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为什么浙江的学生特别受清北的青睐?

2024-07-26 09:21:42 条浏览

为什么清北在浙江的强基计划人数远领先于其它省市区?

最简单的答案是:强基计划多,但普通录取计划不多!

从每年清北在浙江省录取的各类计划总人数来看,浙江并未显著高于其它省市区。




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浙江学生的学科竞赛能力突出。

清北的自主招生、领军/博雅计划乃至今年的强基计划最看重的是什么?当然是学科竞赛成绩,那清北偏爱江浙两湖考生的原因就很明显了,因为学科竞赛实力强:

2017年五大学科国集队员总数上,湖南、浙江并列第一,自成一档,湖北第4,江苏并列第9。2018年的生物、物理全国决赛中,湖南浙江依然稳定:生物决赛中,湖南7人入选国家集训队,排名第一,浙江4人入选,排名第3;物理决赛中,湖南15人夺得金牌,排名第一,浙江12人夺金,排名第3。

2018-2019年度各省国奖获得人数统计中,浙江省也是名列前茅。

若论难度更大的国际奥赛,湖南、浙江、湖北的统治力更强:

可见浙江、湖南、湖北包揽前三,江苏则落后较多。

目前国内各省的学科竞赛实力,已经形成了湖南、浙江为第一梯队,河北、四川、北京等省紧紧追赶湖北的形式,而这些省份恰恰都是清华北大最偏爱的省份。




1根本无什么所谓的浙江学生比中国其他省更受北清青睐一说,难道西部及少数民族降分(大幅度)录取,说明贫困地区,老少贫地区学生比浙江学生优秀?

2浙江长三角高校和邻居江苏上海比不了和安徽也比不了

3强基计划是国家强制各省人数,非全国考试统一录取,不能说明浙江什么人种优秀论

4浙江去年69O分上仅152人,同样分数段江苏21OO多人!




针对这个问题,这么多回答都没答到点上。

强基计划北大清华在浙江招生人数多,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浙江出台类似的招生政策已经好多年了!所以通过类似计划的招生人数多而已,招生总人数跟前些年又没啥变化的。虽然说北大清华在浙江的招生总人数确实挺多的,但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浙江省在强基计划之前的招生政策最开始叫三位一体,加上自主招生等等,北大清华每年在浙江录取的350个左右的学生,至少有300个以上都是通过各种招生政策录取的。今年出了强基计划之后首次取消了三位一体。




浙江学生受清北青睐,一句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原因有二:

一是浙大迅猛发展,近年浙大已稳居三号,坐三望二,直逼清北,两大佬的压力已越来越大,不约而同的在浙江扩招,直奔主题。同理,清北在江苏上海的名额也不少,那是与交大复旦南大抢生源,但迫切性不及浙大。

二是浙江学生竞赛成绩好,现在分省高考,已无法比较省际生源素质,唯一的比较就是全国性竞赛。浙江学生在全国各科竞赛中成绩优异,当然不能把这些高手都留给浙大,多给名额一举两得。

作为浙江人肯定是欢迎这种精致的竞争的,大浙江就浙大一所985,可怜巴巴的,就指望外省名校多给点名额!




说句直话,浙江教育发达整体素质高。就拿我们贵州来说:就县城里最有标志性的小学都不如浙江一个小镇的小学教学质量好。




对于这个事情因为我没有详细得数据来证明浙江的生源以及教育比其他省份都强,但是强于大部分省份这个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我是在01年高考的,所在的中学是省重点中学,就我们班的同学总数50多人,一本上线应该在80%左右,我记得大部分上一本线的同学除了能去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和浙大的,剩余的同学大部分都选择浙江省内的非985或者211大学,例如宁波大学,浙工大,杭电等等,浙江的学生都不太愿意出省求学,注意我说的是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出省。这就造成了省内这些非浙大的学校省内录取分数很高,有些主要学科会远超过省外的985或者211大学的分数线。




浙江的教育谁能比?




浙江籍家长恐怕是我接触过最愿意给孩子做教育投资的家长,同时他们自己也愿意提升自己,学习心态是非常开放的。这些都决定了最终孩子会不仅仅是优秀,而是朝向卓越迈进。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微谈论将帮你解答。

强基计划是今年高考新政策,主要是为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部分有招生资格高校已经确定各省招生指标,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高校在浙江投放招生指标70人,仅次于北京,远超过江苏、湖南、湖北等地。为何浙江学生更受清北青睐呢?

微谈论就给大家聊一聊为何清华、北大两高校在浙江投放的名额更多,浙江学生比其他地区学生更优秀吗?

