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梁山最恨宋江的五个好汉,为何上了梁山却乖乖听话?

2024-12-06 09:09:19 条浏览

主要是也没有其他出路,甚至是不跟着招安只有死路一条。梁山招安是大方向,不服从招安就是跟大多数人对抗也是在和朝廷对抗,风险太大;另一方面也有随大流从众心理,虽然他们几个反对招安但也说不出招安如何不对、自己有什么更好的出路,索性随他去吧。最重要的是义气使然,既然认了大哥就要服从,像李逵说的对的执行错的也执行,不执行就是不讲义气!




出了事或打了败仗当俘虏上梁山的无人可恨,有恨的是被陷害或牵连胁迫上山的,如朱仝,卢俊义,李应,徐宁,金大坚,萧让,皇甫端,安道全等人。朱仝携带的知府小公子被杀,卢俊义是被骗勾结大盗名义,李应受到灭庄的胁迫,徐宁是被诓陷入的,另外数人均是受到各种牵累胁迫入伙的,所以,他们心中不会有侠义之情,替天行道之心的。因为宋江是首位头领大寨主,所以只有恨他了。




不然等死。




因为走投无路,没办法,如果有好的去处,也不会去梁山




苟且偷生




那些人都是被逼被骗后无奈的上了梁山,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能生存下去,也只能乖乖的听话。

所以才会有“逼上梁山”一说!




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在梁山上的头领号称108位好汉。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吓人,其实逐个来看,并不是人人都算好汉,就像时迁、段景住之类的偷鸡摸狗之辈,晁盖就看不上。

而且这108人当中,并非人人都是自愿上山,有些人原本跟梁山没什么关系,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上了山,不得不屈服在宋江的淫威之下,称他一声“哥哥”,其实明白人都知道,他们心里恨不得要了宋江的命才是。

五、徐宁

徐宁本事朝廷金枪班的教头,不用领兵打仗,不用山上下乡,只要每天按点上班,教教徒弟,练练武艺就能享受生活。他跟梁山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

只是因为呼延灼的拐子连环马太厉害,宋江抵不过,又有汤隆这个表弟自告奋勇,他才与梁山有了不解之缘。祖传金甲被偷,自己家眷也被端走,搞得徐宁仓促的连个绰号都没有,坐在黑旋风、花和尚之间,“金枪手”算什么名头?

不知道徐宁坐在水泊边喝酒吃肉时,会不会想念自己在东京时的美好生活呢?

四、扈三娘

宋江三打祝家庄,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手段,获得不少粮草马匹,还捉到了扈三娘这样的女中豪杰。原本扈家庄已经投降,但宋江还是暗中交待李逵跑去杀了扈三娘哥哥,又把全家老小杀的片甲不留。

最后,扈三娘先是在宋太公那里住了一段,又被宋江做媒嫁给了王矮虎。这一对夫妻站在一起,不禁让人想起了几千年前的另一对夫妻,土行孙和邓婵玉。

看看扈三娘和王矮虎的模样,谁要说般配,那可真是瞎了眼。

三、朱仝

我一直认为,朱仝应该跟关胜是失散多年的兄弟,都跟关二爷特别像。

朱仝本是郓城县捕头,对朋友很讲义气,帮过宋江好多次。

后来宋江发配,朱仝也因为杀了老婆被问罪。可是人长得好运气就好,又得到领导赏识,仕途又见光明。不过宋江这个家伙上了梁山却又想报恩,就想起来朱仝了。他让李逵依吴用的计策,杀了年幼的小衙内,断了朱仝后路,朱仝急的要跟李逵拼命。

最后朱仝没有办法,只好上山落草。换做咱们读者,好好的公安局长当着,因为犯了事到了另一个地方。遇到一位好上司,好不容易又要混出了头,却遇到原来的流氓弟兄来拉你落草,花花世界与鸟不拉屎的山沟,你选哪个呢?

二、卢俊义

卢俊义很冤,他本来过着无忧无虑财富自由的生活,可是却被宋江这个家伙惦记上了。具体细节大家可以看原著,就因为宋江想到招安没有机会,山上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就跟吴用合计出了卢俊义。于是卢俊义一步一步入了圈套,搞得家破人亡,逼上梁山。

虽然做了二把手,但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一、晁盖

晁盖跟宋江是同乡,都是山东郓城县的英雄人物,名声在外。

晁盖抢了生辰纲,就是要干一番大事,将来自己造反做皇帝也不足为奇,而宋江却奴性十足,一心想着诏安,给自己一个好前程。路线不同,决定了两个人肯定会拼个你死我活。

晁盖作为梁山老大,手下众将却都以宋江马首是瞻,晁盖肯定对宋江不满。

晁盖的死,很多人都推测是宋江下的毒手,因为小李广华荣那可是宋江的铁杆小弟。而晁盖临终前的托孤,原本可以直接交给接班人宋江的,他却说了谁为他报仇谁就是梁山之主。因为他想到宋江武功平平肯定不会冲锋陷阵的去杀史文恭。可见晁盖并不想让宋江成为梁山老大,他临死前恨得不是史文恭,而是宋江。




一个人如果进入了团队,哪怕是不情愿,也要受团队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如果都按个人兴趣爱好行事,团队就会乱套,个人也得不到好处。没有真正的个性化人生,被安排、制约是正常性。社会就是在自由与纪律中寻求适度、和谐,才不断发展的!




