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 10:34:39 条浏览
我们这有个家长,不知道怎么说她那种感觉,比如老师在群里发信息说这个月交70的美术包,别人不说话就直接发红包,她不,她会来一句:老师,七十够吗?孩子用好东西吧,要不我们多交点。。。。[捂脸]
夏天为了什么活动,订一个小黄帽,老师让交二十块钱,她说:二十块钱的东西怎么戴啊,太次了吧,多交点吧,每次都这样,老师也不怎么回答她的话,反正不知道咋想,明知道那都是学校定下的,不可能更改[笑哭]
题主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工资高吗,我家老公工资三四千,上有八十老母,下有读高中儿子,中间有得十多年尿毒症的妻子,请问怎么活?不是孩子也在读着书,也没辍学!
这个问题各有各的回答方法。每个家庭都是一地鸡毛,只是碰到事了,无力感了,就撕心裂肺的大吼大叫了
中国家长真的太难了,因为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年薪60万有60万的阶层,年薪30万有30万的阶层,钱永远都觉得自己少了
怀的时候,希望他生下来健健康康,0到3岁希望她开心快乐,上了幼儿园希望他不要老是生病,6岁上小学的当口,考虑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要不要给孩子换个学区房
上小学了,每日辅导孩子作业的焦虑蔓延着整个家庭,家庭内战往往从孩子作业开始,3年级是上小学的一个坎,孩子成绩跟不上怎么办,要不要找培训班,6年级,没有考上好的初中怎么办,小升初是件大事啊
初中高中大学,我们都不敢怠慢,经常会说放下焦虑,让孩子慢慢长大,可能真的到了那样的环境,慢慢的走好像真的是件奢侈的事情,只能说做好自己应该好,放平心态,结果就顺其自然
我虽然没有60万年薪,但作为家长的我,生活压力确实蛮大:
1、工作生活压力大:
30出头又没能自主创业,在公司里公司认为你是一个老油条,混日子领工资,领导层早就把你记在心里恨在合同里了,岗位又不是什么换不得人的岗位。还好大家都读了点书,作为文明人也没有做一些有损书格之事,这应该是最后的矜持了。
2、育娃压力大:
现在的孩子普遍聪明,同样聪明的孩子受环境和教育影响,将决定未来孩子能走多远。有些娃能村里优秀,有些能市里优秀,但有些能全球优秀。娃们的生活圈也内卷严重,当大家伙都在讨论练书法,钢琴课时,你的娃只会玩泥巴,是没有社交圈子的,容易被其他孩子孤立,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给孩子经常性报班,花费自是不少,一个一年的英语课近3万块了。给孩子花钱真是不经花。
上面只是说到了在给孩子培育方面的花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己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可少的,你可以想像一下,父母下班后还得给孩子洗衣做饭,讲故事,作业打卡,课业补习。周末难得休息了,还得陪孩子亲近自然,一路陪玩,我就是这样的状态。
60万年薪养个孩子不是大问题,更难的如何培育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花销的金钱和精力将是不可想象的。
非常难,尤其是男孩更难,上学,买房,结婚,哪一样不需要钱啊!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平凡一点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老的身体不好要伺候,小的上学要操心学费操心成绩,房贷车贷像座大山,不努力挣钱房车都是银行的,天不亮出门顶着星星回家,忙完上床己是后半夜,累呀累日子也要过。
难,多来源于家长自身,不是来源于孩子。
一、对子女无限大的期望
古语曾说:父母都盼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立意是好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在都太迫切了。期望孩子以后能够飞黄腾达,能够光宗耀祖。
父母辈以前养孩子,家里两个三个都正常,只要能健康长大,可以自食其力,过得比他们好便是。但现在的父母从小就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生怕落后别人一小步,父母焦虑,孩子也压力山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必须要有度,在孩子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父母已经在夹着孩子在跑了,孩子还在嘤嘤学语,父母就恨不得唐诗宋词三百首了。对孩子的高期望,高严格,不只是孩子累,家长自己其实更心累。
二、攀比成风
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情况并不相同,也总是在比上而不比下。看到别的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特长班,就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孩子也去上,不管自己孩子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反正是先上去,上去了再说。
这就是我们网上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的眼里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同时,也在关注他人的孩子,并互相比较,生怕自己的孩子会让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不能让之掉队。
孩子是家长之间,同事之前常聊的话题,你家孩子学了什么,我家孩子学了什么,自家孩子没什么特长,都感觉在同事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
过度攀比,无异于拔苗助长,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家长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孩子轻松很多,家长也轻松很多。
三、孩子是宝中之宝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但现在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操心有点操之过头了,对孩子的事也总是细无巨细,生怕磕着碰着,摔了一跤都是惊天大事。家长很大的精力都消耗于此,怎么会不觉得累。
