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文科生跟理科生之间的次元壁到底有多厚?

2024-06-30 16:06:24 条浏览

有时我都怀疑我没有右脑




我觉得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再经过时间的冲刷,沉淀后,那些文理有别的知识都会化为学习的一种能力,虽然开始文理所学知识千差万别,但最后文理学生都会趋于相同。大学里也有文理兼收的专业,高中的文理到了大学由于所学专业的不同或者重合,一部分文理学生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差别了。而另一部分,由于专业被分为偏文,偏理,所学专业知识不同,思考方式也会不同。但归根结底,这都是一种技能罢了,文理学习的习惯,方法,本质上来说是同一的。可能有些人会说文科生偏诗情画意文雅一些,理科生就好像是直白,理性思维。但其实我想说,文科生不一定都是出口成章,理科生也可以满腹文学才华,如果想变得有学识,文理不是门槛,也没有区别。




单看题目的话,身为一个文科生我想说,这个次元壁挺厚的。

以下所有文科都是高中文科的简称。

我看到有一个理科生回答说这块次元壁像是单向阀,他们能大概懂我们的知识,但我们看不懂他们的各种术语,这个说法是挺准确的。文科门槛低是公认的,只要你会写字读书,你就能学文科,而且文科术语没有理科术语那么多且晦涩难懂,文科看词汇本身你就能明白这个术语大概是什么意思,理科不行。

但是,能理解并不一定等于可以运用,理科的公式你理解透彻了,考试时可以顺理成章地运用出来,但文科的概念需要谨慎再谨慎。

这点历史尤为明显,出题人出给我一道题,题目里讲了一件事,我需要判断年代地域,迅速回想起有关的史实,然后——判断史实能不能用。历史课本给你的是标准的典型的历史事件和公认的具有那个时代代表性的价值观念,但题目会让你思考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存在。大家知道宦官掌权容易乱政,然后题目告诉你某一时期宦官专权有多nb有多权倾朝野,问你这反映了什么?答案是这反映了当时王权的加强,因为宦官的权力究其根本还是皇帝给的,是不是没毛病?然而历史上对应的这个朝代,教科书会明确告诉你这是一个王权式微的朝代。

教科书是没错的,题目反映的史实也是没错的,这其中要求的其实是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就像都说唐朝贞观年间自由开放,清朝闭关锁国文字狱禁锢自由,但事实上清朝自由开放的方面也比唐朝要多,要的是跳出固定思维,要辩证思考不能非黑即白。

到了高三,我们学校每周日晚上自习最后会有半个小时放白岩松老师主持的焦点访谈。这段时间学校规定,文科生可以比理科生迟二十分钟下晚自习,让我们把节目看完。因为是高三一个月回家一趟,对要求时事敏感的文科很不友好,于是每届高三文科组都有个潜规则,级组会默许文科班级自习课拿来放时事热点视频,而我们语文老师也会课前花个五分钟左右给我们看最近的热点新闻,历史老师偶尔会放纪录片,地理老师上课前放地理中国,政治老师更不用说,老师们统一时事热点要做专题ppt,作业题目都是根据时事出的。回忆起来高三一整年政治光一带一路就讲了不下三回,每回都三节课左右,新政策出来又得紧急安排课件专题挤时间来讲,买的辅导报纸九十版有一半是时事分析。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培养我们对时事的敏感度和辩证思考方式。

理科生需要考虑这些吗?焦点访谈那半个小时是他们拿来放松的时间,当然更多人会选择继续做题不看,因为没影响。一个月回一次家,理科生对政策的变动有多少了解?对社会上的热点有多少认知?他们可以完全沉浸在题海里不用理会,了解纯当课余放松,但我们不可以,我们必须要与外界有联系,而且还要把这些时事用自己的知识来尝试解读,最痛苦的是要拿来做题,做得多了看到新政策出台,内心苦涩的滋味就弥漫开来,收拾收拾饭卡下楼去小卖部买笔准备晚上的政治大题。

好像有点偏题了,但我想说,题目所讲的次元壁这个东西理应只是区分文理的一个概念,不是用来表达对立的城墙。文科生揉完酸痛的手继续提笔写文综大题时,会思考理科生把不知道抗体抗原核酸检测的他们称作文盲吗?理科生扯着一张又一张草稿纸狠心钻研理综题目时,会想到“文科生都不懂这些他们跟文盲有什么区别”吗?反过来说,文科生“也没想到”会有人不知道洋流走向和气压带风带原理,三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具体影响和局限性,还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带来的各大影响,文科生“认为”这些人都是没有常识的傻子




文科生:兔兔好可爱,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因为有一个这么可爱的兔兔

理科生:兔子切片动刀有点麻烦,主要是扒皮麻烦,还是有点血腥

文科生: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得真是太好了,唯美又浪漫。

理科生:还好吧,这很简单啊,不就是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而已。丁达尔嘛。

文科生:这个方案不太好,这句文字要这么写比较好,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意思。对,就是这句话。

理科生:稍等一下,我给你建个模,你看个大概效果。




谢邀。

作为文科生,学过高一理化生,知道DNA,RNA只是有遗忘,作为日常的生活需要,我知道抗体,但是抗原是什么,这个我不清楚。

同理,请问您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吗?这可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问题。您知道我国的国体与政体吗?您知道孔孟思想有什么吗?对如今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多大?孔孟可是我们的圣人。您知道为什么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吗?为什么以秦淮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吗?