没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梁山那是宋江的天下,你上梁山敢和宋江拧着来吗?




所谓义气二字,如同枷锁-般锁住了梁山所有好汉的心!为了面子也会强撑着行为!枷锁的打开是无限期的!只待心寒意冷凉透的那天!能不听话嘛!




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好受,除了顺从还有什么办法吗?

自从洪太尉把36天罡,72地煞放出去后,让他们把天下搅得天翻地覆外,也注定了他们的命运,聚齐是第一步,手段虽然残忍,但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梁山的发展,宋江无用等人也只能采用很多下三滥的手段,用曹操说过的话:“不能收在麾下就杀之”,这也是很多当权者的手段之一。

为了梁山的壮大,为了能被顺利招安,也为了梁山能活下去,这些人就违背了所谓的“义”字,用各种骇人听闻的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了能让一丈青扈三娘归顺,宋江指使李逵杀死了扈三娘一家老小,让她孤苦无依,一个被俘人员为了活命,也就只能认命了。

卢俊义和李应,家里有万贯家财,加上他们两个员外都很有本事,收服是早晚的事情,梁山上没有自有企业,这些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银子,那么怎么搞到银子呢?除了抢还有其他办法吗?所以这俩财神自然就成了他们物色的对象,不惜用各种手段也要把俩人搞上梁山。

美髯公朱仝有点悲剧,他们都是宋江和李逵的好朋友,本来自己是一个宫门之人,有着正当的职业,还救过宋江,为了能让他上山,就派李逵杀了衙内,让朱仝无法交差,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上了梁山。在山上,他说是要跟李逵拼命,其实就是在说宋江,他也知道,李逵一切都对宋江唯命是从,没有宋江的授意,李逵是万万不会这么做的,但是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呢?

然后就是神医安道全,为了能让梁山上有医生,不惜派人嫁祸,让其走投无路之际,直接派人把他接上下,不明真相的他们还感恩戴德呢?

吴用这个手段用得太多了,说是军事,其实就是一个小人,为了达到目的真的是不择手段,而且很多这样的坏主意都是吴用出的,而且还屡试不爽。

他跟军师朱武还不一样,朱武确实是有真才实学,但是吴用就是喜欢用各种阴谋诡计,诬陷好人,然后占起钱财,把人匡上山,这些人在走投无路之际也别无他法了。

林冲其实也恨宋江,当初把高俅抓到山上时,他想手刃高俅,但是宋江百般阻拦,其实那个时候林冲就恨上了宋江,但是梁山上派系很多,他没有旁枝错节,根本无法与之争斗。

其实很多人都对宋江不满,但是宋江实力很大,其他人都是小势力,就连晁盖都不是对手,在临死的时候才看透了这个黑三郎,但是为时已晚。说白了就是势力决定一切。




上梁山是部血泪史。

在108将中,并非人人都是走投无路,有些人原本过着富足的安逸的生活,但是因为各种各样奇怪的原因,结果被骗、被陷害、甚至被绑架上梁山,这些人其实和李逵等人完全不同,他有自己的工作,有不错的生活,还有稳定的收入,甚至有自己建立的社会影响力,但是最终这些东西都随风而去,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只有随着宋江上梁山。

在这些人中,有五个人是最冤屈的,也是被宋江坑得最惨的。

第一个被坑得最惨的无疑就是卢俊义,为什么说他最惨呢。首先卢俊义在所有这些人中最有钱,这点没有任何争议,卢俊义世代经商,到卢俊义这一代时,已经成为河北首富,可以说钱对他来说就是个数字,就像马云说的那样,他对钱根本不感兴趣,而卢俊义除了对钱没有兴趣,甚至对女人也不感兴趣,他只对武功、对打熬力气有兴趣,正因为如此,才让管家李固有了可乘之机。而因为知名度太大,武功太高,结果又被宋江看上,从此命运转折,走向不归路。

从河北首富,到家产全部被拉上梁山,从一家幸福,到家破人亡,从生活安逸,到成为梁山先锋,带着梁山军南征北战,最后还因为和宋江关系太好,结果还被奸臣给毒死,卢俊义实在是太不划算了,也是最倒霉,被宋江害得最惨的人。