其实这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不仅不是爱,反而会是一种伤害,孩子总有长大离开父母的一天,被过度照顾的孩子会失去很多,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离开父母会碰得一鼻子灰,有可能一蹶不振。
父母还是要学会适当放手,把握一个度,过度是种伤害。
四、现实的社会情况
现在的社会成本在增加,一个家庭的生活成本在增加,过度金钱化的理念,在逼着每一个父母,必须让孩子高别人一头。中国现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家庭观念,孩子出生社会成家立业,父母要出很大的力,比如买房等等。
现在一套房可能就是普通家庭的三代心血,那么父母唯一的期望就是孩子优秀,能自食其力。一个孩子的未来可能就需要三代人的心血,谁还敢再多要一个。
结语:年薪60万养不起孩子,那是按100万标准去培养的,养孩子难一方面归结于社会现实情况,而更大的一部分原因其实是来源于父母。
现在孩子学什么家长就是半个专家,不累才怪,其实育孩子父母更重要的是育德,德性不差,孩子其实就不差。
这跟汽车一个道理。十来万的车一点儿问题也没有,足够用了。可是汽车厂商说了,必须满足那些有钱人的需求,必须造豪车才行。
所以呀,私立贵族学校、国际交流学校、小留学生等等就都有了。
国家的教育制度很好啊,九年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不收书本费,都能上得起学,高中大学对贫困家庭学生就学也有免助政策,作者说收入60万上不起学,不明白啥意思,是不是说让自己的孩子去外国上学上不起啊。
做了爸妈没有什么难不难的,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每天早上5:00起床,洗手,熬粥;洗漱,5:20出门跑步,6:00准时回家,准备孩子要吃的干粮
自己做的饼,早上拿出来煎一下
猪肉饼
黑芝麻饼
水果
苹果切早了点,有点氧化!6:15孩子起床洗漱,把粥盛出来晾凉,八宝粥
(大碗倒小碗,)6:30孩子吃饭,(各种理由不愿吃)敷衍着吃几口,6:45出门上学,家长不易,孩子也容易,每个人都不容易,所以要幸福的过好每一天!
确实很累,主要是心累,生下来就开始赛跑,谁家都怕输在起跑线,早教,幼儿园,各种辅导班,财力不足还真不行,这就要求父母甚至奶奶姥姥全家上阵,
年薪60万,还是供不起孩子上学!是不是你看着比你薪水更高的生活圈了,想读富人的名校,富人的生活圈,那这样肯定不够了。
我觉得生活是拿多少钱过多少钱的生活,能够读好的公立学校就好,明星公立学校,只要小孩不笨,好的学校完全能够考上,外国名校也可以考。
别把自己跟小孩逼太紧,生活得过且过。
这话题,有点沉重。因为我没有能力赚六十万。也不知道六十万年收入的家庭对孩子学习的支出比重。但就一个一年收入不到十万的家庭,孩子学习支出比重占三分一,其中必须的幼儿园支出两千每个月,每天餐果二十一天。舞蹈课一个月三百,钢琴课一节一百。其它各项学习支出一个月四到五百。幼儿园期,就感觉每天被掏空的不只是身体,钱也掏空了[捂脸]。小学还没上,不知道四脚吞金兽以后会花多少。由此可见,六十万收入的家庭也充足不到哪去,毕竟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消费能力也会高出不少。
年薪60万,要看在哪个城市,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如果进不了公立,可以进私立,再加上买房压力或者贷款压力,那么上学可能有压力,不能说上不起。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不一样,生活质量取决于物质基础,所以对收入有要求,当然也和那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有关,租房,想办法读公立,再报一点培训班什么的,一个年薪60万的小家一线城市应该没什么问题……说实在的,现在不光家长难,学生也难,老师也难,老师不光有教学任务,还有其他的事情,学生没有以前的童趣,不能输在起跑线,城里的孩子放假就是补习班,而家长,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投入……都难……
你是炫耀还是显摆,现在国家实行12年义务教育,不收任何学费(公立),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基本上学没问题(没有额外要求的),如果你追求什么名校、私立学校、贵族学校等这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供小孩读的方式,大家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上的国际学校吗?年薪高有高的用法,低有低的分配方案,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
中国家长到底有多难?是的,中国家长的“难”从孕期的胎教到婴儿的牙牙学语,从少儿的启蒙教育到青少年的升学和出国,每个阶段家长都或多或少的感到焦虑。中国家长的想法最奇葩:比如吃穿跟差的比,学习跟好的比;自己跟差的比,让孩子跟好的比;自己没做过第一,逼着孩子拿第一;自己这辈子没有多大成就,让孩子给自己争口气;归根到底是自己这辈子定性了,想让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
子女教育是中国家长的最大难点,从选择学区房到课外辅导班,从学习方法到考试成绩,各种因素导致中国家长的坐立不安。中国家长本质是想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快乐与选择的自由,但现实是每个孩子不能摆脱以学习成绩定优劣的教育模式,也不能摆脱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升学模式,更不能摆脱看重优质文凭的社会竞争模式,所以,中国家长为孩子得到更好的未来实在是太难了。
一、望子成龙:自己不会飞翔,下一颗蛋,让蛋长大完成自己飞翔的梦想。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成材心切,恨不得从胎教开始就进行教育,理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把唐诗六百首出生第二天就倒背如流,各种兴趣班不惜血本。三、隔壁小王,永远有个隔壁小王的高标杆挡在你的面前,自信在中国小孩身上很难持久的存在,要么自信到自负,要么自卑到失去自我。总之,中国家长需要一次集体反思,不管年轻家长还是年老父母,为了自己也为了儿女,坐下来听听他们的声音,给他们成长的时间。
命题有问题,孩子上学肯定行,不行的是你想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