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15:48:30 条浏览
在外地探亲,暂无可靠资料可查。致歉!
《周礼》: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天子)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天子)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天子)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天子)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天子军将士的官阶,普遍比诸侯军将士高一个级别,诸侯一开始也大多没有上大夫卿。根据《周礼》,天子之下为:公(六军统帅,马车125乘,视同周制侯爵马车125乘)、天子的上大夫卿(六军统帅,马车125乘,视同周制侯爵马车125乘、周制伯爵马车100乘)、天子的中大夫(师统帅,马车25乘,视同周制子爵马车50乘、周制男爵马车25乘)、天子的下大夫(旅统帅,马车5乘)、天子的上士(马车1乘,100人)、天子的中士(丘牛大车1乘,25人)、天子的下士(5人)。所以《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对)侯(错),天子之(上大夫)卿视伯(对),天子之(中)大夫视子男(对),天子之元士视附庸(错,元士的概念是商朝制度乱入,《礼记王制》是汉朝山东儒生收集整理的东周战国时收集整理的资料,比西周要晚,所以夹杂了很多商朝齐国的晚商制度进去)。而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孟子在《万章》里说: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对),大夫受地视伯(错),元士受地视子男(错,元士的概念是商朝制度乱入)。需要区分:分管领地和实际俸禄田,这里说的卿的田和地,是指卿所分管领地,实际俸禄田要小得多。诸侯的卿比天子的卿的地位低一个级别,所以诸侯的卿比实际拥有这些田和地的公侯要矮一等。《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云:“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诸侯官制,中间貌似有几次名称改革:1、诸侯国和《周礼》的遂人一个级别。《礼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西周诸侯只有中大夫卿,春秋兼并扩张后,诸侯才有由天子下令授命的上大夫卿)、下大夫(师长)、上士(旅长)、中士(卒长/族长)、下士(两司马),凡五等。何休《公羊传》隐公五年注说:“天子六官[军],方伯[公爵]二官[军],诸侯一官[军]。”侯,分为:1、夏制的侯爵,没有参与周灭商的战争,只有4个方百夏里也就是1个方百周里的封地,所以孟子说“公侯百里”,和周的子爵一样的封地;2、亲周王室的侯爵,拥有4个方百周里的封地,理论马车400乘,其食者三之一,400/3=125,125乘,小国一军。《国语•鲁语》:“天子作官(军),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鲁侯]作官(军),卿帅之,以承天子。诸侯有卿无军,帅教卫以赞元侯[鲁侯]。自伯子男,有(下)大夫,无(中大夫)卿,帅赋以从诸侯。”《左传》《国语》是春秋末期写成,但是是西汉末年才被从金文篆书翻译成现代文字,而对《公羊传》注释的何休是东汉人,此时“自”这个军事单位已经不见于金文很久,而“军”这个军事单位还没在金文里出现,很可能商朝这个字念尸,因为商朝的旅就有三千人,而周朝的旅只有五百人,所以把它提升为官,通假军,而另外用师尚父的师字作为军事单位,而后世儒家多出山东,山东齐国保留了大量商朝制度,所以汉儒见到这个字的时候,又解读错了。诸侯以下的伯子男,不算诸侯(废话)国,算附庸国。《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馀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西周的一个侯爵只有2个师长中大夫卿,也不可能在天子出兵时,全员出击而不留守,所以承担封建义务时有卿无(一个满编的)军。伯子男能够跟随天子军出击的兵力则更少。《国语•楚语》:“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军,古文官字通假军字)正,而以伯子男为师、旅。周的伯300里,其食者三之一,最多只有100乘,4个师。周的子200里,其食者四之一,最多只有50乘,2个师。周的男100里,其食者四之一,最多只有25乘,1个师。这些是总兵力,还需要留些防守,能够出兵的兵力则更少,一个男爵有一个师五个旅,能派出两三个旅就不错了。《礼记王制》:天子,三公、九卿(西六军加东八军,天子自将一军,三公九卿各将一军,留守成周一军)(一国27大夫、81元士是商朝制度乱入)。。。大国[鲁国],三卿(上大夫,军长),皆命于天子。次国[公爵国],三卿,二卿(上大夫,军长)命于天子,一卿(中大夫,师长)命于其君。小国[侯爵国]二卿(中大夫,师长)皆命于其君(军长),下大夫(师长)五人(两人为后备),上士(旅长)二十七人(两人为后备)。
之所以能纠错,是因为有多少土地决定有多少人口,极限的战争必然是围绕人口来进行军事编制,只要还原了度量衡,就能还原出军制。度量衡的衡,也就是重量,主要是用来交租子交税的。先秦对私田实行的是原始平均主义,奴隶主要发财只能打公田的主义,私田的公民一开始要承担打仗的义务,因为民兵缺乏战斗欲望,后来才开始对私田收税,养职业、半职业军人长期作战。
(来源:知乎)
春秋时期列国兵力都是不停变化的,那些能维持到春秋中晚期的诸侯国,兵力都比春秋初期时要大幅提高了。春秋初的战争规模,大多是数百乘;可到了春秋中晚期,战事动辄上千乘。那么,一乘到底有多少兵力?