另一个人是秦明,老实说,这哥们也不是好人,但是无论怎么说,他上梁山完全是被宋江所害。当时宋江以逃犯的身份在清风寨躲避,受到花荣热情接待,甚至在元宵节还被安排去观灯,但是知寨刘高完全不管那么多,直接把宋江当成强盗捉了起来。后面就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宋江被各种营救,又被各种抓获,桥段甚是有意思。

到后来,燕顺将宋江救了出来,还把青州兵马都监黄信围在清风寨。这时青州知府大怒,就请了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秦统制秦明出马。秦明这哥们结果却被花荣搞定,但是无论怎么劝,他就是不背叛朝廷,宋江只有想了个办法。派人假装成秦明,然后趁夜冲到青州,杀人放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这还不算什么,杀人放火之后,还留下秦明的名字。这样让知府十分震怒,直接下令把秦明一家全部杀了,在这种情况下,想回去已经不可能了,只有上了梁山。

全家被杀,都是宋江所赐,宋江自己也觉得做得太过分,于是奖励了秦明一个老婆,那就是花荣妹妹,算是一点补偿吧。

另一个人就是大财主李应,在三打祝家庄时,李应上了宋江的当。原本祝家、扈家和李家是结盟的,在这种情况下,梁山军无论如何都打不过对方,于是宋江想到了离间之计,李应因为答应管家杜兴帮忙去说服祝家放了时迁,结果祝家不大不给面子,李应还被祝彪射了一箭。后来宋江故意不打李家庄,只攻打扈家和祝家,导致祝家认为李应和梁山勾结,李应彻底和两家撕破脸。

后来李应上了梁山,家产也全部被拉上梁山,从一个大财主成为梁山的后勤部长。

当然,还有两个人,分别是朱仝和安道全,朱仝就不说了,完全是被陷害,虽然宋江没有直接参与,是吴用指使李逵杀了四岁的小衙内,从而害得朱仝不得不上梁山。而安道全更加冤,直接被张顺绑架上了梁山给宋江治病。

尽管他们几个被弄上梁山,他们对自己如何上的梁山也心知肚明,但为何到了梁山却照样对宋江服服帖帖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事已如此,覆水难收,再计较就是给自己找不快。二是没有退路,就算生气又能怎么办,还能把宋江杀了不成?

好死不如赖活着吧!

求关注!谢谢!




首先,按照原著的设定,梁山一伙人是没人恨宋江的,但如果按照人性来推测,那么最恨宋江的五个人一定是这五位:秦明、徐宁、卢俊义、安道全、扈三娘。

一、娶了媳妇忘了娘:秦明。

如果一定要有恨宋江的,那秦明必须得排第一,想当年,人家的兵马统制做的好好的,正儿八经的国家公务员,奉命剿匪也是本职工作,只可惜被宋江花荣等人施计打败,为了得到秦明这员猛将,宋江授意王英等人派人假扮秦明屠杀青州军民,从而使青州知府误以为秦明已经落草,当着秦明面将一家老小杀于城墙,霹雳火差点就提前领了盒饭。

走投无路的秦明只好投奔宋江,认间接害死他全家的人做了老大,不得不说,秦明的心是真大啊,接着宋江把花荣的妹妹给他续了弦,秦明再次发挥二杆子精神,从此对宋江是服服帖帖,家破人亡的血海深仇选择性的遗忘了。

二、人质家属:徐宁。

为了大破呼延灼的连环马,有人举荐金枪班教头徐宁,于是有了时迁计盗唐倪甲,徐宁千里追贼的精彩故事,只是武艺高的人好像脑子都不怎么好(武松除外),稀里糊涂的被麻翻,醒来是已经在梁山上了,试问,一醒来就看到一群粗狂的大老爷们围着你在看,是一种多么细思极恐的场景。

徐宁原本想使用缓兵之计,虚与委蛇,以下山取家小为由就此逃离山寨,只是他把梁山众人当成了小学生,屈死的王伦都知道这个想法有多么不成熟,人家梁山首席军师吴用早已经把徐宁的家人一个不落的接上山来了,徐宁这下完全懵逼了,没办法,家人成了人质,自己成了人质家属,只得为梁山效力了。

三、憋屈至上:卢俊义。

卢俊义如果不是因为名头大,估计一辈子都是大财主,守着万贯家产乐此不疲,偶尔心血来潮还能给灾区捐个款啥的,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卢大员外的名望实在太大,大到能直接影响梁山招安大计,所以,为了招安,必须得把这样一个人物骗到山上。

吴用领着李逵下山了,用很蹩脚牵强的说辞把这位武功盖世的玉麒麟说的深信不疑,再一次证明武功越高,智商越低的定律是正确的,还用打油诗的水平在墙上提了一首藏头反诗,就此把卢俊义推下火海,一个名震四海的大财主,转瞬成了一名死囚。

