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16:30:51 条浏览
我收藏了几本曾国藩的书籍,包括《冰鉴》《曾国藩家书》等,冰鉴里面相人术还是有点道理的。
比较喜欢读他的关于识人用人的文章。总结的很到位。
曾国藩的识人经验总结很到位,便于自已人生工作生活少走弯路。
有教育意义;带有总结的思维;值得一读;择期善者而从之。但每个人的人生大不同,应以实际出发,做不了大事,可以像水一样轻轻的流过。
是的,在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的。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读经典、要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作为半个圣人,与孔子和王阳明同名,可见其非常厉害,作为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他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方法,并知行合一,他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还对家人严格要求,我有幸拜读过《曾国藩家书》,我觉得有两点值得学习。
1.功成身退,曾国藩作为湘军主帅,帮助大清朝战胜太平天国,到达人生事业的巅峰,所谓物极必反,但是他并没有摔下来,而是一路既往的获得咸丰皇帝的信任,不得不让人佩服,他一生以“拙诚”行事,懂得及时收手,懂得谦让、利益与他人分享,所以并没有受到上士的打压和同伴的嫉妒。平时在生活中越是在得意之时越要懂得退和止,才能避免祸端。
2.勤,曾国藩的奋斗之路,验证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出身农家,家中无任何背景,家族在朝中无任何当官之人,他硬是凭着自己的闯劲,打开了一番天地,他最大的特点是表里如一,特别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勤勤勉勉,按现在来说,是个做事的人。同时他还特别会识人,李鸿章、左宗棠都出之他的门下,这和他不任人唯亲、胸怀天下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是改变自己,曾国藩身上有很多人没有的优点,就是德,德配其位,所以他才能够屹立不倒,为人敬佩。
能做到曾帅那般自律就是不看书也一样做成点事情!虽然不能像曾帅那样出将入相但是也会不一样
我是一个性情中人,实在、耿直。年轻的时候,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方面,也就表现的比较大咧,随性。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经常因为说错话、不注意细节、或者没有照顾到他人的利益、情绪而做错事、得罪人。
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自然也给我造成很多烦恼、痛苦,当然还有很大的情感和经济利益上的损失。直到后来,偶然看到了《曾国藩家书》中的一句话,叫做:谋后而定,行且坚毅!我才突然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现实是复杂的,人性是复杂的,工作和生活更是复杂的。因此,要想做成一些事,获得一定的成功,就必须要好好的准备、筹划,在获得尽可能多的正确信息和数据的前提下,全面、客观、仔细的分析利弊,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照顾周全各个方面,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决策之后,再坚定不移的全力执行下去,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在之后的日子里,特别是在工作以及处理对外的人际关系中,我都要反复提醒自己,一定尽量多听少说,仔细分析,慢慢思考,延迟行动,有了一定把握之后,才谨慎发言,或者做出决策,而一旦决策好了,也一定会千方百计,全力以赴的达成目标。
随着对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的,持续不断的,有意识的训练个实践,直到形成习惯,融入到血液里以后,我在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方面变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自然,做任何事情的成功率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国共两大领袖有一点是相同的:佩服曾国藩。毛泽东:近人吾独服曾文正公。蒋介石曾印发《曾胡治兵录》,并随身携带曾国藩书藉。祖籍衡湘,耳濡目染。习文尚武之风盛。湘地虽贫,但教育尚存,与曾国藩湘军还家,大办学校关联,人才辈出,教育使然。曾公立身,立言,立功一代大家。修身齐家平天下。古今完人。小时读曾以修身,长时读曾以做事。虽不才,略有小成。所读书唯毛曾影响较大。
冰鉴教给你看人的道理
挺经给你讲述专注,坚持,给人遇到难处时生活的动力。
他的传记让人看到一个普通人一样可以通过努力成功,不成功也不会去抱怨,因为付出没到。
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不仅是出色的军事家、战略家,还是理学家、文学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自认为全凭读书。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至少能学到两点:
一、勤能补拙
曾国藩天资愚钝,用现今的话说,他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好在他能吃苦,也够努力。古有愚公移山,曾国藩便效仿愚公读书: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不贪多不求快,不弄明白绝不罢休。
曾国藩认为,读书要专,不可以一本没有看完,又看另外一本。不管是精读的书,还是略读的书,都必须要从头到尾看完。即使一时半会不能领悟,即使不能完全读懂,起码全书都要看到。不然的话,这里翻一页,那里翻一页,全书的精妙之处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用功?怎么发力?
这里要指出的是,他这段话的意思并不是要人囫囵吞枣式的读书,而是教人不要过分拘泥于一字半句的理解。
他曾在家书中写: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他以亲身经历劝勉家中子弟,做事情要下慢功夫,世上没有一步登天的好事,因为熬过眼前这一关,便能多一分的精进。
他还将读书比成做饭,歇火就会冷,小火又不会热,所以必须用大火烹煮才能成功。可以说,是持之以恒的勤奋促使曾国藩由“愚钝”走向了卓越。
二、生命不息,自律不止
曾国藩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为其写了一副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立德,立功,立言,曾国藩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建树。纵观曾国藩的一生:靠自律不断纠正自己的言行,是为立德;平定太平天国,倡导洋务运动,推荐有用人才,一生忠君爱国,从无二心,是为立功。家书广为流传,言谈令人佩服,是为立言。
曾国藩在品德和言行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改掉坏习惯,他曾写日记痛骂自己。他一生都提倡节俭,吃穿用度有一套规矩,并严格执行。他这一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光宗耀祖。
以上只是曾国藩庞杂人生的一鳞半爪。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曾国藩的读书观和立德、立功、立言方面的建树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百多年来,曾氏家族人才辈出,很多后人在教育、文化、科学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得不说曾国藩的读书理念和言传身教对后人很有裨益。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有幸拜读过,说是家书,其实以子女的引导,学业规化。兄弟的劝诫为主。更像是长辈在一个高位,有他的经历和经验对后辈的谆谆教诲。
记得其中有一封家书,说的是他的弟弟因打胜仗,又被升官,这本是件好事。他给弟弟信中说,你打了胜仗,被朝廷封赏,我很高兴。但人言可畏,我现身居要职,你有得到提拔,如果有别有用心者,会讲我们家将来会威胁到朝廷。他弟弟后来主动辞官回乡。
在曾国藩家书中,他不仅是长辈对晚辈时刻指导。更对弟弟们进行劝导。居安思危,也展现他做为政治家的远见和果断。为后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掉牙,和血吞,勇毅向前不服输;
飞鸟尽,良弓藏,激流勇退保名身。
曾国藩的书,多数是以自己严于律己,一丝不苟的生活作风,教育后人,从而得到世人的崇拜。
首先曾国藩家书确实有哲理存在,但是时代不同,身份背景也不同,过于迷信曾国藩哲学,尤其是普通人。对于普通人来说,活好当下每一天,努力学习,有上进心就够了!有了厚度自然水到渠成!
我看过关于曾国藩的书,我印象中他聪明有志好读书,一个文人统兵打仗靠的是会用人,会调剂上与清庭下与谋士及将士之关系。对当时时局分析透彻,要说百姓受害才是千真万确。三国,水浒也是如此。为何还看其书,演影视,评论其人物。就是去了解历史和人物。曾不贪女色,只用一名平平妇女伺候。专心政事,军事。及家事,用其经验学识教育子女及弟学习,做人做事。他虽聪明从不自大,尤其多问李鸿章意见并采纳,也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