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百科

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023-07-22 16:45:16 条浏览

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流于形式,要用心感悟,正真化于行为。第二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传统文化,任何文化都应该具有包容性(inclusiveness)。




这题目太大了。对外国人而言,从感性入手,提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性更重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留下的珍宝无法穷尽,面对这座大山,我们即要正视它广博,以一人之力量总是有限的,同时根据自已的专业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地进行学习,吸收古化文化之精华与学以致用相结合,象我从事书画的,多侧重文史类的书籍阅读,以拓展自己的境界,加强自已的理论深度,比如我写《宋画哲学》,便围绕它选择性地阅读相关文史资料,并有所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谢邀~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啊,不知道怎么说,而且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本身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包含有谦恭、礼让、含蓄的行为方式,儒释道思想学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陶瓷,武术等等太多了。这些思想内涵,艺术形式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知道题主的出发点在哪,为何有此一问,不过我个人认为可以从学习中国画入手。中国画的理念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跟其他艺术形式也都有相通的地方。




道德就可以(⑉°з°)-♡




筷子你会用么?中国式走路也学会了吧?讲话不会用英格里邪吧?一定是讲汉语。

以上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你都会,不是学得很好么?还有啥子没学会呢?




如果这问题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父母双方都是中国人的朋友提问,那就非常奇怪了!你本来就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你身边所有人行为的总和,就是中国文化。那些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那些是近代由外国传入中国的,你还分不清吗?

如果这问题由旅居中国的外国朋友问,那才算有点道理。

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社会过活,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那当然要由日常生活开始。笔者在其他相近的问题一再强调,文化这回事,就是群体中所有人全部行为的总和。整个中国有中国文化,地域也有次级的本土文化,一省有一省的次文化、一地也有一地的次文化。同样是中国人,四川人的生活习惯跟上海人就有异有同。两地的中国人除了传承整个中华民族的共通文化,还各自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

甚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其实衣食住行,都是文化。中国人以汉族为最多,汉人的饮食习惯就是用筷子,大江南北都是一样。但是饮食口味不相同,四川湖南等省食制多用辣、上海菜味道偏浓,我们广东粤菜偏清。如果与外国人比较,法国人意大利人比较懂得享用美食;英国菜最单调泛味;美国快餐文化给大家的是「垃圾食物」(junkfood)。提此一例,其余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又如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亲属观念,又或者是相对比较玄虚的阴阳思想,很实际的中医中药,都是有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征。

对外国人来说,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读中国书、讲中国话、吃中国餐、看中国戏、过中国节日……等等。对中国人、尤其是年青朋友来说,你先要培养一颗敬老尊贤的心,中国传统的事物,多点请教尊亲长辈。不管两代人学历谁高谁低,不要忘记老人家做中国人的岁月比我们长,经验肯定比我们丰富,都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好老师!

[潘国森],已刊行单行本30余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者,精通金学,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号并与我沟通交流。




高中政治书上对传承传统文化总结的很好,就8个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也许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总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糟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瑰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下面跟随我的脚步,带领大家初步认识下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学习的目的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这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新的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整理、选择和评价。要防止两种偏向:既要反对一味美化传统,食古不化;又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玩能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而阉割其精神实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对立起来。因为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是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我们既应进行微观局部剖析,又该做宏观整体的鸟瞰,两者结合才会拓宽思想,获得新的启示与发现。要做到点面结合,必须首先看到,在庞大而复杂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可以从其发展历程、类型特征、内容要素等方面,解析成若干个条块。但要全面渗透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地各个掌握条块的问题。应以弄清条块问题为基点,进一步运用系统整和的方法,从部分与整体、条块与系统、外层与内核的关系中寻求内在联系,挖掘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相对独立的各个条块,给予系统整合。如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而言,有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史学等,其中任何一项还可以划分为几个分支系统。如果能在每个分支系统和各项范围内,或者是把它们捆绑在一起,分别进行共时的静态分析,与历史的动态分析相结合,这对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其自身固有的丰富多样的联系是大有益处的。

(三)把握好史与论的关系。学好中国传统文化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丢掉史实和事例,仅仅从概念到概念的推理论证,或是走捷径,把现成的结论原封不动地接受过来。这样做不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不懂得史实材料与问题本质之间的必然联系。二是被眼花缭乱的历史材料所淹没,不会凭借理论武器穿透材料,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的途径应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突破学习中单纯记忆事例的层面,把事例材料作为认识本质的向导,探索隐藏在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规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把我们头脑变成堆放史料的仓库,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材料做出正确的理论分析和规律性的总结,以便服务于现实的文化建设。

