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 11:57:31 条浏览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同时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欣赏司马光的小楷书法觉得醒目、舒服,洒脱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掌控的水平很高。
据说,司马光小时候聪明好学,书法非常用功,经过多年历练小揩书法,结构严谨,用笔精到,质朴方正,古雅而不失灵活动感,是书卷气极其浓厚的书写典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司马光的楷书可供学习临摹,是学习楷书的良好范本。
楷如立说明:写字不等于书法!
非楷入手论说明:写字等于书法!
丑书难言之隐自相矛盾!
丑书一方面‘非楷入手论’!
即写字等于书法!
丑书另一方面‘好看不是书法’
即写字不等于书法!
丑书走到了尽头!
清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字如其人。”
这既是刘氏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后来人评价书法家和其作品的重要标准。
司马光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并不多,他也不以书法著称,但看他的传世书法作品,特别是小楷,并不比苏、黄、米、蔡等差。
他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经专家鉴定确信的有三件。一是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的《资治通鉴残稿》,一是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宁州帖》,一是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天圣帖》。三幅作品体态神韵保持一致,都是结体方正,用笔的起落明晰利落,拙中见巧,古雅淳厚,在正楷中保留着隶书笔意,在起笔收笔或勾挑处的用笔与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相似,可见他对颜书用功之深。
《资治通鉴残稿》以中间空白为界,前一部分被称为“幅纸三绝”。其中,前29行共465个字是司马光亲笔手书,记录了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一年的史实。从正月王敦将作乱起,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子皝入令支而还止;中间部分被毛笔划掉的四行,是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写给司马光的书信;最后一小部分,是司马光手书的“谢人惠物状”(感谢信)。空白之后均为历代名家的题跋,流传有序。黄庭坚在《山谷题跋·跋司马温公与潞公书》中说:“余尝观温公《资治通鉴草》,虽数百卷,颠倒涂抹,讫无一字作草。”可见司马光一字不苟的作风是深受黄庭坚称赞的。
《宁州帖》是司马光写给侄子的一通手札,叮嘱他辞官归乡,侍养尊亲,根据史料推出这封信写于他六十七岁时,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资治通鉴残稿》属于官方文章,写的好是必须的,《宁州帖》是一封家书,且是写给晚辈的,但司马光,依然通篇正楷,且字中那种短而有力的捺笔,既有颜书特点,也有《史晨碑》的痕迹,可见他的为人。
《天圣帖》是司马光在诗人陈洎手书诗稿后的一段跋语。应该算是文人间的赠答,司马光同样认真严谨,回顾了两家的交往渊源,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又写自己见书如见人的真挚情感。通篇结体端正、严谨。
司马光存世的这三篇作品,都很有代表情。《残稿》是他给朝廷上报的文件,《宁州帖》是他的私人信件,《天圣帖》是士大夫朋友间的书信往来。每一件,他都那么认真、严谨,正体现了他的作风和品格。
回想自己为什么学书法进步不大的原因,就是养成不好,临帖时还比较认真,离开帖就胡写乱画,还经常一曝十寒。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书法,都确实该好好向司马光老前辈好好学习。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他的小楷书法,结字严谨,用笔精到,拙朴方正,有晋人风韵,古雅而不失灵动,书卷气浓厚,非常有欣赏价值和艺术的学术研究价值。是文人气极具代表的一种书风。可供学书者临摹,也是学习的好典范。
文学家司马光小楷书法,水平怎样?
答: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同时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欣赏司马光的小楷书法觉得醒目、舒服,洒脱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掌控的水平很高。
据说,司马光小时候聪明好学,书法非常用功,经过多年历练小揩书法,结构严谨,用笔精到,质朴方正,古雅而不失灵活动感,是书卷气极其浓厚的书写典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司马光的楷书可供学习临摹,是学习楷书的良好范本。
学习临摹司马光的楷书,觉得舒服顺利,宽容舒朗,流利分芳。
谢谢系统邀请!
今天的话题是评:文学家司马光小楷书法,水平怎么样?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略)鄙人还谈不上个物件。面对浩瀚历史年轮人事卷宗如沧海一粟微如尘埃,对载入史册的先贤名流满怀敬畏之心!
