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 13:56:17 条浏览
在新生儿期,宝宝眼睛可以有少量分泌物,呈透明或者白色状,若发现分泌物量增多或经常眼泪汪汪,宝宝的眼睛可能发生病理问题,需要重视并给与正确及时的处理。
新生儿眼部分泌物增多的主要原因有那些呢?
新生儿眼部分泌物增多,可能是眼睑内翻、上火、结膜炎、鼻泪管狭窄或堵塞、泪囊炎。其中新生儿眼部感染是常见的眼部病变,常由接触母体阴道分泌物、相关人员的手以及新生儿间交叉感染引起。常在出生后2~14天内发病,严重者可致败血症、脑膜炎、全身感染、角膜溃疡、穿孔而致失明等。
如何识别新生儿眼部感染
宝宝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大量粘性脓性分泌物,有时可形成假膜。常见双眼同时发病,也可见一眼先发病,间隔1~2天后另一眼再发病(见图1)。
图一
当宝宝眼部分泌物增时需要正确及时处理
1.温毛巾擦拭
许多新生儿的睫毛生长方向在前期会朝眼睛内部生长,使得睫毛与眼球产生摩擦,促使新生儿的眼睛不断分泌泪液,风干之后行成眼屎。对于这种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新生儿的眼睛四周,理顺睫毛。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医用棉签蘸取少许药液擦拭。
2.饮食清淡
体内上火也会导致新生儿的眼睛出现眼屎,大多是因为妈妈平常摄入的食物热量过高,宝宝食入母乳后便会产生上火反应,此时新生儿时常会伴有喉咙红肿,便秘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妈妈们可以选择较为清淡的蔬菜瓜果食品,同时也要注意营养均衡。
3.轻柔鼻梁
鼻泪管阻塞同样会使得新生儿眼睛分泌物增多,导致大量的眼屎产生。鼻泪管的阻塞只是暂时现象,不必过分担忧和紧张,父母可以双手搓热或将双手放入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温热的手指按摩新生的鼻梁,帮助其疏通鼻泪管,减少眼屎的形成。
4.精心观察,自行吸收
很多新生儿在出生后,眼睛中就像被蒙上了一层灰白色粘膜状的东西,常常使得新生儿的父母误以为是眼屎。这种情况下大可不必着急,这种灰白色的粘膜在医学上被称作为“胎脂”,它能够保护婴幼儿的皮肤,也可以防止散热,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被新生儿的身体完全吸收,因而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新生儿眼部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1.保持眼部清洁
宝宝要有自已专用的脸盆和毛巾,并定期消毒,千万不能喝宝爸宝妈的毛巾混用,以免细菌感染。接触宝宝前家长需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擦干双手;眼部脓性分泌物较多,需经常用无菌生理棉签由内眦到外眦将分泌物擦净,如分泌物干结,动作应轻柔。
2.鼻部按摩
家长用洗净的食指指腹按在宝宝的鼻根及眼睛的内侧中间的位置,由上往下按压泪囊区,每天按摩3~4次,每次按压5~10下,按摩可以增加泪囊中的静水压,通过压力传导使得鼻泪管中的膜性阻塞物破裂,并帮助排除泪囊中的泪液,排除细菌繁殖的环境,按摩后擦干净眼泪及分泌物,再点滴眼药水,然后从患侧内眼角顺着患侧鼻泪管向下按、到鼻翼处稍加压,已达到借助眼药水的作用把那层堵塞的膜冲开的效果。(见图2)
图2
3.正确使用眼药
滴眼药水前操作者注意清洁双手,先将眼药水滴去1-2滴以冲洗瓶口,然后用左手分开患儿上下眼睑,右手持眼药瓶(距离眼睑1~2cm)将药液滴入穹隆部(1~2滴/每次),轻提上眼睑,使患儿闭目,压迫泪囊,用棉球擦去眼外药液和泪水,避免用不洁物品擦双眼。眼瓶用药后瓶口不能触及其他物品,并及时盖上瓶盖,防止污染,并需要保存在阴凉处。
4.母乳喂养,增加抵抗力
