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10:20:35 条浏览
用一张图为你总结,所有的3D打印技术基本都涵盖到了
3D打印学名增材制造(AM),3D打印的优势和核心在于可以打印任何复杂几何、镂空形状,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一体成型等。
3D打印的核心技术有FDM熔融层积成型技术、SLA光固化技术、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这三种为常用类型,也是大多数人所熟知和了解的类型。
具体分类详见下图,可以说3D打印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制造行业,是科技时代的产物。
分享一个,日本建筑3D打印结合了干喷和湿喷优势的新技术。
我们都知道日本位于亚欧大陆桥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带,多地震海啸,在2011年的3·11日本地震堪称世纪大地震,上万人丧生,核泄漏更是之后产生的一场世界恐慌。现如今,灾难已经过去了9年,但伤害和记忆却还未走远。
由于多地震海啸,日本对安全高效的建筑工艺以及整体上性能更好的材料需求是非常大的。
建筑领域的3D打印在快速发展。来自岐阜大学(日本岐阜市)的研究小组在开发用于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时有了新进展。
这次的新研究,除了在干喷和湿喷方面的创新外,该研发小组现在还建造了一台用于现场工作的打印机。全球范围内的典型建筑模式一般是使用模板将浇注的水泥模制成型。在日本,也多是使用工厂生产的产品进行预浇铸;研究人员的这一种新颖的技术或许将改变这一方法。
3D打印建筑,由于减少了生产、运输时间、材料浪费、以及对人工的需求,对于工业用户(尤其是建筑用户)而言,收益是巨大的。
对于干式喷涂,必须先“分开输送”材料,然后再从喷嘴尖端喷涂,而湿式喷涂则涉及从喷嘴尖端喷涂预混合的材料。借助团队独特的混合动力系统,他们能够将两者的所有优势结合在一起。
新过程按以下步骤工作:
1.通过将喷嘴连接到ICT建筑机械的铲斗尖端来现场进行3D建模。
2.创建无限平面设计数据,控制水平轴。
3.通过偏移功能进行调整高度。
“通过使用此类ICT工程机械技术,在建筑技术研究院的实验中,我们成功地直接输出了3D混凝土结构,假定模板(支柱)的高度为1.5米,而墙的高度为1米,”研究人员解释说。
已制定计划来解决材料运输中的困难,这对于建筑业来说是众多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该团队目前在第一阶段设想“用于混凝土结构建造的埋入式模板”,并在第二阶段新应用精度和管理,将其用于桥台,墩台等。
在第三阶段,他们将在桥梁等基础设施以及栏杆等其他结构上进行工作。
随着研发小组从概念阶段过渡到实际完成所有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最终结果将会是很实用的,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但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因为目前建造房屋的项目进展比较缓慢。
3d打印的核心技术有第一,打印前的模型编辑,模型编辑包括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修复,把原有模型的进行修补,确保打印过程中不会丢失数据,将原有难以切片的三角片面修补好,其次就是建立支撑,为了防止打印过程中被刮倒,悬臂,角度面,凹面难以成型以及打印完成后的便于拿离打印工作台面,所以打印之前编辑支撑就显得格外关键,有效的支撑可以杜绝以上问题。第二,切片,切片的厚度直接影响打印成品德效果,切片做的合适既能节省打印时间又能保证打印效果,第三,就是材料的局限性,目前能够打印的材料并不多,运用最多的材料就是PLA,PEEK,光敏树脂,金属粉墨,尼龙,ABS,陶瓷浆料。至于3d打印成型的技术目前有熔融成积,激光烧结,光固化这三种
激光烧结技术,喷墨粘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