(四)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吸收西方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的古代文化,西方文化主要是欧美资本主义的文化,从时代性上说,后来高于前者。因此,我们必须对西方文化抱定积极引进、吸收的态度,而不应该深闭固拒。但是,不应把传统文化与封建主义等同,而全盘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否定的,只是传统文化中的过时的糟粕,对于其中具有超时代意义的或经过改造和诠释,可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的东西,则要加以弘扬。这是因为,文化具有相当强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文化又是无国界的,在现代尤其如此。只有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大树才能繁花叶茂,四季常青。在强调继承传统文化时,要避免陷入国粹主义和复古主义;在强调吸收西方文化时,要防止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在学习和赶超西方的同时,精心培植传统文化的根苗,选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使灿烂的古代文化发扬光大,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学习传统文化并非是一个穿着长袍老夫子的形象;也并非是满口的知乎者也;更不是成天喊着传统文化的口号思维僵化没有创新,与时俱健。在作者看来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恰恰应该是思维最前卫。最能前瞻性的看到社会大势的发展。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就存在着易变,存在着兼容并蓄,存在着天人合一!




本人学术不精。只谈点肤浅看法。个人认为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从源头开始。《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源。学好各个时代精品。中国古代很重视历史。历史与文化联系紧密有内在联系二者结合易学易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辈须传承。




不用专门学习,你的血管里始终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只要不刻意换血!你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三千多年了,祖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必须读完三十八本书: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




怎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不为应景,不为应试,只为提升自己的修养,我的看法是那就应该学习古人发现的,认识到的那些亘古不变的真理,那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古代圣人在格物方面,仰观俯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中国传统文化“因道生法“的思想。很多古代典籍记述了先圣们对日、月、星象、天文;气候、物候;地理、风土;植物、动物、农作物生长等有详细的观察体验。《老子》、《易经》、《黄帝内经》、《吕氏春秋》、《易传》应该是必读的书目,《管子》、《庄子》、《左传》、《中庸》、《大学》、《尚书》、《诗经》也应该涉猎。

明末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夏商周时写道:“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反映出当时的人们普遍掌握天文知识,通过观察天文星象,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可见当时中国传统文化“因道生法”,“道法自然”的思想深入民心。

中国传统文化“因道生法“的思想,威胁了“君权神授”的专制思想基础,拂逆了专制统治者的私心,限制了专制统治者的私欲,历代的专制统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威胁其统治的内容采取了限制私习,篡改原著等手段加以破坏。传世本《道德经》,就是专制统治者文化专治、无道行私的典型例证,儒学“笔杆子”为了独尊儒术的目的,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迎合专制统治者的私心私欲。在官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识形态的高压政策下,借助皇权的威力,西汉时期的御用文人、魏晋时期的王弼等人对老子五千多字的原著陆续进行了七百多处编修。篡改后的作品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大相径庭。后世历代大家缺乏明道修德的实践,数千年来也无修正,误以为王弼等人编修的《道德经》就是老子的原著,便推而广之,流毒传播至今。

专制统治者的文化自私,文化专治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对天文历法的垄断,是保证君权神授和天命所在合法性的一种象征。颛顼帝使重、黎,砍到建木,“绝天地通”,控制交通天地人神的途径,垄断对“天象”解释的话语权,成为了统治者维护政权和统治臣民的有力手段。

绝天地通,其实就是让一少部分人观测天象,预测农时,向众人颁布,所谓“敬天授时”。皇帝自称天子,是因为他垄断了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特权。这种知识的垄断,就形成了阶级的划分,催生了王权。所以后世禁止民间私习天文,是有传统的。天象观测,制定历法,是王权产生的基础,是帝王的专权。

李阳波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分经、史、子、集,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应该在封建文人鄙视的子、集,因为不屑一顾所以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而经、史部分大都经过历代专制统治组织御用文人多次篡改、阉割过了,去除了威胁“君权神授”的专制思想基础,拂逆专制统治者的私心的内容。而这些被去除的内容往往是经典的思想核心、灵魂。专制统治者的文化自私,文化专治,不让普通人认识真理,学习真理,传播真理,应该是中国文明近代衰落的原因之一吧。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真正的经典告诉我们,道就在那里,理就在那里,性就在那里,真就在那里,实就在那里。通过格物,愚智贤不肖都可以发现认识,人人都可以身体力行,非圣人之专有,庖丁,樵夫,斫轮人,卖油翁都能体道、得到。