《司马法》说,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但这应该是战国以后改良的军队编制,未必合于春秋时制度。按《周礼·地官司徒·小司徒》所言,一军总人数为12500人,以一千乘计算,车兵三千人,每乘的徒兵刚好约十人左右。春秋列国承周制,大致也是保持这样的兵制:在赤狄入侵邢、卫之际,齐桓公曾派公子无亏率兵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保护曹国;城濮大胜之后,晋文公派驷介百乘、徒兵一千到周王室献楚捷;公元前484年鲁正卿季孙肥派出甲士七千人去抵抗入侵的齐国军队,这七千人大致是由500乘车兵(1500人)、徒兵5200人(另有300人是主将子路亲兵)组成。足见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一乘兵车大致就是三名车兵配十名徒兵。
那么具体到晋国、楚国、齐国这三国各有多少乘兵力?
在曲沃代晋之后,晋武公得到了周王室的正式承认,当时周王室允许晋国保持一军的规模。如果这一军是指《周礼》中的一军,那么就是千乘兵力。到晋献公时期,为了方便征讨他国,建立起上、下两军。这是否意味着晋国总兵力达到了两千乘的规模?
这种说法是值得怀疑的,关键在于前后两个“军”的含义其实并不同。
历史上晋人多次增设军队编制,常常是为了赏赐那些贡献良多的大臣,提拔他们成为卿士。晋国每军究竟有多少乘兵力,却不一定:城濮之战时,晋人出三军,总兵力不过七百乘;鞍之战时,晋人同样是出三军,却有八百乘兵马。
由此可见,虽然晋献公虽然建立了上、下两军,但每军兵力应该不过两三百乘。否则,城濮之战晋国出动三军、不就应该有三千乘兵马了吗?所以,晋献公之前虽然有千乘之国的名头,但其国力无法长期维系这么多的军队。千乘之国,不过是描述其战争潜力罢了。
但到了晋文公时,晋国国力已超过了千乘。城濮之战晋人七百乘军队分成三军,大致是中军三百乘、上下军各两百乘。晋文公执政期间,晋国最多时设立了五军,那么总兵力在900乘上下。此外,晋人还拥有抵御狄人的“三行”之兵,虽然“三行”可能为徒兵,但晋国总兵力超过千乘是绰绰有余的了。
邲之战失去霸主地位后,晋人专心向赤狄发起进攻,把领土扩张到上党盆地。由此,晋国兵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所以,在鞍之战时,晋人虽然同样是派出三军,但总兵力已提升至八百乘。八百乘兵马,大约是中军三百乘,上下军各二百五十乘。
鞍之战结束后,晋人就把军队扩充至六军。按照鞍之战的配置,六军大约是一千五百五十乘。如果“三行”还保留着,那么晋国军队规模已超两千乘。虽然不久后,晋国又将兵力缩编到四军,但晋可组成两千乘军队是毫无疑问的。
此后,晋国实力继续增强。
公元前529年,晋人组织平丘会盟,为恐吓诸侯,晋国三军毕出,兵力达四千乘,中军、上军、下军兵力都在千乘之上!考虑到国内还需要留足够的兵力防御强秦及各个方向上的戎狄,那么晋人实际兵力应该到了五、六千乘,也就是七、八万人左右。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晋人的军队体系下还有戎狄之兵。崤之战、鞍之战时,戎狄之兵都曾参战。如果包含戎狄之兵,晋国实际兵力应该是多少,就不好估算了。
