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唐僧在女儿国是躲过一劫还是错过一生?

2023-07-10 10:22:32 条浏览

确切地说是错过一生,是劫还是缘还是看唐僧这个人,说他躲过一劫,那是从大众的角度去看的。




当然是躲过了一劫咯!女儿国实际上就是烟花之地,国王应该是花魁。如果唐僧留着女儿国,那就只能是妓院老板啦




西游记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本小说,随着影视化,影响力也日渐扩大,这些年,编剧似乎格外喜欢挖掘唐僧的感情线,众所周知,唐僧和女儿国国王之间曾有很大篇幅的描写,那么,唐僧爱女儿国国王吗?

从原著的角度看,唐僧根本不爱国王,原著说道:

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女帝真情,圣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

一个喜见男身,恨不得白昼并头谐伉俪;一个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时脱网上雷音。二人和会同登辇,岂料唐僧各有心!

开始流传唐僧爱女儿国国王是因为86版西游记,在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里,导演杨洁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大胆改编,让唐僧对女王许下了“来世若有缘分”的承诺。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请注意,这是唐僧在整部《西游记》中绝无仅有的一次“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唐僧是一个30岁左左的成熟男子,经历多次生死劫难,经历过无数大场面,毫不费力地抵御各种绝色美女、女神和女妖的诱惑,来历非凡、出身高贵、身份显赫、顶级美男子、佛学界顶级大师、超级大腕主持人,拥有非凡的心理素质和定力。

要想让唐僧这样人的出现激烈的羞涩反应,可不是随便一个美女说一些香艳的话就能做到的,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让唐僧怦然心动、倾心爱慕的女人。

第二,必须在唐僧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第三,必须是突然当众表白爱情,才能使唐僧因为猝不及防而把持不了,立即“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随着看客对影视剧的挖掘,唐僧爱国王就开始被普遍认可,不过这一版本描写的比较隐晦。

再即将上映的电影《西游记女儿国》中,唐僧和国王的爱变得大胆起来。唐僧冯绍峰与国王爱情路上的艰难抉择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作为一个情场小白,唐僧的爱是克制的,虽是初尝禁果,他与国王之间的相处也只是点到即止,而这也愈发突显出这段感情的纯粹、美好,冯绍峰将男子初识爱情滋味的懵懂与悸动演绎得恰到好处。

而作为一个僧人,唐僧的爱又是隐忍的,迫于出家人的戒律清规和普度众生的重责,他只能自己承受爱而不能的痛苦,“爱一个人还是爱众生”,成为唐僧取经路上最艰难的抉择。

然而,感情始终是无法控制的,即便是心如止水的圣僧,面对国王纯真甜蜜的表白,也难免有所动摇。

唐僧这边比较克制,赵丽颖扮演的国王就比较大胆,爱到深处,国王甘愿放弃王位,跟随唐僧一同西行,而这一次唐僧的理性克制显然也有动摇,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发问:“那女儿国呢?”

的确,唐僧与国王的爱情,如同苦海之上二人共乘的一叶扁舟,浮浮沉沉飘摇不定。唐僧肩负西天取经普渡众生的重任,国王亦是身系女儿国社稷兴衰的天选之之人。

一边是信仰与国家,一边是千载难逢的爱情,沉重的包袱让两个人面临着天人交战的抉择。这场惊世私奔,最终能否成为现实,还需要在影片中挖掘。




感谢邀请我回答:唐僧在女儿国是躲过一劫还是错过一生?这个问题。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我在很小时候看了86版的《西游记》,小时候看不懂大道理,只觉得孙这个猴子很有趣,看他打这么多妖怪,很过隐,猪八戒很笨,很贪心,沙和尚很老实,唐僧很正经,根本就没有留意唐僧的情感。再看电影版的《西游记》把唐僧的情感放大来表达,才知道唐僧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如果你问我唐僧在女儿国是躲过一劫还是错过一生?这个问题。我就觉得唐僧是躲过一劫了,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唐僧本来就是身负重任,要普度众生的,如果为了一个女人,放弃修行的话,那众生谁来普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和位置,我们要做好我们自己,不要被外界的诱惑阻挡了,这样到最后还是会觉得这生一世无成,是会后悔的。