上山后的卢俊义虽然表示要报答宋江吴用的救命之恩,似乎忘了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正是他俩,好在第二把交椅给了他,也算有了个安慰奖,成为了梁山上最憋屈的好汉。

四、无辜老中医:安道全。

安道全本来日子过得悠哉悠哉的,一个业务过硬的老中医,偶尔舞枪弄棒,甚至还闹点绯闻,寻点乐趣。偏偏宋江得了背疮,偏偏又被张顺找到,“被劫持”到了山上,成了梁山的首席老中医,一个医生摇身一变成了土匪,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没办法,他那点三脚猫功夫还不具备“越狱”的条件,只能顺从的在梁山生活下去了,好在梁山众人对医生都比较尊重,安道全倒也一样可以悠哉悠哉,只是,当年的那个她,再也不会出现了。

五、我不是怨妇:扈三娘。

三打祝家庄,扈家庄一样被血洗,除扈成逃脱之外,其余人全部被杀,按说,这样的血海深仇即便报不了,也不至于委身侍贼,可扈三娘好像视而不见,甘心情愿的做了宋太公的干女儿,宋江的干妹妹,而且还被迫嫁给了矮脚虎王英这样的老色鬼,可谓是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

不知道在梁山上的无数个夜里,绝代佳人扈三娘面对身边那个打呼噜的丑男人,心里活动是怎样的,综合后面的结局来看,她的仇恨大抵已经被身边这个男人慢慢转变成为爱了吧,因为我实在不敢想象,这样一个颜值武艺俱佳的女人会是一个偷偷抹眼泪的怨妇。




出了事或打了败仗当俘虏上梁山的无人可恨,有恨的是被陷害或牵连胁迫上山的,如朱仝,卢俊义,李应,徐宁,金大坚,萧让,皇甫端,安道全等人。朱仝携带的知府小公子被杀,卢俊义是被骗勾结大盗名义,李应受到灭庄的胁迫,徐宁是被诓陷入的,另外数人均是受到各种牵累胁迫入伙的,所以,他们心中不会有侠义之情,替天行道之心的。因为宋江是首位头领大寨主,所以只有恨他了。




这是一道网络问答题,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迷茫了,梁山上到底是哪五个人最恨宋江呢?毕竟水浒传中的人物是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考虑的,因此真的会有五个好汉恨宋江吗?我想了很久,还真是找不出这样的五个人来。我虽然也是熟读水浒传,却真的不知道有哪五个好汉会恨宋江。

首先说说霹雳火秦明,有人说秦明肯定会恨宋江,毕竟宋江害得他家破人亡,妻儿都被斩首,还被悬挂在城墙上。但是秦明这人颇为冷血,看到妻儿丧命,开始是恨宋江的,但是这个恨没过一天就消失了,而且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宋江让花荣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秦明,秦明一见年轻漂亮的花小姐,这个恨还怎么能恨得起来呢?并且对宋江那是一个千恩万谢啊!

其次说说扑天雕李应,有人说李应会恨宋江,因为他是被骗上梁山的,好好的财主做不了只能上山去做山大王当草寇,这个看起来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是李应不傻,李应是真的被骗了吗?李应其实是顺水推舟假装糊涂就势上的梁山。祝家庄、扈家庄和李家庄是三个签署协议共同防御的联盟性质的村落,梁山军马屠了祝家庄和扈家庄,李家庄安然无恙,梁山军马撤走后,李应难道不会倒大霉?官府能饶了他?李应肯定也想上梁山避祸的,自己主动提出来多被动啊,以后就要看人家脸色了,正好梁山骗他上山,顺势上山梁山还欠他人情。李应也是书中智勇双全的人物,智商和武功都被严重低估。

另外还有人说扈三娘会恨宋江,这个理由相当充分,毕竟扈家庄已经投降却被李逵杀了一个干干净净。但是,扈三娘会知道吗?我想宋江一定会封锁消息的,扈三娘是不可能知道这一切的,或许还被嫁祸给了祝家庄呢,反正当时扈三娘在梁山的家属区,不会知道前线内幕的。那么被宋江做主嫁给王英,扈三娘会不会恨宋江?她可以说不啊,又不是强迫她嫁的。

也有人说朱仝,朱仝明显是恨李逵好吧,小孩是李逵杀的,又不是宋江,而且书中写了朱仝恨李逵,没看出来恨宋江啊!而且朱仝和宋江本来就是老相识,关系还是很不错的。朱仝也知道宋江是为他好,让他上山共享富贵,只是吴用李逵的做事方式令人作呕。

最后,徐宁会不会恨宋江?这个有些怨气是难免的,但是很可能不会上升到恨的地步,毕竟是自己的表弟金钱豹子汤隆陷害的自己啊,而且梁山做的也很完善,自己的家人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并且自己的家传宝甲也被完璧归赵了。其实这道选择题是徐宁自己选的结果,选择A,上梁山入伙大破连环马,归还宝甲。选择B,你回你家,宝甲是我们凭本事偷来的,凭啥还给你?徐宁最终选择了要祖传宝甲留在梁山,这能恨宋江?