“少时不谙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在系统传来邀问帖之后,对咱这非学文史哲之人来说,脑海里只有零星碎片,对司马光的了解唯有小学课文中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印象———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今天再次酝读这小故事别有一番体悟,不禁为少儿司马光的聪慧机敏,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小大人”的沉稳表现震撼到了,这绝对是脱颖而出的能力表现,无怪乎终成大器,名表史册。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沒进入正题,今天的话题是聊他的小楷书法,看似沒关系其实相辅相成!书法这件事除了要天赋之外还要有勤学“乐”练(呵呵)外加师从造化自身开悟方能有所建业。
司马光的小楷结体严谨,方正稳健,朴素敦厚。作为史学文献值得品鉴!作为文物文献也绝对价值连城,这么大一个集政,史,文于一身的大家人物,字还写得这么出色确实难能可贵!满满地给赞。
但是,作为书法艺术范本来说,极不建议今天朋友去学习临摹他的字,他毕竟不是书法名家,他的小楷虽劲挺有力,但不及“颜筋柳骨”如图柳公权的作品
书法大家就是书法大家,其字美足以震撼到你!
你好,司马光最出名的是砸缸救友,诚信卖马,他一生淡泊名利。他的小楷书法与他性格,行为一致,灵活厚实,端庄劲挺。小楷笔断意连,字字生机,融合前人的长处,形成自我风格,在宋人书法中也自成一家。
我是一人。能够历史留名的书法家,非常非常的少。
以我们现在的角度看,司马光最主要的成就是“史学家”。司马光的字不好,字好也是需要花费精力的,绝大多数历史名人的精力花费在其他方面。
司马光是划时代的史学家,千古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光是史学家的两座高峰。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本书是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我个人认为内容和地位仅次于司马迁的《史记》。
可以看到我个人是非常推崇司马光的,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从现存司马光的笔迹和墨迹来看,司马光的字并不好。
上图司马光《天圣帖》,纸本楷书,纵30.3厘米,横48.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图司马光《真书宁州帖》,纵32.7厘米,横57.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上面两张被认为是司马光的墨迹,司马光的字不好。
一人有感
历史名人字就一定好,这是一个错误的“常识”。
书法说到底是写字,写字是肌肉记忆。需要大量的练习,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历史留名的人大多在某些事情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并没有那么多精力花在书法上。不要觉得字好是理所当然和很简单的事情。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0月12日沪。
司马光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人,生于公元1019年11月17日,史称涑水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
司马光一生著作甚多,有20种500余卷,其中他领导编撰的《资治通鉴》一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继司马迁史记以后,最优秀的一部通史巨作。
同时司马光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由于醇厚的文史学养与政治胸怀,其书法很有特色,用笔提按分明,结体规整扁平,在横划的入笔出锋处,时常带有蚕头凤尾的汉隶特征,可名为隶楷题。
司马光《天圣帖》,小楷17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51字。
其小楷在起笔收笔和勾挑处的用笔与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相似。因为北宋士大夫书家的书风,大多受颜真卿影响。可能跟颜真卿人品人格有关。颜真卿,号鲁国公,平叛乱时为国捐躯,一身正气,所以历代士大夫效仿之。
还有司马光楷书《洛阳耆英会序》,写地也很好。
司马光书法的成就,主要由于他具有对书画和金石的学识与鉴赏能力,并根据个人的情怀博采众家之长。秦篆之圆劲,汉隶之凝重,晋人之蕴藉,唐楷之刚健于一炉,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的个人面貌和风格,这无疑是在宋人书法里独书一帜。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广为流传,还有一个故事也显出他的聪明智慧。
13岁那年他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到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巨蟒,他不慌不忙,镇定自如。手持利剑,狠狠的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得一震,迅速的滚下了栈道下边的深渊。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书残稿)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书残稿,是全世界唯一手稿。共计29行465余字,字体端庄而有拙味,有隶味。笔画内敛。规规矩矩。凝重刚健。有个人的面貌和风格。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书残稿)
黄庭坚谓:余尝观温公《资治通鉴》草,虽数百卷,颠倒涂抹,迄无一字作草。″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书残稿)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他的小楷书法,结字严谨,用笔精到,拙朴方正,有晋人风韵,古雅而不失灵动,书卷气浓厚,非常有欣赏价值和艺术的学术研究价值。是文人气极具代表的一种书风。可供学书者临摹,也是学习的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