修行人只有过了情关才能得到正果,戒贪嗔痴。如道家说法斩三尸成圣,你被外物所惑才能守住自身的真精元阳




从凡夫角度当然错失一生,但从佛法角度看,唐僧为取经为苍生,碰见女儿国只是一种考验和内心里面欲望的外在反映,取经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个人修持的过程,因为死的经书当然没有活的取经人更好。




作为真修行的出家人,调服七情六欲是课程,帮助众生是己任。

所以女儿国只是一个课程,路过。




按照现在的思路,如果真的留在女儿国那就没有后面的西游记啦,反正都是虚构的事情,就跟着作者思路走了




原著中,女儿国和琵琶洞,是有“烟花网”、“风月魔”两种象征的。唐僧貌似也没有动过什么真情:

第五十四回:

三藏闻言,【低头不语】。太师道:“大丈夫遇时,不可错过。似此招赘之事,天下虽有,托国之富,世上实稀。请御弟速允,庶好回奏。”长老【越加痴哑】。

后来,还是猪八戒和猴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试图帮师父解围:

八戒在傍,掬着碓挺嘴叫道:“太师,你去上复国王: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快些儿倒换关文,打发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赘,如何?”太师闻说,胆战心惊,不敢回话。

驿丞道:“你虽是个男身,但只形容丑陋,不中我王之意。”

八戒笑道:“你甚不通变。常言道:‘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

行者道:“呆子,勿得胡谈,任师父尊意,可行则行,可止则止。莫要担阁了媒妁工夫。”

之后是唐僧的态度了:

三藏道:“,凭你怎么说好?”

猴子顺水推舟,就坡下驴,将计就计,打发走来人,情商甚高:

行者道:“依老孙说,你在这里也好。自古道‘千里姻缘似线牵’哩,那里再有这般相应处?”

单纯的师父误会了:

三藏道:“徒弟,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去西天取经?却不望坏了我大唐之帝主也?”

岂料太师又有一招妙棋:

太师道:“御弟在上,微臣不敢隐言。我王旨意,原只教求御弟为亲,教你三位徒弟赴了会亲筵宴,发付领给,倒换关文,往西天取经去哩。”

猴子依然就坡下驴:

行者道:“太师说得有理。我等不必作难,情愿留下师父,与你主为夫。快换关文,打发我们西去。待取经回来,好到此拜爷娘,讨盘缠,回大唐也。”

那太师与驿丞对行者作礼道:“多谢老师玉成之恩。”(自然也满意了)

吃货八戒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要求:

八戒道:“太师,切莫要口里摆菜碟儿。既然我们许诺,且教你主先安排一席,与我们吃锺肯酒,如何?”太师道:“有有有,就教摆设筵宴来也。”那驿丞与太师欢天喜地,回奏女主不题。

结果接下来师父埋怨开了,于是好戏开锣:

却说唐长老一把扯住行者,骂道:“你这猴头,弄杀我也,怎么说出这般话来,教我在此招婚,你们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

行者道:“师父放心,老孙岂不知你性情,但只是到此地,遇此人,不得不将计就计。”

三藏道:“怎么叫做将计就计?”

行者道:“你若使住法儿不允他,他便不肯倒换关文,不放我们走路。倘或意恶心毒,喝令多人,割了你肉,做甚么香袋啊,我等岂有善报?一定要使出降魔荡怪的神通,你知我们的手脚又重,器械又凶,但动动手儿,这一国的人,尽打杀了。他虽然阻当我等,却不是怪物妖精,还是一国人身;你又平素是个好善慈悲的人,在路上一灵不损:若打杀无限的平人,你心何忍,诚为不善了也。”

三藏听说,道:“,此论最善。但恐女主招我进去,要行夫妇之礼,我怎肯丧元阳,败坏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坠落了本教人身?”