其实,梁山上只有一个人可能会恨宋江,那就是神医安道全,心爱的宝贝情人被杀了,自己从一个名医成了一个草寇杀人犯,简直是无处说理去。但是安医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恨宋江又能怎么办?而且这都是张顺做的,人家宋江可是让张顺去请他看病的,杀人和栽赃的都是张顺,原则上来说也是不应当恨宋江的,即使恨宋江,在梁山上他敢不乖乖听话吗?




水浒传开头中就交代了梁山好汉的来历,那就是被洪太尉误放走的一百零八个魔君,是注定要在人间生乱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好汉梁山好汉聚齐是天意所在。但其实仔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也并不是所有好汉都是无恶不作,也有一些只是普通人,上山原因只是被宋江用种种见不得光的手段逼上梁山的。那这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为何还乖乖地听话,从未想过反抗?f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被宋江、吴用等人设计逼上梁山,应该最恨宋江的五个好汉:

第一位就是梁山二号人物玉麒麟卢俊义。在我看来,卢俊义就是宋江用来破解晁盖临终誓言的工具人,不然如何解释晁盖中箭身亡都一年了,这一年时间宋江不用来攻打曾头市为晁盖复仇,反而想方设法设计将卢俊义逼上梁山?

原本自己的大名府大员外当得好好的,名望、地位、财富都具备,虽然有着妻子贾氏这个隐患,但卢俊义不外出,不上山,隐患自然可以压制。被吴用一首反诗逼得饱受折磨险些身死,最终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之下无奈上了梁山,说卢俊义对宋江不恨谁也不会相信。

第二位就是美髯公朱仝。宋江等人最擅长的就是坑朋友,不只是晁盖、雷横这些自小结交的朋友,连花荣这个忠实的追随者被都宋江所坑,嫡亲的妹子一句话就许给了秦明那个负心薄幸之人。朱仝这个朋友自然也不例外,为了对抗晁盖,扩充自己一系的实力,朱仝毫不犹豫地被宋江卖了。

朱仝是标准的老好人,第一次被坑被发配后,靠着自己的情商和处世之道,成功结交上知府,没有入狱后折磨不说,还带着小衙内到处游玩。结果小衙内被李逵所杀,朱仝被逼得走投无路,气得扬言上山可以,有他无李逵,有李逵无他。以朱仝的智商,肯定也知道李逵只是一个棋子而已。

第三个就是李家庄的庄主扑天雕李应,三打祝家庄之后为了自保,无奈上了梁山,所有的财富也全部捐给了梁山。

第四个则是金枪手徐宁。为了破解双鞭呼延灼的连环马,在金钱豹子汤隆这个坑表兄的货的建议下,吴用献计,时迁执行将徐宁逼上了梁山。好好的禁军金枪班教头就这样逼得成了贼寇,过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

第五个则是霹雳火秦明。秦明是在攻打花荣的清风寨时失败被俘,不愿意追随宋江做贼寇,对断人后路这事极为擅长的宋江自然有的是办法,派人强壮秦明在青州城外杀人放火,知府一怒之下杀了秦明全家,后路被断的秦明这才无奈上了贼船。

至于其他的像神医安道全、一丈青扈三娘之流自然也是被迫无奈上的梁山,要说是心甘情愿恐怕也无人相信。那么这些人既然心有有恨,为何上了梁山后还要乖乖听话,甘心为宋江卖命?

古人的价值观与我们今天的主流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很多人都喜欢的打虎英雄武二郎,豪爽仗义,行事果决,但在路过大树十字坡,险些被张青和孙二娘夫妇做成包子馅时,按照现在的价值观,恐怕都认为武松应该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最起码也应该和孙二娘这种恶魔划清界限。

但武松在张青求情后满足了他虚荣心,很快就放了孙二娘。又听张青夫妇抛出那个所谓的三不杀,即不杀云游戏的和尚道士、不杀戏子风尘女子、不杀罪犯这三个规矩后,顿时觉得这夫妇二人是真汉子,三人还成了结义兄弟。不要奇怪,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张青孙二娘夫妇的行为就是所谓的江湖好汉作为,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同样被逼上梁山的众人想法自然也不会和我们一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生存才是第一考虑的因素。所谓的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生存压力下自然可以忽略不计。卢俊义、朱仝这些人,只能上梁山委屈求全,否则又能如何做?没有后路可退,宋江等人既然盯上了你,不上梁山的后果只有死。梁山又是当时非常强大的势力,起码可以保证生存。

在古代还有一项变通的获取官身之道,那就是坐大了等待招安。宋江打得是这主意,那些被逼无奈上了梁山的人未尝不是同样的想法。在梁山委屈求全,招安之后想办法打拼再求一个出身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这也是为何这些人会甘心听宋江的话,为梁山拼命的原因。

