家庭,说明还是希望能够得到感情的慰藉,希望能有一个人相知相守,所以既然选择了第二次婚姻,就从上一次的失败中总结出自己需要改正的缺点,用心地去对待和珍惜新的伴侣。
都不再是20来岁的小年轻,所以在择偶的时候,一定是更加慎重的,考虑更加成熟全面,也更加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的伴侣,应该是不再追求外在,而是更懂得人生,知冷知热的,善解人意的灵魂伴侣吧!
这个时候大家的心都不像年轻的时候浮躁,都是奔着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所以在相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矛盾,还是及时坦诚沟通比较好,彼此包容和理解,有什么问题也容易解决。
我知道有两对50多岁又重组家庭的半路夫妻,他们过得很好。
有一对是两个都丧偶,经别人撮合,走到了一起,一个村里的,刚开始大家都很意外,知道后就很高兴地为他们祝福,两个人看起来很和谐,很幸福,出双入对和和美美。
还有一对,一个是丧偶,一个是离异,女人带着她的养女嫁到男方这里,两个人夫唱妇随,夏天的时候,男人在躺椅上坐着,女人在旁边给他扇着扇子,两人聊着天儿。很恩爱的样子。
女人很勤劳,经常到地里干活,和男人的两个孩子处得也算可以,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也已成家立业,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和谐的一家人。
所以我觉得50多岁以后组成的家庭应该更加的稳固才对,因为双方都应该更加的懂事了,更加的体谅,包容,理解,知道人生的辛苦,懂得人心的脆弱与痛楚,彼此更能够产生共鸣。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大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重组家庭之后日子应该是朝着更好的方向过的,当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生活中也必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只要彼此是真诚的,心态是阳光的,对待儿女不会厚此薄彼,一般过的都挺好的。
男人有钱就变坏
“万元大户”的小舅经受不住诱惑,毅然决然抛弃了“糟糠之妻”。两三年不到的时间把家底挥霍一空,最可怜的表哥居无定所。
小舅的故事真的和狗血电视剧里的情节有的一比。
98年大洪水过后,小舅和舅妈外出创业
年轻时小舅就非常的好学,也是他们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98年大洪水过后,农作物毁坏殆尽,经济一片萧条,在外公的建议下决定外出做点小生意。
小舅和舅妈拿着从亲戚朋友借的500块钱来到武汉。
开始的两人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开始,眼见手里的钱所剩无几了。小舅开始也慌了,打算就这样失落落地回家算了,最后在舅妈的鼓励下还是选择拼一下。
那时候的武汉经济和城市建设也不是很好,他们只好把眼光放在大型批发市场附近,经过几天的观察,选择在武汉市的汉正街附近。那时的汉正街批发市场车水马龙,给了他们两人很大的希望。
接着问题又来了,位置是选好了,可是做什么呢?
随着观察后小舅发现,这批发市场附近没有卖炒货,像逢年过节需要的瓜子、喜糖之类的。正好这个行业在镇上的时候小舅就接触过的,上手也快,也更简单,投资还少。
说做就做,把机器和材料备好后第二天凌晨就和舅妈两人去市场边占了一个位置,天蒙蒙亮人渐渐多了,没想到生意的确不错,开始一个人后面两个人,再后面人越来越多,把他们的小摊都围满了。
结束了第一天后整整赚了一百多块钱,这让小舅和舅妈的信心大增。
赚大钱后的小舅变得朝三暮四
就这样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小舅也赚到了不少钱。
把老家土房子改造成了小别墅,十里八乡无不投来羡慕的眼光。
每年过年回来小舅的底气就不一样,整天不着家,泡在麻将室。
为人又爽快,别人都愿意跟他一起打牌,一来二去在大家的簇拥下变得心高气傲。
有了钱后小舅不满足于摆摊,直接租了一个门面,生意也做大了一些,人手也不够,就招了一个女人帮忙招呼客人。
小舅负责店子的收银,舅妈就负责给别人送货,正是这个空间的时间,没想到小舅和其中一个比较年轻的女人勾搭在了一起。
渐渐舅妈也发现了二人的异样,也背地里提醒过小舅,没想到小舅却做贼心虚还矢口否认。
直到那个女人的肚子大了起来,长时间下纸包不住火,小舅和那女人只好坦白了。
舅妈也舍不得小舅,更舍不得原本的家庭被破坏,忍辱求全的想给一笔钱那女人了解这个事情,可是小舅却死活不肯。
伤心绝望,整天哭泣的舅妈只好挨家打各个亲戚的电话请求帮忙劝劝小舅,可是小舅那时候鬼迷心窍完全不听。
最后舅妈不得已放弃,选择了离婚。
小舅被骗得倾家荡产
离婚后小舅被外公赶出家门,大家都骂不是男人,放弃了舅妈这么好的女人。
离婚后小舅在那女人的花言巧语下将店子一半产权分给了那女人的弟弟。
小舅和女人也结婚了,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小舅原以为他会很幸福,结果老天有眼事与愿违。
两年不到的时间,女人就和弟弟成功地挤走了小舅,更让小舅崩溃的是走之前小舅得知女人的孩子并不是小舅亲生。
受不了打击的小舅一时之间得了抑郁症
收到重重打击后的小舅狼狈的回到了老家,外公看到自己儿子于心不忍,从那以后就不再提及此事,只为让小舅安心养病。
舅妈不知道从何处得知小舅生病的消息,不顾娘家人的反对回到了曾经让她伤心的位置,默默地照顾小舅。
在舅妈的悉心照顾下,小舅的病情有所好转,每当小舅向舅妈道歉时,舅妈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钱财是身外之物,只要人安好,真心对待彼此,让孩子有个家,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2年,在经历了十年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小舅和舅妈还是选择了复婚,让原本散落的家又重新组建了这个失散十年的家庭。
虽然舅妈选择了重新原谅小舅,但是表哥却一直记在心中。
表哥到现在甚至都不曾再喊过一句“爸爸”,因为他心中还有恨!
试想如果当初小舅没有被迷惑,现在他们一家该多么幸福,曾经衣食无忧到现在两袖清风,还欠着不少外债,以至于现在舅妈这么大的年纪还要一天打几份小工来养孙儿孙女。
妈妈他们都说“从来没有见过像舅妈这么善良的女人,如果不是她,这个家早就没有了,可惜了她,被小舅害成这样”。
最后我想说:
世间真情何在,唯有原配最好!
愿天下的夫妻都能够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一起抵制诱惑,不然受伤的永远都不会是你们,而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