如果想获得自然生态的甘泉,最好到水的源头上汲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样。历史上有颛顼帝“绝天地通”在前,王弼等阉割老子的著作在后,历代专制统治者为了私利,不惜扼杀文明,随其私欲解释经典、阉割经典,焚书坑儒,文化革命,大兴文字狱,文字避讳。这些历史就已经让我们知道正本清源是多么必要。老子提出“绝圣弃智”,孔子讲“学而时习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些可能是圣人对后世篡改经典预防的先见之明吧。

我们现代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从德道文化的源头活水**滋养,结合考古发现,结合现实的实践活动,恢复其本来面目。并让现实的实践活动来检验古代圣人所知的真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尊重历史,学习、践行、弘扬优秀的德道文化。




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前,我们首先依次要弄清楚几个问题: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最后是如何学习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

身为龙的传人,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是责任也是义务。

文化代表着古人的智慧,对我们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了解过去,汲取古人智慧为今所用。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观点,或许每个人的目的不太一样。

传统文化包含什么?

总体来讲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的成就。

比如在物质方面的古建筑、美食、服饰、茶酒等等;

精神领域的思想成就,文学诗词以及曲艺音乐领域的成就等等。

二者兼具的部分,比如饮用白酒酒桌上的文化内涵,也包括了祝酒词,碰杯礼仪等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如何学习中国文化

发展辩证的眼光:文化对人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思想部分,而中国文化中思想部分的糟粕要具有辨别能力,比如男权思想的遗毒、三从四德的束缚等。在全球化的当代,最好是通过对照西方思想来学习辩证来看中国文化在思想领域的优劣,或者是更具有价值的地方。

实践生活之中: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文化内涵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之中,所以很多文化形式并不需要通过书本获取,模仿日常行为也可以习得。

考量其价值:我想这个领域因人而异。每一个人对传统文化价值判定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性也就决定了其价值衡量的尺度。

迭代的思维: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抛弃不合时宜的部分,发扬光大对人类依然保持极高价值的部分,并创新一部分新的领域来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

欢迎留言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题目确实是太大了。

有个公众号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这个公众号里的提到的,都是我国的非遗,并且包含着传统文化。

书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是非遗。

可以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又多又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了解透彻的。

那无异于管中窥豹。




要学最经典的,论语是必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必读,弟子规糟粕和对儒家思想理解偏差太多,就不要学了




谢谢邀请!

对于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里我谈些自己的小看法,供大家作一参考。

首先,应当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以我现在的学识看来,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中国历史上下七千多年,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文化。就光从量上来看,就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给人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事实本来就是这样。

就这一缘由,不防作个二叉树(或者树)的比较。我们是站在现在的角度去讨论文明,即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树的树叶端。是不是感觉好多树叶,密密麻麻,包罗万象。理性的分析,可以得出,文明有一个缘端。(当然也可以用神学来讲,这里就不细究了。)

以我个人经验来看,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很是现化。我们可以顺着历史的脉络去追究,去学习。这样顺着时间来看,就显得有章法可循了。

顺着这个思路来看,让我一起走到可循的历史尽头,有史可究。伏羲。是什么呢?伏羲一画开天,演先天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不是感觉有点脉络了。顺着历史的河流而下,我想是不是就清晰起来了。如果要深究“伏羲氏”之前的,我想只能交给神学了,各人依各自的观点,咱们求同存异就好。

顺着历史的脉络,传统文化就镶嵌其中。就像DNA链一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中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传承传统节假日的风俗习惯,传承良好家风。




我举例来说明一下怎样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自2006年开始接触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师从我国传统服饰界泰斗黄能馥先生,黄先生的老师是沈从文,呵呵,按照辈分来说我算是沈从文的徒孙了。因为我和黄先生均住在北京的望京,我几乎每周会去黄先生家两次,上门学习明清服饰文化。自2006年起,我陆陆续续开始购买明清的宫廷丝织品,每次去黄先生家,会带着购买的丝织品请他品鉴和解答。黄先生是那种具备老一代文化素养的教授,平时温文尔雅,谦虚和蔼,每次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必做到知无不言。就这样经过了近十年的学习和收藏,本人在黄先生的鼓励下,写完了一本关于清代服饰的书籍—《清代官补》,这也算是我送给恩师的最好的礼物了。

回想起这十余年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我认为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找对好老师,有人领路的话事半功倍;其次一定要坚持,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在传统文化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精髓,也是彰显大国文化和民族自信的源泉,我相信只要坚持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收获满满。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