宋江用义字捆绑了上山的好汉

梁山聚义厅前“替天行道”的大旗高高飘扬,这起码在表面上给了上山的好汉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我们的所做所为是在替天行道,是正义的。除了大义的借口外,义气二字更是宋江笼络人心,控制众多好汉的不二手段。

梁山好汉之间很多都是有私人恩怨的,比如杨志上山时就曾对七星聚义劫了他押送的生辰纲的几人怒目而视,如果不是其他人劝解,恐怕当场就得打起来。宋江化解梁山好汉内部矛盾的法宝就是义气二字。大家都是江湖儿女,义气为先,一起聚义都是兄弟,兄弟之间要和睦,不可有争执。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几次,再多的矛盾也得暂时压下,不能与大势对抗。

义字也成了梁山好汉身上的沉重枷锁,这也是为何明明招安与反对招安对擂明显,在招安后反对招安派也相安无事,没有离开梁山的原因。在义字当先下,羊群效应也发挥得十分明显,只有安排好的头羊带头,其他有意见的人也只能乖乖跟上。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在这个时候充当刺头不是脱离了集体么?完全会被所有兄弟孤立,进而失去有可能脱离梁山的机会。

不过在山上时这些对宋江恨之入骨的人只能乖乖忍着,但征方腊归来被朝廷授予官职后,宋江也失去了对这些好汉的控制力,宋江身死时也就只有吴用、花荣和李逵这三个铁杆心腹陪他。像朱仝等人,明明手握重兵,也压根不会考虑为宋江做点什么。




“逼上梁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原意是指受官府迫害走投无路只能上梁山落草,起初专指林冲。然而实际上,梁山好汉被逼上山的确实不少,但多数并非官府压迫,而是源自“自己人”的算计。

被宋江“坑”得最惨的五位好汉

书中被宋江“坑”过的不少,有五位堪称翘楚,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五金枪手徐宁

徐宁是金枪班教头,用现在话说是政府公务员,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可惜“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只因独步天下的钩镰枪法正好克制呼延灼的铁甲连环马,于是不幸开始了。

表弟出卖,时迁盗甲,徐宁一路追击结果到了梁山,等他反应过来为时已晚,连家眷都被“接”上了山,这哪里是保护,分明就是绑架逼其就范。

于是徐宁稀里糊涂的帮梁山大败呼延灼,好不容易熬到了招安,不想在南征时为救郝思文被药箭射中,以致毒发身亡。而徐宁死前不久,神医安道全刚刚奉旨回京,可谓“天佑不佑”。

四玉麒麟卢俊义

晁盖率军攻打曾头市折戟沉沙,还搭上了性命。曾头市确实是块难啃的骨头,史文恭的武艺也算得上天下无双,但是以梁山的整体实力全力以赴要打破曾头市其实也不难。可是缺德的宋江、吴用偏偏盯上了玉麒麟卢俊义。先是吴用假扮算命先生胡说八道骗其入彀,又写下藏头诗诬陷卢俊义造反断其退路。偏偏老天都帮忙,卢俊义的妻子和管家李固私通,于是在双重陷害之下卢俊义含冤入狱,受尽苦难,若非石秀不顾生死的一声大喝造成了延误,卢俊义差点身首异处。

生擒史文恭后,梁山众将并没有遵守晁盖遗训,于是卢俊义做了宋江之下的二当家,但是梁山大事基本都是宋江和吴用做主,卢俊义几乎成了摆设,直到接受招安,卢俊义独自统兵才渐渐有了存在感,不过正是因为二当家的身份,所以成了“四奸”攻击的重点,以致酒饭中被下了水银,腹痛落水而亡。

三美髯公朱仝

论人品,整部书也没几个人比得上朱仝。朱仝重义气,曾私放过晁盖、宋江、雷横,同时他有担当,在放了雷横之后主动自首,这几乎是以命换命,让人肃然起敬。

好人有好报,朱仝虽然因罪被发配,但是很受重视,尤其是知府的小衙内非常喜欢朱仝的大胡子,知府也放心的将儿子交给朱仝照顾。可是宋江以报恩、想念为名,不顾朱仝意愿,强逼其上山入伙,丧心病狂的李逵为了完成任务更是残忍杀死了小衙内,一路追击李逵的朱仝最终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落草梁山。