强基计划主要突出基础学科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及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有两种: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要求学生不仅高考成绩优秀,综合能力各方面都出色。浙江基础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新高考改革也是先从浙江进行。相比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学生,浙江学生的确除分数之外,综合素质要比其他地区学生强。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基础教育方面,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远超其他省份。我们衡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不仅要综合高考成绩,也要综合评判他的可塑造性。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清华、北大强基计划更多之前倾向浙江、江苏以及上海等地区。

第二类:五大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

除高考成绩优秀外,五大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以上的考生也可以报考强基计划。在2020年五大学科奥赛集训队成员中,浙江学生遥遥领先其他省市。数学4人,物理15人,化学6人、信息学13、生物7人。五大学科刚好对应强基计划重点招生学科。可以说浙江学生是清华、北大想要重点招募的对象。

虽说强基计划要求考生只要达到一本线以上就有报考资格,最终录取结果分数依然高。微谈论认为强基计划,只不过是自主招生计划的一个升级方案,侧重提高考生高考成绩占比,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在某个学科方面具有天赋。

清华、北大青睐浙江学生,足以说明浙江学生是比较优秀。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公平,为什么不给高考大省多投放一点指标,毕竟考生在高考也挺厉害。微谈论觉得,清华、北大任何一个高校招生办老师都不是傻子,没有一个高校不想招优秀学生。它们投档指标多少,已经代表它们对这个省高考学生综合素质的认可度。

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虽是高考大省,但依然是应试教育比较明显,除学习之外,没有任何对学生素质培养。我们也应该像江浙地区一样,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样知名高校才会对本省投档更多指标。

你们觉得为何强基计划清华、北大投档给浙江指标更多?微谈论认为主要原因是盯着浙江五大竞赛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到清华、北大。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先讲个真实故事,90年代某c9大学,某学生出于兴趣,拟跨专业考研,找了本校年轻才子,现在已经是在“学习强国”开慕课了,是个浙江人。

跟他是老乡,平时关系不错,他说:“先挣钱,再搞学问。没有钱,想买的书也不能买,想自由访学也不能,这样的学问是做不好的。建议你先去挣钱,如果能不受金钱的约束了,我收你。”

其时,他自己也开始搞副业,居然在副业领域搞成全国知名,实现了财务自由。再过了几年,副业已经听不到他的名字,然后就是教授,博导,学院副院长。无意间在学习强国平台,看到他的四十级集慕课,可谓是名是利是学问,皆取之有道。

经济基础与学问有强相关关系,为谋生而上学是学技术,为兴趣而上学则是搞学问。而大都数人只有不用考虑生计问题,才会顺从自己的本心去选择兴趣。

名牌大学里,各种基础学科,各种高分学生,一毕业大都往计算机、金融等领域转行,这样的的学生对学校、学科来说有什么意思?

知道贫家孩子上学是为了寻一条求财之路,而学校意在学术人才,那干脆向有钱有才的富家子弟倾斜,不是显然可以做出的选择?




主要是生源质量高[赞]而且是整体高。如果清北去掉浙江的生源,不说立竿见影吧,至少几年后就不一定是现在的清北了。有人会认为偏执了,其实不然。就拿浙江大学来说吧,招的是清北等学校掐尖留下的学生,在别的省里能进浙大的那也是高考失常,有能力进清北的。而这些学生在于浙江的三四千名进浙大的,可以说伯仲之间。浙大这几年进步有目共睹,究其原因,一是浙江大学的投入,主要还是整体生源[赞]。

谢谢![作揖]




其他不说,看看此次疫情涌现的人。李兰娟、陈薇、张文宏、马云……




浙江也很多寒门学子,当年高中(省重点)很多东阳,义乌,浦江同学随身只带二茶缸霉干菜,无油无肉,只见几颗盐,一天三餐全是霉干菜配白饭。床上只垫一层稻草,草席铺上,冬天一床被半垫半盖,着实震撼我们这些城市孩子。后来全校前十名基本都是这些寒门学子,永远忘不了下雪天,他们边跺着脚边背英语单词,耳朵,手上全是冻创,现在都出人头地了。所以浙江学子只有吃得苦中苦,才会人上人。




强基计划招的都是奥赛队员,而每年入选奥赛队员基本上浙江高中生最多,这说明浙江省的中学教育基础扎实实力雄厚,冒头的好苗子全国最多。

记得以前高考全国一张卷的时候,总是浙江省取分全国最高,我们总是感叹浙江人太委屈了,大学最难考。只是后来三大直辖市的录取分数线比全国平均线低100分左右,导致各省高中生的不满意,为了平息不满意,京津沪、江浙、广东要自己出题高考,冒头的与垫底的自己出题了,终于看不出分数线的差别了。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