齐国军制在管仲改革后,军队组成与周制不同。齐国每一军是一万人,如果以每乘车兵三人、徒兵十人计算,约合700乘。管仲总共设立了三军,那么齐军在齐桓公时代总兵力为两千一百乘。考虑到国内防务也需要预留军队,齐国实力在三千乘上下。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因此其国力到春秋晚期也没能增加多少。艾陵之战中,齐国派出三军对战吴、鲁二国。吴国三军兵力约三万,共约两千一百乘,鲁国可能派出了五百乘兵马。为了与吴、鲁二国对抗,齐国总兵力也应该在两千六百乘上下。为防止夫差故技重施、再派出军队海上偷袭,齐国国内应该还留有千乘兵马。也就是说,到春秋晚期齐国军队规模最大也就四千乘。对比齐桓公时代,军队数量增加实在不算多。
这是齐国在春秋时期的状况,战国时代自然不比春秋了。
楚国在春秋初时大量吞并周边小国,不断灭国为县,使得楚国实力异常强大。
公元前657年齐桓公率郑、宋、卫、鲁、许、曹、陈等等诸侯国伐楚,可却不敢深入南阳盆地,最终只是在召陵与楚人达成了一个聊胜于无的和平协定。这次伐楚,齐国应该是三军毕出,共两千一百乘兵马;郑、宋、卫、鲁、陈都是千乘之国,大约各出三百乘(后世齐景公在与鲁定公结盟时,曾要求齐出兵、鲁必出三百乘);许、曹二国实力稍逊,大约各出两百乘兵马。这样诸侯之军总兵力达四千乘左右。而楚人却毫不畏惧地与诸侯联军对抗了数月,足见当时楚国至少已达四千乘实力了。
从楚成王到楚灵王,期间楚国又吞并了不少诸侯国。所以,楚灵王曾经夸下海口:“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诸侯畏我乎?”楚灵王将陈、蔡、东不羹、西不羹都灭为县,征兵潜力就陡然增加了三千乘,那么楚成王之后历任楚王所灭的那些诸侯国其征兵潜力又有多大?
以此而推算,如果不算陈、蔡等在楚平王时复国的诸侯国,春秋中期以后,楚国真实军力达五、六千乘以上其实是相当保守的估计。这一规模,与另一“超级大国”晋国基本相当。当然在进入战国后,楚国通过更加肆无忌惮的吞并、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成为万乘之国。而晋国却遭遇“三家分晋”,从此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之上。
以上就是晋、楚、齐三国的具体兵力情况。
此外,晋、楚、秦、齐号称匹敌之国,顺便推测一下秦国的兵力状况。公元前541年,秦景公之弟秦后子逃亡晋国,携带千乘车马跟随。虽然这千乘车马并非战车,也可推测秦国战争实力也在两、三千乘之上。考虑到自秦穆公时起秦国就与强晋长期抗衡,那么秦国此时应该不会弱于晋国太多。晋国此时约五六千乘兵力,那么秦国大致也在四千乘兵力左右。
整体上,除了楚国,春秋时期没有诸侯国能达到万乘之国的实力。
【我是韭菜哥,欢迎关注】
春秋时期,“一乘”统一是指一辆兵车和后面跟着的的士兵。据《司马法》等古籍讲,一辆兵车一般后面跟的士兵人数在72人左右,兵车上还要配3个甲士,其中一个来驾驶,另外两个是左右护法,抵挡两侧来敌,也就是说春秋时期所谓的“一乘”大概是有75名士兵。
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现在武器装备中的坦克装甲车什么的,所以古代的战车就相当于现在的坦克了,对付步兵还是相当容易的。
所以,各国军事力量的衡量,也主要是以有多少“乘”战车为主。
春秋时期,晋国的实力是稳坐老大的位置的,城濮之战的时候晋国只有700乘,可到了春秋末年,晋国的兵力至少有接近5000乘了。
齐国,史料没有直接记载齐国有多少乘兵力,但我们可以从侧面推断一下,戍卫之战,齐桓公行军300乘,伐晋损失500乘,艾陵之战损失800乘,所以齐国至少也是上千乘的级别。
楚国大概是春秋时期军队人数最多的,楚灵王时单拉出来每个县的兵力就有上千乘,再加上其他部队,应该是万乘的级别了。
欢迎留言区点赞评论,一起交流。