不过朱仝的结局不错,宋金大战时曾随刘光世大破金兀术,最终官拜太平军节度使,善终。

二一丈青扈三娘

相貌出众,武艺不错,未婚夫也算得上青年才俊,没想到“一只鸡引发了血案”,宋江三打祝家庄,扈三娘在追击宋江时被林冲所擒,押上梁山。

扈三娘的兄长扈成听闻妹妹被擒,代表扈家庄向梁山投诚,宋江前脚刚答应,李逵后脚就因为杀得性起将扈家满门屠尽,只走了扈成一个。

更可悲的是扈三娘全家被杀不说,宋江为了体现义气深重和守信重诺还将她嫁给了人品低劣、相貌猥琐的矮脚虎王英,让很多书友意难平。

一黑旋风李逵

很多人会惊讶李逵位居榜首,但是抛开恨与不恨,单说“坑”,我想很容易就释然了。忠心耿耿跟了公明哥哥半辈子,到了宋江怕李逵造反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于是骗其饮下毒酒,尽管事后坦言相告,但木已成舟。

为了二十两银子搭上自己的命,或许这就是李逵理解的“士为知己者死”吧。

无人复仇的原因

刚才说的五位是个人认为被宋江坑的最惨的,但是他们是否恨宋江就另当别论了,除了他们,宋江还坑过很多人,可是梁山依旧几乎是一言堂,别说报复,就连反对声音都很少,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性情使然与思想禁锢

梁山武艺高强的大将很多,但真正的硬骨头没有几个,比如刚才提到的卢俊义,以及被高俅迫害的林冲,甚至被俘后归降的关胜、呼延灼,当然最令人唾弃的应该是看起来暴躁勇猛的秦明。

这些人的武艺没得说,但是他们受封建思想的禁锢很严重,缺少反抗精神,只要有一线之机绝不涉险。拿卢俊义来说,他心中必然怨恨,虽然李固和他妻子的事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若非宋江、吴用,以他的人脉、财力和声望哪至于如此狼狈?但是一切发生了,卢俊义的第一想法是木已成舟,走一步看一步,而不是因一时之气选择报仇。同时,书中虽然没有写明,但他大概率也怀着和秦明一样的心思,落魄的自己如何对抗整个梁山?打不过索性加入(我可没有映射某位篮球明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同理,扈三娘也属于这一类。原著中的扈三娘和很多朋友印象中完全不符。第一,扈三娘的武艺不错,但仅仅是不错,抛开绳索的加成,她纯粹武斗的水平和欧鹏、马麟大致处于一个档次。至于性格,和电视剧中更是大相径庭。扈三娘并非什么独立自主、有性格的女中豪杰,相反她受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毒害很深。纵观全书,她的台词不超过三句,在征四寇王英战场见了琼英心猿意马时,扈三娘的第一反应是“这贱人无礼”,而不是自己的丈夫人品有问题,这是典型的出嫁从夫,从这个角度讲,扈三娘是可悲的,但似乎又不是那么值得同情。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受禁锢,比如鲁智深、武松就是快意恩仇的代表人物,所以是否被封建思想禁锢,与每个人本身的性格也密不可分。

第二:宋江的人格魅力

宋江其貌不扬,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官面身份也不过郓城县一个小小押司,但是在江湖上却有极大声望,所以不少人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最终投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宋江特殊的人格魅力所致。

宋江有很多缺点,甚至比优点还多,另外这家伙还腹黑,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高情商的一种集中体现,他总是在人心慌意乱、六神无主时及时“送温暖”,所以不少人都被他的表面义气迷惑了。

比如说朱仝,人品无缺的一个汉子,一度恨不得杀了李逵泄愤,也就是说他把主要仇恨放到了李逵身上,面对宋江时还是抉择了息事宁人。李逵更是如此,尽管宋江让他送了命,但他没有丝毫的怨恨,甚至有可能因为和他公明哥哥一起死去而高兴。

第三:上应星宿

这是看起来最扯实际却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水浒》本就带有神话色彩,开篇就明言梁山一百单八将是洪太尉误放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转世。所以每每宋江在忽悠人上山时,书中都会提到“上应星宿”,也就是说命运早已注定他们要汇聚于水泊梁山,而过程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很多人印象中的梁山应该都是快意恩仇的好汉,那么被宋江算计自然应该恨他的,然而实际上这些人最多心里有怨气,达不到恨的程度,这是多方面因素结合而成。至于这让人愤慨还是遗憾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感觉题主的问题有点问题,在我看来,梁山上众头领之间是不存在“恨”的,他们的恨都集中在官府身上,对高俅、蔡京及其党羽胡作非为导致民不聊生的恨,对自己命运坎坷报国无门走投无路的恨。一百多位兄弟之间,以前都是走动江湖的人物,人一多了,难免会彼此之间有所罅隙。

都谁对宋江有意见

就拿宋江来说,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孝义黑三郎,虽然众多好汉如雷贯耳,见了面口称哥哥纳头便拜,但也并非圣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百分百的服从。根据《水浒传》情节所记载,对宋江颇有微词的就有如下几人:

阮氏三雄,这哥仨是晁盖的生死之交,对晁天王惟命是从,但是都跟晁盖一样,没有人生追求和职业生涯规划,只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后来宋江取而代之晁盖以后,每天寻思着朝廷招安,阮氏三雄就颇有微词。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宋江曾舍命相救,这兄弟三人对宋江也到不了恨的程度。

花和尚鲁智深,这位大哥在江湖上特立独行,在梁山众多好汉中也是独树一帜,称得上王小波所说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做过官府的下层军官,对底层社会的丑恶有深切的体会和本能的厌恶。他行侠仗义,从不拉帮结派。对于江湖中的不少事情,无心过问。对于宋江,他向来是平视的,他对宋江的认识就是“众人说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宋江推让寨主位子的时候,鲁智深说再推让不如就散了吧。

还有就是秦明、朱仝、扈三娘等人,他们的命运都是因为宋江改写,原本做的好好的工作丢了、家人被杀,扈三娘还不得已嫁了个王矮虎,人生轨迹发生重大转变。他们对宋江的感情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比较特殊的是武松,这位好汉早年间想混江湖,却不得法,但是对宋江心存景仰。一口一个哥哥,好像找到了人生偶像。再后来,有了潘金莲、西门庆、蒋门神、张都监的加持后,武松彻底看清了社会的真面目,对人和社会都已经绝望了,所以对后来一心想招安的宋江开始有了意见。

有意见为什么不说出来

梁山好汉内部分山头而立,利益盘根错节,不可能完全一心一意的,但是他们面对朝廷的剿除是完全可以同仇敌忾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呢,没有退路。这些人到了梁山以后,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投,到了家都会跟李逵回家似的遭遇官兵。而当时天下的江湖人物,基本上都在田虎、王庆和方腊的地盘,从梁山下去跳槽的话只能去这几个地方,在这是个头领,环境都熟悉,去了别的地方未必能有好位置。而且他们互相之间彼此有戒备心理,说不定还会被当成卧底干掉。

第二呢,没有出路。在梁山待着,有吃有喝,有荣誉,还有安全感。做了盗匪,只能这样日复一日的混下去,跟着大家一起走,将来去哪就是哪里。想重新自立山头的可能性没有,再重新回去单打独斗的话也没道理,在梁山做不到头领,没办法重新创业了,只能跟着宋江找出路了。

第三呢,人在集体中,不好出头。梁山上光头领就一百单八位,站在一起是一个加强连的规模,一群人站在一起,很容易被环境裹挟,即使心中有意见,也不好做出头鸟,很容易会成为靶子,被李逵这样的看门狗撕咬。只能必要的时候,偷偷表现一下,像阮氏三雄的偷酒扯诏。大部分时间,只能有意见保留着。




梁山最恨宋江的五位好汉

第一是卢俊义

第二是林冲

第三是呼延灼

第四是张清

第五是朱仝

这里面有被赚上山的,有被忽悠的,有被梁山逼上梁山的,也有对宋江失望的。

有些人稀里糊涂就入草为了寇,恍然大悟后才发现原来不至于弄到这一步,都是被宋江断了后路,成了朝廷的要犯,悔之晚矣却又无可奈何,这些人是那些原本在衙门作官或当老爷的,如呼延灼、秦明、徐宁、朱全、卢俊义等。

有些人坚定了上梁山的信念,不愿招安,却拦不住宋江的痴忠,饮恨抑郁的。如林冲等。

有些大好青年,前途无量,却被梁山硬弄上了山,毁了前程的,如张清等。

当然,还有象鲁智深、金大坚、萧让、武松、李应等人,只要是不愿招安的,对宋江的一意孤行都是心有怨恨的。

但之所以这些人上山都很听话,个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第一、宋江的信徒很多,占了梁山绝大多数。很多后来上山的人即使知道被骗了,也因势孤而不敢造次。

第二、好汉都讲义字,虽心有不甘,但不敢违义。上了梁山后即使事后知有诈,但在别人看来也是全自己的选择,是为一个义字才上的梁山,所以,不能有二心,否则不但落下不义之名,后果还很严重。

第三、后路被切断,已经成了贼人,回不去了,不呆梁山呆哪?想起义?人单力弱,那是做梦。而且,一旦被发觉,死无葬身之地。

第四、所谓,既来之,则安之,顺其自然。古人很讲究天数,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是天命,不可违逆,谁叫这辈子与梁山有缘呢,这就是前世造定的。再加上梁山上又挖出了石碑,位次都排好了,这不是天命是啥?还是跟着宋江哥哥干吧。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宋江的名头太大,世人谁不知山东及时雨,慷慨仗义,视金钱如粪土,济弱扶贫,那就是义字的化身。因此,虽然暗地也怨恨宋江,但这人的凝聚力太强,与他作对岂不是无义了!

所以,综上所述,谁都不愿也不敢做那个小人,心里虽有别扭或有气,但要有什么举动,也是绝做不出来的,乖乖听话才是上策!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