行者道:“今日准了亲事,他一定以皇帝礼,摆驾出城接你。你更不要推辞,就坐他凤辇龙车,登宝殿,面南坐下。问女王取出御宝印信来,宣我们兄弟进朝,把通关文牒用了印,再请女王写个手字花押,佥押了交付与我们。一壁厢教摆筵宴,就当与女王会喜,就与我们送行。待筵宴已毕,再叫排驾,只说送我们三人出城,回来与女王配合。哄得他君臣欢悦,更无阻挡之心,亦不起毒恶之念。却待送出城外,你下了龙车凤辇,教沙僧伺候左右,伏侍你骑上白马;老孙却使个定身法儿,教他君臣人等皆不能动,我们顺大路只管西行。行得一昼夜,我却念个咒,解了术法,还教他君臣们苏醒回城。一则不伤了他的性命,二来不损了你的元神。这叫做‘假亲脱网’之计,岂非一举两全之美也?”

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道:“深感贤徒高见。”

四众同心合意,正自商量不题。

蹭了顿饭之后,计划正式实施:

三藏道:“敢烦陛下相同贫僧送他三人出城,待我嘱付他们几句,教他好生西去,我却回来,与陛下永受荣华,无挂无牵,方可会鸾交凤友也。”

女王不知是计,便传旨摆驾,与三藏并倚香肌,同登凤辇,出西城而去。满城中都盏添净水,炉降真香:一则看女王銮驾,二来看御弟男身。没老没小,尽是粉容娇面,绿鬓云鬟之辈。不多时,大驾出城,到西关之外。

行者、八戒、沙僧同心合意,结束整齐,径迎着銮舆,厉声高叫道:“那女王不必远送,我等就此拜别。”

长老慢下龙车,对女王拱手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

女王闻言,大惊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愿将一国之富,招你为夫,明日高登宝位,即位称君,我愿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

可是此前嚷嚷着要留下来的八戒,态度却截然不同:

八戒听说,发起个风来,把嘴乱扭,耳朵乱摇,闯至驾前,嚷道:“我们和尚家和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放我师父走路。”

那女王见他那等撒泼弄丑,諕得魂飞魄散,跌入辇驾之中。沙僧却把三藏抢出人丛,伏侍上马。

小说如此冰冷,影视自然少不了要改一改。于是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所以说,说躲过了烟花劫可以,说错过了一生的爱也没错,只是这份爱,不属于和尚。有时小说的中心思想,作者自己就告诉你了,不必过度分析。




看到这个问题,脑海中不禁想起一首歌曲

鸳鸯双栖蝶双飞

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

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

愿今生常相随

没错,这个就是86版西游记女儿国中的女儿情。当年不知曲中意,回首已经曲中人。唐僧是躲过一劫,还是错过一生?我感觉应该是唐僧是艰难的渡过一劫难,而不是躲过去的。我自己认为是渡过了一劫,但是错过了一生。

小时候以为女儿国这一难是最容易过的。成年人四十多岁后才体会到这个一关确实不容易。这个时候西天取经的路已经过大半,一路上都是苦难,突然到了女儿国,才知道取经路上不单单有风餐露宿,妖魔鬼怪。还有垂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还有女儿情长。就像一个志向远大的男人,奋斗到四十多岁,心中的梦想历程走了大半,身体疲倦了,心也累了!确实该休息一下了。看眼前,荣华富贵,儿女情长,望前方,取经之路不知道还有多漫长?

佛就是佛,有些劫难需要艰苦拼杀,有些劫难需要抵住诱惑。佛有大爱,为了渡大唐的受苦受难的百姓,只有取得真经。为了心中的大愿,自己却放弃了一生。

当年离开女儿国的时候,国王知道去意已坚,悄悄问圣僧:“御弟哥哥,倘若见了如来,取得真经,渡了百姓,回来娶我可好?”