春秋时期的兵制是变化的,一般一乘兵车有30人,10名甲士,20名徒兵,其中3位甲士乘车,7位甲士步行,15个徒兵跟随,5位是负责后勤的士兵。有的史书记载五人后勤不算在内,一乘兵力有25人。在双方对战时,一乘兵力中原诸侯国配置为75人,25人的后勤,唯独楚国的一乘兵力为125人。每个国家对这种兵制的配置是不同的,不能单纯用兵车衡量。
周朝时期规定天子六军,大诸侯国三军,中诸侯国二军,小诸侯国一军,一军约为一千乘兵力,这是周朝的规定,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也加剧,军制规定也被破坏。(古代战车模型)
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有多少?
史书上没有明确春秋时期各国的具体兵力,只能从军的制度和战争情况来估计晋国兵力的发展和规模。
曲沃武公(晋武公公元前754-公元前677年)时期,周朝只给了晋国一军的编制,也就是千乘之国。晋国作为一个大国肯定不满意,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军力,晋献公时期增加为2军,也就是两千乘的兵力,晋文公时期扩展为三军。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齐国、秦国的联军有8-9万人,而楚国有11万人,是春秋时期非常大规模的战争。此战过后,晋文公重耳将晋国的军队扩展为六军。(晋文公重耳剧照,他在位时扩充晋国军队到六军)
之后晋国发展中,军队的编制在五军和六军之间徘徊,很多士兵没有战车统一指挥,称为徒兵。因此晋国的军力在5000-6000乘的兵力常备军,具体兵力在15-18万之间,按照30人一乘统计,战时的兵力一乘一般是临时组成的战队,不能作为统计的目标。
春秋楚国的兵力。
春秋时期楚国地盘比较广阔,是诸侯国中兵力最为雄厚的,别的诸侯国一乘战时兵力100人,它的兵力是125人,不按照常规出牌。
其实楚国是三军的配置,后来的发展却远远超过了三军的数量。城濮之战时,楚国兵力达到11万人,而晋国等三国联军也不过8-9万人,让其他诸侯国感到害怕,战后纷纷增加军力配置。(城濮之战图)
楚国讨伐郑国时用兵600乘,可是兵源配置随意浮动增加,不能按照正常600乘的兵力计算楚国的军队。在有些战役中,楚国兵力雄厚,军队众多,像晋国这样的大国都不敢轻易开战,只能看着楚国作战。楚国楚灵王时期(公元前529年去世),楚国展现的部分兵力是4000乘,还没有统计其他未统计区域的兵力。
春秋时期楚国的兵力一直是一个谜,它的兵力预估在5000-10000乘的兵力,是诸侯国中最强大的。
春秋齐国时期的兵力。
春秋时期齐国就是一个大诸侯国,兵力配置有三军,也就是可以配置3000乘的兵力。
1.戍卫之战,齐桓公用兵300乘,全部进攻型配置军队,30000人左右。
2.艾陵之战(前484年),齐国战败损失人马10万,战车800乘。
3.铁之战(公元前493年左右),晋国打败齐国,俘获千乘齐国军队的物质。
春秋时期齐国的兵力也没有限制在三军基础上,而是不断增加兵力,发动对外战争,预估她的兵力也达到了5000乘以上。(齐桓公形象图)
战国时期,西汉刘向说,“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战国策》也因此而得名。
万乘之国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所谓的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第一等级的军事强国;
千乘之国是指:鲁、宋、中山、卫、郑。这五个国家是战国第二等级的军事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