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09:09:12 条浏览
硬笔入门的标准,我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判断:
1/工具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工具是媒介,只有正确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灵活运用。这个好比是我们在用电脑打字,只有懂得了键盘(工具)的使用方法,才有可能让打字速度加快。
硬笔是区别于我们毛笔(软笔)的工具而言,主要的硬笔工具有铅笔、中性笔、钢笔等,另外的粉笔、记号笔、水彩笔等也是硬笔的工具范畴,对于这些工具的性能掌握,是书写的一项内容;
其次,只有正确的坐姿、握笔方法,才能把这些工具的性能发挥出来。比如中性笔前面是有一个珠子的,如果握笔的方法不对,可能导致笔芯里的水出不来,影响书写。
2/书写的方法是否规范
就书写汉字而言,懂得基本笔画的写法,笔顺正确、结构合理,这些也是硬笔入门的学习内容。因为硬笔的只有功能是实用,是信息的传递,所以书写的整体感觉让人感觉易认、易读。
3/能符合实用的要求,还要能有一定是速度。
能做到以上两点,硬笔基本就入门了,但是因为硬笔的实用性功能,我们要求硬笔的书写时,还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懂得正确书写的方法,懂得一些连贯的技巧,再加以大量的书写练习,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心手相应的效果。这样,硬笔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开始上瘾,即已入门
仅代表个人观点:
1、做到楷书结构无太大问题,硬笔楷书是基础,结构写好了,不会让人一眼就看出问题。
2、对练字或多或少抱有享受状态,握笔有良好的姿势。
3、练字的时候可以分清主次,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可以出锋。
入门,可以理解为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对基本技能的熟练。
国家有书法定级考试,田楷也出了自己的定级考试,考试是个检验的办法,但似乎还不全面。如果非要定一个入门标准的话,我以为笔画规范,能够灵活应用结字规则完成汉字结体,就算是入门了。个人风格的打造那是后话啦。
对于这个问题,大概是这样的首先明确硬笔书写✍️虽与软笔有异,但大多供鉴软笔的用笔和结体方法与方式。为此,至于硬笔如何算算作入门,主要是基本笔画和结构两方面要有加强和运用,直接感觉是书写自己不是随笔而就,而是大脑中有过“安排和布置”的感觉……
再高大尚点讲,即基本笔画伸缩有度,同时穿插有秩,字态稳健优美的感觉。在较快速书写时能做到大脑对书写还能“有意安排”。
总之我个人的感受是认真有思考有目的练习,慢慢您就会对这个问题不问自知了。!
“道可道非常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关键在个“体悟”……加油书友!
当你开始懂得探索去用书写的方式表达自我灵魂的时候。
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并能够按照这些基本技法和规律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大约就是入得门径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我们学习书法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目的,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就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书法审美情趣的书法作品了,当然如的门径之后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书法的技法有那些呢?主要包括点画造型技法、结构组合技法和章法处理技法。这三点基本上是就能够让我们写出复合书法技法和法度具备作品。就像我们学习走路那样,学会了如何抬脚,如何协调身体动作,如何掌握身体的重心,并能够行动自如。这就可以说是入得门径了。
还有就是要掌握能够满足我们掌握各种字形结构形式的基本规律。比如结构的独体字,偏旁部首的组合技法,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带来的变化形式等等。大约需要掌握一千个不同结构类型的字吧。
实际上,説入门,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俗话说艺无止境,书法的学习就像登山那样,往往在到达一座山顶的时候,往往会发现,眼前还有更高更远的山,我们没有到达。只要善于学习,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如,就会有所不间断的新的发现。一步有一步的境界。比如我们学习王羲之的《兰亭序》吧就是如此,几乎一辈子都在发现过程中,始终会有有我们过去没有发现或认识到的东西。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书法才具有永恒的魅力。王羲之的书法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内涵。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熟练掌握基本功技法,如:指法、笔法、笔画、结字法、临摹法等。用笔手法轻松自如,行笔流畅,笔断意连,一气呵成,韵律十足……完全处于自然书写状态。书写过程中没有故意做作的成份,比如,没有顿笔、回锋之类描画字形的迹象。这种感觉算是入门了。
如果,在练习硬笔书法过程中,执笔姿势错误,运笔动作不正确,字体面貌没有彻底改善。照着字帖写还可以,离开范本就不会了,尤其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学用脱节,很多技法健忘了,用不上……说明没有入门。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有关练字的问题,请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信息。谢谢支持!