万世之后,唐僧涅槃之时,万佛诵经,唐僧微微一笑说:“好”,此时西天佛光万丈,女儿国上紫霞满天......




人生中不知要经过多少磨难,每一次磨难都是对你的检验,你是否忠贞,你是否坦诚,你是否重孝,你是否有德?成功之前每一个外因都可能改变结果,所以每个外因都是在检验你的坚定。唐僧,是大志大愿的高僧,目标明确,志向清析,所以在他的成功路上女儿国无異於缠丝洞,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可说是渡劫。




躲过一劫,因为他身负重任,要完成历史史命,留在女儿国会不符合仙道,完成不了历史史命,就会受到惩罚!




九九八十一难中,在西凉女国内的有三难:吃水遭毒四十二难,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唐僧闯过西梁国留婚这一难,是躲过一劫还是错过一生,那就要看用谁的标准来衡量了。

在世俗人眼中

在我等世俗人眼里看来,唐僧没有留在女儿国成亲,简直是错过了两个亿,或者说错过了一生。留在女儿国成亲,娶得不是别人,是国王。论相貌,小说原文写“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小说中写昭君、西施这样的美女都不如他,月里嫦娥、九天仙女,也比不过她。论家产,女儿国都是她家的。论地位,人家是尊贵的国王。可以说,人家是真正的白富美。在世人眼中,她满足了你一切的梦想,错过了她,当然就是错过了一生。

在唐僧眼中

唐僧是一心向佛的人,是一心修行的人。不管多么“白富美”的女子,在他眼中都是“革囊众秽”。这个典故出自《四十二章经》里有记载,魔王在佛成道时,献了美女给佛,佛说:你们不过是皮囊包裹着脏东西,开走吧,我不用你们。唐僧就是如此。

西梁国留婚这一难,在九九八十一难中是最凶险的,因为对方不是妖精,所以不能打打杀杀,就要靠意志品质过关。唐僧过了这一难,当然是躲过一劫。

总是,是福是祸,如何取舍,这就要看用谁的标准来判断了。对于西天取经的唐僧,当然是躲过一劫。

关注梅鹤读书,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如果你把它看做是个励志故事,那就是躲过了一劫,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唐僧为了心中大业,抛开世俗的一切,一路上,不管是什么妖魔鬼怪还是美女画皮,都没有动唐僧的一丝杂念,唯独在女儿国,唐僧动了一丝凡心,因为此时唐僧毕竟还是凡人。但最终唐僧战胜了自己。这一劫,并不好过,人毕竟不是神,累世的习性很难改变。唐僧经过短暂的迟疑,经过了这一劫难之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正道上,我认为这是唐僧由人到佛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如果你认为是个爱情故事,那就是错过了一段情。女儿国国王温柔优雅对唐僧一见钟情,唐僧也对她很有好感,两人情谊相投,若不是在西游记这个成佛大业中,而是琼瑶剧中,那必定是一段情谊绵绵的爱情。

但既然选择了成佛大业,唐僧就必须放下儿女情长,在这个世界上有比儿女情长更重要的事情。

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是错过一生吧,在错误的时间碰到对的人,就像我们的婚姻一样,结婚对象并不能初恋的那个人,但同时唐僧斩断了七情六欲,他才会在其事业上有所成功,最终修成正果,正所谓有舍有得,放得下才拿的起!




《西游记》之所以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因为除了表面上看起来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的故事,实际上每一段情节都有着很丰富的隐喻,比如“女儿国”桥段——这是师徒四人第一次面对“情感问题”的“灵魂拷问”。

对于唐僧,是考验自己斩却情缘守住禅心的过程;对于孙,是考验自己是否相信师父值得自己保护的过程;对于八戒,是考验自己抵御最高诱惑意志是否坚定的过程;对于沙僧,是考验自己是否可以相信这个团队的过程。