文理科次元壁很大,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就是,理科生普遍看不起文科生。这也确实跟国家政策,历史原因等各因素有关,我无法说出谁比谁一定高贵的话。

但是,术业有专攻,您知道抗体抗原,我知道太宗高祖。用“文盲”一词,略显过分。

最后,你们用理性的宝剑刺破眼前的黑暗,我们用感性的纱布包扎过去的创伤。

学文学理都没有优越感,科研人员很厉害,可是文艺工作者也值得敬佩。




“理科生将来就是给文科生干活的!!!”

“理科生给文科生干活是要收钱的!!!”




次元壁是啥?




文科:叶的离去是风的无情还是树的不挽留?

理科:是脱落酸……




身为一个文科生我想说,这个次元壁挺厚的。以下所有文科都是高中文科的简称。

我看到有一个理科生回答说这块次元壁像是单向阀,他们能大概懂我们的知识,但我们看不懂他们的各种术语,这个说法是挺准确的。文科门槛低是公认的,只要你会写字读书,你就能学文科,而且文科术语没有理科术语那么多且晦涩难懂,文科看词汇本身你就能明白这个术语大概是什么意思,理科不行。

但是,能理解并不一定等于可以运用,理科的公式你理解透彻了,考试时可以顺理成章地运用出来,但文科的概念需要谨慎再谨慎。

这点历史尤为明显,出题人出给我一道题,题目里讲了一件事,我需要判断年代地域,迅速回想起有关的史实,然后——判断史实能不能用。历史课本给你的是标准的典型的历史事件和公认的具有那个时代代表性的价值观念,但题目会让你思考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存在。大家知道宦官掌权容易乱政,然后题目告诉你某一时期宦官专权有多nb有多权倾朝野,问你这反映了什么?答案是这反映了当时王权的加强,因为宦官的权力究其根本还是皇帝给的,是不是没毛病?然而历史上对应的这个朝代,教科书会明确告诉你这是一个王权式微的朝代。

教科书是没错的,题目反映的史实也是没错的,这其中要求的其实是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就像都说唐朝贞观年间自由开放,清朝闭关锁国文字狱禁锢自由,但事实上清朝自由开放的方面也比唐朝要多,要的是跳出固定思维,要辩证思考不能非黑即白。

到了高三,我们学校每周日晚上自习最后会有半个小时放白岩松老师主持的焦点访谈。这段时间学校规定,文科生可以比理科生迟二十分钟下晚自习,让我们把节目看完。因为是高三一个月回家一趟,对要求时事敏感的文科很不友好,于是每届高三文科组都有个潜规则,级组会默许文科班级自习课拿来放时事热点视频,而我们语文老师也会课前花个五分钟左右给我们看最近的热点新闻,历史老师偶尔会放纪录片,地理老师上课前放地理中国,政治老师更不用说,老师们统一时事热点要做专题ppt,作业题目都是根据时事出的。回忆起来高三一整年政治光一带一路就讲了不下三回,每回都三节课左右,新政策出来又得紧急安排课件专题挤时间来讲,买的辅导报纸九十版有一半是时事分析。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培养我们对时事的敏感度和辩证思考方式。

理科生需要考虑这些吗?焦点访谈那半个小时是他们拿来放松的时间,当然更多人会选择继续做题不看,因为没影响。一个月回一次家,理科生对政策的变动有多少了解?对社会上的热点有多少认知?他们可以完全沉浸在题海里不用理会,了解纯当课余放松,但我们不可以,我们必须要与外界有联系,而且还要把这些时事用自己的知识来尝试解读,最痛苦的是要拿来做题,做得多了看到新政策出台,内心苦涩的滋味就弥漫开来,收拾收拾饭卡下楼去小卖部买笔准备晚上的政治大题。

好像有点偏题了,但我想说,题目所讲的次元壁这个东西理应只是区分文理的一个概念,不是用来表达对立的城墙。文科生揉完酸痛的手继续提笔写文综大题时,会思考理科生把不知道抗体抗原核酸检测的他们称作文盲吗?理科生扯着一张又一张草稿纸狠心钻研理综题目时,会想到“文科生都不懂这些他们跟文盲有什么区别”吗?反过来说,文科生“也没想到”会有人不知道洋流走向和气压带风带原理,三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具体影响和局限性,还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带来的各大影响,文科生“认为”这些人都是没有常识的傻子。

难道你就是那个傻子了吗?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