硬笔书法要入门肯定要掌握了基本笔画的书写,虽然功力表现不足,笔画不那么有力,但是形式上的运笔轻重,下笔,收笔的处理表现得出来吧。且对字型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有一定临摹水准,其实具体入门我们也不好把握,最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除了书家,书法爱好者说你哪里还不行外,至少外行人都基本认可你写得很好,那就八九不离十了。体现了入门也真正的起点。
还真不好评定,不过有一点是必须有的,就是必须能让别人承认。
一个人的书法入门,我觉得首先你的笔划和结构必须要成为一个自身的体系,不会因为别的因素就会倒退。
有些人练习书法,都是用的网上的速成帖,这种速成帖看似有点水平,咋一看上去好像还不错,但是线条无力横平竖直都无法做到,这种虚胖型的书法肯定要不得。
当一个人,随手可以写出帖上的字,有那么六七分像,且稳定,不会因为不看帖,或者过后几天不写就会遗忘那种程度的话,我觉得可以勉强入门了。
个人觉得简单的说,入门也就是基础。
硬笔字的基础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第一,控笔。
练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住笔,简单来说一个笔画想写粗就写粗,想写细就写细,长短粗细,弯转方折都能控制了,组成字问题就不大。
第二,笔画。
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形态,把他们写对了,组成字的时候才能好看。只有结构没有笔画的字,质量也不是很高。
第三,结构。
硬笔字结构占很大一部分,所以掌握基本结构了才能算是入门了。
第四,读帖。
学会读帖,知道这个字怎么写,怎么纠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好看熟練就可以!
会临贴的时候,就入门了!我所谓的临贴,是指行书善于抓结构的重点,重视书写过程自然,而非描字,画字!
以硬笔行书为例,我是这样看的。比如:有个字你写不好,你查下字贴,观察数秒后,再临写,心里就知道怎么写了,是写!不是描!
即使写不到位,只是手生、不熟练的问题,但是结构上,问题已经不大!
日常字视频截屏――
我看过很多老师关于硬笔的论述,有位老师是这样说的:“硬笔,只要结构上没问题,就一定会漂亮!”
对这话,我是奉之为圭臬的,对于你写不好的字,只须观察几秒钟,这个字的主笔知道了,结构间的大小比例,就心里有数了!
写出来几遍后,发现自己写的还是不对劲,再看下字贴,对比一下――原来这个笔画我写的不自然;或者,左右结构写的太近,又或是太宽,又或者上下错位错的不够,等等。
然后再改,重新临写――就改善多了!
如此,能很快临贴,这样临贴,并非严格意义上,追求和字贴一模一样,追求的是结构无大问题,抓住结构重点即可~
硬笔行书写日常字,若是尝试和字贴写的一样,很难的!一模一样的一定慢的不要不要的,实用性差,回归日常又原形毕露,就这原因!
行书写日常字,是不可能与自己的习性彻底割裂的。若是能重结构,抓重点,临写后能很快写自然,这个字就是你的字了,永远是你的字了,是这个意义上的临贴!
硬笔行书临贴,如此简单,绝非描字,以求百分百相像~如此,进步最快,可谓入门。
当然,以上仅为一家之言~
程度是无深浅的,学书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还不一定会有成绩。
一般都是练字玩玩,无名利无关。
如果要到中书协成名立万,那还要加人脉关系和后台。如果进地方小书协,简单多了,找个熟人,交点钱,发个证就行。
如果搞教学建班开门面,就必须要这些资料,没有用钱都要去买回来。
下面答案仅为我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我认为硬笔书法入门的要点有以下几点要做到。
1.或多或少的,对练字抱有享受的状态。练字很多时候是一个享受而上瘾的过程,享受字的形状,临摹和创作的乐趣,把练字当成一种长期的,没有负担的学习。
2.知道书法的基本常识,明白楷行草书等字体的区别和特征,知道哪种字体最适合自己,喜欢一种字体,无论是行书还是楷书入门都好,有一个练习的目标。(像本人,特别喜欢行书行楷字体)
3.对一种字帖持续临摹一两个月的时间,慢慢找到方法,起笔收笔方法初步掌握。
4.练字时开始有意识地理解结构规律,结构平稳,部分熟练的字开始追求险绝。这样就算基本入门了,快来一起开始练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