我们就这个论点举一个例子:在电视剧及原著中都有提及,唐僧被女儿国女相请去观赏国宝,唐僧意外的没有推脱就答应去了。其实按照惯例,这一行为是有一定危险的。沙僧当时也提出了质疑,他问大师兄和二师兄,就这么让师父自己去赴约,是否有危险。孙表达的是,是否有危险就要看师父自己了;猪八戒表达的是为什么不找我们一起去看呢......唐僧是动过凡心的,后在事情推动及的点拨下恢复了正心;沙僧曾提出过质疑,但最后的结果使得他确定了这个团队的可靠;猪八戒的色心是自己最大的心魔,从始自终一直在与它抗争;孙认同了师父的正心,进一步确定了自己舍命相护的决心。

唐长老——一生已错过,大爱洒人间!




《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此国境北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拿瞿呾罗国,(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东西长,南北狭,即东女国也。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土宜宿麦,多畜羊马。气候寒烈,人性躁暴。东接吐蕃国,北接于阗国,西接三波诃国。

这个“金氏”即是故事中的女儿国,实际的玄奘法师在女儿国只是路过,没渡劫也没错过什么。

随缘路过一个国家,并为之宣讲佛法而已。




我认为唐僧在女儿国是躲过了情劫,也错过了一生!

小时候一遍遍的看《西游记》,长大结了婚,有了孩子,陪着孩子看《西游记》,而且只看86版的,也许这就是童年的记忆吧!

唐僧西去取经路过女儿国的那一集印象颇深,感觉那一集特别温情暖心。我认为唐僧内心还是有一些喜欢女王陛下的,从他对待琵琶精和玉兔精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他是有情的,当猪八戒和沙和尚跟孙商量办法的时候,就连孙都说女王陛下不是妖怪,他可是没有办法。

唐僧在遇到琵琶精的时候,一刻也不想停留,嘴里直喊:妖怪,对玉兔精亦如此,可能有人会说她们是妖怪啊!可是唐僧在不知道她们是妖怪的时候,对她们的态度一开始就是完全不放在眼里的。

有一段剧情是大臣请唐僧去看国宝,唐僧到了才知道,所谓的国宝就是女王陛下自己,然而唐僧并未立刻离去,在女王陛下一次次靠近他的时候,他虽然闪躲也并未离开,至于最后为什么还是西天取经了呢?肯定是因为取经大业未成,无法造福万生了。

唐僧的心里装着万生,装着大唐的万民,还有对大唐陛下的承诺,对师徒三人的交代……这些都是必须要完成的,为了这些和心中的佛,他的儿女情长在心里只能排在最后。就像《西游记》要表达的正能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一直认为唐僧对女儿国国主是有些动情的,所以我觉得唐僧是躲过了情劫也错过了一生。




女儿国猎艳,玉成好事。凡夫俗子,求之不得。玄奘崇佛,忠诚使命。矢志取经,弘扬佛法。行臻大德,高僧所为。冲决情关,躲过一劫。人以为憾,我以为幸。见仁见智,看法不同而已。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若问是躲过一劫还是错过一生,看唐僧的选择就知道了:他选择了如来,算是躲过一劫。

靠近心中所求的,都是缘;与心中所求背离的,皆是劫。

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真经?因为他一心向佛,想取得真经普度众生,这是大修行。这种修行超脱于小情小爱,所以他最终离开了女儿国也是必然,躲过了这一场情劫。

世间本无双全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唐僧放弃了小情小爱选择了众生,所以他配得上高僧这个称呼。假设他选择了留在女儿国,也不用诟病,说明姻缘是他心中所求。人所求不同,能够承担的责任与得到的肯定当然不同。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是唐僧,都会面临命运的十字路口。怎么选择?遵从于心就好。

比如30年不回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就是是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这世上总要有人放弃一些东西去坚持一些东西,才能让更多的人过得好。这是他的选择,不是一个两全的选择却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不会有30年不回家这么辛苦。不过在利益面前坚持道德,在物质面前不乱于心等,都是唐僧在女儿国的这种煎熬。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