新生儿出生后体内抗体含量低,抵抗细菌和病毒能力差,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可以预防和保护宝宝免于感染的发生。
护理小常识1.如眼睑红肿不易被张开,禁止强力张开眼睑。2.眼部禁忌热敷,以免造成炎症扩散。3.将宝宝放下睡觉时,朝患眼那一侧睡,避免患眼分泌物留下污染健康的眼睛。4.经正确护理后如症状无法改善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
三岁之后就可以教宝宝开始识字啦,我闺女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认字的,用了很多方法培养她的兴趣,最有效的还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猫小帅识字】挺不错的,我闺女用了1年多了,特别喜欢,现在还经常给我讲故事,棒棒哒。
宝宝眼睛里面有分泌物,结合分泌物的性质可以大体判断一下。如果宝宝眼睛分泌物颜色淡,眼睛不红,眼睑不肿,可以考虑宝宝鼻泪管阻塞。如果宝宝眼睛发红,眼皮肿胀,分泌物脓性,考虑宝宝有结膜炎的可能。
什么是鼻泪管阻塞
首先宝宝的泪器由两部分组成,分泌部和导泪部。我们重点说一说导泪部。
导泪部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其中鼻泪管是排出通道,如果宝宝此处阻塞,那么分泌物通过泪小管排出,表现为分泌物增多的表现。但是此时的分泌物多颜色淡,眼部多没有红肿等表现。
很多家长担心怎么治疗,其实多数宝宝在一岁以后大都可痊愈,如果一岁以后仍有阻塞,可以去耳鼻喉科治疗。
其次是宝宝结膜炎
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症。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杆菌,肺炎葡萄球菌和金色葡萄球菌。
主要表现宝宝的结膜充血,分泌物主要为粘液性或脓性伴有眼部其他症状。这是主要区分鼻泪管阻塞的一个很重要依据。如果家长不能区分,最好到眼科就诊。
综上所述,宝宝眼部分泌物增多,大多数都是鼻泪管阻塞。如果分泌物脓性并且伴有眼部红肿等症状,要考虑到结膜炎的可能。
儿科医生说,分享儿科、育儿知识。关注儿科医生说,每天进步一点点,你的点赞和鼓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您好,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两个多月的宝宝眼睛一直有分泌物怎么办呢?
我家宝宝两个多月时,有几天每天早上醒来后都会发现她的右眼有一些分泌物,严重的时候甚至把眼睛都差点糊住了,不过好在宝宝没有别的反应,坚持四五天之后就一切正常了。
首先、我们还是先说说有分泌物了该怎么办吧
1、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宝宝眼睛出现分泌物后的变化,这是局部的;另一方面是宝宝的反应。
宝宝眼睛出现分泌物后,如果眼睛还是正常的表现,不红、不肿、不痒,同时宝宝也没有异常的反应,这就表明分泌物并没有影响到宝宝的正常生活。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细心的观察。如果宝宝眼睛的分泌物已经影响到宝宝的视力,或是眼睛出现红肿,且宝宝反应较为激烈,那么就需要去看医生了。
两个多月的宝宝,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也较差,但这并不代表宝宝对病痛的刺激就是迟钝的。相反,宝宝是最忍不住病痛的,稍有一些不舒服,宝宝就会用各种反常的现象来表达,比如试图揉眼睛、不停的哭闹等。请各位宝爸宝妈们相信宝宝的反应,而不要一味以自己所看到的情况来推测宝宝是否生病了。
2、细心护理
1)、家长接触宝宝眼睛前要注意对手部进行清洁。
2)、建议用儿童专用棉签进行宝宝眼睛分泌物的清理。
3)、日常注意宝宝的手部清洁,可以用儿童专用湿巾不定时的对宝宝的手部进行擦拭。
3、不要乱用药
