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3 16:12:57 条浏览
谢謝邀答!
郭沫若是中国现、当代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化人物,涵盖于整个文史哲艺诸多方面。仅就于中国历史研究方面其突出贡献有三:
一历史研究:
1,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以历史唯物史观开拓了对中华上古代史研究的新途径,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跳出了“饱读王念孙章学诚(郭沫若原话)”的旧窠。
2,1944年发表在《新华日报》上的《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指出了农民起义领袖一旦取得政权,便脱变为封建统治者的历史规律,以李自成杀害谋士李岩,总结了自汉高祖以来历代统治者功成后“藏弓享狗”的规律,具有严肃的历史警示意义。
二历史人物研究
1943年郭沫若发表了著名的历史人物论著《屈原研究》,有力回击了历史上与现实中对屈原这个伟大人物存在的否定,从而进一步认定了《楚辞》中的屈原作品,展示了屈原的进步思想与伟大人格。郭沫若还借用当时西方社会流行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肯定了黑暗势力给屈原精神上造成的严重损害,进一步得出“天才和狂气育成了诗人”的结论。
三古文字研究
郭沫若在甲骨卜辞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有力支持了他在历史及考古方面的研究。如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就利用甲骨文字推断历史同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郭沫若在翻译屈原作品《离骚》时将古籍中一直流传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的“能”字,指出是过去的误写,应为“态”字(能下加“心”字)。不但解释得通,而且叶韵准确。
郭沫若在历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也滋育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如历史剧《屈原》、《高渐离》、《南冠草》、《棠棣之花》、《孔雀胆》等。
至于郭沫若在历史研究中的错误乃至过失,社会上亦多有评价,如《卜天寿诗抄》、《坎尔曼诗抄》等都缺乏史学家应有的严肃性。再有就是一定时期考古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更为不恰当。如马王堆出土的有日月图案的帛画,郭先生竟然写出“日月交辉,爽朗地为…………取得伟大胜利而欢呼”的缺乏史学家“春秋笔法”的文字。
实事求是评说!郭老的研究成果是第一的,有不同观点是正常的。
学术牛逼……,人品自已想。
过不知道,功嘛,开创了研究甲骨文的新篇章。
好像就搞了点甲骨文,历史研究了无建树。噢,还写了几首著名的的“散文”诗,终成一体,糙成一体!
有才学,无风骨。
郭沫若不仅仅是历史学家,而且还是文学家、诗人、翻译家、剧作家等。
在历史学方面,郭沫若成名比较早,两部专著奠定了其在历史研究以及考古学领域的地位——
1928年(郭沫若这一年,36岁)起,他开始长期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研究,取得开拓性的丰硕成果,出版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
1944年,郭沫若又发表了一篇文章《甲申三百年祭》;这篇论文总结了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在当时的延安引起了一番轰动。
时过境迁,郭沫若自己现在也成了历史人物;既然是历史人物,必然会有种种历史的局限性,比如说郭沫若对于某些考古遗址的态度;
由于当时还没有文物保护以及抢救性发掘这些概念;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少考古遗址没有得到更好的保护;
不少出土文物比如说丝织品和漆器只能在出土后眼睁睁看着它们失去光泽和色彩;有的甚至还会融化在空气中!
现在考古现场与过去截然不同;除了抢救性发掘以外,多数都是回填土保持地下遗址的原样,杜绝以往那种考古发现时的好大喜功。
郭沫若可谓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学术不局限于对历史的掌握。包括做人做事都是文化人中的执犬耳者。正因为其博古通今,他才深知传统文化的精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把握得恰到好处,所以才谋得令人羡慕的官职。
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历代读书人刻苦学习的动力和梦想,他通过自己的学术功底,用叹为观止文学技艺,歌功颂德,说正能量的话,写正能量的文章,实现了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可谓是求仁得仁!
有贡献,有见地。他是个学者。对不对,看后人的研究结果!他也可能是后人的阶梯。也可能什么都不是!研究任何东西,没有所谓的最终结局。人间没有上帝!所以,没有完人!
风流才子,功过皆有!
无论在哪方面,郭沫若都是大家,不是一般的专家。我无法评论只有[赞][赞][赞][赞][赞][赞][赞]
首先要肯定郭沫若的学术水平。但对于学者专家教授,我始终认为应该像《亮剑》里一样,可以请国民党降将给李云龙上课,纸上谈兵,可以向他们学习,但他们的实际作战水平,比李云龙差远了,所以,绝对不可以把话语权交给他们。专家误国,是铁律。
没资格评价,任何一个青史留名的人,都是一世之杰!
郭沫若对于中国历史研究,非常广泛并深刻,他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的意义,主要人物的功过,阐述得很清楚。比如《甲申三百年祭》一书,对于李自成起义的重大意义及失败原因,描写得活灵活现。毛主席对此大为称赞,并作为整党教材。所以郭老对中国历史研究有较大的功劳!
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甲骨文研究排行第三大家,史学著作颇丰,中科院历史研究所开创者,并首任中科院院长兼历史所所长。对新中国历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郭沫若说的很有道理!符合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实际。
郭老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功绩很伟大!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他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志士。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五四新文学中一部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新诗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是诗集的主旋律。其中《凤凰涅槃》表现了诗人推翻旧世界的决心和在烈火中迎来祖国民族新生的渴望。这首诗对我国新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郭沫若还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剧作家。他早期的《卓文君》、《王昭君》、《聂荌》,合称《三个叛逆的女性》,歌颂了妇女的觉醒和反抗,体现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从而以新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为历史剧的创作打开了新生面。
抗日战争时期,他把《聂荌》续写为《棠梨之花》,此外又连续写出了《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大型历史剧。贯穿在六个剧作中的共同主题是反侵略、反投降、反分裂、反独裁,歌颂了为光明、正义和自由而斗争的志士仁人。
解放后,他又创作了《蔡文姬》。
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同时,又具有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他善于把中国舞台艺术的传统表现方法与外国优秀剧作家(如莎士比亚)的艺术技巧熔于一炉,从而创作出崭新的舞台艺术风格。他的剧作中有很多慷慨悲壮、激动人心的场面,如聂荌姐弟之死、屈原的雷电颂、如姬的自刎、文姬的归汉途中之梦等,催人泪下。剧的高潮处,主要人物常有大段独白,具有浓烈的抒情诗般的美。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舞台诗人,是才华横溢的剧作家。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位高权重,学识渊博,影响巨大,一般学者难以企及!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见解与众不同,往往能一锤定音,解决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不足之处是对定陵盲目挖掘,造成了许多珍贵文物的损坏与消失!同时,郭沫若在政治上是墙头草,随风倒,完全丧失了真正文人刚直不苛的性格,给自己留下了不可原谅的污点!
郭沫若对中国历史研究贡献巨大,他早年在甲骨文金文卜辞方面作过研究,后来又编写过《屈原》、《蔡文姬》等著名历史剧,更重要的著有《青铜时代》、《中国奴隶社会》、《十批判书》、《甲申三百年祭》等多部论文论著,在新中国成立后主持领导历史研究工作,主编《中国史稿》。郭沫若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历史分期等重大历史问题提出过正确的观点和主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有真知卓见,但也错误的地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历史研究也有生搬硬套马列理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