儿童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不可拖延时间用药,也不要滥用成人药。
很多家长其实是不具备医学方面的常识的,有的觉得宝宝生命力是很顽强的,小毛病让宝宝自己扛一扛就可以了,也有人认为自己久病成医,觉得宝宝出现的症状跟自己以前出现过的情况类似,就直接把自己用的药给宝宝用上了。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
比如说宝宝上火会引起眼部分泌物的增多,局部感染也会引起眼部分泌物的增多的,但是这两种情况的治疗方法却是大为不同的。
其次、咱们聊聊宝宝眼睛产生分泌物的可能原因
1、宝宝上火
在传统医学里,都认为宝宝属于“纯阳之体”,很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而且宝宝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也会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此外,天起炎热、宝宝穿得过多等也容易引起宝宝上火。
宝宝上火之后,一般都有眼部分泌物的增多,同时伴随的还有嘴角发裂、口舌发干、大便干、小便黄、睡不香、有口气,有的甚至出现鼻出血、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等。
2、宝宝的眼睛出现感染
宝宝经常喜欢吃手,然后无意间用手指挖到自己的眼睛,容易引发感染。此外,宝宝哭闹时,家长在未清洁双手的情况下,直接用手去擦拭或是用用过的口水巾直接擦拭,都容易造成宝宝的眼睛感染,进而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
3、宝宝先天性的泪管堵塞
泪管的开口在眼角内侧,与鼻腔相通。如果这条管子部分被阻塞,眼泪流出的速度减慢,眼泪便聚集在眼睛里,而沿着双颊往下流。同时宝宝的泪腺还没有发育完善,眼泪较少,所以不容易将眼睛内部的病菌冲洗掉,导致病菌在宝宝眼内繁殖引发结膜炎。
最后、个人的一些小建议
1、注意清洁卫生
清洁卫生包含的内容时多方面的:注意家长手部的清洁卫生、注意宝宝手部的清洁卫生、注意宝宝用品的清洁卫生。
2、注意穿着适宜
家长要注意宝宝日常的穿着,衣物干净整洁、厚薄适度,避免脏衣服带来的细菌感染,同时也要避免宝宝被捂得上火。
3、宝宝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有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对于宝宝出现的问题,希望宝爸宝妈们不要掉以轻心,但是也不需要如临大敌,过于紧张。在照顾孩子时,细心些、认真些,很多问题都是可以消灭于萌芽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有很大可能是鼻泪管阻塞。
临床上鼻泪管阻塞常见于新生儿,典型症状表现主要为流泪、眼内分泌物增多,双侧发病较为少见,其病因可能是由于鼻泪管发育不完善,Hasner瓣膜未开放等原因。但不是异常的,研究认为1岁以下的宝宝都可以通过泪囊按摩或者抗生素眼液治疗后自愈,对宝宝没有影响。
关于先天性鼻泪管堵塞的处理以及其自然病程一直存在争论。欧美国家大多数眼科医生使用泪囊按摩作为他们最初治疗先天性鼻泪管堵塞的手段,持续到宝宝1岁,不同月龄出现的鼻泪管阻塞,其按摩治疗效果也不同,3个月患儿采用用泪囊挤压按摩法,治愈率提高到59.62%。研究中发现6月龄到15月龄高达85%的患儿能痊愈。
具体按摩手法
标准泪囊按摩手法:即一指按压封闭内眦部泪小管,用来阻止当按压泪囊区为起点,向下持续增加液体静压,以疏通鼻泪管下方的堵塞部位,每次按压10次,一天3次,由患儿父母进行按压,并根据分泌物是否为脓性,再给予妥布霉素(托百士)点眼(3-4/次)。
而患儿在1岁后自然开放相对困难,导致其治疗效果也欠佳,可以考虑手术进行治疗。属于门诊小手术,预后良好,家长不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